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高三一轮复习——滑块木板模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物 理 学 科 教 学 案

本学期第 20 课时 课题:滑块、木板模型 学习目标: 1.建立模型 2.会对滑块、木板进行受力分析、运动分析 3.会分析滑块、木板间的位移,速度关系 教 学 过 程 及 内 容 考点一 滑块、木板模型 知识点分析: 1.模型特点 涉及两个物体,并且物体间存在相对滑动。 2.两种位移关系 滑块由滑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滑板同向运动,位移之差等于板长;反向运动时,位移之和等于板长。 3.解题思路 例1.一质量为M=4kg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以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V0=5m/s从木板左端滑上木板,二者之间的摩擦因数为μ=0.4,经过一段时间的相互作用,木块恰好不从木板上滑落,求木板长度为多少 解题模式: 1:关注接触面有无摩擦力的情况 2:对滑块、木板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并求加速度 3:对滑块、木板分别进行运动分析 4:求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所用的时间、各自的位移 5:分析滑块与木板位移与木板长度的关系 跟踪练习1.如图所示,质量M=0.2kg的长木板静止在水平面上,长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1.现有一质量m=0.2kg的滑块以v0=1.2m/s的速度滑上长板的左端,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4.滑块最终没有滑离长木板,求滑块在开始滑上长木板到最后静止下来的过程中,滑块滑行的距离是多少?(以地面为参考系,g=10m/s2)? 例2. 一质量为M=4kg,长为L=2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可以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右端,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一外力F=24N作用在木板上,求经过多长时间滑块离开木板 跟踪训练2.一质量为M=4kg,长为l=2m的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为m=1kg的滑块本单元第 5 课时 授课日期: 10.10 审核人: 宋平 主备人: 宫慧 (可以视为质点)静止在木板的右端,二者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4,现用一外力F=6N作用在滑块上,求经过多长时间,滑块离开木板 重要提示: 编号: 姓名: 总分: 需要商讨解决的疑惑点 限时训练20滑块模型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1、有一个质量M=4.0kg,长L=3.0m的木板,水平外力F=8.0N向右拉木板,木板以V0=2.0m/S的速度在地面上匀速运动。某时刻将质量m=1.0kg的铜块轻轻地放在长木板的最右端,如图1-40所示。不计铜块与木板间的摩擦,铜块可视为质点,g取10m/S2,求铜块经过多长时间离开木板

2.一质量M=1kg的木板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以4m/s的度向左匀速运动,此时从左侧冲上一个质量m=1kg,度为2m/s的木块,最后相对静止,已知二者之间的动摩为μ=0.2求:二者相对滑行的时间

3.图l中,质量为m的物块叠放在质量为2m的足够长的木板上方右侧,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在木板上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在0~3s

2

内F的变化如图2 所示,图中F以mg为单位,重力加速度g=10m/s.整个系统开始时静止. (1)求1s、1.5s、2s、3s末木板的速度以及2s、3s末物块的速度;

(2)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0~3s内木板和物块的v-t图象,据此求0~3s内物块相对于木板滑过的距离。

4.一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运动,在t=0时刻将一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块轻放到木板上,

速速擦因数

以后木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3-3-17所示。已知物块与木板的质量相等,物块与木板间及木板与地面间均有摩擦。物块与木板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物块始终在木板上。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 m/s2,求:

(1)物块与木板间、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从t=0时刻到物块与木板均停止运动时,物块相对于木板的位移的大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