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124-科学技术创新2019.14浅析我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洪中荣(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00)摘 要:智能交通对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有着巨大的意义,本文通过中国与美欧日在ITS发展现状的对比,综合分析我 国ITS趋势与建设ITS路上所面对的挑战,并提出一些对策。关键词:ITS智能交通;现状;趋势中图分类号:TP18,U49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 2019) 14-0124-02车辆支援系统等九大系统上。1概述4中国ITS发展现状从1885年第一辆汽车诞生到现在的这130多年以来,人们

的出行方式发生了翻天地覆的变化,然而随着人们交通方式的 我国最早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ITS初级研究工作,并 不断发展,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问题也相应产生了。智能交通 且开始陆续引进国外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我国智能交通系统

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通过科学的方案解决现在城市交 的开发研究始于80年代后期,早期主要是由公安部、交通部、

建设部等所属研究所、院校在引进、消化国外一些智能交通技术 通所面临的问题。2智能交通系统的概念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开发研究适合我国国情的智能交通技术。上

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简称ITS)又称智 个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建设交通指挥控制中心,目前我

能运输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是将信息技术、 国的大中城市都已基本建立了交通控制中心或交通指挥中心,

计算机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 并开展包括驾驶员信息系统、城市交通管理的智能化诱导技术 制理论、运筹学、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有 等方面的研究叫虽然我国通过“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年的 效便捷地综合运用于交通运输、服务控制和车辆制造这三个方 规划与发展,在ITS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欧美国家 面叫使“人”、“车”、“路”三者之间加强联系,减轻路面交通运行 产业化形成与大规模应用阶段相比还是有一定差距,在先进性

的压力,达到减少安全隐患的目的,建立起的一套覆盖广泛、实 与技术性上与欧美国家同类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

时、高效、精准的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系统。3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3.1美国ITS发展现状国中心城市逐渐建立起了较为先进的ITS系统,其中,北京建立 了道路交通控制、公共交通指挥与调度、高速公路管理和紧急事

件管理的4大ITS系统;广州建立了智能交通指挥中心,交通

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可以称为ITS最早起源 信息共用主平台、物流信息平台和静态交通管理系统的3大

的电子路径诱导系统研究(Electronic Route Guidance System) ITS系统叫我国还在继续大力发展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先进 的先驱性研究工作。随后80年代中期,加利福尼亚交通部门研 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出行者信息服务系统、

PATHFINDER(路径导航)系统获得成功,进一步加速了 ITS的发 电子收费系统等智能运输系统。展。美国的ITS发展到现在,基本形成了出行和运输管理系统、 公共交通运输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商业车辆运营系统、应

5我国ITS发展趋势“十三五”期间,国务院颁发了“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

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安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养护和施工 划”,“规划”中指出,“十三五”期间我们ITS发展趋势主要在于 管理系统等八大研发领域和研究内容。至今美国为ITS发展投 积极提升交通发展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交通绿色化发展、推动加

入了大量资金,并且为以后20年的发展规划预算为400亿美 强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设。元。可见美国政府对于ITS的重视。5.1促进交通产业的智能化变革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利用“互联网+”实

3.2日本ITS发展现状日本ITS起步也比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日本便着手ITS 现,可以便捷交通,高效交通。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贯穿于建设、 的研究。1973年,日本国际贸易和工业省对车辆交通控制系统 服务、运营、监管等各个环节,大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

发起了全面的研究,这是日本ITS发展开始的标志。日本最初进 联等技术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运输效率与服

行的研究是汽车综合控制系统(Comprehensive Automobile Con­

务水平。trol System,简称CACS)O通过对于CACS系统的研究积累的技

术经验,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推动了建设省为主导的路车间

5.2节能减排、绿色发展智能运输系统将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手段的综合利用,优化

通信系统 RACS (Road/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和以 汽车出行线路,增强车流引导从而提高车辆出行效率,减轻道路 警察厅为主导的新汽车交通信息通信系统AMTICS(Advance 承受压力,减少排放。同时加强对于重污染车辆的监管控制,积

Mobile Traffi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两个项 极研究并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加强公共交通的建设,提升服务 目。进入90年代之后,日本ITS开始走向国际化并在1994年成 质量。逐步将人们日常出行方式转变成更加绿色低碳的方式。立了道路车辆智能化推进协会。日本ITS发展至今,已经得到了 一些成果,现在主要将研发重心放在智能化导航系统、智能收费

5.3提高道路交通安全交通运行的首要任务是保证驾驶环境的安全。新一代的智

系统、安全驾驶支援系统、最优化交通管理系统、高效道路管理 能运输系统应该重视对于车辆行驶状态、道路状态的监控与管

系统、先进公共交通系统、高效商用车系统、行人辅助系统、紧急 理,切实保障驾驶人的安全。大力发展智能化交通流(转下页)2019.14科学技术创新-125-单点式菱形立交的适用性及设计要点探究曾扬森(江苏纬信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菱形立交具有主线通行能力大,转向明确,造价较低、用地节约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网建设中。本文

将从标准菱形、单点菱形立交的特点入手,重点分析单点菱形立交相较于传统标准菱形的优势及交通适应性,并对单点菱形立交

设计要点及若干细节进行探讨。关键词:交通建设;标准菱形立交;单点式菱形立交;适用性;设计要点中图分类号:U448.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390( 2019 )14-0125-02菱形立交相比于一般的交叉路口设计方式,能够实现交通车 流多方向、大规模的改变,极大的提高了主要道路的直行交通通行

能力,同时工程造价较省、用地较为节约,在城市交通体系中发挥 了重要的作用。常见的菱形立交具体型式有标准菱形和单点式菱

形两种。1标准菱形立交1」标准菱形立交的组成。标准菱形立交(见图1)是十字交叉

路口,通过主次直行分离的方式同时将转向交通放至次要道路,在 交叉的四个象限内,主道路设置流入和流出的单向匝道,在次要道

路形成两个交叉口。因整体形状形似菱形,故称为标准菱形立交。1.3标准菱形立交主要特点。标准菱形立交适用于主次道路关

1.2标准菱形立交设计要点。标准菱形立交能将多个转向交通, 系明显的道路系统,在主要道路直行上架设结构物进行分离,并通

通过设置在次要道路的两个交叉口,实现了互通,方便了汽车转 过匝道与次要道路的两个交叉口进行交通转换,同时四条匝道拉

向。主要设计要点先从交通层面分清主、次道路,结合建设条件确 开了与主线的距离,主线在结构物外可放坡,具有造价低、缓解交 定跨越方式,同时根据被交路前后路口间距、主路是否设置了辅道 通压力效果佳的特点。同时菱形立交多以主要道路桥梁结构跨越, 等,确定匝道与被交路设置的两个交叉口距离、是否采用信号灯控 对原有的交通网络系统改动不大,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转下页)情况分析,及时对不同路况作出相应的反应。此外还应加强消

面对巨大的车流量,我们要在现有基础上根据时间、车流

防、公安、气象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的深入合作,实现信息及时 量、各道路承受能力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专门的智能交通管理 共享和协调联系,加快对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提高交通事故 系统,进行灵活调度,科学疏导,加快早晚高峰以及节假日出行

的处理效率,不断提高安全服务水平。的效率与速度。6我国ITS的发展前景6.2.2大力发展智能公共交通系统加大对智能公交系统的研究与发展,提高公共交通的灵活 就现在各国ITS发展水平与投入来看,ITS必然是未来交通

的主要发展方向,是传统交通向未来交通转变的重要工具。因 性与服务质量,吸引更多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无效出行, 此我国势必要投入大量精力,加快我国ITS发展。学习和借鉴欧 提高车辆运行效率。美日等国ITS建设和发展中的先进理念与技术,结合我国具体 实际进行研发,建设我国独有的一套ITS体系。6.2.3加强政府统一部署建立和强化全国统一的ITS机构,统筹规划,整合各种行业 资源,保障产品的通用性、兼容性。适时加强政府引导,减少地 区利益冲突与摩擦。6.1我国ITS发展面临挑战6.1.1交通流量大,道路压力大我国城市地区交通流量大,对于交通管理系统的疏导能力

7结论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的ITS经过了从无到有、从借鉴到 具有自己的研究成果的缓慢过程。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我国的ITS将会更加完善和全面。我们应该正视差距,不断学

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特别是对于早晚高峰时段,对城市智能交 通系统提出了严酷的考验。6.1.2公共交通发展有待提高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提高,我国的城市公共交通也得 习,大力发展我国ITS产业,实现真正的智能交通。到了大力发展,但是由于公共交通的准时性差,乘车地点固定 参考文献以及服务质量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导致公共交通系统并不能完 [1] 谭慧芳.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中小企业管 全满足人们出行需求。理与科技,2019(1).6.1.3各省市之间缺乏交流,未成统一部署[2] 张慧丽.智能交通系统——城市发展的关键[J].河北科技大学

在ITS建设发展中,各个省市地区各自为战,自成体系,无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⑵.法形成有效的衔接配合。作者简介:洪中荣(1997,10-),男,民族:汉族,籍贯:四川省

德阳市,学历:本科。6.2我国ITS发展对策6.2.1针对实际问题制定新型方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