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海、广东、湖南、云南、湖北等地2010 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超过或接近5% 厦门文化产业园区和一批重点项目也正在建设过 程中.2010年.厦1]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总增加 值达240多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1%.同 比增长25%.已成为厦门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 续发展新兴产业。 但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 影响力更加深远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让文化发展插上科技的翅 膀,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发 展文化产业的重要保证。具有基础性、综合性、多学 科交叉的特点 发展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56个民族共同创造 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化。但由于各个地方的民族风 情、地理情况、历史资源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所 以在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各个城市都在发挥自己的 优势,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我们认 为厦门应该结合自己的特区优势、对台区位优势、 闽南文化优势和高新科技优势.着力提高“五种能 力”。 1.着力提高文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目前厦1]市文化产业应用高新技术的意识与 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不高、活力还不强。与人民 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相适应.与日趋 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相适应.与现代 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广泛应用还不相适应.与本市 对外开放、对台交流不断扩大的新形势还不相适 应。因此。应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使文化产业成 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柱 科技与文化结合发展的现实意义 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厚积淀的中华文化也要与 时俱进,借助信息革命和现代科技成果。全球科技 革命的时代浪潮正催生许多新兴产业.我们提出 能力含量不高。相当多的生产过程仍沿用传统技术 手段,与发达地区存在较大差距。一是应加快推动 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在影视、出版、演艺等领域的运 用,提高工艺创意内涵和技术装备水平。改造、升级 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促进民族文化资 源优势转变为文化产品优势:二是应抓住“三网融 “文化与科技结合”.是指在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的精神内涵、品格韵致前提下,用现代高科技和先 进适用科技辅助。推进文化的科技创新.提升中华 文化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推进文化科技创新” 欧 洲文艺复兴时期一位集艺术家和科学家于一身的 伟大人物.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一句名言生 动揭示了文化与科技的内在联系:“艺术借助科技 的翅膀才能高飞”。文化产业竞争力包括物化价值 和非物化价值两个部分。科技创新不仅能极大提高 文化产业的物化价值。而且能提升无形的非物化价 合”机会,推动广播、影视、报纸、书刊与手机、网络、 游戏和动漫等产业联姻.大力发展创意设计、数字 电视、动漫游戏、网络视听和手机媒体等新业态.形 成一批高附加值、多功能、多业态的数字化文化产 业群;三是要瞄准世界文化科技发展的前沿.通过 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弓1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切实 加强数字内容、创意设计、动漫渲染和网络媒体等 值.使文化产业拥有长期持续发展的成长潜力和整 体竞争力.进而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历史 表明.文化的每一次革命性进步.都是重大技术创 新和扩散的结果。如无线电技术的运用带来了广播 和电视的新生.网络技术的发展引发了文化传播方 式的革命。新技术革命浪潮中,传统文化内容与信 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对接,派生出网络游 戏、数字视听、三维动画、物联网等一系列新兴业 态,使文化内容更加引人、文化传播更加快捷、文化 话一 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在文化领域的 广泛应用.抢占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2.着力提高文化领域产学研结合能力 队.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才到文化企业转化科技成 果、到文化产业园区自主创业;四是应破除一切束 缚创新的陈旧观念和体制障碍.营造鼓励创新、宽 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建立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 加强产学研合作.是促进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 的突破口.是增强文化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 一点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大胆启用文化产业技术创 新人才.对业务技术骨干可实行年薪制和试行期权 是要加快建立以文化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 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鼓励文化企业加大 自主创新投入,主动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关 键技术研发和创新平台建设.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和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运行机制及协作联盟,使文 化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创新项目实 施的主体、创新成果转化的主体。二是要加强文化 等激励制度.鼓励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参与投资收 益分配.让全社会特别是文化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 进发、创新源泉充分涌流。 4.着力打造文化产业集聚区.培育新兴文化产业 结合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战略.在有条件的各区 建设文化产业科技园区。具体建议:一是在思明、湖 里可以重点扶持动漫、游戏产业、数字出版产业和 广播电视新媒体等产业。在海沧、集美可以重点扶 持油画、卫厨工业设计等产业。在同安、集美重点扶 持演艺、影视娱乐、文化创意和电子商务等产业;二 是加快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形成具有规模优势的文 技术中介服务,积极利用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开展 文化技术产权交易活动.积极引进文化领域的外资 研发机构及项目.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展产业核心技 术的再开发、再创新,参与制定国际技术标准。不断 提升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着力提高文化人才创新创业能力 文化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结构失衡,已成为制 约厦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一是应当树立人才 是文化创新之本的理念.切实加大文化创新人才特 别是领军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力度.形成文化 创新人才高地和人才高峰;二是应根据设计、制作、 传播等不同产业环节的需要,构建复合型高素质人 才培养机制,通过专业院校、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等 化与科技企业和产业布局:三是整合全市数字内 容、动漫游戏、网络出版、电子报刊和闽南文化等优 势资源,扶持文化与科技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 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推动企业上市:四是进一步提 升著名品牌的影响力,如“文化产业博览会”、“海峡 两岸图书交易会”、“乌石埔油画村”、“海沧油画 村”、“歌仔戏”、“闽南神韵”、“大拇哥”、“青鸟”、“吉 比特”、“嘉影”动漫等,注入更多文化内涵.使其引 领文化与科技产业发展.提升文化竞争力 多种途径,培养更多创新创业型文化人才和具有开 拓创新意识的文化企业家:三是应结合新兴文化业 态发展和产业技术创新项目.实行更加优惠的政 策,引进文化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和一流创新团 5.着力完善文化产业投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构建完善的政策服务平台.建立文化与科 技融合产业发展基金;二是建立文化与科技产业投 融资体制机制,组建文化与科技产业投资公司.对 重点文化与科技产业项目建设和大型骨干文化与 科技企业等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加强对文化与科技 企业的贷款支持,对符合信贷条件的企业给予利率 优惠,并积极拓展适合产业发展特点的贷款融资方 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作者单位:厦门市民盟科技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