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_______。
表示方法 度数的变化 半球界线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
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西经用“W” 赤道以北称北纬用_____;南纬用_____ \" 由赤道向两极逐渐_____ 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20°W和160°E(东西半球) __________(划分成_________半球) 4、高中低纬度范围划分:0°-30°为低纬度(气温高);__________为中纬度(一年内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_______,头戴_______,这种打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_______地图和_______地图。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_______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_______方向,纬线指示_______方向。 4、比例尺:就是_____ 距离与_____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_____。现有1:1000和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_____,较小比例尺是_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__________,选用比例尺越__________,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__________,选用比例尺越__________。
`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_________式、_________式、_________式。 5、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本14—21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____________(国)的____________;他的船队
环球航行成功,结束了人们关于地平、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规则球体。 2、经线与纬线 项 目 经 线 . 纬 线 形 状 半圆(弧形) 长 度 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3、经度与纬度 项目 经 度 纬 度 零度线的确定 本初子午线(0°经线) ! _______(_____纬线) 度数划分 向东西各分作180° 向南北各分作_____
__________为高纬度(气温低)。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本28—32页)
!
1、全球的海洋面积占____%,陆地占____%,所以人们常用“___分陆地,__分海洋”粗略说明海陆面积的比例。 2、有人把地球称为“水球”,其依据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半球的陆地和海洋哪个面积大_______;南半球哪个面积大_______ 4、①从海陆分布看,南极地区以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为主。 ②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_______(南或北)半球。
5、概念:大陆指_____________________,岛屿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洲是______和_______的合称。 6、七大洲:①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_______;跨纬度最广的大洲是_______,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______。
(
③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_______大陆,是地球上最____的大陆。
7、四大洋:①世界上面积最大、最深、岛屿最多的大洋是_______;最浅、最小的大洋是_______。 ②第二大洋是_______,呈“_____”形; ④_______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8、大洲之间的界线:
①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山脉、_______河、__________山脉和_______海峡、里海、黑海。
②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_运河 (沟通了_______海和_______海)。 ③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__________运河 (沟通了_______洋和_______洋)。 ④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______________ 9、~
10、
看图填空:(填写代号及名称)
①赤道穿过的洲有____、____、
②赤道穿过哪些洲的大陆_______、_______ ③太平洋沿岸的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西洋沿岸的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南极洲被哪些大洋包围________________ ⑤主要位于西半球的洲有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课本33—36页)
1、人们通常把陆地上的地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五种基本类型。 2、高度的表示方法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其中海拔指的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_______的垂直距离。在地图上用相对高度表示地面起伏的大小。 3、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_______,地面_______; 高原:海拔较_______,地面_______,边缘_______; 山地:海拔较_______,峰峦起伏,坡度_______; 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_______;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四节 海陆变迁(课本40—45页)
1、地球表面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之中的例子:海陆的分布不是固定不变的
①喜马拉雅山岩石中含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过去的海洋变成现在的陆地 ②我国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森林遗迹:说明——过去的陆地变成现在的海洋 2、 大陆漂移假说:
盆地:周围_______,中间_______。
{
4、陆地上的山脉主要有两大山脉带:一是____________山脉带,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带。 5、世界之最:
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是_______盆地,位于_____洲;②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_______平原,位于_____洲; ③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_______高原,位于_____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是_______高原,位于_____
洲。
④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_______山脉,位于_____洲。
⑤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_______洋。
6、科迪勒拉山系主要有北美洲的______________和南美洲的______________等山脉组成。 7、海底地形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部分。
!
** 学看地形图(课本37—39页)
1、概念:等高线:指的是将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成的线。 等高距:指两条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 2、如何画和判读等高线图等高线上的数值为海拔,单位为 米,数值越大,即海拔越高 3、陡坡和缓坡的等高线区别: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的是______坡, 等高线稠密的地方表示的是______坡。
4、山顶、鞍部、陡崖、山脊、山谷等地形的等高线表示方法:
①鞍部:两个山顶之间低洼的部分 ②陡崖:等高线重合或相交的地方 ③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④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地球岩石圈由__大板块组成即A_____板块、
B_____板块、C_______板块、D_______板块、E_______板块和F_______板块。 其中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
【
②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_______,板块与板块
交界处地壳比较_______,容易发生_______和_______。
③证据:a 地中海在不断缩小因为_______板块与 _____板块继续碰撞。
b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因为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不断地拉伸 c 喜马拉雅山脉是_______板块与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的。 4、火山和地震:
①地球上的两大火山地震带:_____________山脉带和横贯______大陆南部和_____洲西北部的山脉带。
②这些地方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课本48—53页)
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在1800年以前,人口增长得相当_______;以后,世界人口进入_______时期。到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总数突破_______大关。
2、人口增长速度加快的原因: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不断降低。
3、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由_______ 和 _______决定的。人口的自然增长率=__________-__________ 4、①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_______。
②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是_______,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_______ 5、世界人口绝大部分住在_______纬度的______地带,
:
①其中亚洲____部和_____部、欧洲___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_____部为人口最为稠密区。 ②原因是这些地区位于气候_______、降水_______的平原和盆地。
6、人口稀少的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_______程度,单位是______________。
计算公式:人口密度=_______÷_______ 8、世界人口问题: ①人口过多出现的问题:环境破坏、资源不足、交通拥挤,就业困难、住房紧张、等问题难以解决 ②人口过少出现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
9、人口的增长应与_______、_______相协调,与______________相适应。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课本54—55页) 1、根据人类的_______特征,分为三个主要人种:
①黄色人种分布:主要在亚洲的______部,还有美洲的_______人和_______人也属黄色人种。 ②白色人种分布:_______洲、_______洲、非洲____部、亚洲____部和____部及大洋洲。 ③黑色人种分布:非洲的____部和____部。 2、划分人种的重要标志是_______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课本56—59页)
{
1、目前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中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是_______;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
2、拉丁美洲地区,巴西通用_______语,其他多数国家为_______语。西亚和北非通用_______语。 3、世界三大宗教:①基督教:经典为《_______》,是世界上信徒最___和流传最___的宗教, 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_______洲和_______洲。
②伊斯兰教:经典为《_______》,主要分布在亚洲____部和东南部、非洲北部。教徒被称为_______。 ③佛教: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_______洲,典型建筑为寺庙。 4、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_______和_______。
~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一节 天气与气候(课本67—69页) 1、天气和气候概念和区别: 概念 特点 天气 某个地方短时间内发生的阴、晴、冷热等变化 、 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 2、在卫星云图上,白色通常表示_______,蓝色表示_______,绿色表示_______。 3、空气污染指数反映了空气被_______的程度,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_______。 3、天气符号的识别:P68 图4-3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课本71—77页) 1、气候的两个要素:_______和_______。
^
2、日平均气温、月平均气温、年平均气温。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 ①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_____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______。
②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____月最高,____月最低。南半球大陆上___月最低,____月最高。 3、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①等温线大致和____(经线、纬线)平行,南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的是_______,原因_______ ②世界气温由低纬度(赤道)地区向高纬度(两极)地区逐渐_____。影响气温分布的重要因素____。 ③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_______(不同、相同)
a夏季,陆地_______,海洋_______;b 冬季,陆地_______,海洋_______。
④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_______,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_______℃。 4、最炎热的大陆是______洲,最寒冷的大陆是_______洲。
、
5、降水形成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①降水的三种主要类型:_______雨、_______雨、_______雨。
地形雨:迎风坡降水_______,背风坡降水_______。 ②世界“雨极”是___________,其降水类型属于___________雨。 7、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①赤道附近降水较_____,两极地区降水较_____;由赤道往两极,总的趋势是年降水量逐渐______。 ②在中纬度(相当于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_______,内陆地区降水_______。 ③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的东岸降水_______,大陆的西岸降水_______。
~
④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____,背风坡降水____。
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本78—86页)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纬度位置、人类活动、。季节:北半球的夏季是6、7、8月,南半球的夏季是12、1、2月。它们的季节相反。
2、地球的形状与气候
①太阳高度指的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夹角。
②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就越______,太阳高度越小,太阳辐射就越______。
③夏季气温高的原因:因为夏季太阳高度____,太阳辐射_____,地面得到的热量______。
[
冬季气温低的原因:因为冬季太阳高度____,太阳辐射_____,地面得到的热量______。 ④当太阳直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大,太阳高度变_____。
3、人类活动与气候
①全球的气温升高,主要是因为排放到空气中的__________等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 ②“氟氯化合物”,破坏臭氧层,使地面紫外线辐射加强,危害人体健康。
③热岛效应:指的是在城市,__________的气温比__________高。 4、地球自转与公转:
公转时的重要特征:地球公转时地轴总与公转轨道平面保持_______度的夹角不变。
5、太阳光线的直射点有规律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来回移动。 ( 节气南、北半球 太阳直射 南、北半球昼夜长短(日期) 季节 点 南、北极圈极昼极夜 春分 北半球 季, ) 南半球秋季 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等长 南、北极圈无极昼极夜现象 夏至 ; 北半球昼 夜 , 北极圈出现 现象, 北半球 季, 回归线 南半球冬季 南半球昼短夜长。 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 秋分 北半球 季, ~ 南半球春季 赤道 南、北半球昼夜 长 南、北极圈无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 ) 北半球昼 夜 , 北极圈出现 现象, 北半球 季, 回归线 南半球夏季 南半球昼长夜短。 南极圈出现极昼现象 6、一年内,太阳只能直射一次的地方在______________,能直射两次的地方在______________。
(
7、判断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①天津的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__________; ②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__________ ③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降水多,东侧降水少:_____;④赤道终年炎热,南极洲终年冰雪覆盖:_____ 8.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
(1)写出地球公转至A、B位置时北半球的节气:A ,B 。
(2)地球公转至A时,太阳直射的纬线是 ,北极圈内有 现象。此时甘肃昼夜长短情况是 ,这一天是在 月 日前后。
(3)在公转轨道外的短线上,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4)】
(5)由图可看出地球在公转时,地轴和公转轨道的倾角总是 。
(6)由于地球的公转在温带形成了明显的 变化。 地球上的五带
1、人们根据各地获得______________、以及是否有_______现象、是否有_______现象,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 2、五带的特征:
有阳光直射现象,气候终年炎热的是_______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终年寒冷的是_______带; 地球的运动 * 绕转中心方向 周期 产生的自然现象 地球的自转 地轴 ` 昼夜交替;时间差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地球的公转 太阳 四季变化;五带形成,昼夜长短的变化 既没有阳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气候的四季变化明显的是_______带。 ,
3、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回答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B ,C D E 。
2、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纬线的名称以及它们的纬度:
① 、 ② 、 ③ 、 ④ 、 3、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 4、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 和 。(用字母表示)
5、夏至时,有极昼现象的是 ,有极夜现象的是 。(字母)6、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E的分界线是 。
—
1、世界气候类型的判断:
(1)根据气温月份分配判定所在半球:
若最高温出现在7、8月,最低温出现在1、2月,可判定为北半球; 若最高温出现在1、2月,最低温出现在7、8月,则判定为南半球。 (2)根据气温数值判定气候带:
热带型 亚热带型 ~ 温带型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 最冷月气温<0℃ 最热月气温 >15℃ 0℃~15℃ 最热月气温>15℃ <10℃ (3)依据年降水量确定具体气候类型 降水类型 全 年 降 水 特 点 气 候 类 型 全年多雨型 >2000mm 热带雨林气候 1500—2000mm 热带季风气候 <125mm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少雨型 夏季气温较高且季节变化很大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多云雾,全年低温 极地气候 全年均匀型 全年各月降水均匀时 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夏季多雨型 降水集中于夏季 有热带草原气候;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带 气候类型 < 分 布 地 区气 候 特 点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地区(新加坡、亚马逊平原) 全年高温多雨 — 热 热带草原气候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降水总量较小 带 热带季风气候 亚洲南部、东南部(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降水总量较大 … 热带沙漠气候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和内陆(撒哈拉沙漠) 全年高温少雨 亚亚热带季风性和温带大陆的东岸 夏季高温多雨,冬温和少雨:四季分明 热季风性湿润气候 带 [ 地中海气候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意大利)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的内陆地区及(内蒙古、新疆) 冬冷夏热温差大,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温\\ 温带大陆的东岸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气候 中纬度的大陆西岸(英国) 终年受来自海洋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冬季多雨型 冬季温和多雨时 为地中海气候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本87—98页)
第五章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1、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通常把世界的国家划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北部(澳大利亚例外 --- 在大洋洲)— “北” 发展中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北半球南部 — “南”
“南北对话”—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政治上的商谈。 “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助合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