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总第368期 2016年1 1月(中 叶缸‘f‘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1.368 Nov 2016(B) 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教学模式初探 马丽玲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东方语系 四川・成都中图分类号:H55 摘要6118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871 ̄.cnki。kjwhb.2016.11.081 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主要由教学理 本论文从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设置必要性出 发,结合传统教学模式暴露出的弊端,通过教学内容选 取、教学程序设置、教学策略采用、教学评价等四个方面 对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进,遵循了时代性、多样 性、实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原则,真正做到“教师为 主导,学生为主体”,为笔译课程教学模式提供了参考建议。 关键词 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教学模式 Study on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 for Korean Major Undergraduates||Ma Liling Abstract From the necessity of setting Korean Translation COUlee for undergraduates,combing with the exposed disadvan- tag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this paper has improved the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l through the teaching content selec- tion,teaching program settings,teaching strategies adoption and teaching evaluation.It follows the epochal character,diversity, practicability,openness,independence and other principles, truly achieves the”teacher—leading and students-centered” principle,providing referenced suggestions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mode1. Key words Korean major;underrgaduates;translation;teaching mode 1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自中韩建交以来,两国关系迅速发展,不断拓宽 经贸、文化等合作领域。这一国际趋势加速了翻译行业的 发展,中韩两国间的“走出去,引进来”合作更需要大量 中韩翻译人才。 (2)中韩区域经济合作密切,以笔者工作的川渝地 区为例,如重庆政府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 议,中韩创新创业园落户成都高新区等。地区合作的发展 也对中韩翻译人才提出了新要求。 (3)本科阶段的教育,旨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应 注重与国际发展相接,与行业需求相系。韩语专业课程设 置必须考虑到时代发展要求,笔译课程设置十分必要。 2韩语专业笔译课程传统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能正确反 映教学客观规律,以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为目的的相对稳 论、教学目标、教学程序、师生互动、教学内容、教学策 略和教学评价等主要因素组成 】。基于目前的课堂教学活 动,笔者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韩语专业笔译课程传统教 学模式: 2.1教学内容 陈旧性、滞后性。当前,国内中韩翻译教育体系不 够完善和成熟,相关翻译教材资源也较为匮乏。国内高校 大多采用的笔译教材为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韩翻译 教程》和《韩中翻译教程 两本教材介绍了简历与自我 介绍、请柬、祝辞等多种体裁的翻译技巧,并辅之翻译训 练。两本教材虽然具有较强的使用价值,但教材内容更新 周期较长,不乏存在陈旧性、滞后性的弊端。热门话题相 关笔译训练材料使用频率较低,如习主席出访韩国系列报 道、马云在韩国KBS的演讲相关报道、韩国化妆品、旅 游、汽车等。学生们在课堂上很难接触到最新、最前沿的 材料,缺乏社会行业需求较高的翻译内容训练,进而无法 与时俱进,难以提高自身翻译能力、适应翻译市场的需求。 2_2教学程序 传授式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为中心,具 有绝对的权威。课堂活动的实施步骤、环节设计、材料选 取等都由教师决定和把控,学生一般不能参与这些内容的 决策,处于一味接受的被动地位。笔译课程大多涉及翻译 理论和翻译材料的讲解。讲解过程中,大多教师采用“传 授式”、“灌输式”教育。然而,翻译理论并不是绝对真理 化,国内外翻译学者针对翻译理论各持己见。翻译译文也 不是答案标准化,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翻译 方法,都可以给读者不同的体会。因此,笔译课堂中需要 给予学生更多“说”与“翻”的机会。然而,传统课堂中 教师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学生们真正表达自己需求和想法的 机会较少。 2.3教学策略 缺乏引导性、启发性。翻译理论大多晦涩难懂,翻译 训练一般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们针对所学 所练,往往会有很多疑惑和问题,且不同水平的学生往往 会在翻译理论的理解上和翻译训练的练习上出现不同的问 题。但传授式的讲解,加上受教学任务进度和教学时数的 183 外语翻译 影响,教师很难顾及到所有甚至大部分学生的问题。即使 是个别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往往由教师直接指出错误 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而且通过大 量查阅韩语、汉语材料,提高了专业能力。同时在和教师 沟通的过程中,也可以了解到自己在选取材料时考虑欠妥 点,讲解正确思路。这一过程中缺乏启发、引导环节。相 比于教师直接指出错误、讲解正确思路,引导学生意识到 之处,从而达到不断完善自己的效果。 3.2教学程序 思维偏差、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启发学生自我总结完善的 方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更有效地 掌握翻译技巧。 2.4教学评价 韩语专业笔译课程主要分为韩翻中和中翻韩两个部 分。韩翻中部分,主要采取“一读、二翻、三评、四讲”的 程序进行授课。即第一环节为学生读原文,然后教师根据 原文句子长短要求学生限时翻译。这一环节的设定体现了 单一性、绝对性。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参与教学活 动,教师通过这一过程对学生学的效果做出反馈评价。笔 仿真性原则,可使学生们通过限时翻译切身体验实际翻译 译课程的教学评价一般包括课上翻译训练评价和课后翻译 作业评价两部分。传统笔译课程教学评价实施环节如下: 课上,教师给定翻译材料,在学生完成翻译后指定学生进 行翻译,再由教师对学生翻译进行评价。课后,由教师布 置翻译作业,教师抽查或检查全部学生翻译,再由教师对 学生作业进行评价。整个评价环节都由教师一人完成,极 具单一性、绝对性。学生在教师评价环节多处于“听众”地 位,缺少一定的发言权,也就难以保证学生真正参与到评 价环节中,进而难以保证评价环节所取得的的教学效果。 3韩语专业笔译课程教学模式设想 为切实保证笔译课程的教学效果,笔者认真反思传统 教学模式暴露出来的弊端,结合课堂实践,对新型笔译教 学模式进行了构思。具体设想如下: 3。1教学内容 在以《韩中翻译教程》和《中韩翻译教程》两本教材 为基础的前提下,教学内容注重加大补充翻译材料的使用 比重。同时在补充材料的选取上,应注重遵循时代性、多 样性、实用性、自主性等原则。 翻译行业必须适应时代发展、国际形势的需求,要想 真正成为符合翻译行业实际需求的合格翻译,无疑要求学 生在本科阶段多接触时代性较强,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并且 贴近生活、更为实用的材料;学生毕业后,所处行业的不 同导致他们接触的翻译领域也具有多样性,如商务场合经 常涉及协议、合同的翻译,制造业工厂更多的则是生产、技 术方面的翻译。因此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多样性,同 时考虑教学目标和教学时数的实际情况,避免各体裁训练 时间差异过大;除此之外,要注重教学内容在学生今后工 作过程中的实际运用程度。以笔者工作院校所在的川渝地 区为例,近年来,韩国汽车行业进驻川渝地区,学生的就 业意向较高。但学生自身缺乏对汽车行业的研究,翻译工 作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在教学内容选取上可增加汽车行业 翻译内容,让学生们提前体验就业后可能接触到的翻译任 务,也将提高学生的翻译兴趣和课堂效率;传统教学模式 中,教学内容由教师选定。新型教学模式中,部分教学内 容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商定。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 下,学生提前自主选取翻译材料,并和教师进行沟通。在 184 工作中的紧迫性。第二环节为请两到三名学生进行翻译,在 指定同学进行翻译时,其他同学进行速记。这一环节不仅 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到课堂活动,而且锻炼了学生们的速 记能力,也有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第三 环节为请两到三名同学对刚才的学生翻译进行点评。学生 们中文功底较强,在韩翻中翻译时根据自己对原文的理 解,结合自己的翻译,对其他同学的翻译进行点评。这 一环节体现了开放性原则,大家各抒己见,既听取别人对 自己译文的意见,也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不仅可以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积极 思考,还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翻译存在的问题,从而达到 更加完善的效果。第四环节为教师评讲。针对学生们的翻 译和点评,教师总结学生的长处和问题,使学生们更加客 观、条理地认识到自己的翻译和点评存在的问题,取长补 短,对症下药,切实提高自身翻译水平。 由于学生的韩语基础较为薄弱,韩式思维逻辑有所欠 缺,为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在中翻韩部分,教学程序有 所调整,主要采取“一记、二翻、三评、四背”的程序进 行授课。第一环节由读原文改为记原文。教师读原文,要 求学生速记,再根据原文句子长短和难度要求学生限时翻 译。这一环节和口译课程相结合,模拟再现了口译现场交 替传译的必备环节,使同学们切实感受到口译实战过程中 可能遇到的问题。口译、笔译虽然在语言运用、工作方式 等方面有明显不同,但二者相互贯通,口译以笔译为基 础,口译员也需要具备笔译员的某些素质。新型教学模 式将教学程序与口译环节相结合,也体现了该模式的全面 性、综合性。第二环节仍为请两到三名同学翻译,其他同 学进行速记。第三环节分为学生评和教师评两部分。本科 阶段学生的韩语翻译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翻韩阶段 学生的译文存在问题可能相对比较集中,学生点评也存在 较大难度。因此学生点评说出问题点之后,由教师整合进 行评讲,使学生们意识到中翻韩译文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方 案。第四环节由教师针对原文,提供多种参考译文。特别 是高频词汇、固定套话等的翻译,要求学生背诵记忆,加 大韩语翻译词汇、句法储备量,增强中翻韩翻译能力。 3.3教学策略 总第368期 2016年1 1月(中) |If敏j屯.汇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1.368 Nov 2016(B) 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学生们在课堂限时翻 译阶段,往往会遇到陌生单词、语法、句义难懂等问题,一 般选择不处理或者任意翻译,甚至出现过度纠结某一个点 以致翻译进行不下去等情况。对于这些问题,教师将帮助 学生再现翻译过程,确定翻译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针 对陌生单词、语法问题,首先引导学生确定它在原文中的 次类推。翻译任务和评阅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通过 学生自我评价、交叉评价、小组讨论、课上发表等形式完 成课后翻译作业评价,最终由教师进行总结。这~过程,增 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增加了学生“说”与“翻”的机会,确 保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4结语 培养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中韩翻译人才是国际合 地位,如属于可以省略不翻译还是属于关键地位;其次引 导学生根据前后语境推测意思,巧妙选词确定译文。在引 导的过程中,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增加相互间的交流,启 作、地区发展的大势所趋,韩语专业本科生笔译课程设置 十分必要。但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程序、教学 发诱导学生自主探索。教师应注重适时增强学生信心,使 策略、教学评价上均存在弊端。合理设置课程、科学规划 其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并及时给予适当评价,让学生真 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供课堂效率,实现高效课堂,更有 正体验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意义。 助于提高学生翻译能力,进而使其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笔 点评阶段,学生们往往只会指出译文哪里有问题,应 者的笔译课程教学模式构想,遵循了时代性、多样性、实 该改为什么。缺乏系统性,也缺乏一定的理论支撑。针对 用性、开放性、自主性等原则,真正努力做到“教师为主 学生的点评,教师会引导学生总结自己的译文及点评译文 导,学生为主体”,突出了学生的中心地位;改变了传统 存在的问题,并启发学生分析译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共同 笔译教学的评价模式,更有助于提高学生汉韩翻译能力。对 探讨完善译文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尽可能要求学生将 于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运用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将 总结的知识系统化、理论化,教师再辅助讲解相关翻译理 根据情况积极调整相应的教学策略,努力使该教学模式实 论及板块翻译技巧,使学生们真正体会“理论来自实践”,在 现效果最优化。 大量翻译实践中掌握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从而真正做到 “理解、运用、精通”,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3.4教学评价 [1】杨林娜.基于“翻译纲要”的非文学笔译教学模式研究[D】.哈尔 课上翻译训练评价由学生评价和教师评价共同完 滨:黑龙江大学应用外语学院,2014:42. 成,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评价单一性、绝对性的不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 足。 社。2006. 课后翻译作业评价主要由学生交叉互评完成。学期初 [3谢天振.3]翻译研究新视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4. 会将全班同学划分学习小组(假设为四个小组),再将每 【4]穆雷.中国翻译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次的翻译作业分配给四个小组。每次的翻译作业第一组和 【5】刘宓庆.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 第三组相同,第二组和第四组相同。每组同学除了完成自 社,1997. 己的翻译作业之外,还需要评阅其他同学的翻译作业。具 [6李民,6]宋立.韩汉翻译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体评阅任务为:第一组评阅第二组,第二组评阅第三组,依 编辑李前锋 业 r业夸 ‘}夸 j j j j 夸 穹 - j‘ 夸 宣 窖 r夸 妇j 出} } 宣 鞋 业 业 (上接第177页) 微信上交物化成果。评价小组应由教师、学习委员、英语 参考文献 课代表和活动小组组长组成,充分发挥学生代表的作用,以 Ⅲ1宋玲.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高职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研究【J】. 体现评价的公正性。 山东工业技术,2015(20):280. [2]冯海燕.职业导向的高职英语听说教学改革探索【J].新西 4结语 部,2012(8):173,188.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信息快速传播,人类 [3林渊.3]微信在高职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南通航运职业 社会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基于信息技 技术学院学报,2015(4):123—125. 术的快速发展,高职学生英语听说能力提高的途径更加多 【4]许敏,李坡,周玲.基于移动学习模式的高职高专商务英语专业教 样,手段更加丰富。多样的途径和丰富的手段增加了听说 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15(23):1 19—121. 训练的趣味性、实用性;贴近学生生活、发展的主题赋予 [5】屠献芳.高职院校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_职业教育研 究,201 1(3):23—24. 了听说内容的人文性和职业性。评价方式的完善大大提高 [6】厉凌华.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听说课教学模式[J】.考试周 了听说训练的持久性、有效性。基于课前、课中和课后的 刊。2016(1):94 协同利用,高职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一定能得到提高。 编辑李前锋 1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