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贫困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
分值 1分 1分 1分 1分
项目 基 本 条 件 5 分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
符合国家消防、卫生等相关规定和要求
得分 评估方法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查看从业执照 3.查看合格证书 4.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 达标者不予评估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1分
小计 合计
(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5分 5分 2分 2分 1分 1分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1.查阅档案资料 2.观摩主题课 3.座谈、访谈 4.个案抽查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运动、感知认知、言语、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康复
业 训练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根据受助智力残疾儿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小步子、情境和观察学习等多种方法开展康复训练 开展智力残疾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
务 职 能 15 分
家长
培训
1分
小计
7分 1分 1分
小计
2分
2分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咨询服务
1.查阅档案资料 2.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智力残疾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宣传 普及 康复
利用 “全国助残日 ”、“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和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智 力残疾儿童康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查阅档案资料
小计 2分
知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档案 管理
2分 1分 1分 4分 15分 1分 1分 1分 1分
有教师授课教案、参考课程、教材和家长培训相关记录等资料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归档、保管、借阅)
小计 合计
查阅档案资料
康复机构设置在安全区域内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场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固定且自成一体;安全、易于疏散,通风透气、采光好
场 所 设 置 与 设 施 15 分
所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至少 150㎡,其中: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至少 设 个别训练室至少 3间,每间至少 5㎡
置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 感统训练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50㎡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2间,每间至少 15㎡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9分 1分
现场查看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至少 1间,每间至少 15㎡
小计
集体训练室(组别训练室):配备儿童课桌椅、大小白(黑)板、多媒体教学设备、适合儿童特点的教学挂图、卡片及相关教具 1分 个别训练室:配备个别化训练课程评量表、个训用桌椅、玩教具
场 专用训练室:运动训练室 / 感统训练室:配备 PT 软垫、木条台、滑板车、大滑板、吊筒、钻滚筒、羊角球、大龙 所 球、布袋跳、触觉球、按摩地垫、按摩大龙球、平衡木及平衡踩踏车、万象组合包、精细运动训练用玩具等
设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 家长培训室 / 儿童评估室 / 教师培训室 / 资料室):配备接待用桌椅、档案柜、电脑、 施 电脑桌椅等;配备基本的康复与教学评估设备;配备供家长学习、借用的康复普及读物和玩教具等
现场查看
1.5分 1.5分 1分 6分 15分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滑梯、秋千等大型玩具
小计 合计
项目 管理 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智力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1分 1分 3分 1分 1分 2分 2分 1分 3分 3分 1分
1.现场查看
2.座谈、访谈
人
小计
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教育、医疗、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
员 配 置 与
教
专科以上学历
专业背景为特殊教育、幼儿教育、学前教育 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为
1:3~ 1:5
医疗、康复、心理等专业背景人员通过相关专业学习,基本达到进行儿童康复教学活动要求的也可承担部分教学任务 2分
要 项目 求 专业 23 人员
分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座谈、访谈 4.现场看课、评课
师 骨干教师具有 3年以上特殊教育或智力残疾儿童康复教育实践经验 骨干教师能够示范实施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
骨干教师具备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评估和制定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的能力
康复 治疗 人员
专科以上学历
具有医疗、康复、心理、社会、保健和护理等专业背景,进行过相关专业领域的学习,基本达到实施康复训练的工作要求 2分 康复治疗人员与儿童的比例为
1:10~ 1:15
小计 合计
2分 20分 23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业 康 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 务 复 开 训 展 练 情 时
6个月
集体训练课每日至少 1小时
3小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 时
组别 /小组训练每日至少 0.5小时 个别训练每日至少 0.5小时
1.查阅档案资料 2.现场看课、评课
运动训练 /感统训练每日至少 1小时
况 间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 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 0.5小时 32 和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 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 0.5小时
分 活 集体训练课 : 要求 2名老师 : 分主教和助教,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6~ 12名儿童;具体细分:①低能
/ 小年龄 动 力
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
段儿童, 4~ 6名儿童;②中等能力儿童, 6~
2分 2分
75%以上
2分 2分
8名儿童;③高能力儿童, 8~ 12名儿童 组别 /小组训练课 : 要求 1名老师, 3~ 6名儿 童;具体细分: ①低能力 /小年龄段儿童, 3~ 4名儿童;②中高能力儿童, ( 如果是外出小组课或是低能力 童则需 2名老师,分主教和助教
/ 小年龄段儿 )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
5~ 6名儿童 教案规范,有互动评价表 2分
75%以上
2分
课堂组织实施顺畅、方法手段多样、每名儿童目标实现
主要应用在儿童认知、语言、运动训练等方面,有教案
个别训练课 : 要求老师与儿童 1:1或 1:2
儿童能力分析准确,目标制定适当、目标实现
小计
75%以上
1分 2分 2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2分 10分
家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 1次,每次至少 0.5小时 长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 1次,每次至少 1小时 指
导 家长能够依据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在家 和 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培 训
1.查阅档案资料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个别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
小计
2.电话随机抽查 3. 家长访谈
75%以上
合计
32分 1分 1分 2分 2分
质 量 监 督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
100% 85%
1.现场查看
2.查阅档案资料
3. 电话随机抽查
4. 查看问卷记录
10 分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 90% 6次
小计 合计 总计
2分 2分 10分 10分 100分 4分 4分 4分 2分 2分 1分
5. 家长访谈
有教育资质 有医疗资质
加 分 项 20 分
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 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
增设语言 /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 语言 / 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 “看图说话 ”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
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笔、 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
1.查看资质证书 2.现场查看
2分
1分 20分
合计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 100 分(不含加分项分值), 75 分为评估达标分值, 75 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件 2
贫困脑瘫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试行)
评估内容及计分标准
项目
分值 1分 1分
得分
评估方法 1.查看独立法人证书 2. 查看从业执照 3. 查看合格证书 4. 现场查看
注:其中任何一项不 达标者不予评估
基 本 条 件 5 分
经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审批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有上级主管部门 开展儿童康复教育业务 日收训能力不少于 20名
康复服务场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规定、要求
1分
1分 1分
小计 合计
5分 5分 3分 3分 1分 1分
小计
教职员工有健康合格证
进行康复评估,制定并实施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
康复 训练 业 务 职 能 1 5 分
家长 培训
宣传
普及
(没有此项者不予评估) 1. 查阅档案资料 2. 现场观摩 3. 座谈、访谈 4. 个案抽查
开展脑瘫儿童粗大运动、精细动作、生活自理、言语、认知和社会适应等领域的康复训练 有机构康复向社区、家庭康复延伸的措施 开展脑瘫儿童转介和跟踪服务
8分 1分 1分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咨询服务 1. 查阅档案资料 2. 座谈、访谈
向家长提供脑瘫康复训练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
小计
2分
2分
利用“全国助残日”、各种助残公益活动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脑瘫儿童康复知识宣 传普及活动,每年至少两次
查阅档案资料
康复 知识 档案 管理
小计
2012〕10号”文件),完整填写档案内容,提供反
2分
按照项目要求建立脑瘫儿童康复训练档案(见“全康办〔 映儿童训练前、后康复状况的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
1分
查阅档案资料
有专业人员对康复服务活动设计、家长培训等相关记录等资料 有康复档案管理制度和执行记录
1分 1分 3分 15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1分 0.5 分 0.5 分 0.5 分 7.5 分 1.5 分
小计
合计
室内外康复训练场所通风透气、采光好
色彩设计、装饰适合儿童的身心特点和无障碍要求 有专供儿童使用的卫生间
场 所 设 置 与 设 施 1 5 分
基本训练场所使用面积不少于 150㎡
运动治疗室至少 1间,面积不少于 50㎡ 作业治疗室至少 2间,总面积不少于 50㎡ 培训教室至少 1间,面积不少于 20㎡ 有可利用的户外活动场地
现场查看
多功能训练室(家长咨询室 / 儿童评估室)至少 1间,每间面积不少于 15㎡
1. 评估工具:具有物理治疗(
小计
GMFM)、作业治疗( STEF)、言语治疗( S-S 评定)、认知训练( 0-6 岁小儿神经
心理发育检查表)的评估量表和工具
基本设备
2. 基本训练器具:运动垫或 PT 床、条台、楔形垫、巴氏球、滚筒、姿势矫正椅、分指板
1.5 分 1.5 分 1.5 分 1.5 分 7.5 分 15分
现场查看
3. 站立训练器具:站立架、倾斜台、踝关节矫正站立板、肋木等 4. 步行训练器具:平衡杠、步行架、阶梯、姿势镜、多用组合箱等
小计
合计
5. 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器具:木钉盘、砂袋、套圈、手功能综合训练板、生活自助器具等
项目
人 员
管理 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1名,由机构主任或分管脑瘫儿童康复工作的部门负责人担任 有一定的业务管理和协调能力 经过项目管理专项培训
1分 1分 1分
1. 现场查看 2. 座谈、访谈
配 置 与 要
求
小计
3分 2分
脑瘫儿童康复教育业务主管需具有医疗、教育、心理、社会中级以上职称的专业人员担任
康复 医师 项目 专业 康复 治疗 有专(兼)职康复医师,并有执业医师资格证 康复医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 每年参加 40
1:20
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6分
2 3
有医疗、康复、护理等专业背景并接受过脑瘫康复专业培训 康复治疗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 每年参加 40学时以上相关技术培训 教师与脑瘫儿童比例不低于
1:5
8分
分 人员
师
康复 教师
1. 现场观摩
2. 查阅档案资料
3. 座谈、访谈
有专(兼)职、经过培训的教师,具有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专业背景,并取得教师资格
1:10 ;每年参加 30学时以上的相关继续教育
4分
教师可由经过相关培训的康复治疗师兼任
小计
合计
20分 23分 6分 4分 4分 4分 2分 2分 22分 2分
每名儿童在机构内训练时间至少
机构 业 康复 训练 务 开 时间 展 况 3 2
6个月
物理治疗至少 40分钟 作业治疗至少 40分钟 教育活动至少 30分钟
每日基本的康复训练至少 110分钟
1. 查阅档案资料
2. 现场观摩
每名儿童每周至少进行 1次音乐游戏活动,每次至少 30分钟 每名儿童每月至少进行 1次社会融合活动,每次至少 30分钟
和
情 活动
小计
家长 指导 和培 训
家庭康复指导每周至少 1次,每次至少 30分钟
家长培训每月至少 1次,每次至少 1小时
2分 2分 2分 2分
分
家长能够依据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完成 在家庭和社区适合的目标
家长知道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进行康复训练的目标 家长在社区和家庭环境中对儿童实施康复训练 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目标实现
75%以上
1. 查阅档案资料
2. 电话随机抽查
3. 家长访谈
小计
合计
10分 32分 1分 1分 2分 2分
质 量 监 督 10 分
依据项目要求开展工作,制定本单位实施项目工作的相关管理、财务、安全、卫生和健康等方面的制度 每年度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自查和总结报告 儿童康复评估、训练建档率 儿童康复训练总有效率≥
100%
85%
家长对儿童康复训练的知情满意率≥ 组织儿童参加社会融合活动每年≥
90% 6次
小计
合计 总计
2分 2分 10分 10分 100分 5分 5分 2分 2分 2分 1分 2分
1. 现场查看
2. 查阅档案资料
3. 电话随机抽查
4. 查看问卷记录
5. 家长访谈
有教育资质 有医疗资质
加 分 项 20 分
设置在有教育或医疗资质的残联康复中心内 如提供餐饮,有卫生合格证和独立的厨房操作间
增设语言 / 认知训练室、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生活辅导室等专用训练室,并开展相应课程
语言 / 认知训练室配备图形认知组件、“看图说话”用的挂图、录音机或语言治疗机、非语言交流写字画板等 音乐游戏活动室(治疗室)配备各种小型敲击乐器、电子琴或钢琴、收录放机、拼图、插板、积木、彩色画 笔、黑板、剪纸及贴图用具、纸牌、儿童作品展示柜等
生活辅导室配备洗漱、饮食、清洁、简单劳动等日常生活训练物品等
1. 查看资质证书
2. 现场查看
1分 20分
合计
注:本评估标准总分为 100分(不含加分项分值), 75分为评估达标分值, 75分以下为不达标;得分相同者,以加分项得分高低排序。 附件 3
贫困孤独症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定点康复训练机构评估标准
评分内容
注册★ 招生规模★
规 模 与 场
评分标准
分值 10 9
得分 机构性质 ( 10分)
合法注册,审批手续齐全
训练场地 ★ 功 能 用 房 其他用房
业务主管
地 ( 30分)
人 员 配 备 ( 30 分)
特教教师 教育评估人员
保育员 其他人员 教学设备
设 备 设 施 ( 30分)
康复训练设备
全日制在训孤独症儿童数 20名以上可得 5分; 50名以上可得 7分; 80名以上可得 9分
200平米,同时室外运动场地达 100平米以上可得 5分,室内场 室内场地按使用面积计算(下同)应达
地达 400平米、室外运动场地达 150平米以上可得 7分;室内场地达 600平米,室外运动场地达 200平米 以上可得 9分
3间)、教室办公室(含档案室)、音乐游戏活动室, 有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个别辅导室(至少
可得 5分,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内、个别辅导室(至少 5间)、教师办公室(含档案室)、音乐|
7分;教育评估室、集体教学室内、个别辅导室(至 游戏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长培训室可得
少 6间)、教师办公室(含图书档案室)、儿童图书室、音乐 | 游戏活动室,感觉统合训练室,家长 培训室家长 | 儿童休息室可得 9分 有专供幼儿使用的卫生间;有独立厨房操作间,能提供儿童营养午餐 专职人员 1人以上
按照与学员 1: 5额比例配备可得 5分;按照与学员 1: 4额比例配备可得 7分;按照与学员 1: 3额比例
配备可得 10分 专兼职人员 1名
1: 10额比例配备可1: 9额比例配备可
3分;按照与学员 得 4分;按照与学员 1: 8额比例 按照与学员 得
配备可得 5分 行政管理、后勤岗位人员齐备
电视机、 DVD机、录音机(含 CD播放功能)、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电脑、投影仪、钢琴或电子
琴、玩教育设备 多种幼儿体育活动,游戏活动器械 教育评估工具,认知训练设备,感觉统合训练器具,奥尔夫音乐训练设备,言语沟通训练设备、多
感官训练设备 学员用书 300册以上;登记造册的各种教师用书 300册以上 室内有 3平米以上,安全卫生的球池、沙池、水池或沙水盘两个以上
9
9
3 5 10
5 5
5 7
7 10
3 3 100
其他 合计
说明: 1、学员指经过县级以上专业医疗卫生机构明确诊断为孤独症或孤独症倾向的 7周岁(不含 7周岁)以下儿童。
2、★为单项否决项。招生规模和训练场地分值必须达到;一级 9分,二级 7分,三级 5分。 3、此表实际得分乘以系数 0.3 后计入总分。 4、此表不必上报,各地残联、机构存档备查。
指导思想
机构定位明确,立足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依法服务,遵章服务 各项管理制度健全
2
2 3 3 2 2 2
组 织 管 理
有发展规划,有年度计划和总结,各项会议记录齐全
制度建设
学员诊断证明及康复档案规范、齐全
有健全财务和管理监督制度,历次财务审计均合格
财务管理 安全管理
(20 分)
资产管理有专人负责且分工明确,社会捐助物资均分类登记,单独立账,主要收费项目向社会公示 有各项安保制度和各种安全预案,有专人负责 无重大责任事故
2
2 3 3 3
业务主管
业务主管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或社会学等大专以上学历可得 会学等本科以上学历可得 3分。 专任教师均为高中(或中专)以上学历可得 有三分之一以上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可得
2分;业务主管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或社
1分;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可得 3分。
2分; 均为大专以上学历且
队
五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专任教师
1分;四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
3分;
伍
建
设
(20 分)
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2分;三分之一教师为特教、学前或心理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可得
1分;三分之一以上教师三年内接受过市级以 专任教师普遍接受过孤独症儿童康复相关专业培训可得
上的专业培训可得 2分;二分之一以上教师三年内接受过市级以上专业培训可得 3分
3 2
全部具有教师资格证
30%以上 全体教师均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得到市级以上相关专业培训证书的比率达到
专业人员流失率每年 30%以下可得 1分;专业人员流 全体人员均签有用工合同并按规定参加各种保险,
人才培养
失率每年 10%以下可得 2分。
开展科研项目,每年有专业论文公开发表或参加市级以上论文交流活动 每年组织同行交流 1次以上可得 0.5 分, 3次以上可得 1分
2 2
1
1
教学 计划
有年度、月、周教学计划
召开包括家长在内的专门会议,制定个别训练计划,训练计划目标符合儿童长远发展需求 课程设置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需求和发育特点,每门课都有课程纲要 每月开展融合教育活动或开设相关课程
2
4 3 3 2 1 3 2 2 3
业 务 建 设 ( 40 分)
每周开展一对一的亲子同训 1次并有详细记录可得
课程设置
每季度组织学员外出活动,如:郊游、看演出等。 游戏交往课每周不少于 3节
1分, 2次以上可得 2分
语言沟通课,游戏交往课,感知运动课,生活自理课,个训课,其他特色课程
1分;每人每1小时以上可得 2分; 个别训练每人每天半小时以上可得 天 个案评估档案齐全, 有详细的观察评估记录和教育评估记录, 有针对孤独症儿童沟通与交往障碍的特
殊评估
质量调控
训练时间
有课堂教学效果评估制度并有改进措施
现场教学训练活动目标明确,学生积极参与,教具应用恰当,教学组织形式合理 每天有家长联系记录,定期进行家长意见反馈,能做到及时反馈、及时解决 家长满意率大于 50%可得 1分;大于 70%可得 2分
20%以上可得 2分;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 持续训练一年以上的学员数占学员总数的
40%以上可得 4分 每月开展家长培训课程,每年邀请相关专家为家长进行培训,培训记录及相关资料齐全 新学员家长培训应符合孤独症儿童的康复特点,
培训参考资料
3 4 2 2 4
社 区 工 作
(20
家长培训 4 3
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选用已出版的规范的教材做
社区指导
有社区指导计划并开展相关业务指导活动
4 3 3 3
分 )
社会宣传
为有需要的家庭或普通学校(幼儿园)提供巡回指导等服务 定期举办公益讲座、论坛等活动,对贫困学员减免学费 有专门的宣传活动,制作并在社区广泛发放宣传材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