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桥单元R21-17、R21-18地块 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1标)工程
群 塔 吊 装 专 项 方 案
编制人:——————职称(务):——————
审核人:——————职称(务):—————— 批准人:——————职称(务):——————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
浙江大华建设集团 二0一一年十二月
1
一、编制依据
1、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工程塔吊安拆专项施工方案 3、1#~11#楼施工图 4、施工现场塔吊场布图 5、主要规范、规程、标准 序号 1 2 3 4 行业 类 别 国家 名 称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评分标准 6、QTZ80型塔式起重机使用说明书
编 号 GB5144-94 JGJ33-2001 JGJ46-88 JGJ59-99 二、工程概况
丁桥单元R21-18地块经济适用房及廉租房工程位于杭州市江干区丁桥镇,东至规划笕华路,南至规划华丰路。建设单位:杭州郡盛置业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浙江建协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总承包单位:浙江大华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塔吊租赁单位:杭州高安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塔吊安装单位:杭州茂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本工程共由11幢住宅以及1个地下车库组成,总建筑面积为101989.99平方米,总工期510天,中标金额贰亿零伍佰万壹仟伍佰柒拾肆元,结构类型均为剪力墙结构。本工程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布置5台塔吊,具体平面位置图附后。塔吊型号均是QTZ80塔吊。
依照塔吊布置,1#塔吊和2#、5#塔吊交叉,交叉幅度分别为6.2米,20.3米;2#塔吊和1#、3#塔吊交叉,交叉幅度分别为6.2米,8.1米;3#塔吊和2#、4#塔吊交叉交,叉幅度分别为,8.1米,14米;4#塔吊和3#、5#交叉,交叉幅度分别为,14米,8.9米;5#塔吊和1#、4#交叉,交叉幅度分别为,20.3米,8.9米。五台塔吊之间的直线距离分别为:1号塔吊和2号塔吊之间是103.459米;2号塔吊和3号塔吊之间是99.651米;3号塔吊和4号塔吊之间是87.91米;4号塔吊和5号塔吊之间是89.150米;5号塔吊和1号塔吊之间是75.371米。而且4号塔吊距离丁石路边的高压线直线距离为11.3米。5台塔吊均存在交叉施工,故项目部特成立一个塔吊协调组,和群塔吊装专项方案。
2
三、群塔方案布置原则
1、平面布置时应尽可能覆盖整个施工面,不生产或少生产盲点;相邻塔吊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塔机回转时覆盖面尽可能少重叠或不重叠;
2、塔机垂直运输时应能穿越现场施工构件,确保不同几何尺寸的物件有足够的间隙距离提升到需要的作业平台;
3、塔机应有足够的高度,在考虑到吊钩高度、吊索高度和吊物高度以及安全限位高度后,应有足够的垂直距离保证各种不同几何尺寸物件进行水平运输;
4、塔机相互间的距离应错开,确保吊钩在最大高度回转时不相互碰撞;
5、避开施工范围内的所有设施(如相邻建筑和高压架空线等),在危险距离内应进行隔离防护;
6、坚持中间高、四周低的原则,由于中心位置塔机受周围塔吊的影响和制约较多,因此居中塔机应尽可能保持在高位,并保证其技术性能最好;
7、确保塔机回转时与相邻建筑物、构造物及其他设施间的水平和垂直安全距离大于2M,工作中吊物的水平和垂直安全间隙也必须大于2M;
8、同步升高和下降,确保群塔相互间的垂直距离符合立体协调方案要求;
四、群塔方案施工协调原则
5、1#塔吊和2#塔吊交叉区,原则是:2#塔吊让1#塔吊;2#塔吊和3号塔吊交叉区,原则是:2#塔吊让3#塔吊;3#塔吊和4号塔吊交叉区,原则是:4#塔吊让3#塔吊;4#和5#塔吊交叉区,原则是:4#塔吊让5号塔吊;5号塔吊和1号塔吊交叉区,原则是:1#塔吊让5#塔吊。
五、塔吊安装施工要求
1、各种安全距离计算
多塔机同时作业,既要使塔机发挥应有的工作效率,又要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垂直运输施工方案设计时,必须特别注意塔机安全高差的控制。
安全高差的控制在于保证群塔的安全;高差太小,有可能造成高位塔吊钩与低位塔吊起重臂碰撞;高差过大,由于群塔的连续排序,造成连锁反应,结果是:①要求过多的塔机进行附着;②建筑物结构施工达到的高度太低,不满足塔机锚固高度要求。因此,塔机的高差须进行合理的计算。
在现行规程中,许多规程对塔机的高差进行了规定,但并没有统一的规定。如《建筑塔
3
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94中第10.5条规定:“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位(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这是最低的高差要求。新颁布的《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第4.4.25条规定“当同一施工地点有两台以上塔机时,应保持两塔机间任何接近部位(包括吊重物)距离不得小于2m”。故可以参考以下步骤确定合理的高差值。 1、确定高差计算参数及合理的高差数值 计算塔机高差常用的参数有: ①塔基高差Hj;
②塔机起重截面高度Bh; ③塔机塔帽高度Tm;
④高位、低位塔机起重臂到基础顶面高度HG、HD; ⑤高、低位塔机起重臂安装高差△H。
群塔布置竖向设计中,塔机高差参数的合理确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⑴、起重臂交叉不大于1/2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 = HG - HD + Hj ≥Bh + hf + D=5
⑵、起重臂交叉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的高差计算: △H/ = HG - HD + Hj ≥Tm=6
⑶起重臂交叉大于3/4起重臂长(或覆盖低塔塔身)的高差计算: △H/ = HG - HD + Hj ≥Tm+2m=8
4
群塔其中臂交叉情况示意
本工程施工现场相互交叉区2组是在大于1/2起重臂长,且小于3/4起重臂长;其余3组是不大于1/2起重臂长。
2、各塔吊安装顺序依次为:5#→1#→2#→3#→4#,其中3#塔机与4#塔机安装顺序可随时间现场安排作相应的变化。 3、塔吊初次安装高度
依照总体施工进度安排,并对照现场实际,确定3#、5#塔吊为高塔(相比其他塔吊高),首次安装高度为28.5m, 1#塔吊为次高塔(相比3#、5#塔吊低点),首次安装高度16.5米2#、4#塔吊为低塔(相比其它塔吊低),首次安装高度为10.5米。既高塔比次高塔始终保持6米高差,次高塔和低塔始终保持12米高差。高塔和低塔始终保持12米高差。以确保塔吊运转时交叉区能避让。至此,各塔吊交叉区高差分别为:1#与2#高差6米;2#与3#高差12米;3#与4#高差12米;4 #与5#高差12米;5#与1#高差6米。
相连塔吊初次安装高度最终高差(m)
塔吊编号 1#塔吊 2#塔吊 3#塔吊 4#塔吊 5#塔吊 1#塔吊 —— 6 —— —— 12 2#塔吊 6 —— 12 —— —— 3#塔吊 —— 12 —— 12 —— 4#塔吊 —— —— 12 —— 12 5#塔吊 12 —— —— 12 —— 相邻塔吊高差 4、塔吊最总安装高度
1号塔吊最终高度为49.5米;2号塔吊最终高度为58.5米;3号塔吊最终高度为64.5米;4号塔吊最终高度为58.5米;5号塔吊最终高度为64.5米。
另外,因该项目还有2标段工程,标段之间塔吊的交叉也是我们控制的一要点,首先对于西侧同时开工的2标段,在布置塔吊时就注意避让,所以与2标段仅有交叉现象,且交叉小于于1/2起重臂长,安装时通过甲方与之协商,2标塔吊和我项目交叉区的塔吊是3#塔吊,我项目3#塔吊安装是高塔,塔吊高28.5米,2标塔吊安装为次低塔,塔吊安装高度为16.5米。两塔高差始终保持12米。以满足多塔协作要求。
六、操作注意事项
1、操作前检查
A. 上班必须进行交接班手续,检查机械履历书及交接班记录等的填写情况及记载事项。 B. 查各主要螺栓的紧固情况,焊缝及主角钢无裂纹、开焊等现象。
5
C. 查机械传动的齿轮箱、液压油箱等的油位符合标准。
D. 检查各部制动轮、制动带(蹄)无损坏、制动灵敏;吊钩、滑轮、卡环、钢丝绳应符合
标准;安全装置(力矩限制器、重量限制器、行走、高度变幅限位及大钩保险等)灵敏、可靠。
E. 操作系统、电气系统接触良好,无松动、无导线裸露等现象。
F. 配电箱在送电前,联动控制器应在零位。合闸后,检查金属结构部分无漏电方可上机。 G. 所有电气系统必须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保护。每时每刻20w作一组接不得与建筑物相
连,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Ω(欧)。
H. 起重机各部位在运转中1m以内不得有障碍物。 I.
塔式起重机操作前应进行空载运转或试车,确认无误方可投入生产。
2、安全操作
A、 司机必须按所驾驶塔式起重机的起重性能进行作业。
B、 上各种安全保护装置运转中发生故障、失效或不准确时,必须立即停机修复,严禁带病
作业和在运转中进行维修保养。
C、 司机必须在佩有指挥信号袖标的人员指挥下严格按照指挥信号进行操作。操作前应发出
音响信号,对指挥信号辨不清时不得盲目操作。对指挥错误有权拒绝执行或主动采取防范或相应紧急措施。
D、 起重量、起升高度、变幅等安全装置显示或接近临界警报值时,司机必须严密注视,严
禁强行操作。
E、 操作时司机不得闲谈、吸烟、看书、报和做其他与操作无关事情。不得擅自操作岗位。 F、 当吊钩滑轮组起升到接起重臂时应用低速起升。
G、 严禁重物自由下落,当起重物下降接近应位点时,必须采取慢速就位。重物就位时,可
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H、 严禁用吊钩直接悬挂重物。
I、 操纵控制器时,必须从零点开始,推到第一挡,然后逐级加挡,每挡停1~2s,直至最高
挡。当需要传动装置在运动中改变方向时,应先将控制器拉到零位,待传动停止后再逆向操作,严禁直接变换运转方向。对慢就位挡有操作时间限制的塔式起重机,必须按规定时间使用,不得无限制使用慢就位挡。
J、 操作中平移起重物时,重物应高于其所跨越障碍物高度至少100mm。
K、 起吊重物时,不得提升悬挂不稳的重物,严禁在提升的物体上附加重物,起吊零散物料
6
或异形构件时必须用钢丝绳捆绑牢固,应先将重物吊离地面约法三章50cm停住,确定制动、物料绑扎和吊索具,确认无误后方可指挥起升。 L、 起重机在夜间工作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
M、 起重机在停机、休息或中途停电时,应将重物卸下,不得把重物悬吊在空中。 N、 起重机严禁乘运或提升人员。起落重物时,重物下方严禁站人。 O、 遇有下列情况时,应暂停吊装作业: a)
遇有恶劣气候如大雨、大雪、大雾和施工作业面有六级(含六级)以上的强风影响安全施工时。 b) c) d)
起重机发生漏电现象。
钢丝绳严重磨损,达到报废标准。 安全保护装置失效或显示不准确。
P、 司机必须经由扶梯上下,上下扶梯时严禁手携工具物品。
Q、 多机作业时,应避免两台或两台以上塔式起重机在回转半径内重叠作业。特殊情况,需
要重叠作业时,必须保证臂杆的垂直安全距离和起吊物料时想互之间的安全距离,并有可靠安全技术措施经主管技术领导批准后方可施工。
R、 塔吊交叉区作业,严格遵守群塔施工协调原则,该主动避让的塔吊司机不得抢先调运,
必须让于其它塔吊。地面指挥在塔吊吊运物需进入交叉施工区,应告知塔吊司机。并密切注意其它塔吊运转动向,给予司机准确避让信号。 3、停机后检查
A、 式起重机停止操作后,必须选择塔式起重机回转时无障碍物和轨道中间合适的位置及臂
顺风向停机,并锁紧全部的夹轨器。
B、 是回转机构带有常闭或制动装置的塔式起重机,在停止操作后,司机必须搬开手柄,松
开制动,以便起重机能在大风吹动下顺风向转动。
C、 应将吊钩起升到距起重臂最小距离不大于5m位置,并提升塔吊吊钩到塔吊大臂下方,
吊钩上严禁吊挂重物。在未采取可靠措施时,不得采用任何方法,限制起重臂随风转动。
D、 必须将各控制器拉到零位,拉下配电箱总闸,收拾好工具,关好操作室及配电室(柜)
的门窗,拉断其他闸箱的电源,打开高空指示灯。
E、 在无安全防护栏杆的部位进行检查、维修、加油、保养等工作时,必须系好安全带。 F、 作业完毕后,吊钩小车及平衡重应移到非工作状态位置上。
7
G、 填写机械履历书及其规定的报表。 4、附着、顶升作业
A、 着式固定起重机的基础和附着的建筑物其受力强度必须满足塔机的设计要求。 B、 着时应用经纬仪检查塔身的垂直并用撑杆调整垂直度,其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2/1000。 C、 风力在四级以上时不得进行顶升、安装、拆卸作业,作业时突然遇到风力加大,必须立
即停止作业,并将塔身固定。
D、 顶升操作的人员必须是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并分工明确,专人指挥,非操
作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必须听从指挥。 塔吊顶升前应向项目部提出申请,填写《塔吊顶升申请表》,经项目部同意后方可顶升。
第五章 严格管理协调方案
6.1. 建立统一协调机制。建立群塔作业协调小组,统一管理组织和管理网络,配备足够的
人员,明确领导、施工组织及驾驶、指挥和维护保养人员职责,对现场使用和管理进行统一安排、使用和指挥,并完善群塔作业操作规程,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所有人员按程序进行操作指挥;
6.2. 制定作业预案措施。塔机安装前应编制《群塔吊装专项方案》,对塔机的安装、使用
和管理进行统一策划,对群塔作业可能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确定危险等级,并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制定各项预案措施,确保各项技术措施经批准后实施;
6.3. 合理进行施工组织。根据现场生产需求和风向气候情况以及每台塔机的维修保养情
况,合理安排塔机的使用,尽可能减少同步作业,并及时向操作和指挥人员下达《协调作业通知单》;
6.4. 健全报告检查制度。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和隐患及时报告,及时检查,及时通报,
并合理安排维修保养,确保所有塔机经常性处于完好状态;
6.5. 加强联络、通讯管理。群塔作业应对每台单机进行统一编号,确定每台单机操作及信
号指挥人员,并保持固定。现场应为塔机组操作及相关指挥人员配备对讲设备,每台机组对讲频道必须单独锁定,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改变人员组合,不得擅自改变对讲机频率,不得擅自指挥;加强指挥管理。信号指挥人员发出动作指令时,应先呼叫被指挥塔机编号,待塔机操作人员应答后方可发出塔机动作指令。同时,信号指挥人员必须时刻目视塔机吊钩及吊物,塔机运行过程中指挥人员应环顾相近塔机及其他设施,及时指令;安全指令应明确、简洁、完整、清晰。塔机长时间暂停时,吊钩应起
8
升到最高和最近位置,起重臂按顺风位置停置。
附图:现场塔吊平面布置图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