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发达国家的惟一契机。 相关标准需尽快制订完善 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推广应用,离不开标准体 系的支撑。政府应结合产业发展需求,加快制订新 能源汽车生产、安全检验、充电设施等一系列规范 及统一的技术标准,做好标准与规划、产业政策的 协同,促进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的衔接。还应加快 建立新能源汽车公告管理体系,把公告管理作为规 世界之首时,开发和生 和其他采用绿色技术的 金融危机背景下,中国 最先出台产业调整振兴 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 业化发展。无疑,这一 范行业发展、促进产业进步的有效手段。 求,市场前景可观。但 的实现,还面临很多问j 发展新能源汽车,政府 自主创新需长期重点支持 汽车产业的许多高科技装备及核心技术仍为 少数发达国家所掌握。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中国 已无法复制当年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崛起的老路 子。而新能源技术作为全球汽车业的一个新起点, 给中国汽车业带来了非常规超越的契机。在同一起 初期导人需政策积 从世界范围来看, 新能源汽车作为国策, 汽车行业的巨大冲击, 车生产大国更将救市 的扶持上:法国政府加 支持,减少购买电动汽: 德国等国也出台了类f! 跑线上,比拼的是自身的技术和力量。在这方面,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颁布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准 入管理规则》以及科技部将“新型洁净能源汽车” 列入《国家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的决定为中国发 展新能源汽车做好了铺垫。政府还应建立一套长期 措施;奥巴马正式接过 就以开发新能源为纲, 元资助新能源竞争项目 级,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目前,我国新能沥 未被广泛认知和普及, 高价新能源汽车的消费 的鼓励机制,用于自主创新重点扶持和奖励,保障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避免保护主义需地方政府率先垂范 地方政府扶持本地汽车企业,通过各种方式尽 快扩大新能源汽车产能,存在一些地方保护主义在 所难免。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上,政府 制订产销规模意义不大,甚至有碍本产业的发展。 技术革新与产业规模化,决定着新能源汽车的商业 市场。政府应率先垂范,引导在各地争相上马的新 府这双有形之手。中国 初期导入政策的积极酥 网、市政基础设施等力 能源汽车联盟和产业基地发展,尽量避免地方保护 主义。 央财政已经明确了节f 补贴政策。从长期来看 建设、购置差价、公务 场优惠、宣传推广等 (文/冯子煜) 14 l中国贸易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