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22《文言文二则》类文阅读训练题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四年级下22《文言文二则》类文阅读训练题

王冕求学(节选)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牧牛陇上( ) .

(2)窃入学舍( ) .

2.翻译句子。

已而复如初。

3.画线的句子让我们想到另一位古人也是这样刻苦读书的,你知道他的名字和他的故事吗?

4.你认为王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凿壁借光

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①壁引其②光,发书映光而读之③。邑人④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⑤。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⑥成大学。

【注释】①穿:凿穿。②其:它的,指蜡烛。③之:指代书。④邑人:同县的人。⑤偿:报酬、回报。⑥遂:于是、就。

1.下列词语解释有错误的是( )。

A.不逮:烛光照不到。

B.穿壁:在墙上凿洞。

C.大姓:姓“大”的人。

D.佣作:做雇工,劳作。

2.“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的原因是 。(用文中原句回答)

3.本文写了匡衡的哪两件事?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

4.说一说,匡衡身上有哪些你值得学习的品质呢?

悬梁刺股(节选)

《汉书》曰:“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后为当世大儒”,是为“悬梁”。而“刺股”,则见于《战国策》曰:苏秦攻读《太公阴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期年揣摩成”……

1.加点字解释。

(1)好学( ) .

(2)血流至足( ) .

2.翻译文中划线句。

3.现在常用“悬梁刺股”形容:

欧阳修苦读

欧阳公四岁而孤①,家贫无资。太夫人②以荻③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④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⑤,下笔已如成人。

【注释】①孤:小时候死了父亲。②太夫人:指欧阳修的母亲。③荻(dí):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叶像苇叶,秋天开紫花。④闾(lǘ)里:乡里。⑤文字:文章。

1.“家贫无资”的“资”意思是 。当这个字表示“供给;提供”的意思时,可以组词为 。

2.“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意思是( )。

A.他从小时候开始写诗歌文章时,个子就和大人一样高了。

B.他从小时候起开始写诗歌文章,下笔就和大人一样镇静了。

C.他从小时候起所写的诗歌文章,水平已经和大人一样高了。

3.选文是通过哪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你还知道哪些名人苦读的故事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答案

王冕求学(节选)

1. (1)放牧牲畜。 (2) 偷偷地,暗中。

2.点拨:王冕因为偷偷去听课,耽误了放牛而受到了责打,但他仍坚持读书。答案:过后,他仍是这样。

3.点拨:车胤为了能读书捉萤火虫来照明,因此有了囊萤读书的典故。答案:晋代车胤,囊萤读书

4.点拨:从文中不难看出王冕能吃苦,爱读书。

答案:王冕是个吃苦耐劳、勤奋好学的人。

凿壁借光

1. C

2.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3.本文写了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到大户人家帮佣只为借书这两件事。

4. 示例:匡衡克服困难,努力学习的恒心与毅力值得我学习。

悬梁刺股(节选)

1.(1)喜欢 (2)脚

2.(他)读书想要睡觉,就拿锥子自己刺自己的大腿。(引;股)

3.用来形容刻苦学习。(意对即可)

欧阳修苦读

1.货物,钱 资助

2.C

3.选文是从欧阳修的母亲用芦苇秆在沙地上教他写字,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已经欧阳修到乡里的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借机抄录这些具体事例来写欧阳修苦读的。

4.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