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新版】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摆》【创新教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与前面的四课不同,从内容上看,前面四课研究的是运动及其组成要素,即运动的判断、运动的速度、运动的方向、运动的方式,而本课则是针对一种物体的具体运动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并在探究活动中揭示出摆这种常见运动中的控制因素。从形式上看,前面四课重在认识、了解和分析,而本课重在进行科学探究,使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收益。

本课在认识了摆的运动特点后,以单摆为话题,让学生再一次经历“问题一假设一验证一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再一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收集证据,验证假设。

本课主要教学内容有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究影响摆快慢的因素。教材先用伽利略的故事提出“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作出假设。接着,指导学生做一个简单的摆,并告诉学生怎样计算摆动的次数,让学生会数,开展实验。然后,针对“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问题,先让学生充分进行假设,并提示出了学生可能会认为的与摆锤重量、摆线长短、摆角大小等有关的种种假设,以便学生开展后续的对比实验。最后,要求做实验进行验证。与“小车的运动”一课相比,此时教师的角色由最初的“帮”发展到现在的“扶”,渐渐再到“放”。

第二部分,研究在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摆长与摆动次数的关系。要求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摆的长度并做反复调整,使其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能正好为教师给的次数,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进一步说明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为保障学生的研究顺利进行,教材还提供了记录表格供学生填写。为直观展现摆长与摆动次数的规律性关联,教材还介绍了直观比较的方法,以便学生一目了然,形象感知其规律。

第三部分,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再回到生活中去发现摆动。 学情分析

生活中有很多类似摆的现象,学生都见过或玩过,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本课的特点是经历一个验证猜测的科学探究过程,学生们在玩摆的过程中猜测影响摆的快慢的有关因素,在猜测过程中学生们的原有认知发生了矛盾,这就激发了学

生们的探究兴趣。

学习目标

1.能够假设影响摆的快慢的因素并能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2.知道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系,摆长越长,摆得就越慢;反之摆得越快。 3.能够测量在单位时间内摆动的次数。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难点:设计一个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与教师给的次数一样。 评价任务

1.通过做单摆,会说出摆的组成。

2.小组内交流,通过交流会设计出简单的实验方案。 3.通过实验会说出摆长是决定摆摆动的快慢的因素。 教学准备

摆钟、夹子、重物(垫圈等)、棉线、铅笔、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用多媒体出示各种各样的座钟、挂钟并突出钟摆)讲述: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过去人们用的摆钟。这个来回摆动的装置叫做摆。(教师顺手拿出一个用线系着垫圈做的摆,边演示边说)摆是由摆线和摆锤组成的,底下挂的垫圈叫做“摆锤”,上面挂的线叫做“摆线”,摆线可长可短,摆锤也可轻可重。若让它摆动起来,提起的这个角度叫“摆角”。

2.谈话并演示:老师先玩一玩摆给大家看看,你们要学会数摆的次数。摆往返一回才算摆动一次。

3.谈话:摆的快慢会影响摆钟的时间快慢,如果家里的摆钟太快或者太慢,会影响准时上学和上班,很不方便。这是一个必须解决好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得了解摆的秘密,弄清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好不好?(出示板书:摆)

二、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1.提出研究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

2.学生提出假设,老师即时板书呈现学生的观点。 大致有以下几种假设:

(1)可能与摆长有关。摆长越长,摆得越慢。 (2)可能与摆锤有关。摆锤越重,摆得越快。 (3)可能与摆角有关。摆角越大,摆得越快。 ……

说明:在提出假设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受认知水平或者表达能力的影响,经常只能说出粗的脉络,比如“摆的快慢与摆长有关”,这时就需要老师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耐心地引导他去思考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在什么情况下会如何,当情况改变时又会如何,将假设具体化。这一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引向规范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搞不好科学研究,“刨根问底”、“坚持不懈”才能发现科学的秘密。

3.谈话: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呢?说了不算,做了才算!让我们通过做实验来寻找正确的答案。

4.准备实验,友情提示:

(1)实验过程中计时、计数、量长度,无论哪一次稍有误差都会影响实验的准确性,因此一定要学会认真、仔细地做实验。

(2)注意每次实验测算时间定为15秒,每次实验做三遍,注意掌握好实验的不变量。

(3)组内成员要团结合作、相互帮助。

5.学生分组实验,全班分九个组。三个组研究可能与摆长有关,三个组研究可能与摆锤有关,三个组研究可能与摆角有关。填写实验记录表。

问题: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假设:

保持不变的是: 需要改变的是: 实验记录: 改变的 条件 第一次 第二次 实验结果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最后结果 6.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1)你们的假设是什么?在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是什么条件? (2)分析数据,你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7.教师小结:摆的快慢与摆锤的重量无关,与摆角的大小无关,与摆线的长短有关。

三、每组设计一个摆

1.谈话: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度有关,现在我们开展一个比赛,请每一组来设计一个摆,看哪一组先完成。但每一组的要求是不一样的,能不能完成?

2.出示要求:每组设计一个摆的长度。使摆在15秒钟摆的次数如下表。 组号 次/15秒 摆长(厘米) 1 7 2 8 3 9 4 10 5 11 6 12 7 13 8 14 9 15 3.学生进行设计。

4.活动:把各小组的摆进行展示,并仔细观察,呈现出什么样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四、总结全课

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发现过哪些摆动? 教学反思

学习做摆,首先要了解摆的构成及摆的各个部分名称。所以在开始制作前,教师需给学生讲解摆的基本结构。在研究摆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要从前一课的“帮”到本课的“扶”,甚至是“放”,让学生再一次经历完整的探究活动,,并学会较好地控制变量。提醒学生实验必须要反复做三次以上。在实验中,应尽减少影响正确实验结果的干扰因素,如摆线与其他物体的摩擦、支架的稳定性、摆线的弹力系数等等。提醒学生要认真耐心地做每一次的调整,并做好记录(这个过程更为重要)。

在黑板上呈现出摆长的变化规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发现在规定时间内摆长与摆动次数成反比,即摆越长,摆动的次数越少,从另一个角度明了摆的快慢与摆长有什么样的关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