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水稳基层混和料配合比探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水稳基层混和料配合比探析

1.前言

半刚性稳定材料的组成设计包括:根据相关规定材料和混合料的指标要求,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集料和水泥、确定合理的集料配合比例、无机结合料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级配要求密实、骨架、嵌挤,既达到强度要求,又要具有较小的温缩和干缩系数(现场裂缝较少),以及施工和易性好(集料离析较小)。

2.材料要求 2.1水泥

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都可用于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快硬、早强和受潮变质水泥不得使用;水泥强度等级应不高于32.5级,初凝时间应不小于4h、终凝时间宜在6h以上;水泥强度标准值和化学指标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中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水泥要求(GB175-2007);水泥稳定碎石组成设计前必须针对选用的水泥进行符合国标(GB175-2007)全套指标试验,在指标符合规定要求后方可进行配合比设计。

(3)按不同水泥剂量,基层一般选取5个外掺剂量(2.5%、3.0%、3.5%、4.0%、4.5%), 底基层水泥剂量一般为1.5%、2.5%、3.0%、3.5%、4.0%。用重型击实法分别确定各剂量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水泥稳定粗粒土,每组试件个数为13个,偏差系数为15%~20%,试模的直径*高=150mm*150mm。

(4)预定5个不同含水量,依次相差1%~2%。以不同水泥剂量,分别根据重型击实法确定的最佳含水量和98%(底基层为97%)的最大干密度, 再根据最佳含水量和计算得到的干密度制备、成型试件,加水闷料两个小时以上,加水泥进行拌和,其水泥混合料应在1h内完成试件制备工作,超过1h的混合料应该废除,最后静压成型试件,将试件放入标准养护间进行养护到相应龄期,抗压前一天将试件浸泡水中(浸水抗压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生6d,浸水24h后取出,测定不同水泥剂量下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说明:水泥稳定碎石试件的标准养护条件是:将制好的试件脱模称重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包覆,放入养护室内养生,养护温度应保持20℃±2℃。养生

期的最后一天(第7天)将去掉薄膜,将试件浸泡水中,在浸泡水之前,应再次称试件的质量,水的深度应使水面超出试件顶约2.5cm,浸水的水温应与养护温度相同。将已浸水一昼夜的试件从水中取出,用软的旧布吸去试件表面的可见自由水,并称试件的质量。前6天养生期间试件水份损失应不超过10g,超过此规定的试件,应予作废。)

(5)水泥稳定碎石7天浸水无侧限抗压强度代表值R代应不小于设计值。 (6)试件室内试验结果抗压强度的代表值(R代)或95%概率值(R0.95)按下式计算:

式中: ——抗压强度代表值,MPa; ——该组试件抗压强度的平均值,MPa; ——试验结果的标准差(以小数计)。

(7) 对一组平行试件,其强度应满足:R代≥Rd要求的最佳配合比作为水泥稳定碎石配合比设计重要依据,用重型击实法求得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作为试验段铺筑的依据。

(8)在确定最终级配与最佳水泥剂量后,应做水稳的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以确定合适的延迟时间,分别取1h、3h、6h、9h,但在配合比设计时可不考虑延迟时间对95%概率值的影响。

(9)当材料发生较大变异或更换料源时,应抓紧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4.配合比设计注意事项

(1)为减少基层裂缝,应做到三个限制:在满足设计强度的基础上限制水泥用量;在合成级配满足要求的同时限制细料、粉料用量(合成级配中小于0.075mm颗粒含量宜不大于3%);根据施工时气候条件限制含水量。

(2)在规定的水泥剂量范围内,强度如达不到设计要求,应采取调整级配和更换料源等措施,不得单纯采用提高水泥剂量的方式。设计水泥剂量如超出规定范围,必须报有关单位审批。

(3)生产配合比调试时,应根据施工时的气候条件,通过试验确定混合料拌制用水量。

参考文献

【1】《JTG E51—2009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2】《JTJ 034—2000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3】《JTG F80—2004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