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大1班教案】
大(1)班半日活动计划 九月份 第一周
9月6日上午(星期四)
活动一、科学活动:采集泥土 活动目标:
1、在成人的协助下,尝试观察和采集不同的泥土。 2、体验玩泥土和采集泥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采集各种不同的泥土,展示在区域,引导幼儿观察。 2、准备采集泥土所需的工具,如瓶,小铲子,小桶等。 3、携带照相机和观察记录本。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泥土在哪里,我们可以怎样采集泥土。 二、引导幼儿在学校周围寻找采集点。
三、协助幼儿准备采集的工具;明确每一个容器只能采集一种泥土、不同泥土不能混合盛放的要求,
四、检查外出采集的着装,强调外出采集的安全要求,
五、知道幼儿仔细观察所选的泥土,比较它们的不同,并分别采集和盛放。
六、采集回来后,指导幼儿整理衣物,做好清洁卫生工作,
七、将采集的泥土带到班上,一小组单位将采集的泥土进行分类,学习做不同泥土的分类标记。 八、交流和分享
1、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采集过程的体验、发现和乐趣。 2、观察和比较各种泥土的不同。
活动二、艺术活动:苹果送给老师尝(律动) 活动目标:
1、欣赏优美、柔和、具有朝鲜舞风格的乐曲,初步感受乐曲中附点及切分
音的表现风格,并能愉快的进行演奏。
2、学习倾听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体会协调配合的和谐感。
活动准备:
1、大鼓一面,碰铃、圆舞版、铃鼓若干。 2、音频。 活动过程:
一、熟悉乐曲,边欣赏音乐,边看老师用手腕花动作表演优美、柔和的朝鲜舞。感受乐曲的附点及切分多音多的特点。 二、做整体模仿动作。
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怎样将四种乐器的音色的高低与四种手腕花的动作的位置的顺序结合起来表现?
2、启发幼儿思考如何将(17)小节以后的舞蹈动作转变为相关乐器的演奏方式。
3、分声部联系动作:教师示范乐器演奏的动作暗示下,幼儿跟随乐曲做全部乐器演奏的模仿动作。
4、提出力度表现要求:x x x 强弱弱
三、乐器演奏。请幼儿变化多种形式进行演奏。 活动延伸:
1、在幼儿熟练掌握的基础上,逐步培养小指挥
2、提供朝鲜族舞蹈图片和简单的服装道具,让幼儿欣赏和自由模仿。 第二周
9月13日上午(星期四)
活动一、科学活动:玩泥土 活动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感知不同泥土的特点。 2、锻炼手指小肌肉,体验玩泥土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创设玩土区,展示黏土塑造的各种物品及图片等。
2、准备各种泥土及其标记,玩土的工具,塑料垫板、抹布。 3、准备记录表、大小不同的圆点黏黏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采集到的各种泥土,根据黏土的不同特点,如颜色、松软度、黏性等进行分类。 二、动手操作
2、用2-3种不同的泥土搓汤圆、面条,做糕点。引导幼儿感知比较记录不同泥土的黏性。
3、尝试试用合适的泥土塑造自己喜欢的物品,观察作品变干过程中泥土的变化。
4、鼓励幼儿观察记录表,交流自己对不同泥土特性的感知和发现。 活动延伸:
1、了解泥土在生活中的用处。
2、提出问题,引发继续探究的欲望,如许多植物都是从泥土里成长出来的,是不是所有泥土都适合植物生长等。 活动二、艺术活动:《顶羊角》(乐曲) 活动目标:
1、积极参加音乐活动,感受同伴间友爱、互助的情感,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能较好的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1、准备蔬菜、瓜果的卡片数张。 2、《顶羊角》的音频。 活动过程:
一、通过游戏让幼儿熟悉音乐,激发活动兴趣。
游戏玩法:请两位小朋友示范,在他们的背上贴一张蔬菜或瓜果的卡片。两名幼儿在音乐中分别扮演小山羊和小绵羊,自由模仿小羊低头、弓背、两手下垂的动作,先看到对方背上卡内容的一方为胜。要求观众不能说出卡片的内容。
教师注意引导幼儿倾听歌曲并按歌词提示的动作玩游戏。 二、分组游戏
游戏玩法:将全班幼儿分成两组,分别代表小山羊组和小绵羊组,两组各派一名幼儿参加游戏,其余幼儿当观众。观众在游戏时跟随音乐为本组同伴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加油。先看到多的那组胜利。 活动延伸:
将卡片换成简单的计算题,游戏时幼儿以先看到对方背上的题目并先计算出得数者为胜。 第三周
9月20日上午(星期四) 活动一、科学活动:种菜 活动目标:
1、学习种菜的方法,体验种植的乐趣。
2、提高连续观察记录的能力,感受不同的土壤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了解种菜的方法和过程。
2、每个小组两个种植盆,准备小白菜的种子、种植材料和工具若干。 3、准备观察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讨论: 1、泥土有什么用?
2、我们吃的青菜是怎么种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在两个种植盆里分别装入两种不同的泥土,并做好标记。
三、指导幼儿按步骤在装有不同泥土的盆子里种入小白菜的种子。并鼓励幼儿大胆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给孩子观看种菜的方法。 活动延伸:
收集一些菜叶、树叶、食物果皮等易腐烂物品和一些塑料袋、快餐盒等,带领幼儿把这些物品埋在种植园的一角,一周后和幼儿一起翻开看看。并对幼儿进 行环保教育。
活动二、艺术活动:《我有两个家》(歌曲) 活动目标:
1、感受和理解歌曲,体验两个家的幸福和温暖。
2、乐意学唱歌曲,并大胆表现幸福、快乐,爱家、爱园,爱妈妈、爱老师的情感。 活动准备:
征集幼儿在家与妈妈的照片,幼儿园里与老师合影的照片,并一起布置《我有两个家》的照片展。 活动过程:
一、播放歌曲旋律,组织幼儿观看照片展览,让幼儿在自然的气氛中感受歌曲,说一说照片上有谁。
二、引导幼儿想一想,谈一谈:“两个家里都有谁?妈妈与老师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引出歌曲《我有两个家》。
三、教师示范歌曲。提问:“告诉哪些小动物我有两个家?”“两个家是什么样的?”理解歌曲内容。 四、学唱歌曲。
1、带领幼儿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2、带领幼儿整首跟唱。提醒幼儿注意听间奏。
3、启发幼儿说说唱这首歌有什么感觉?(幸福、快乐、爱老师和妈妈,爱两个家)指导幼儿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4、分组演唱歌曲。第一句男朋友唱,第二句女朋友唱,最后集体演唱。指导幼儿连贯、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活动延伸:
让幼儿边唱边自由创编动作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做出优美的动作。 2、播放歌曲,幼儿自由结伴表演,结束。 第四周
9月27日上午(星期四)
【篇二:中班主题活动《我有多爱你》系列教案】
教学活动设计
【篇三:大班教案】
调皮的小袋鼠(单 双脚跳) 活动目标:
1、练习多种跳的方法:单脚跳、双脚跳。
2、通过游戏中不同障碍物的设置,尝试多种跳的方法。 3、乐意参与跳的活动,并努力克服困难,一直跳到结束 活动准备:
圈若干、椅子两把。 活动过程:
1、准备活动。
游戏袋鼠妈妈:教师请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大家边唱歌边跳跃,可以手拉手跳,也可以自己叉腰跳,教师注意在过程中引导幼儿按照儿歌内容变换跳的姿势。 2、游戏活动:“调皮的小袋鼠”
(1)幼儿扮演:小袋鼠,教师带领幼儿原地练习单脚跳及双脚开合跳。再将幼儿分成
数相等的两队站在场地的一端,另一端两把小椅子。
(2) 游戏开始前,教师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及过程,让幼儿明白游戏的规则及玩法。
戏开始,排头的两位先单脚跳过圈,再绕过弯曲的小桥(即绳子),再进行开合跳圈,最后绕过小椅子,跑回自己的小队,拍一下第二位幼儿的手,站至对尾,第二位幼儿继续进行第一位幼儿的动作。 3、放松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边唱边进行游戏“袋鼠”。 附:儿歌
跳跳跳,双脚跳, 跳跳跳,单脚跳, 跳跳跳,转身跳, 天天跳,身体好 好玩的斗笠 活动目标
1.充分尝试斗笠的多种玩法, 激发合作能力。验斗笠游戏的乐趣。 2.通过玩斗笠的过程练习双脚跳、钻等肢体动作。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活动准备
创设采茶情景、斗笠若干、热身律动音乐、《采菜扑蝶》音乐,茶树若干、泡沫垫子若干。 活动过程实录
(一)热身运动:快乐的斗笠操
1.教师出示斗笠:你们见过它吗?猜猜今天用它做什么?
2.幼儿听律动音乐,双手握斗笠做上下肢伸展、下蹲、躯干转动等动作,单手拿斗笠做体侧运动等肢体动作。 (二)尝试各种玩法、合作交流
1.自由探索: 教师观察指导,引导幼儿自由创造斗笠的不同玩法。 2.交流分享: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玩法,全体幼儿集体尝试。 3.合作游戏: 幼儿进行“火车钻山洞”等合作游戏。
4.小组竞赛: 进行层次递进的跳斗笠比赛,重点进行双脚跳的肢体动作。
(三)游戏:快乐的采茶工
1.动作练习:师:春天来了,茶园的茶叶长出了新芽,我们一起上山去采茶吧!
采茶路上要遇到田埂、山洞、小桥你们自己可以去试一试。遇到困难的地方我们可以多试几次。
2.集体游戏:引导幼儿进行采茶游戏。 (四)放松运动:
师:“小小采茶工真能干,采了这么多茶,现在我们一起庆祝丰收吧!”教师带领幼儿拿着斗笠听音乐做放松运动。 我在这个健康活动中选择了“坚固耐用”的斗笠为“链”,以玩斗笠为“魂”,以分享乐趣为“情”,通过引导孩子借鉴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尝试和创造,充分给予他们表现和展示的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快乐体育,更好的体现了《纲要》中提出的“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该器械的玩法多样有趣,在活动中幼儿发现了抛、滚、顶、转、扔、跳、背、搭等多种玩法。将荼乡的生活经验融入教学,孩子们非常感兴趣. 我会这样玩绳子 活动目的:
1、交流各自玩绳子的方法,学会与小朋友分享快乐,对绳子的各种玩法积极进行尝试,并学习使用“我会这样玩绳子”的表达方式。
2、会正确的使用绳子锻炼身体,练习跑和跳以及边跑边跳的基本动作,增强手眼协调的能力。
3、利用绳子创编儿歌,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书面语言的词汇量。
4、创编跑跳游戏,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合理应对与解决问题。
5、通过实际操作绳子,总结绳子的玩法,体验跑跳的快乐,并喜欢锻炼身体。 活动准备:
1、热身运动歌曲《幸福拍手歌》、《我是一条小青龙》、《三个和尚》、《洗澡歌》、《拔萝卜》、《兔子舞》、《数鸭子》、《虫儿飞》。
2、绳子:长绳、短绳若干,短绳的数量是长绳的一倍。
3、歌曲《红月亮》、《欢乐的跳吧》、《我有一头小毛驴》《洋娃娃和小熊跳舞》伴奏《健康歌》 4、“我的主意最好”配饰若干。 活动过程:
1、导入部分(大约八分钟) 播放背景音乐,进行热身运动
运动方式:模仿操(听音乐,做动作)。通过动作模仿,既可以达到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为活动的开展建立一个快乐的气氛的目的。又可以达到让幼儿热身的目的,为安全开展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1.1背景音乐《幸福拍手歌》,开始的准备部分,建立一个快乐的心情;
1.2背景音乐《我是一条小青龙》,小肌肉运动; 1.3背景音乐《三个和尚》,伸展与平衡; 1.4背景音乐《数鸭子》,体转运动; 1.5背景音乐《洗澡歌》,大肌肉运动; 1.6背景音乐《拔萝卜》,伸屈运动; 1.7背景音乐《兔子舞》,跳跃运动; 1.8背景音乐《虫儿飞》,放松运动。 2、讨论和陈述部分
问题:(1)绳子的用法? (2)我会这样玩绳子?
2.1我来动动脑:短绳玩法的探索
将准备好的短绳子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根,自由探索玩法(操作方法),然后使用“我会这样玩绳子”的表达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与小朋友一同分享绳子带给自己的快乐。 2.2我们一起想办法:长绳玩法的探索
将小朋友分组,并把准备好的长绳子发给各小组,每组一根,然后采取竞赛的形式或是头脑风暴法,看谁的办法又多又好,对好的要发放“我的主意最好”配饰一个。 3、练习部分
3.1师生“健康—安全”问题互动
思考:怎样使用绳子,既能保护自己又能锻炼身体?
教师在倾听幼儿讲述的过程中,鼓励幼儿积极动脑,回答问题。并纠正幼儿已有经验中的错误认知,引导幼儿自己提出改正的办法。 3.2教给幼儿正确的跳绳方法 3.3跑跳练习
背景音乐《喜洋洋》、《红月亮》
进行跑、跳练习,学会使用绳子进行跑步练习和跳跃练习。练习结束后,分享跑与跳的不同和自己在跑跳过程中的感受。 3.5障碍赛
背景音乐《我有一头小毛驴》
在操场或活动室设置障碍物,巩固幼儿跑跳练习的熟练程度。
3.6尝试边跑边跳,慢慢掌握边跑边跳的能力。引导分享边跑边跳的学习感受。 背景音乐《渴望春天》
4、创编部分 4.1儿歌创编
“绳子变变变,变成??”请小朋友回答。 4.2总结绳子的玩法,进行游戏创编
根据活动总结,将自己关于绳子的玩法在头脑中慢慢形成一个游戏,并学着制定规则。将本组小朋友创编的游戏与其他组的小朋友交换玩,在玩的过程中,积极发现别人游戏的优点,与自己的游戏对比,说出自己游戏的优点和缺点在哪?想办法改正,也可以请老师和小朋友帮忙。 5、游戏部分 5.1自由游戏
玩自己创编的游戏或是与别的小朋友交换游戏玩。享受自己创编的游戏给别人带来的快乐的同时,体验别人创编的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感受跑跳带给自己的快乐。 5.2我们比一比
拔河比赛,可对半分组,也可男女生分组进行比赛。考虑到幼儿体力的问题,本活动逐渐减少活动的力度,进入结束部分。 6、放松部分
6.1跟着背景音乐《雪绒花》慢慢调整呼吸,稍作休息。
6.2自由做操,有兴趣的可跟着背景音乐《健康歌》做健康操,在轻松欢乐的气氛中结束本次活动。 活动延伸:
1、开展绳子变变变,续写儿歌的展览活动,将幼儿的作品在园里展示。
2、与爸爸妈妈一同思考除了绳子还可以用来练习跑跳的体育器具有哪些,拓宽幼儿的知识面。
3、家园合作,为幼儿提供更多练习跑跳的机会,增强锻炼身体的意识,普及更多的锻炼方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