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小学语文北师大版四年级上期中试卷(一)

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题(共

7 题;共 26 分)

1.读拼音,写词语。( 2 分)

yùn zài

guàn

shu ò

浇 闪

【答案】运载;灌;烁

【分析】本题主要观察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状况,此中

“载、灌 ”字简单写错,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

掌握生字的写法。本题需要学生在平常多读课文,养成娴熟地语感,注意读音,多累积词语,多读课下说明,多查 词典等工具书。

2.多音字组词。( 5 分) 柏

bǎi(

泊 pō(

bó(

b (ó

) )

cháo(

zh āo(

铺 pū(

pù(

l òu(

l ù(

) )

【答案】柏树;柏林;湖泊;停靠;朝代;旭日;展开;商铺;出漏洞;露珠

【分析】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常常不同。多音 字有以下几种用法:读音有差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使用情

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差别用法的作用;语体

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差别语体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柏 bǎi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

bó〔~林〕德国的国都。泊 pō湖:湖~。水~。血~(一大滩血)。 bó停

船靠岸:~船。~位(航运上指港区能停靠船泊的地点)。朝 cháo 向着,对着:~向。~前。~阳。坐北~南。

pū,把东西睁开或铺平。如,街道是用古

zh āo清晨:~阳。~晖。~暮。~霞。~气。~思暮想。~令夕改。铺

老的鹅卵石铺成的。 pù,名词,商铺。露 l òu,露白,指无心中在人前露出自己带的财物。 部表情。

l ù,露齿,龇牙咧嘴的脸

3.词语搭配。( 4 分) 无边的 白色的

小诗 带子

各色的

帽子

静寂的 浅笑

1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奇丽的

大花

尖尖的

衣裳

迂回的

绿毯 会意的 草原

【答案】绿毯;大花;小诗;带子;衣裳;草原;帽子;浅笑

【分析】这道题从构造上看是

“形容词 +的 +名词 ” 横线上应填名词,应注意搭配合理。比方:无边的绿毯、白色的

大花、奇丽的小诗、迂回的带子。从给出的词语中找规律,掌握词语的构造,做题就简单了。平常在学习课文的过

程中累积好词好句。增加词汇量。

4.在括号里填上带有动物的字词。(3 ( (

)急跳墙 )肠小路

车水( 万(

)龙 )更新

分) 画( 声名(

)添足 )藉

【答案】狗;马;蛇;鸡;象;狼

【分析】垂死挣扎:狗急了也能跳过墙去。比喻歹人在穷途末路时豁出去, 不管全部地捣蛋。门庭若市:车象流水,

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好多,连续不停的喧闹情形。多此一举: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剩余的事,不但无 益,反而不适合。也比喻虚假事实,惹是生非。羊肠小路:波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万象更新:万象

:宇宙间 全部情形;更 : 更改。事物或情形更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臭名昭著:声名:声誉;狼藉:凌乱不堪。名望 败坏到了极点。观察学生对成语的累积。 5.选词填空。( 5 分) 静寂 寂静 沉静 寂静

( 1)一丝风没有,湖面很 ________。 ( 2) ________的草原喧闹起来。 ( 3)雪后的夜晚,山村显得 ________而祥和。

( 4)主持人站到了话筒前,会场马上 ________下来。

【答案】沉静;沉寂;寂静;寂静

【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鉴别能力。这四个词语都有静的意思,但在详细的语言环境中,表达意思略有区

别。沉静重视于所在的四周气氛的平定,突出和平的特色。寂静重申在有人的环境中,人没有发作声音。寂静常常形容夜晚的没有声响。沉寂也能够,但是沉寂更多的用与自然界,比方野外,园林中没有任何声响。持续 陆续 连续

( 5)妈妈 ________三年被评为 “社区先进个人 ”。 ( 6)下学了,同学们 ________走出校园。

( 7)红军战士冒着滂沱大雨,踩着泥泞 ________行进。【答案】连续;陆续;持续

【分析】本题主要观察学生对近义词的划分。

第一理解词意。 持续:达成一件事, 半途停下来,以后又从这里开始。 陆续:一个一个地。连续:一次过达成的。总之,这几个词语是近义词,要联合详细的语言环境来判断用哪一个词语更适合。主要观察学生对近义词的差别,先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依据句子的意思

2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B.假如

A.既

C.不论

( 8) ________明日不下雨,我们 ________去旅行。 ( 9) ________唱的是什么,听者 ________会露出会意的浅笑。

( 10)这类境地, ________令人惊讶, ________叫人舒畅。

【答案】假如;就;不论;总;既;又

【分析】观察关系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关系词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依据句子的意思来填写。①分句前后之

间是假定关系。应选 “假如

就 ”;②分句前后之间是条件关系。应选 “不论 总 ”;③分句前后之间是

并列关系。应选 “既

又 ”。本题观察学生对关系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而后再

来选择适合的关系词语,使句子连接。

6.选择填空。( 4 分)

( 1)孔子的教育思想是 ________。(

) B. 依照个人条件特别教育

A. 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答案】 A

【分析】孔子是我国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

\"有教无类 \"\" 因材施教 \" 遇到学生的恭敬。

“万世之师 ”的敬爱之情。

本题主假如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感觉孔子的教育艺术,激发学生对

( 2)课文《中国结》题目的特色是

________。 ( )

A. 以物件的名字命题

B. 以人物的名字命题 C. 以文章的中心命题

【答案】 A

【分析】课文《中国结》题目的特色是以物件的名字命题。中国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

,拥有丰富的内涵。中

国结发源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

,堪称历史悠长。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中国结的特色,理解中国结的寓意,领会作者

对中国结的喜爱和赞叹之情。激发学生关注中公民间文化的兴趣和学生的爱国热忱和民族骄傲感。

( 3)课文《飞夺泸定桥》是环绕

________睁开故事情节的。 ( )

C. 与仇敌的战斗

A. 泸定桥

B. “飞 ”和“夺”

【答案】 B

【分析】 依照课文内容不难填出,

课文是环绕 “飞”和 “夺 ”睁开故事情节的。

敢夺桥 —

依照 “接到命令 — 飞兵急奔 — 勇

顺利渡河 ”的思路记述事情的发展过程。本题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锻炼了学生阅读和运用能力。

( 4)作者写《落花生》的目的是为了(

A. 说明勤劳的劳动会带来丰厚的收获。

B. 说明花生的利处好多好多。

C. 告诉我们花生固然不漂亮,但是很实用,不是表面漂亮而没有适用的东西。 D. 教育我们要做对他人实用

3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而对他人没有利处的人。

【答案】 D

【分析】依照课文内容不难理解,作者写《落花生》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我们要做对他人实用的人,不要做只讲风光

而对他人没有利处的人。应选

D。本题主要观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3 分) 7.按必定的次序摆列词语。(

①翻地

收获 浇水 播种

按先后次序:

_______

②《史记》 按先后次序:

《红楼梦》 《西游记》 《论语》

_______

③鲸鱼

羚羊 松鼠 大象 金鱼

按从小到大的次序:

_______

_

【答案】①翻地、播种、浇水、收获;

②《论语》、《史记》、《西游记》、《红楼梦》;

③金鱼、松鼠、羚羊、大象、鲸鱼

【分析】本题波及课文的理解,包含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要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悟课文中作者的

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确答案。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鉴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学生要借助资料等,将课文

读懂,才能进行进一步的理解。

二、语言表达(共

8 题;共 31 分)

1.扩写句子。( 2 分)

( 1)主人端进来手抓羊肉。 ( 2)姑娘们戴着帽子。

【答案】①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

②漂亮的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

【分析】主要测试学生对句子的扩写能力。扩写句子的方法,重申扩句要注意:①不可以改变句子的原意以及句子的

基本构造。②扩句要注意合理的运用

“的、得、地 ”,注意语词的搭配。( 3)要注意抓住句子的主要成分进行修饰。

( 4)要注意检查。扩句是要依据表达的需要合理增加有效的成分,不要僵硬的堆砌意思同样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2.小粗心写了几个这样的句子,请你帮他改正。( 3 分) 4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①随处吐痰的人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②我们都说昨天夜晚是最快乐的一天。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同样实用的人,不可以做只讲风光,而对他人没有利处。

【答案】①随处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②我们都说昨天夜晚是最快乐的。

③我们要做像花生同样实用的人,不可以做只讲风光,而对他人没有利处的人。

【分析】① “吐痰 ”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不可以说成是

的人② “夜晚 ”不是一天③句子不完好,应在句尾加上

“的

人 ”看语句能否完好,前后能否矛盾,搭配能否适合,有无重复词语。

3.句子对对碰。

( 3 分)

①花生的表面不漂亮。花生的用途好多。(用适合的关系词连成一句话)

②一条条如蛛网般交错的街道通往城市广场。(缩句)

③小鸟站在树枝上。(改成拟人句)

【答案】①固然花生的表面不漂亮。但是花生的用途好多。

②街道通往广场。

③小鸟站在树枝上唱着高兴的歌。

【分析】①固然 但是 是转折关系 。② 缩句:就是去掉复杂句子中的有关修饰语,而只用最简单的词语表达出其基本含义。③拟人:指把事物像人同样来写,把原来不具备人的一些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为和人同样的。就像

童话里的动物、植物能说话,能大笑。观察学生对句式变换的运用

4.把下边的句子,改为 “被 ”字句。( 1 分)

她把麦穗牢牢地攥在手里。

【答案】麦穗被她牢牢地攥在手里。

【分析】“把字句”改“被字句”原则是把

\" 把字句 \" 中的主语和宾语前后调动,把

“把 ”换成 “被 ”即成为 “被字句 ”。

如:把 “她”和 “麦穗 ”交换,把 “把 ”改成 “被 ”。即:麦穗被她牢牢地攥在手里。掌握“被字句”改“把字句”的方法,

平常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5 把下边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1 分) 这是她能为家里增加一点食品的难得时机。

5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答案】这莫非不是她能为家里增加一点食品的难得时机吗?

【分析】陈说句变换为反问句的方法是:①先将陈说句进行缩句,找出

“谁干什么 ”, “谁是什么 ”或 “谁怎么样 ”;②

找到 “干 ”、 “是 ”等句子中充任谓语的动词;③改句。在句子的适合地点加上 “莫非 ”、“怎么 ”等反问词,再在充任谓

语的动词的前方加上否认词,有的还要在句末加上

“呢? “吗”等语气助词 ,最后将句号改为问号。④将改好的句子读

“这是她能为家里增加一点食品的宝

一读,假如不通畅,还要将个别词语进行改正,原则是不可以改变原句的意思。

贵时机。 ”改成反问句:这莫非不是她能为家里增加一点食品的难得时机吗?掌握陈说句变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

时多练,做这道题不难。

6.按要求达成句子。( 1 分)

罗斯福不中断地把自己重复的邮票捐赠给伤员,向来到他逝世。(用加下划线词语造句)

【答案】全国人们为灾区捐赠了很多救灾物质。

【分析】依照例句用 “捐赠 ”造句:全国人们为灾区捐赠了很多救灾物质。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要点词语,会造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7.摆列次序。 ( 5 分)

________而人类又靠吃动植物生长。

________植物靠阳光、水分和大气中的氧、二氧化碳生长。

________对地球来说,太阳十分重要。

________因而可知,地球上的生命是不可以缺乏太阳的。

________动物靠吃植物生长。

【答案】4

2 1 5 3

【分析】这道题先说植物靠太阳声场,动物吃植物,人类吃动物,因而可知,地球上不可以缺乏太阳,本题波及课文

的理解,包含课文脉络、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要点句子的理解等,在认真领悟课文中作者的感情,就会不难填出正

确答案。学生能够经过找寻时间次序或事情发展次序的要点词来进行排序。再或许找寻两句中有关系的词语进行分

析。

8.按课文填空。( 15 分)

( 1)花生的利处好多,有同样

________:它的果实 __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

________的果实

________挂在枝头上,令人一见就生

________。你们看它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可以

________分辨出来它有没

有果实,一定挖起来才知道。你们要像花生,它固然

________,但是 ________。人要做 ________,不要做 ________, 而 ________。

【答案】最难得;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倾慕;马上;矮矮地不漂亮;很实用;实用的人;只讲风光;对他人没有利处的人

【分析】本题主要观察的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只需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认真领会文段中的词语,就不难解答

6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奔道题目。主要测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程度

。要修业生认真的品读课文,这样就能更好地解答本题。

( 2)那边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 ________,天空是那么 ________,是我老是想 ________,表示我满心的 ________。在天底下,一碧 ________ ,而其实不 ________,四周都有小丘,平川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

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无边的

________ 绣上了白色的 ________。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________,轻轻流入 ________。这类境

________,就像只用绿色 ________,不用墨线 ________的中国画那样,各处

界,既令人 ________,又叫人 ________,既愿 ________,又想坐下 ________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地里,连骏马

和大牛都有时

________,仿佛 ________着草原的无穷 ________。 【答案】清鲜;明亮;高歌一曲;快乐;千里;茫茫;绿毯;大花;柔美;衬着;勾画;翠色欲流;云际;惊讶;舒畅;久立四望;低吟;静立不动;回味;乐趣

【分析】这道题是按课文原文填空,假如学生对课文内容熟习,应当问题不大,但依据课文填空易写错别字,原由是在背诵时只注意读音,不认真看字,结果在填写时就按音写成其余的同音字,学习时要注意这个问题。比方本题要注意的易错字有:朗、茫、柔、勒、欲、吟、趣。要修业平生常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每个字的含义,要依据句子的语境判断汉字,是形声字,从形旁声旁来判断正确的写法。

三 .现代文阅读(共 2 题;共 18 分)(一)漂亮的彩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轻柔、娇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述。

太阳身影消逝了,只剩下一片奇特的、漂亮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入迷地望着,眼睛模糊起来了,天空忧如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娇艳漂亮的

水花,跟着云彩的挪动,飞龙忧如进入一片原始丛林,看不见了。丛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明、胡须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手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 ──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固强壮、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梦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漂亮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彩霞已经消逝。

(1) 写出些列词语的反义词。(

4 分)

轻柔 — ________ 消逝 — ________

模糊 — ________ 忧如 — ________

(2) 我在梦幻里看到了什么?(

2 分)

(3) 对文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写出作者不确实质,只会想象。

B.写出作者从想象中回过神来,找不到天上的彩霞了。

( 1 分)

7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C.写天上的彩霞太漂亮了,作者陶醉此中,连彩霞消逝都没有觉察到。

(4) 你喜爱彩霞吗?读完短文,你从中感觉到了什么?

(2 分)

【答案】( 1)激烈;出现;清楚;必定

( 2)看到了龙、丛林、仙鹤、太乙真人、哪吒。 ( 3) C ( 4)示例:喜爱。感觉到了彩霞的漂亮和作者对彩霞的非常喜爱之情。

【分析】本题主要观察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习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本题不难。(

1)本题主要观察学生

“轻柔 ”的反义词是 “激烈 ”。

“模糊 ”

对反义词的辨析状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轻柔:温顺;平和。所以

消逝:事物逐渐减少以致没有;事物不复存在。所以

的反

“消逝 ”的反义词是 “出现 ”。模糊:模糊不清。所以

义词是 “清楚 ”。忧如:好象。所以 “忧如 ”的反义词是 “必定 ”。( 2)我在梦幻里看到了龙、丛林、仙鹤、太乙真人、

哪吒。( 3)中画线的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写天上的彩霞太漂亮了,作者陶醉此中,连彩霞消逝都没有觉察

1)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

( 3)

到。( 4)读完短文,感觉到了彩霞的漂亮和作者对彩霞的非常喜爱之情。(

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简单了。平常注意多累积,增加词汇量。

( 2)本题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本题观察学生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4)本题观察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能力。

(二)月 亮

中秋观月,忽有友人相问:

“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 ”

“月球的发源 ”。其答案固然到现在尚付阙如,但是天文学家们却依据众多的天文观察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 事 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符合逻辑的推断。 或许是地球的女儿。

总的说来, 大概有三种可能: 月球若不是地球的老婆, 那即是地球的姐妹,

你看,月球的均匀密度是每立方厘米 所以状况很可能是这样:当

3.34 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五分之三, 并且二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同样,

46 亿年从前,我们这个太阳系从一大团星云物质脱胎而出时,月球和地球分别处在相

去甚远的不同部位,它们各由当地的不同物质所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均匀密度又与小行星的以致陨星的密度十 分邻近。所以,它原来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在它环绕太阳运转的过程中一度靠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所俘获, 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类学说称为“俘获说 ”。若是状况果然这样,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相逢相遇遂整天作之合 的夫妇,岂不是再妙可是了吗?

但是,地球的直径不过月球直径的

3. 7 倍,相去其实不悬殊;何况,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

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其实不很大的行星,恰恰要俘获一个像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 一部分天文学家以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灰尘云凝集而咸。它们的均匀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 以不同,乃是因为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内行星形成从前已凝集咸团。 岂不就是地球的妹妹?

这类学说称为 “同源说 ”。这样看来,月亮

8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最后一种推断更拥有戏剧性:

在 40 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 地球月球原为一体。 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

自转很快;天长地久,便从其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太平洋即是月球分裂出去的残迹。这类学说称

为 “分裂说 ”。你看,月亮岂不及成了地球的女儿?可是,这类理论却面对着很多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定的推

论,即月球的地点应当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质状况却并不是这样,此刻,同意这类学说的人已经比较少了。

可爱的月亮啊, 你终究是谁?你尽能够讳莫如深,

人类却总有一天会翻开你的神奇面纱, 把你的实情查个水落石

出!

(1) 文章为何用

“中秋观月 ”开头,它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2) 对于 “月球发源 ”的三种学说是什么?( 3 分) (3) 它“原来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 ”中的 “可能 ”可否去掉?为何? (2 分)

(4) 文末结尾语言生动开朗,奇妙风趣,试简述对这段话的理解。( 2 分) 【答案】( 1)引出所要叙述的话题,是文章语言生动,加强兴趣性。

( 2)①俘获说;②同源说;③分裂说。 ( 3)不可以,可能表示依据状况推断得出的,去掉就表示确立性了,语言不谨慎。

( 4)这段话用生动、风趣的语言表述了人们总有一天会把

“月亮发源 ”的问研究理解。

【分析】本题主要观察对短文的理解和运用,在熟习和理解短文的基础上回答本题不难。( 1)文章用 “中秋观月 ”

开头,它的作用是引出所要叙述的话题,是文章语言生动,加强兴趣性。(

2)对于 “月球发源 ”的三种学说是①俘

获说;②同源说;③分裂说。

( 3)“它原来很可能是一颗小行星 ”中的 “可能 ”不可以去掉,可能表示依据状况推断得出

4)文末结尾语言生动开朗,奇妙风趣表述了人们总有一天会把

“月亮起

的,去掉就表示确立性了,语言不谨慎。(

源 ”的问研究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掌握,都是鉴于读懂课文的基础之上,带着问题读课文,边读边思虑,就不难

找出正确答案。

四、写作( 25 分)

题目:我的好

________

400 字左右。

横线上能够填爸爸、妈妈、老师、朋友 ,做到要点突出,内容详细,语句通畅,标点正确,

例文:我的好老师

她像一位勤劳的园丁,培养着我们健壮成长;她像一丛焚烧的火焰,暖和着我们;她像一只吐丝的春蚕,静静

9 / 10

2017-2018四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A卷)北师大版

无闻地为我们付出;她像一棵参天大树,保护着我们健康成长。她,就是我们的谢老师。

谢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也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她很风趣,也很爱笑,她的笑脸平和可亲、蔼然可亲。我们班

今年来了一位新同学,叫“小伍”,她是从其余学校转过来的。因为小伍从前学的教材和我们的不同样,谢老师怕

她没有听懂,每日下学后,谢老师总要给她补习一下。补习完后,谢老师还要批阅我们的作业,谢老师批阅作业的

时候就像一只“啄木鸟”同样,一个错别字也别想蒙混过关。谢老师经常批阅作业都要批到十一点左右,她的手长

满了老茧,那是因为给我们专心批阅作业所造成的。有时,就连我们做的卷子都是她亲手为我们写的。她老是静静

无闻地付出,从不求回报,崇高的道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亲爱的老师,万语千言也表达不出我对您的爱,我只想对您说:“我们爱您!”

【分析】半开放式题目,构想时需考虑印象最为深刻的事件,免得下笔以后发现内容不足。填写的对象好多,

从自己经历出发即可。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