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构建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运行机制的思考和实践

构建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运行机制的思考和实践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9年第4期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总第144期DOI:10. 16335/j. cnki. issn1672 -2604. 2019. 04. 018构建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 育人运行机制的思考和实践刘惠芹王金凤R(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a.工商管理学院;b.科研处,江苏 南京211168)摘要: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应该坚持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原则,其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教学标准 体系的制度建设、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建设、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抓手建设、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建设和三全育人的体系建设。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运行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育人制度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

人多样化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和“十大育人”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等鲜明特色。关键词: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604( 2019) 04 -0064 -04在高职教育的语境中,德技并修的“德”应该践 制造强国转变和制造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行动 指南,而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是“中国制造

2025”的有力支撑。高职教育要回应“中国制造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包括坚定的理想信

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技” 应该包括技术和技能,不仅指非物质形态的智能化

2025 ”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规模、规格和质

硬技术技能,还包括技术理论、制度文化、价值观念

等软技术技能,且技术技能必须以一定的文化和专

业知识为基础。工学结合强调校企双主体育人,

, 强 技 术 技 能 , 培 养 人 才 的平[1]%《江苏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卓越计划》明

确指出,以“以文化人、优化治理” “产教融合、协同

育人”等为基本原则,立德树人,大力培养卓越技术 技能型人才是江苏 职 育 发 的 务%“学中做”“做中教”“做中学”,其本质是“学习的过

程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高职教育必须与 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

能型人才。(二) 由高职教育的本质决定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是由高职教

育的本质决定的。高职教育首先属于教育,应以育

一、构建高职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必要性(一)服务“中国制造2025 ”和区域经济社会发

展的需要人为目标,立德树人是其根本彳务,但其本质在于

“职业性”和“技术性”,要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

目标,必须“修技”。高职教育的德技并修仅仅依靠

校内和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其“技术性”和“职业性”

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是培养服务 “中国制造2025”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技

术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中国制造2025”是实

要求必须采取“做中学”“学中做”的工学结合模式。(三) 高职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职教育强调“高等性”和“职业性”并重,强调 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突出学生的全面、可施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收稿日期:2019 - 04 - 28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职教立项课题“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的育人机制研究”(D/2018/03/13);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创新团队:现代服务业法律保障体系研究团队作者简介:刘惠芹(1972-),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王金凤(1966-),女,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64 —持续发展[2]。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需要具有职

业转化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 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可以适应高职学

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具有职业精神、

职业素养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

有力保障%二、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

机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一) 法律、法规、规章和教学标准体系的制度

建设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建设首先需 要法律、法规、规章的制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教育法》第4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

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 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

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党的十九大报 告为职业教育指明了办学方向一“深化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

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

若干意见》指明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路径,《高等职业

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职业学

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 定》《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等是工学结合的具体操作性措施指引。为实现职

业教育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教育部一直致力

于国家层面的教学标准体系建设,职业教育领域基

本形成了由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教学标 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教学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5

个部分构成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二) 校企协同育人的主体建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 式,校企合作的教育活动要以产业需求、协同育人 和知识应用为导向[3]%职业学校按照企业工作岗

位需求和工学结合模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高

职专业设置的广泛性和职业面向决定了对于校企 双主体育人中的“企”要做广义的解释,既包括各级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企业,也包括与

高职院校开展合作的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

机构。如:市场营销专业面向的职业类别是营销

员、商品营业员等,其校企合作的“企”局限于各类

不同性质的企业;而法律文秘专业面向的职业类别

是法院、检察院的书记员和律师助理,其校企合作

的“企”应该是各级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校

企合作的“企”既包括各个独立存在的企业,也包括

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和行业协会可 以组织和指导企业提出校企合作意向,规划、参与

校企合作育人的绩效评价,并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服

务。在互联网+背景下发挥行业协会和行业组织

的作用,构建产教融合的平台,有利于真正实现校 企合作、工学结合一体化育人。(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抓手建设专业人才培养 是职业院 学管理,

深化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改革的重要抓

手。职业院校依法依规行使办学自主权,依据国家

教学标准自主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画好“施工

图”,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教学 实施等进行总体设计⑷。要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

生全面发展,将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工匠

精神培养、专业价值观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融入教

育教学全过程,让课程设置与职业人才标准对接,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培养适应职业岗位需求的高素

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要坚持工学结合,注重“做中

学”“做中教”,构建理论与实践相融合、学习与工 作相结合,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实

习等实习实训一体化的工学结合育人机制。(四) 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建设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

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

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德技并修,培 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

措。校企合作共赢是现代学徒制发展的内生动力, 招生和招工的一体化满足了企业的用人需求,解决

了企业难以获得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问题,有 利于企业选择好的员工,避免用人偏差,预防企业

人才流失[5]%在校企共同制定和实施人才培养方

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主要负责理论课教学、学生

日常管理等,合作企业主要负责选派工程技术人员 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组织实习实训;建设校企互聘 共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完善双导师制度。(五) 三全育人的体系建设德技并修、工学结合强调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 精神养成相结合、工作与学习相结合,客观上要求

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育人。全员育人要求高职教 育的所有参加者都是育人主体,都承担育人任务并

在育人机制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辅导员以思政育

人,公共课教师以人文知识和素养育人,专业课教

师以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价值观育人,教学辅

- 65 -助人员以服务和管理育人,企业兼职教师以实践技 能、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育人,已就业的优秀毕业 生发挥职业育人的导向作用,学生家长发挥社会育

人的导向作用。全方位育人指高职院校、企业、社

会都是育人场所,应合力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全

过程育人要求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贯穿高职学

生学习的全过程。三、高职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 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高职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育人制度 建设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多样化实施、专业人才培 养方案个性化实践、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和以“十

大育人”为基础的一体化育人体系构建等鲜明

特色%(一) 育人制度建设完善为了更好地实现德技并修育人,我校进行机构

改革,成立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博雅全人教育学院

和创新创业学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养教

育的核心地位及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实

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辅导员队伍建设 的实施意见(试行)》《学业导师管理办法》《学生社

团指导教师管理办法》《双师素质专业教师认定与

管理办法》等实施意见和管理办法,保障承担育人

任务的专兼职教师和辅导员能担负育人重任。为

了更好地传授专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我校专门 成立了产教融合办公室,对接江苏省高职重点建设

的九大专业集群,调整二级学院和专业设置,颁布 《专业设置与调整办法》;为保证校企合作和学生实 习的规范运行,颁布《校企合作管理办法》和《学生

实习管理规定》;为保证课堂育人效果,聘任校级和

二级院系(部)教学督导,颁布《教学质量管理与评 价办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课堂教学管理

办法》,规范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机制的有序 运行。(二) 校企协同育人多样化实施我校早在2012年就成立了合作办学联盟理事

会,由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知名企业、优秀校 友和教职工代表组成,并成立了专门工作委员会, 负责专业建设管理、校企合作规划、人才培养与协

调、双师队伍建设、四技服务与技能鉴定等工作%

二级院系成立校企合作工作委员会,负责各专业群 —66 —的校企合作工作% 2017年我校作为牵头单位之一,

组织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涵盖现代服务

业类行业和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教集团、中高 职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院校等100多家会员单位,与

我校合作的各行业大型龙头骨干企业纷纷加盟该 集团,主要有苏宁云商、华润苏果、雨润集团、京东 商城等%我校采取订单培养、园区共建、现代学徒 制等形式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如与苏果超市合

作共建26720平方米产教园,对接连锁经营与管理

等专业群,开展校企协同育人实践%(三)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个性化实践我校一直注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积极进

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个性化实践%根据高职教 育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和育人实践,以国家专业教

学标准为指引,以专业调研为基础,每年及时颁发

《关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修订工作的原则意见》,要 各专业人才培养

体现 技并 、 工学结 的育人原则,同时针对同一专业学生基础和诉求的不 同,实行个性化的“一专多本”人才培养方案%以老

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为例,2018级共有三个人才培养

方案,分别适用于中职毕业生、升学型的高中毕业

生和追求技术技能型的高中毕业生%人才培养课

程分为两大类,即博雅教育课程和专业学习领域课

程,前者侧重“德”的培育,后者侧重“技”的培养%

为了实现工学结合育人,要求所有实训课程的总课

时必须超过专业总课时的50% %(四) 现代学徒制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是德技并修、工学结合育人的重要 路径,是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载体%江苏

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超过1/3的专业进行了现代学徒

制模式创新%以法律事务专业为例,该专业助力江 苏法院系统书记员职业化、专业化改革,突破高职

法律专业建设瓶颈,凝练法院书记员专业方向,挖

掘与高职法律教育高度契合的法院书记员工作岗 位, 与法 院 , 同 培养 、 技能、 同

时达标的合格书记员;建立“四共建(共建书记员 班、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共建核心课程群、共建顶岗

实习制度)”合作育人长效机制,并以2+1的形式 进行现代学徒制试点,即2年在校内学习法律基本

知识,培养基本的写作、沟通和速录能力,开展认识

实习、跟岗实习、校内法院审判模拟软件使用实训、

校外法律实践,最后1年开展为期10个月的顶岗实 习和毕业实习,以更好地发挥法治文化、法院文化

的育人功能%以(五)的构建“十大育人”为基础的一体化育人体系 人基地,推进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工作,实现德技

并修、工学结合育人。参考文献:[1]陈鹏,薛寒.“中国制造2025 ”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

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一体化育人体系的构建

需要整合各方育人资源。强调思政课程建设和课 程思政建设的课程育人;坚持学术研究无禁区,课 堂讲授有纪律的科研育人;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

动、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

使命[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77-84.[2 /蔡泽寰.应对工业4. 0高职教育的趋向一一坚守高职教

等社会实践活动,实现实践育人;践行产业文化进

育本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EB/OL]. (2018-03-01)

教育、行业文化进校园、职业文化进课堂的文化育

人;以校园网站、学校团委微博微信、班级QQ群等 为阵地进行网络育人;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办心 理健康咨询中心,实行心理育人;坚持管理育人;践 行教辅岗位的服务育人;以各类基金会形式开展资

[2018-10-08]. https ://www. tech. net. cn/web/artideview. aspx? id =20150611142719543&cata_id =N018.[3/姜大源•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的教育学意蕴[J] •中国职业

技术 育, 2018(7):5-8/[4]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

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EB/OL]. (2017-12-17

助育人;支持学生社团建设,实行组织育人,并以这

[2018-10-08]. http://www. moe. edu. cn/s78/A07/A07_ gges/A07_sjhj/201712/W0171207_320877. htwl.“十大育人”理念为基础,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在

二级院(系)层面,重点关注课程育人和实践育人, [5] 赵文平.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学习地点:德国的经验分

析与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2) :82-87.对教案进行严格评价,发挥专任教师在德技并修、

工学结合育人中的积极作用;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

育人基地,每个专业要求有5家以上的校外实践育

[责任编辑:罗香/Thoughis and Practi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Operating Mectanis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ectnology Training

and Morality Development and Work-Integrated LearningLIU Hui-qina, WANG Jin-fengJ(a.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b. Research Department, Jiangsu Institute of Commerce, Nanjing 211168 , Jiangsu, China)Abstrace: The trainine of talents in highes yecetiona education should be the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oz trainine and moslity development and work - inteerated leemPlg. The construction of its educationaS

operatine mechandm includes: institutiont construction of laws and reeulations and teechine standards system, body censtruction of school-enterpVse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hand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O trainine scheme,

path construction of modem apprenticeship,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ree fuH education ”. Jiangsu Institute ofCommerce has cairdd ou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he eductiont operatine mechanism based on the combination of technolory trainine and moralits development and work-inierated kaming. It has formed distinctive

features, which consists of a education system, diversified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enterpmso collaborativeeducation, personalized practice of professionaS trainine scheme, the innovetion of the modern apprenticeship and

the inteamted edu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of the \" ten fuH education).Key wor7t: hoeheaeoeaioonaoedueaioon; iheeombonaioon oAieehnoooesiaaononeand moaaooisdeeeoopmeni; woak-

inteamted leaming; educlionl operatine mechanism—6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