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程学院
通信原理硬件实验报告
姓名 班级 学号
班内序号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实验日期: 2015 年5 月12 日— 5 月 15 日
1
2
实验一:双边带抑制载波调幅(DSB-SC A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DSB-SC AM信号的产生以及相干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DSB-SC AM信号波形以及振幅频谱特点,并掌握其测量方法。 3、了解在发送DSB-SC AM信号加导频分量的条件下,收端用锁相环提取载波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4、掌握锁相环的同步带和捕捉带的测量方法,掌握锁相环提取载波的调试方法。
二、实验原理
DSB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sDSB(t)m(t)cosct
频域表达式为
1SDSB()[M(c)M(c)]
2其波形和频谱如下图所示
3
将均值为零的模拟基带信号m(t)与正弦载波c(t)相乘得到DSB—SC AM信号,其频谱不包含离散的载波分量。
DSB—SC AM信号的解调只能采用相干解调。为了能在接收端获取载波,一种方法是在发送端加导频。收端可用锁相环来提取导频信号作为恢复载波。此锁相环必须是窄带锁相,仅用来跟踪导频信号。 在锁相环锁定时,VCO输出信号
的频率相同,但二者的相位差为
与输入的导频信号度,其中很小。锁相
环中乘法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发来的信号s(t)与锁相环中VCO
4
的输出信号,二者相乘得到
在锁相环中的LPF带宽窄,能通过率分量及四倍频载频分量,因为很小,所以
分量,滤除m(t)的频约等于。LPF的输
出以负反馈的方式控制VCO,使其保持在锁相状态。锁定后的VCO输出信号
经90度移相后,以
作为相干解调的
恢复载波,它与输入的导频信号同频,几乎同相。
相干解调是将发来的信号s(t)与恢复载波相乘,再经过低通滤波后输出模拟基带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可以滤除四倍载频分量,而是直流分量,可以通过隔直流电路滤除,于是输出为
。
(一)DSB-SC AM 信号产生原理图
(二)DSB-SC AM信号的相干解调及载波提取原理图
5
三、实验步骤
(一)DSB-SC AM信号的产生
1、DSB-SC AM信号的产生
(1)将音频振荡器输出的模拟音频信号及住振荡器输出的100KHZ模拟载频信号分别用连线联结至乘法器的两个输入端。
6
(2)用示波器观看音频振荡器输出信号的信号波形的幅度和激荡平率,调整为10KHZ。 (3)用示波器观看主震荡输出波形。
(4)用示波器观看乘法器的输出波形及其频谱。 (5)将已调信号和导频分量加到加法器的两个输入端,调整加法器上的参数G和g,使其与实际相符。观看输出波形及其频谱。具体调整方法如下:
a.首先调整增益G:将加法器的B输入接地端接地,A输入端接已调信号,用示波器观看加法器A输入端的信号幅度与加法器输出信号幅度。调节旋钮G,使得加法器输出幅度与输入一致,说明此时G=1
b.再调整增益g:加法器A输入端仍接已调信号,B输入端接导频信号。用频谱仪观看加法器输出信号的振幅频谱,调节增益g旋钮,使导频信号振幅频谱的幅度为已调信号的边带频谱幅度的0.8倍。此导频信号功率约为已调信号功率的0.32倍。
实验结果:
1、10kHz音频振荡器输出调制信号
7
2.100khz主振信号
3.乘法器输出dsb-sc信号波形
8
乘法器输出信号包络为调制信号,音频信号零点位置存在相位翻转。 4、已调信号波形
5、加法器中的G调整
9
6、加法器中g的调整
dB0-10-20-30-40-50-600kHz5010015012May2015 20:38200250300
由图可知,导频信号振幅频谱的幅度为已调信号频谱的边带频谱幅度的0.8倍
六、思考题
1、说明DSB-SC AM信号波形的特点
答:DSB-SC为双边带调幅,时域当载波与m(t)同时改变极性时出现反相点,而反相点不影响性能。经幅度调制后,基带信号的频谱被搬 移到了载频fc处。若模拟基带信号带宽为W,则调幅信号带宽为2W,
10
因为在频域中输出此调幅信号s(t)的信道带宽B=2W。 AM信号为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幅度调制信号,它是在DSB-SB信号的基础上加一离散的大载波分量,因此传输效率有所下降。AM信号因为解调时要使用包络检波所以要保证|m(t)|≤1,使AM信号的包络Ac[1+m(t)]总为正数。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这是本次通原实验的第一个实验,因为不太熟悉要求,11
。。。。。。。。
实验二:具有离散大载波的双边带调幅(AM)
一、实验目的
1、了解AM信号的产生原理和实现方法。
2、了解AM信号波形和振幅频谱的特点,并掌握调幅系数的测量方法。
3、了解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原理和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1、AM
信号的产生
对于单音频信号
m(t)Amsin(2fmt)
进行AM调制的结果为
sAM(t)Ac(AAmsin(2fmt))sin2fctAcA(1asin(2fmt))sin2fct
其中调幅系数aAm,要求a1以免过调引起包络失真。 A由Amax和Amin分别表示AM信号波形包络最大值和最小值,则AM信号的调幅系数为
aAmaxAmin
AmaxAmin如图所示为AM调制的过程和频谱示意图。
12
2、AM信号的解调
AM信号由于具有离散大载波,故可以采用载波提取相干解调的方法。其实现类似于实验一中的DSB-SC AM信号加导频的载波提取和相干解调的方法。
AM的主要优点是可以利用包络检波器进行非相干解调,可以使得接收设备更加简单。
三、实验框图
1、AM信号的产生
13
2、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四、实验步骤
1、AM信号的产生
(1)按图进行各模块之间的连接。
14
(2)音频振荡器输出为5KHz,主振荡器输出为100KHz,乘法器输入耦合开关置于DC状态。
(3)分别调整加法器的增益G以g均为1。
(4)逐步增大可变直流电压,使得加法器输出波形是正的。 (5)观察乘法器输出波形是否为AM波形。
(6)测量AM信号的调幅系数a值,调整可变直流电压,使a=0.8。 (7)测量a=0.8的AM信号振幅频谱。
2、AM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1)输入的AM信号的调幅系数a=0.8。 (2)用示波器观察整流器的输出波形。 (3)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
(4)改变输入AM信号的调幅系数,观察包络检波器输出波形是否随之改变。
(5)改变发端调制信号的频率,观察包络检波输出波形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加直流,使波形为正
15
2、调整G,g使得a=0.8后AM信号频谱
3、AM信号振幅频谱
16
dB0-10-20-30-40-50-60 kHz02040608012May2015 21:14100120140
4、示波器观察整流器的输出波形
5、用示波器观察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
17
6 包络检波器输出波形
18
六、思考题
1、在什么情况下,会产生AM信号的过调现象?
答:当调制系数大于1时,会产生过调现象,此时幅度最小值不是实际最小值,实际最小值应为负值。
2、对于a=0.8的AM信号,请计算载频功率与边带功率之比值。 答:AM信号公式为SAM(t)Ac[1asin(2fmt)]sin(2fct)
则可得其边带功率为:载波功率为:
Pc(Pb(Aca2)44
Ac2)22
所以比值为:=3.125
3、是否可用包络检波器对DSB-SC AM信号进行解调?请解释原因。 答:不可以。因为已调信号的包络与m(t)不同,并不代表调制信号,有负值部分,且在与t轴的交点处有相位翻转。而包络应该为正幅度。
七、问题及解决方法
有很多人说第二个实验简单,但就我们小组而言,这个实验是最难的。。。。。。。
实验四:线路码的编码与解码
一、 实验目的
1. 了解各种常用线路线路码的信号波形及其功率谱。
19
2 . 了解线路码的解码。
二 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连接图如下
1.用Tims 系统中主振荡器(Master Signals)、序列码产生(Sequence Generator)、线性编码器(Line-Code Encoder),缓 冲放大器 (Buffer Amplifier) ,线性解 码器(Line-Code Decoder)组成如图所示的线性编码电路和线性解码电路。
2.主振荡器8.33kHz 信号输入到线形编码器M.CLK 端,往
20
其内部电路分频,由B.CLK输出,作为码时钟,频率8.33k/4,分别给序列码产生器和解码的时钟。
3.用序列码产生器产生一个数字信号,再加入线形编码器进行编码分别产生,不归零绝对码(NRZ-L),不归零相对码(NRZ-M),单极性归零码(UNT-RZ),双极性归零码(BIP-RZ),AMI 码和分裂码(Machester 码)用示波器观察通过放大器后的波形。
三 实验结果 NRZ—L:
NRZ—M:
21
UNI RZ:
BIP RZ:
22
RZ AMI:
解调波形:
23
实验总结。。。。。。。
24
实验六:眼图
一、实验目的
了解数字传输系统中“眼图”的观察方法及其作用。
二、实验原理
实际通信系统中,数字信号经过非理想的传输系统
产生畸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码间干扰的,系统性能很难进行定量的分析,常常甚至得不到近似结果。而眼图可以直观地估价系统码间干扰和噪声的影响,是常用的测试手段。从眼图的张开程度,可以观察码间干扰和加性噪声对接收基带信号波形的影响,从而对系统性能作出定性的判断。
25
三、实验框图
四、实验步骤
1、将可调低通滤波器模块开关置于NORM位置。 2、将主信号发生器的8.33kHz TTL电平的方波输入与线路编码器的M.CLK端,经四分频后,由B.CLK端输出2.083kHz的时钟信号。
3、将序列发生器模块的印刷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开关选择“10”,产生长为256的序列码。
26
4、用双踪示波器同时观察可调低通滤波器的输出波形和2.083kHz的时钟信号。并调节可调低通滤波器的TUNE旋钮及GAIN旋钮,以得到合适的限带基带信号波形,观察眼图。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六、实验总结
这个实验最难的部分在于把眼图给调出来,调节的旋钮也总共只有。。。。。。。
实验八:二进制通断键控(OOK)
一、实验目的
1、了解OOK信号的产生及其实现方法。
2、了解OOK信号波形和功率谱的特点及其测量方法。
27
3、了解OOK信号的解调及其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二进制通断键控(OOK)方式是以单极性不归零码序列来控制正弦载波的导通与关闭。如图所示。
OOK信号的解调方式有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两种。本实验采用非相干解调。其原理图如图所示。
三、实验框图
1、OOK信号的产生
28
2、OOK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四、实验步骤
1、OOK信号的产生
(1)用示波器观察图2.9.4中的各点信号波形。
(2)并用频谱仪测量图2.9.4各点的功率谱(将序列发生器模块印刷电路板上的双列直插开关拨到“11”,使码长为2048)。 2、OOK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29
(1)用示波器观察2.9.5中各点的波形。
(2)自主完成时钟提取、采样、判决的实验任务(需要注意的是,恢复时钟的相位要与发来信号的时钟相位一致)。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乘法器X输出
dB100-10-20-30-40-5002040608015May2015 19:09100120140kHz
30
2 乘法器Y输出
dB100-10-20-30-40-5002040608015May2015 19:10100120140kHz
3、OOK信号 由图可以清晰看出OOK信号与码序列的对比,输出为1时,OOK信号有输出,反之则为0。
31
OOK信号频谱
dB100-10-20-30-40-5005010015015May2015 19:07200250300kHz
由图可知OOK信号频谱主瓣在100kHz处,宽度约为5kHz。码序列速率Rb=2.083bps,主瓣宽度约为2Rb
OOK信号的非相干解调
1 低通滤波输入信号
32
2 低通滤波输出信号
3 时钟提取
33
4 判决器BCLK的输入
BCLK的解调
34
5、解调输出
由图可知,输出波形与原信号相比,仅存在一定的幅度衰减以及时延。
35
六、思考题
对OOK信号的相干解调,如何进行载波提取?请画出原理框图及实验框图。
答:从接收到的OOK信号提取离散的载频分量,恢复载波。框图如下
七 实验总结
这个实验感觉就像。。。。。。
3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