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GSANG 警 简新东两 的菊花惠象 高涵博 摘要 中国几千年的菊文化使“菊花”成为古代诗词作家屡用不衰的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学意象。宋代特定的社会政 治、民俗心理特点使两宋王朝成为咏菊文学的骄傲时期,宋词中的菊花意象更是其间的翡翠明珠。 关键词宋词 菊花菊意象 原以菊花高洁傲霜的品格为依托寄寓对自身美好人格的珍爱, 表达一种不从流俗,保持真我的独立意志。屈原在《九歌・礼魂》 宋词菊意象概述 “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挎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 菊作为一种诗歌意象,是从屈原开始的,他笔下菊花的芬芳 中唱道:但 即是他高洁人格的象征;而晋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之后,菊即 长无绝兮终古。”屈原虽然在《九歌》中写到无数的香花芳草,长无绝兮终古”作结, 成为隐逸、清高的雅品;唐代司空图慕陶思隐,号称“碧莲黄菊是 是在各篇的送神曲中,均以“春兰兮秋菊,我家”;南宋李清照相思离魂,自惭“人比黄花瘦”;宋末遗民诗人 可见在他的心目中,菊与兰是最能娱神媚神的礼物,是真正“与 菊与 郑思肖把菊花比作卓尔不群、坚守晚节的君子,“宁可枝头抱香 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的“终古”“无绝”的美好灵物,惜诵》:“背膺胖 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用菊花意象,反映着不 兰的精神是屈原送给众神的最好的礼赞。《九章-凿申椒以为粮。播江 同的时代特征,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也彰显着菊诗作品 以交痛兮,心郁结而纤珍。祷木兰以矫蕙兮,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粮芳。”《九章》是屈原“放龄江南之野, 的优与劣。 思君念国,忧心同极”之后所作。虽对楚王已绝望,但对美丽高洁 《全宋词》中“菊”与“黄花”意象共出现了1156次,宋词中的 的“菊”却仍充满眷念与希望。屈原对“菊”的深情,也深刻地影响 菊花意象包括了一系列相关的菊意象群:“菊”、“菊花”、“黄花”、 了宋代词人。 “黄菊”、“黄金”、“金英”、“金蕊”、“黄华(花)”、“秋菊”、“秋英”、 在宋代词人中,最爱写菊花,才华、遭遇与屈原也最相似的 “菊英”、“黄英”等等。 人就是辛弃疾,他全身心投入词中,精神上也与屈原相通,他用 重阳节自宫中到民间都是宋人民俗中的一个盛大节日,节 许多香草意象,表达狂放慷慨之外的温婉与悲凉,用屈原的菊意 日的重头戏就是赏菊花、看菊展、点菊灯、饮菊酒、吃菊糕,甚至 象表达他对屈原品格的仰慕和追随。辛弃疾词中高频率出现菊 无论男女都把一朵淡雅的黄菊高高地簪上头顶。菊花成为文人 意象,他在《沁园春》中写道:“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 士大夫品味节日雅趣的依据,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引发词人创 自栽”,他要学习屈原佩兰簪菊,要以屈原的志洁行芳为榜样;他 作的灵感和艺术联想,他们触景生情,缘事而发,流于笔端,成就 在《水调歌头・赋松菊堂》中说:“手把《离骚》读遍,自扫落英餐 几百首的重阳词。在很多时候,菊花甚至成为重阳节的代名词, 罢”,表达了他与屈原志趣相投,感情相通,行为相同的思想。 让词人见到菊花就联想到重阳已到,或想着重阳节的快点到来。 刘克庄《念奴娇・菊》:“老夫自首,尚儿嬉、废圃一番料理。餐 因此,有些不是以重阳词命题的词作,因为菊花的出场,词人也 饮落英并坠露,重把离骚拈起。野艳幽香,深黄浅白,占断西风 频频想起欢快热闹的菊节。 里。飞来双蝶,绕丛欲去还止。尝试诊次群芳,梅花差可,伯仲之 间耳。佛说诸天金色界,未必庄严如此。尚友灵均,定交元亮,结 二、宋词中菊意象分类 好天随子,篱边坡下,一杯聊泛霜蕊。”词人再一次告诉我们,群 菊花从中国远古的时代伴随着中国文学一路走来,到了宋 芳当以菊花为首,只有梅花可以和菊花相“伯仲”。词人诵读着 代成为宋人特别喜爱的花卉。那么,这花中“君子”必然会成为宋 《离骚》,还要和屈原一样餐菊英饮菊露。刘克庄志意高洁,不幸 词的宠爱,这秋之“精灵”也必然会借助宋词来绽放芬芳。历代文 因《落梅》诗遭谗免职十年,后三入仕三被弹劾,仕途多舛,他对 人墨客对菊花的歌咏又赋予菊花许多特有的精神品性,这使宋 屈原其人其作产生强烈共鸣正在情理之中。 词中的隐逸词、重阳词、祝寿词、爱情词等成为菊花意象寄托其 词人在使用这些屈原菊意象时,只是把屈原菊意象作为一 特定文化内涵的载体。“菊”也以其丰富的意象内涵向我们展示 种文化符号来使用,来表达自己的无限情思。 了一幅宋人文化生活的画卷。据意象内涵,我们可以把宋词中的 2.陶渊明菊意象。 菊意象分为:屈原菊意象、陶渊明菊意象、寿菊意象、爱情菊意象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和《归园田居》是他仕宦生活结束、 等四类。 归隐生活开始的标志,他一开始就在《归去来兮辞》中日“三径就 1.屈原菊意象。 荒,松菊犹存”,此时一切皆可失去,唯松菊万万丢不得,正如诗 屈原诗歌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将鸟兽花木赋予人的 人所愿,松菊在这里如老友一样等待着他的“归去来兮”,从此以 思想感情,《离骚》和《九歌》的鸟兽草木意象比比皆是,香花芳草 后,傲霜坚韧的松和菊与诗人的田园生活相始终,菊成为陶渊明 几乎渗透了屈原的整个生活,“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在屈原的 高风亮节的隐逸人格的象征。他的《饮酒》其五云:“采菊东篱下, “香草”意象中,“菊”意象只出现了三次,但这个“菊”意象留给后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东篱悠闲,菊花高雅,南 世的高洁美丽形象,足以和陶渊明的“菊”意象相媲美。屈原《离 山悠悠而现,神清气闲,菊篱山景与悠然自得的情意交融一体, 骚》云:“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 这是词人对人性自由回归的充分肯定,这是生命得到安顿生发 餐秋菊之落英。”屈原很想为楚国有一番作为,却遭阻,眼见自己 出来的安宁、欣慰。菊花在这里成为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的象 老之将至,担心的是高洁名誉未立。菊花耐寒不俗,饱经风霜,屈 征,这种平淡冲和也成为后代士人学者钦慕不已并孜孜以求的 一、・ ・2010・4 -231~ CANGSANG 境界。这菊花坚贞高雅的风姿更是被后世诗人反复吟咏。陶渊明 4.爱情菊意象。 的人格也如他所酷爱的松菊一样崇高,所以清代龚自珍赞美陶 宋代是一个比较开放的时代,歌楼酒馆林立,歌妓行业空前 公说:“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得阳松菊高”(《杂诗》),人们把菊 发达,文人士大夫纳妾蓄妓成风。而且,宋代社会有“士女同游” 花和陶渊明的名字联结在一起,“菊花”也成为隐逸者的代名词。 的风俗习惯,这为文人士大夫阶层与女性接触提供了极大的便 苏轼对陶渊明有特殊的喜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陶渊明的 利,也使一般社会男女的接触交往变得宽松和频繁。这样,宋代 知音。宋人爱菊花,与他们崇仰陶渊明有关。宋人敬渊明,又与苏 男女之间的恋情生活就呈现出一种相当开放的势态,为宋词描 轼有很大的关系。苏轼把陶渊明当作自己的偶像,心中总萦绕着 写爱情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词本身“主情”的特征使词人们 股就要归去的情结,在苏词中菊花意象用了13处,在他的十 把描写“爱情”当成使命乐此不疲地一写再写。因此,空前高涨的 首重阳词中,有六首写到菊花,除了《醉蓬莱・重九上君酞》“华发 社会恋情心理与擅长表现此种心理的词体相遇,宋代爱情词就 我们常能看到菊花的身 萧萧,对荒园搔首……此会应须烂醉,仍把紫菊茱英”中,“荒园” 繁荣昌盛了。在宋代爱情词的花前月下,暗用了陶诗中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和“田园将芜胡不归”句, 影,词人写离别的痛苦和相思的温情时常用菊花意象来制造美 一他对陶渊明的激赏已引起了宋代崇陶之风的盛行,因此带来了 感、烘托幽雅气氛。 宋词中的一片菊香。 菊花在爱情词中总是以离别、相思的意象内涵出现,爱情词 宋代词人崇尚隐逸,热爱渊明,喜欢菊花,这有其深层的时 中菊花常被作为抒写爱情的环境衬托者。菊花开时想念远方的 代因素,但是,作家个人因素也是造就无数陶渊明菊花意象的重 情人,菊花残败时离人更悲苦,花开花落总是“伤聚散”。这时的 要原因。词作家的人生际遇和个人经历,使他们认同了陶渊明, 菊花如一首忧伤的背景音乐,为离人铺设了一个美丽而感伤的 也使他们爱上了陶渊明的菊花。 环境。如邓肃《长相思令》:“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 3.寿菊意象。 思枫叶丹。菊花开,菊花残。雁已西飞人未还。一帘风月闲。”又 祝寿是中国人尊老敬贤的一种美德、一种社会习俗、一种民 如史可堂《蓦山溪》:“危阑看月,番做听秋雨。一滴一声愁,似相 族文化传统。据不完全统计,《全宋词》中以寿诞生辰为题的词 伴、离人悲苦。笼香袖冷,独立倚西风,红叶落,菊花残,都是关情 作,约有1813首。在寿词中使用一些喻指健康、长寿、富贵等内 处。如何排遣,赖有高阳侣。长啸酒沪边,且同赋、秋娘词句。山 涵的花草动物意象,菊花意象就是寿词作家最常用的花卉意象 翁醉矣,一笛小楼空,思往事.看孤云,目断征鸿去。”有时候,赋 之一。在宋词中,以祝寿为意象内涵的菊花意象大约出现150 予菊花人的感情,表达对情人恋人的思念之情,这时菊意象带上 次,这在其他祝寿花卉中,数量是最多的。菊花不仅是一种外观 了凄清哀婉的情感特点,往往处于清丽又冷寂的环境中。如:晏 美丽的花卉,而且承载着其他花卉所没有的长寿、健康、升仙、辟 殊《蝶恋花・槛菊》:“槛菊愁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 邪等意象内涵。菊花有“金英、帝女花、霜节花、节华、长生、傅延 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年、长寿花、延寿花”等别名。辛弃疾、刘辰翁、陈亮、王之道、彭子 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此词上片表现晏殊 翔等词人写了数量相当多的寿词,宋词寿词中寿菊意象就非常 “温润秀洁”的特点,他用槛菊、兰、燕子、明月等意象营造了一个 多。辛弃疾《念奴娇・晋臣十月望生日》:“尊酒一笑相逢,与公臭 清冷的环境,来衬托孤独哀伤的情感,这里的“槛菊”带上了主人 味,菊茂兰须悦。天上四时调玉烛,万事宜询黄发。看取东归,周 公的感情,心中充满离愁别恨,它和其他意象一起替主人公把内 家叔父,手把元龟说。祝公长似,十分今夜明月。”辛弃疾作为一 心委婉曲折地呈现出来。下片“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 位爱国词人,在寿词中除了表达一种美好祝愿外,仍不失其“狂” 天涯路”写尽了对恋人的寻觅思念之情。这些词都表达了离人浓 “豪”本色。又如李刘的两首寿词:“恰则重阳信宿前。菊潭先寿濮 浓的相思。在词人眼里,人瘦花也瘦,清寒之中的黄花也会和自 阳仙。暂陪明月清风夜,共醉孤云落照边。群玉府,紫微天。看看 己一样因思念而为伊消得人憔悴。 东璧二星连,月中斫桂吴夫子,定是长生不记年。”(《鹧鸪天・寿 菊与时代风尚(隐逸、崇屈、崇陶)、菊与民间风俗(祝寿风 吴悴九月初七》)“万里彩衣远,旬日黄花后。蓬矢纪佳辰,莲幕翻 行)、菊与节令(重阳赏菊)、菊与爱情等都有很多关联。宋代词人 新奏。更看桂枝香,归献灵椿寿。同对小蟠桃,共醉长生酒。”(《生 绘就的菊花意象图向我们展示了宋人丰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 查子・寿魏制干九月十九》)这两首祝寿词中,第一首用了“菊潭” 画卷。显然把宋词中的菊花意象分为四类,并不能完全概括宋词 长寿意象和“月桂”长生不老意象,第二首中“黄花”、“桂枝”、“灵 中的菊花意象。 椿”、“蟠桃”等这些象征长生不老的花卉意象如一个个献给寿星 任何文化都在制造时尚,都在选择作为必然是时代精神之 的小花篮,美丽馨香,且喜气洋洋。 载体的意象。两宋社会生活、思想文化的新气象,使得梅花和菊 爱国词人陈亮,其词中菊花意象出现11次,亦有6次是寿 花的审美特征日益受到关注与推崇,人格寄托意义不断丰富和 菊意象。 凸显,价值持续升高,这些个案描述代表着整个宋词中花意象的 “人物从来少,篱菊为谁黄。”《蝶恋花・甲辰寿元晦》 审美情趣。 “手捻黄花还自笑。笑比渊明,莫也归来早。”(《水调歌头・癸 卯九月十五日寿朱元晦》) 参考文献: “悄静菊花天,洗尽梧桐雨。倍九周遭烂漫开,祝寿当头取。” f11唐圭璋.全宋词『G1.北京:中华书局,1980. (《卜算子・九月十八El寿徐子才》) 【2】谢钧祥.全宋词佳句精编【G】.中州古籍出版社,1992. “菊花细雨。萧萧红要汀诸。”(《垂丝钓・九月七日自寿》) 【3ff,l、云谷.历代名家咏花词全集【G].北京:博文书社,1990. “向上头,些子是鹃鹦搏空,篱底下,只有黄花几朵。”(《洞仙歌・ 【4]宋词鉴赏词典【G].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丁未寿朱元晦》) 【5】陈植愕.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世间万宝都成,些儿无欠,只待与、黄花为地。”(《祝英台 近・九月一El寿俞德栽》) 高涵博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科学系 助教 宋词中的菊花形象十分丰满,也使寿词韵味悠长。寿诞是祥 (责编张文娟) 和幸福的,菊花寿词给这种幸福抹上了一层芳香的光晕。 ・-232- 谗鼻・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