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323练_2022年高中语文_语言文字运用_古诗词鉴赏_现代文阅读_文言文阅读_专项练习题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

(第323练)

【基础训练】一、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历史启示我们,一个大国崛起图强,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現的。这一历史进程,必然是一个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内生发展的艰难蜕变历程,必然是一个经受外部考验进而提升自我的艰辛成长历程,必然是一个正视自身不足并且不断改进的历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兴起,加剧了国际竞争的不确定性,世界貿易和科技格局呈现明显的“量子化”特征,我国面临的技术围堵趋向严峻。国际创新局势“乱云飞渡”,我们必须坚定自信、保持定力、不卑不亢、沉着从容,始终不渝把自己的路走踏实。自信何来,定力何来?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妄自尊大更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我们的自信和定力,源于对我国科技创新成就和问题的客观认识。(),只做的客观派。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增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能力仍是制约我国实现创新发展、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阿喀琉斯之踵”。必须意识到,我们没有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的本钱,科技竞争已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且不论我国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科技实力上还有很大差距,就算已有与科技先进国家一较高低长短的能力,我们也不能有松气歇脚的思想。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敲锣打鼓艰苦卓绝目中无人发奋图强B.锣鼓喧天艰苦奋斗目中无人实事求是C.锣鼓喧天艰苦卓绝妄自菲薄发奋图强D.敲锣打鼓艰苦奋斗妄自非薄实事求是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和“天真幼稚”的乐观派都不是我们B.我们不做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不做“天真幼稚”的乐观派C.我们并非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更不是“天真幼稚”的乐观派D.无端“玻璃心”的悲观派不是我们,“天真幼雅”的乐观派不是我们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B.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增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C.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成就,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作比较,我国科技事业起步晚、起点低D.这些年我国科技取得的巨大増长,世人瞩目,但相比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我国起步1晚、起点低4.下面是某网络主播的一侧口头气象播报,用语随性、亲切。请用规范、平实的语言,将其改写为温州电视台的气象播报稿。要求:不改变原文意思,语言表达准确、简明、得体,不超过60字。(3分)在线的亲们,上午你们还在叫热,要脱掉棉衣,这会儿你可得赶紧把衣服穿回来了。因为上午的那股暖流已经走了,下午冷空气就要来接班了,而且当班时间还不短呢。小伙伴们,下午你们可以耍酷了,如果你们朝着西北方向走,那6-7级的大风一定会把你们的衣服和头发吹得与众不同,劲炫酷帅!姑娘们,明天上午大家可以把美丽的花伞、雨衣拿出来争奇斗艳,因为雨会时不时地来和大家亲密接触。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记者:您出生于1911年,1917年即产生了新文学革命。但您的作品,不论是四十年代写的喜剧,还是后来写的《洗澡》《干校六记》等,却没有一点通常意义上“现代文学”的气息。请问杨先生,①?杨绎:新文学革命发生时,我年纪尚小;后来上学,使用的是政府统于颁定的文白参杂的课本,课外阅读进步的报章杂志作品,成长中很难不受新文学的影响。不过写作纯属个人行为,作品自然反映作者各自不同的个性、情趣和风格。②,所写大都是心有所感的率性之作,我也从未刻意回避大家所熟悉的“现代气息”,③,很可能是因为我太崇尚古典的清明理性,上承传统,旁汲西洋,背负过去的包袱太重。二、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6-7题送国棋王逢杜牧玉子纹楸一路饶①,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伏柱②,鏖兵不羡霍嫖姚③。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注】①玉子纹楸:精美的棋子、棋盘;一路饶:即让一子。②周伏柱:指老子,曾做过周朝的柱下史。③霍嫖姚:即霍去病,汉武帝时名将,两次大破匈奴,屡建战功,曾为嫖姚校尉。6.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首联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人手,“檐雨竹萧萧”烘托出幽雅惬意的环境。B.“羸形暗去春泉长”意思是说王逢下棋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C.“拔势横来野火烧”运用比喻,说明王逢进攻起来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D.颈联不仅写出王逢以静制动、进攻厮杀的棋风,还写出了其精通兵法多才多艺。7.本诗全诗句句写“棋”,那么诗人是怎样借“棋”写别情的?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三、古诗词情景默写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2(1)《曹刿论战》中,曹刿坚持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2)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游人任凭一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情景。(3)《离骚》中表现屈原为了坚守自己崇高的美德而万死不辞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综合训练】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材料一:《巴黎协定》提出全球控制温升不超过2并努力控制在1.5以下的目标。我国正努力实现这一目标下的减排路径,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植树造林等一系列举措,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分别连续10年和11年位列世界第一。中国清洁能源领域专利数、装机数和发电量连续多年稳居全球第一,投资额连续五年超过1000亿美元。全球50%的新能源汽车、52%的公共慢速充电站和82%的公共快速充电站都在中国,城市公交几乎实现全部电气化。2019年NASA公布卫星图片显示,中国新增绿化面积约占全球1/4,贡献比例全球第一。中国已成为放缓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速的重要力量。第73届联大主席埃斯皮诺萨表示,中国在实现自身减碳目标上的投入让其印象深刻,无论是开发低碳技术还是推行减碳政策,中国都发挥了良好的表率作用。(摘自吕剑锋《绿色复苏,中国减碳按下“加速键”》,环球网2020年10月17日)材料二:清华大学教授贺克斌在11月3日举行的2020第九届中国盐城环保产业博览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实施的空气质量标准中,PM2.5达标标准为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选的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一个达标标准,未来我国的空气质量国家标准会不断提升。“只有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协同,才能使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现在,很多研究者在开展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标准提升的研究。例如,目前已有60%的城市达标,未来到“十四五”结束,可能会有80%的城市将达标,到那时2012年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已实施13年,我国是不是应该将空气质量标准提升到新的阶段?我国PM2.5达标标准什么时候从35微克/立方米提升到25微克/立方米,从25微克/立方米再提升到15微克/立方米?贺克斌表示:“其中一个研究的结果是,2030年到2035年期间,所有城市会达到空气质量PM2.5浓度3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2035年之后,进入建设美丽中国的第二阶段,我们的分析表明,到2050年有可能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要实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贺克斌强调。(摘自刘毅《贺克斌院士:治霾与减碳的目标须协同实现》,《人民日报》2020年11月9日)材料三: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深圳是中国经济发展大市,近五年碳排放只增长3了400万吨,主要因为深圳优化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单位产出增长和碳排放开始逐渐脱钩。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教授唐杰介绍,建设坪山新能源汽车基地是深圳降低燃油车排放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深圳淘汰低端企业上万家,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深圳还最早在全国设立生态县,规定内的土地不能开发,并且不断恢复被破坏的植被,建设生态景观林,对空气和碳减排有很重要的作用。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之一是减少煤炭的使用,自“十一五”以来,中国在每个五年规划中都确立节能减碳的约束性目标,并分解到各省区市,强化各级政府目标责任制。为实现达峰目标,生态环境部表示,“十四五”规划将有一系列硬措施,不仅包括指标设定,还包括更好地借助市场手段,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选自凤昇、张悦《减碳按下快进键》,《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11月24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19年,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全球占比32%,连续10年位列世界第一;新增装机容量全球占比48%,连续11年位列世界第一。B.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全球占比50%,公共慢速充电站和公共快速充电站全球占比分别为52%和82%,城市公交基本实现电气化。C.在各地减碳行动中,深圳走在了前列,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而且鼓励发展高附加值和新能源产业。D.为实现达峰目标,中国将在坚持把节能减碳作为约束性目标、实行目标责任制考核的同时,还会综合运用科技、财税、环保等政策。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过去十年间,中国通过多种措施,向世界交出一份亮眼的减碳答卷,多个指标稳居世界第一,从而赢得世界舆论的良好赞誉。B.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是世卫组织最低档的PM2.5达标标准,要让中国城市完全达到这样的标准就需要连续几十年的努力。C.要让我们的空气质量逐渐走到高标准,为未来稳定、不反弹的空气质量改善奠定基础,就必须协同大气环境治理和气候治理。D.要达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的标准非常困难,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中国势必采取综合措施。3.中国为何高度重视减碳工作?请根据上述材料,简要分析说明。(6分)五、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父守遇,郑州防御判官。九岁能属文,十三治《尚书》,教授生徒。后唐长兴四年举进士,为忠武军节度推官,迁封丘令。晋天福中,以文章干宰相桑维翰,深器之,即奏为监察御史。及维翰出镇相州,历泰宁、晋昌二节度,皆请质为从事。维翰再相,质迁主客员外郎、直史馆。岁余,召入为翰林学士,加比部郎中、知制诰。契丹侵边,少帝命汉祖等十五将出征。是夜,质入直,少帝令召诸学士分草制,质曰:“宫城已闭,恐泄机事。”独具草以进,辞理优赡,当时称之。周祖征叛,每朝廷遣使赍诏处分军事,皆合机宜。周祖问谁为此辞,使者以质对。叹曰:“宰相器也。”世宗初征淮南,驻寿、濠,锐意攻取,且议行幸扬州。质以师老,与王溥泣谏乃止。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质趋前曰:“仪近臣也,过小不当诛。”因免冠叩头泣下,曰:“臣备位宰相,岂可使人主暴怒,致近臣于死地耶?愿宽仪罪。”世宗意遂解,复坐,即遣赦仪。世宗不豫,入受顾命。恭帝嗣位,加开府仪同三司,封萧国公。及太祖北征,为六师推载,自陈桥还府署。时质方就食阁中,太祖入,率王溥、魏仁浦就府谒见。太祖对之呜咽流涕,具言拥逼之状。质等未及对,军校罗彦环举刃拟质曰:“我辈无主,今日须得天子。”太祖叱彦环不退,质不知所措,乃与浦等降阶受命。宋初,加兼侍中,罢参知枢密。4乾德初,进封鲁国公,质奉表固辞,不允。二年正月,罢为太子太傅。九月,卒,年五十四。将终,戒其子旻勿请谥,勿刻墓碑。太祖闻之,为悲惋罢朝。质力学强记,性明悟。举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自以登第名在十三,亦以其数处之。贡闱中谓之“传衣钵”。其后质登相位,为太子太傅,封鲁国公,皆与凝同云。质性卞急,好面折人。以廉介自持,未尝受四方馈遗,前后所得禄赐多给孤遗。闺门之中,食不异品。身没,家无余赀。太祖因谕辅相,谓侍臣曰:“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太宗亦尝称之曰:“宰辅中能循规矩、慎名器、持廉节,无出质右者。但欠世宗一死,为可惜尔。”赞曰:质以儒者晓畅军事,及其为相,廉慎守法。质临终,戒其后勿请谥立碑,自悔深矣。太宗评质惜其欠世宗一死。呜呼,《春秋》之法责备贤者,质可得免乎!(摘编自《宋史·卷二百四十九·列传第八》)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B.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C.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D.及再驾扬州/因事怒窦仪/罪在不测/质入谒请见/世宗意其救仪/起避之。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向来被文学史家称为中国最早的散文总集。它是儒家的核心经典之一,与《诗经》、《礼记》、《周易》、《春秋》合称为“五经”。B.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会试者。自宋以后,进士一律要经过殿试覆核和决定名次,其中殿试的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探花、榜眼,称“进士及第”。C.宰相:中国古代最高行政长官的通称。宰相的正式官名随着朝代的更替,先后出现过相国、丞相、同平章事、军机大臣等多达几十种官名,范质曾任后周的宰相。D.不豫:对君王生病的讳称。古代天子、诸侯、士和普通百姓生病都有不同的讳称,如普通人生病多用“违和”等说法,这是古人“别尊卑,异死生”观念的体现。6.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范质身负才华,受人赏识。后唐宰相桑维翰因其文章极为器重,推荐他担任监察御史,后又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B.范质谨慎小心,处事稳重。在契丹侵边时,少帝让他召集各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担心泄露机密,独自起草。C.范质虑事周详,敢于进谏。世宗征伐淮南时,锐意攻取,准备进攻扬州,范质认为军队疲惫,不宜作战,于是和王溥哭着进谏。D.范质廉洁耿介,白璧微瑕。他从不接受各方馈赠,家里生活简朴,没有多余的财产,编者对其大为称赞,但也惋惜他未能为世宗守节。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和凝以翰林学士典贡部,鉴质所试文字,重之。(5分)(2)朕闻范质止有居第,不事生产,真宰相也。(5分)52022届高三语文课时作业本答案与解析

(第323练)

【基础训练】1.D【解析】题干是“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这是考查成语的运用。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敲锣打鼓:指欢庆祝贺;形容大造声势,大肆进行舆论宜扬。锣鼓喧天:形容激烈战斗或热烈喜庆的景象。此处语境宜用“敲锣打鼓”的第二种意思。艰苦卓绝:形容斗争十分艰苦,超出寻常。艰苦奋斗:不畏艰难困苦,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此处语境既强调“艰苦”又强调“奋斗”,所以用“艰苦奋斗”更好。目中无人:形容骄做自大,看不起人。妄自非薄:过分地看轻自己。根据下文的“妄自尊大更不可能有自信和定力”,此处应填与“妄自尊大”相反的成语,所以宜用“妄自非薄”。发奋图强: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不夸大,不缩小,正确地对待和处理问题。根据后面的“客观”可知这里宜用“实事求事”。故本题选D项。2.B【解析】题干是“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补写句子。这是考核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重点考核语句连贯,语句衔接的题目是课标卷必考的题目,有时是排序,有时是填写衔接句,排序的题目主要从陈述对象的转换、关联词语的呼应、指代性词语的指代意义、和上下文的顺序照应、和空格前后的衔接等角度分析。填写衔接句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的和谐的角度选取。此题考核选填衔接句,此题注意语意的衔接。阅读语段,下文的“只做实事求是的观察派”一句与这一句同主语,此句主语应用“我们”,排除A项和D项。再根据下文的“只做”前句应是“不做”,而不宜用“并非……而不是……”,两者间也不存在递进关系。排除C项。故本题选B项。3.A【解析】题干是“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B项,搭配不当。“我国科技取得”与“增长”在此句不搭配。C项,句式杂糅。“相比于”与“作比较”重复。D项,成分残缺和搭配不当,“起步晚”前应加上“科技事业”,另外,“我国科技取得”与“增长”在此句不搭配。故本题选A项。4.示例:预计今天下午有冷空气来袭,气温将急剧下降,且有6-7级大风;明天上午会有降雨过程。请广大市民注意出行保暖与防风防雨。评分标准:共3分。冷空气(降温)、风力、降雨三要素齐备,1分(缺一不得分);防寒、防风、防雨三要素齐备,1分(缺一不得分);符合正规气象播报稿规范、平实特点,1分。超过60字,扣1分。5.【答案】①您觉得您的作品和时代氛围的距离来自哪里(2分)②我生性不喜趋时、追风(2分)③如果说我的作品中缺乏这种气息(2分)6.D【解析】本题考查对原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D“还写出了好友精通兵法多才多艺”分析错误,“还如”“不羡”可知颈联与“精通兵法”无关。故选D。7.①首联描绘了淅淅沥沥的秋雨、萧萧瑟瑟的修篁的环境,诗人与友人窗下摆棋对弈的场景,给人幽雅又惬意的感受。“最宜”二字,足见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别离之感伤。②中间两联运用比喻和典故,表现了友人高超的棋艺,可以看出两人对弈之趣。然而这种惬意会随着友人的离开而不得,棋艺越妙,离别之情越浓。③尾联诗人借与好友王逢相约,要将万余日时间,尽行于棋局上销用,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解析】本题考核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这类题目在组织答案时,可以依照原诗的顺序,采用逐句、逐联、逐层的方式叙说,即每一句、每一联、每一层写什么内容,这个内容怎样体现情感的。对于绝句,可以逐句分析;对于律诗,可以逐联分析;6对词曲,可以逐层分析。回答本题抓住“句句写‘棋’”“怎样借‘棋’写别情”这两个关键词,回答时应该按照“描写了与棋有关的什么事,抒发了什么别情”的内容逐句分析即可。这是一首颇有趣味充满深情的送别诗。作者的友人王逢是一位棋艺高超的围棋国手,于是作者紧紧抓住这点,巧妙地从纹枰对弈一路出发,以爽健的笔力委婉深沉地抒写出自己的依依惜别之情。“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起首即言棋,从令人难忘的对弈场景下笔,一下子便引发人悠悠缕缕的棋兴。“最宜”二字,足见友情之深厚,也增添了别离之感伤。颔联转入对枰上风光的描写上:“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羸形,指棋形羸弱。这是赞美友人绝妙的棋艺,说他扶弱起危好比春泉淙淙流淌,潺湲不息,充满了生机;进攻起来突兀迅速,势如拔旗斩将,疾如野火燎原。然而这种惬意会随着友人的离开而不得,棋艺越妙,离别之情越浓。颈联承前,使事言棋,赞叹友人的棋风:“守道还如周伏柱,鏖兵不羡霍嫖姚。”这两句说王逢的棋动静相宜,攻防有序,稳健而凌厉。防御稳固,阵脚坚实,就像老子修道,以静制动,以无见有。进攻厮杀,首尾相应,战无不胜,较之霍去病鏖兵大漠,更加令人惊叹。这四句淋漓兴会,极力渲染烘托,表现出友人高超的棋艺和自己真挚的友情。“得年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所谓转入正题,不是正面接触,而是侧面揭示,以期代送。如今他遇上王逢这样棋艺高超,情投意合的棋友,该是多么欢乐啊。可是友人就要离去了,留下的将仅仅是“最宜檐雨竹萧萧”那种美好的回忆。因此这两句含蕴极丰,表面上是几多豪迈,几多欢快,实际上却暗寓着百般无奈和慨叹,抒发的离情别绪极为浓郁,极为深沉。8.【答案】(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综合训练】1.C(“如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错误。由原文“深圳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完成替换,这些年的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可知,原文说的是“替换效应相当于1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替代60万私家车产生碳排放当量”,而不是说“上万辆公交巴士和出租车已被替换成60万私家车”)2.D(D“治霾与减少煤炭使用相结合会使问题迎刃而解”错误。由原文“要实现PM2.5浓度15微克/立方米是非常难的,未来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治霾和减碳的结合。如果仅仅是单独治霾,要治到15微克/立方米,没有跟碳的结合、跟能源结构的结合,那会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可知,应该是“治霾与减碳相结合”,“减少煤炭使用”只是“减碳”的举措之一,并不能使问题迎刃而解。)3.(1)现实国情:我国的空气质量水平相对低下,这会倒逼我们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以治理;(2)国际形象:根据《巴黎协定》,中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是在积极履行国际义务,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3)建设目标:中国高度重视减碳工作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安排的需要,单纯依靠治霾难以达成美丽中国建设目标。4.D5.B【解析】进士:指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通过殿试者。殿试的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6.A【解析】宰相桑维翰应该是后晋时,历任为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的也是桑维翰,而非范质。7.⑴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观读范质的考试文字,很器重他。(典、鉴、重各1分,句意2分。)⑵我听说范质只有住宅,不置办产业,是个真正的宰相啊!(止、事、判断句式各1分,句意2分。)译文:范质字文素,大名宗城人。他的父亲范守遇,任郑州防御判官。范质九岁能写文章,十三岁研究《尚书》,并教授学生。后唐长兴四年(933),考中进士,被任为忠武军节度使推官,后迁升封丘令。晋天福年间(936~942),用文章游说宰相桑维翰,宰相很器重他,即上奏封他为监察御史。到维翰出京师去镇守相州,历任泰宁节度使、晋昌节度使时,维翰7都请求朝廷让范质给他当从事。桑维翰第二次任宰相时,范质迁升为主客员外郎、直史馆。一年多后,召范质入朝任翰林学士,加任比部郎中、知制诰。契丹侵扰边境,少帝命汉祖等十五位将领出征。当天夜晚,范质在朝中值班,少帝命令召诸位学士来起草诏令,范质说:“宫城已经关闭,如再召人恐怕事机泄露。”范质单独起草诏令进送少帝,文词事理都很优秀,当时即受称道。后汉初,加封范质为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周祖征伐叛乱,每次朝廷派遣使者下诏处理军事,都符合机宜。周祖问使者是谁起草的诏令,使者答称是范质。周祖叹道“:真是宰相之料啊!”世宗当初征伐淮南,驻扎在寿、濠二地,锐意攻取,还准备到扬州。范质认为军队征战太久,与王溥泣谏,世宗才放弃这个念头。到世宗第二次到扬州,窦仪因事得怒于世宗,不知将定何罪。范质入宫求见,世宗知道他是来救窦仪的,站起来避开他。范质上前说:“窦仪是近臣,过错很小不应当诛杀。”于是摘下官帽叩头泣,说:“臣位在宰相,难道能让人主暴怒,致使近臣就死吗?请求宽赦窦仪的罪过。”世宗怒意才消解,回到座位,马上遣使者赦免窦仪。周世宗有病,范质入宫接受临终遗命。恭帝即位,加封范质开府仪同三司,封为萧国公。到宋太祖北征,被军队拥戴为皇帝,从陈桥回到官邸。此时范质正在楼中吃饭,太祖一到,率领王溥、魏仁浦来拜见。太祖对他呜咽哭泣,陈述拥戴被逼之状。范质等还未对答,军校罗彦环举刀对范质比划着说:“我们没有主上,今天必须得到一个天子。”太祖叱骂不走彦环,范质不知所措,就与王溥等人走下台阶听命。宋初,加官兼侍中,罢参知枢密一职。乾德初,进封范质为鲁国公,范质向皇上呈表再三推辞,皇上不允许。二年(964)正月,罢官任太子太傅。九月,范质死去,终年五十四岁。将死的时候,告诫他的儿子范旻不要向朝廷请赐谥号,不要刻墓碑。太祖听到这件事,为之感到悲痛而罢朝。范质力学强记,生性敏悟。考进士时,和凝以翰林学士身份主管贡部。观读范质的考试文字,很器重他,因为自己登进士第时名在十三,所以和凝也把范质的名次也排在这个数。贡院中称这件事为“传衣钵”。后来范质官登相位,做太子太傅,被封为鲁国公,都与和凝一样。范质性格偏急,爱当面驳斥人,使对方屈服。以廉洁耿介自持,从未接受各方人士的馈赠,前后的优厚俸禄赏赐常常送给孤寡之人。内室之中,吃饭不相异。身死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太祖议论宰相时,对侍臣说:“朕听说范质只有住宅,不置产业,是个真正的宰相啊!”太宗也曾经称赞他说:“宰相中能够遵循规矩,慎于名声才能,坚守廉节的,没有人比范质做得更好。但范质没有替世宗一死,真是可惜。”评论说:范质是儒生出身,却通晓军事,当了宰相以后廉洁奉公,谨守法度。范质临终前,一再叮嘱孩子们不可以给自己请谥立碑,看来他心中是有着很深的悔恨啊。宋太宗评论范质,说他“欠(周)世宗一死”。呜乎,《春秋》笔法责备贤者,范质是逃不了这个责备了!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