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天津开发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区域,聚集了众多的世界知名企业。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随着丰田的落户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本文就天津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建议,以促进该区域汽车产业从骨干企业上下游延伸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集群,成为开发区的重点发展产业。
关键词:天津开发区;产业集群;措施
一些世界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天津开发区,给天津的汽车产业迎来了一轮新的发展,不过开发区的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以下七条开发区政府可以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可以促进开发区汽车产业集群的快速持续发展。
一、借助滨海新区发展契机,争取开发区在环渤海汽车产业集群中的战略定位
天津开发区应抓住国家发展滨海新区这一契机,将区域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与国家对滨海新区以及环渤海地区的整体规划紧密结合,推动环渤海汽车产业群的构建以及环渤海地区汽车产业的合作发展,争取开发区在环渤海汽车产业群中的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并尽早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以整车项目为例,开发区应在新整车项目设点方面争取国家的战略倾斜。目前,新整车项目引进方面仍然存在不少机会。首先,虽然国外汽车集团在国内布局大部分已完成,但是,通用、戴姆勒·克
莱斯勒、psa标致雪铁龙集团、宝马、福特和菲亚特目前还只建立了一家乘用车合资企业,他们还将在华寻找另一个合作伙伴,而且新的整合与重组还会出现新的机会。其次,受新汽车产业政策的影响,国内汽车产业将加大联合重组,国内汽车集团和民营汽车企业,可以通过迁移,或在开发区设立分厂等形式,在开发区建立整车项目。
二、构建政府、企业、区域间高层互动机制,实现合作共赢 汽车的产业集聚效应显著,产业链条较长、涉及产业部门很多,往往以整车项目为核心形成产业布局;同时,汽车产业与电子、生物等产业相比,更需要多个行业和部门的配合,就整车项目而言,无论在资源配置上还是项目审批上,都需要国家与各级政府的统筹协调,所以发展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应该充分重视政府、企业、产业之间的关系。
开发区应该建立与国家相关部委、行业组织、企业集团的沟通合作机制,尽可能发掘和利用优势资源,掌握更多有利于区域发展的主动权,使招商工作逐步向战略性合作招商层面发展。如首先应就天津一汽丰田项目,开展开发区、天津市、丰田、一汽的四方高层沟通制度,从而使招商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争取战略性合作招商;又如推动国家在对环渤海地区、滨海新区发展规划中,提出环渤海地区汽车产业合作发展的战略,建立合作共赢的环渤海汽车产业合作、协调机制。
三、培育主体性企业,获得相对独立的汽车发展空间
相对于上汽集团之于上海汽车产业,广汽之于广州汽车产业,东风之于湖北汽车产业,北汽之于北京汽车产业,自从天汽集团被一汽兼并之后,开发区以及天津市就失去了一个代表地方利益,并能在合作中发挥主体作用的企业,同时,在未来的整车项目引进中,也缺失了合作的载体。
培育一个地方性的汽车企业集团,就能够使开发区能够在未来发展中拥有更广阔平台,实现更有效地合作。开发区可通过两种途径来培育地方性主体企业:第一种途径,促成一汽集团总部或其他国内汽车企业迁移至此;第二种途径,对天汽集团等天津市的其他汽车产业资源进行整合重组,培育一个新企业集团。 四、加强产业招商,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
首先,有针对性地对区域内(天津市、环渤海地区)零部件的“空白点”进行招商,完善整零配套体系;其次,吸引轮胎、橡胶、玻璃、装备制造业等上游相关产业的企业;第三,大力发展研发、服务贸易等产业环节,营造汽车产业文化,延展产业链条。 开发区应针对汽车产业的产业规律和特殊需求,完善现有的产业政策和扶持措施,充分应用即将设立的滨海产业发展基金,鼓励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研等各个环节的均衡发展。
五、整合区内汽车产业和电子产业资源,促进汽车电子产业间协作
在培育产业集群的过程中,开发区应借助优越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优势,下大力气发展汽车电子产业,像富士通天、电装电子等区内传统汽车电子企业,随着汽车整车、零部件企业的陆续入区,期望得到更大的发展机会;像motorola、松下等电子信息类企业,本身又具有汽车电子研发和生产的能力,希望借助开发区汽车产业的发展,拓展新的汽车电子业务。
在引进国内外汽车电子企业入区的同时,开发区应通过有关政策、措施,加强整合区内的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资源,建立区内企业间协作平台,鼓励电子产业和汽车产业企业在区内实现最大程度的配套和融合。如首先建立企业间信息沟通平台,为企业提供供求信息,同时通过行业协会和跨行业协会等组织实现沟通。 六、加强区内汽车产业的地域布局和园区规划,突出区域特色 开发区的汽车产业发展,应当在科学规划和布局的基础上,突出如汽车产业园、汽车配套产业基地、汽车电子产业园等形式的园区特色。就开发区各地域而言进行功能分工,母区、西区以整车和日系零部件企业为主,逸仙园以韩系零部件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有利于整零协作、集团性招商,而且还便于集中规划与建设,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七、发挥港口优势,建设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 优越的区位环境,良好的港口资源、完善的交通网络、雄厚的产业基础等,决定了开发区发展汽车国际贸易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开发区应争取入围国家级汽车和零部件出口基地的试点,发展整车出口基地,以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同时,立足京津、服务于环渤海地区,辐射三北,建设环渤海地区最大的汽车及零部件贸易市场和产品分拨中心。开发区应进一步完善物流环境,加强与天津港、保税区、海关等机构合作,打造汽车及零部件进出口的“绿色通道”,简化通关手续,解决企业间接出口的“退税”问题等,以商为先,促进企业聚集。 参考文献:
[1]陈剑锋.基于产业集群的政策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05).
[2]程永明.天津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及其对策[j].天津经济,201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