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调研报告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重庆市武隆县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现状的调研

【摘要】 重庆市武隆县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

旨,实施高中化学新课改已有两年,学生以自主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师以引导教学为辅。但是新课改在实施过程中是否过于形式化、实施新课改的效果是否明显、师生是否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等诸多问题都需要得到明确的回答。此次调研报告中以武隆县的三所学校的师生为主导,调研分析了新课改实施前后学生学习方法、教师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情况、高中化学教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想法。借此希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育部门对新课改做出调整提供参考和建议,为其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化学 新课改 实施现状

调查背景:2010年重庆市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为主旨,实施高中新课改。新课改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变学生以往的“简单模仿”学习方式,改变教师“重结果轻过程”,只注重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和锻炼思维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但是,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到底高中化学新课改实施现状如何,我将对重庆市武隆县高中学生进行调查。希望借此充分认识化学教学的现状和现存的问题以及师生对化学新课改的感受和建议,并发现新课改存在的优、缺点,为教育部门对新课改做出调整提供参考和建议,为其教学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调查时间:2012年07月12号至2012年08月10日 调查地点:重庆市武隆县

调查对象:武隆中学、涪陵中学、白马中学部分学生和教师

调查形式:以调查问卷(问卷见附表1)、采取问卷、抽样调查、面谈等

多种形式发放并且回收统计

发放调查问卷:150份 回收份数:135份 统计结果如下:

(一)学生的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目前学术界对它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国外现行的学习方式所呈现出的主要特征是综合性、实践性、多样性,英、美、法等国中小学基本的学习方法有: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实际应用的设计性学习、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自我建构的反思性以及生活学习。在国内,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正在被大家接受,但原有的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式任然没有的到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的学习仍然主要处于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过程。为了不断推进高中化学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我对重庆市武隆县几所高中进行的调查,分析了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的改进建议。 1 调查结果与分析

1.1 学生学习方式现状调查

转变学习方式从根本上就是要从传统单一、被动、陈旧的学习方法转向现代学习方法,即自主性学习方式、合作性学习方式和探究性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 人数 百分比

传统学习方式 98 72.59% 现代学习方式 37 27.41% 具体学习方法 死记硬背 题海战术 自主学习 探究学习 合作学习 人数 67 31 5 21 11 百分比 49.63% 22.96% 3.70% 15.15% 8.15% 通过对学生调查显示,两年来的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实践证明,同学们慢慢喜欢用新课改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方式来要求自己。在学生问卷“学生在新课改后学习最大收获”时,27.14%的同学都认为自己现在能将化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能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生活现象。在访谈学生、家长时,我还发现同学们能够在家做一些化学小实验如自制葡萄酒;能够解释一些生活现象:炒菜为什么要后放食盐,黄瓜为什么能够降低啤酒的浓度,气候变暖的原因等;能够对未知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他们为上网查询为什么三聚氰胺会让奶粉瞬间被世人唾弃,他们会翻阅资料查找黄曲霉素是什么,为什么会对人体有这样大的危害,他们会询问爸爸妈妈为什么果冻和胶囊不能再吃了······这说明化学新课改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锻炼了意志品质,养成了爱探究、爱思考的习惯,掌握了关于化学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禁锢和高考的压力,让素质教育在贯彻落实中也遇到了阻碍。在对“你在做化学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是什么”,“你能对接触过的化学实验提出问题吗?”,“在化学课上有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实验吗?”这三个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时我发现:94.95%的学生是预习课本上的实验,0.06%的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4.99%的学生根本就不预习;1.46%的同学能经常对接触过的化学实验提出问题,93.37%的同学能偶尔提出问题,5.17%没想过要提出问题;2.15%的同学经常做自主探究性实验,47.39%的学生只做过一两次,50.46%的学生根本就没做过;从调查了解可知,大部分学生还没有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的学习方式,还是用以前死记硬背,题海战术等陈旧的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

1.2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优化的一些建议

1.2.1 提高教师和学生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理解

学生的学习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存在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问题,部分教师和学生对高中化学新课程理念认识上不足,部分教师还无法脱离旧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加强教师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素养,让学生充分了解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意义,使高中化学课程顺利开展。

1.2.2 加强学校、社会和家长对高中化学新课改的支持

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如果家长和社会不注重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学校是很难靠短短的几年时间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学校可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成果展示会等,让家长了解合作学习探究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社会各界也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创新比赛以此来推动新课改理念的贯彻落实。 (二)教师教学现状调查 2.1 教学观念

在学生问卷中“在化学课堂上,老师会不会渗透化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之间的联系?”,1.49%的学生回答经常有,87.42%的学生回答偶尔有,11.09%的学生回答没有;在调查“除了化学课本外老师还提供哪些渠道让你获得化学知识?”1.12%的教师提供网址查资料,4.78%的教师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书,94.1%的教师都让学生做化学习题册。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升学枷锁下注重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达成一种为升学而学习的共识,学生机械的学习教师传授的知识,将知识点记忆的很牢固,但是缺乏运用知识的能力,使得学生空有知识,却无法创新。 2.2 教学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探讨 先启发后讲授 人数 22 32 百分比 16.30% 23.70% 讲授—联系 一味讲授 78 3 57.78% 2.22% 通过调查分析: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在慢慢由一味的讲授转转变为探究式教学,发挥课堂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效果。但是仍有部分老师采用机械讲授的方式,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与机械的记忆阶段。是学生化学兴趣不浓,化学素养不高,课堂教学质量低下。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教师,由于诸多原因他们在课堂上基本不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等)。在分析整理《新课程背景下中化学教学实施现状情况的调查》教师问卷、学生问卷时,我发现在某些方面教师和学生的回答不相符合,在这里可能存在一个问题:在落实新课改过程中,可能是迫于上面的压力,很多教学活动没有真正的开展起来。 2.3 注意联系社会与生活,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也与自己息息相关,很多学生反映学习化学枯燥无趣,那么老师应该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运用化学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个人生活和解决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唤醒学生学习的热情,进一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4 运用现在化教育手段,提高课堂有效性

多媒体教学弥补了传统教学枯燥乏味、内容单一的缺陷。因为化学是理工科教师习惯于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再加上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需要花很多时间,由于欠缺一定的专业制作知识,不能很好地将多媒体的优势发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就促使教师需要离火的运用教学方法,将板书与多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将一写板书难以解释的问题,用图片展示出来,并且可以在多媒体课件中置入丰富的课外知识,增长学生见识。用一些发人省醒的图片,引导学生去思考、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研究

3.1 化学实验教学现状

在分析对比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在化学课上有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实验吗?”情况时,老师回答经常有开展的比例高于学生的24.12%,关于这类解释我们在教师访谈中也提问到,有老师解释的是:教学内容安排不妥当,实施新课改以来,教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强调规范办学,课时量少,用于化学学生实验的课时量少,面对如此大的升学压力,实在没有办法兼顾;还有就是有的学校资金不足,很多教学设备、教学仪器、化学试剂还不完善,实验没有办法深入开展。 3.2 化学实验教学两点建议

1 引入微型化学实验,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微型化学实验,是指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和简单的仪器取得较明显、清晰的化学反应结果与化学信息,它是当前国内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实验药品微量化、实验仪器微型化,其优点是降低试验排废量、减少环境污染,缩短试验时间,安全可靠。传统的实验大都是老师、做学生看,老师讲、学生听,学生动手的机会少,而且后几排座位的学生还看不清实验过程,印象浅,效果差。微型实验小巧便携,学生每人一套,做实验是自己拿自己的实验箱,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自己动手做微型实验。

2 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实验,实现实验教学的最优化

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可以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直观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抽象内容形象化,精致内容动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获得准确、深刻的实验直观感知,从而形成系统的理想认识,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这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杨洋,马颖,张莉沙.合作学习的条件及其创设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5

(2);19-20.

[3]周胜师.高中化学新课改中如何进行探究性的学习[J].考试周刊,2009(33);22

[4]孙彩红.浅谈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1);33-34,37. [5]刘乾锋,曾宪巧.新课程下高中化学探究式实验教学理念与实践[J].2012(5),39.

附表1:问卷: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现状情况的调查》教师问卷

各位教师:

高中化学新课程已经在我市实施了两年多时间,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施行以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发展我市的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深入,因此,我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作一番调查。

此项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希望老师们能够积极配合我,客观作答,作答时请看清题意和要求,谢谢合作!

1.您对新课程的教材结构安排是否赞成?( )

A完全赞成 B基本赞成 C不太赞成 D很不赞成

2.新、老教材相比,哪一个更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

A新教材 B老教材 C各有利弊

3.您认为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模块能否为选修模块打下良好的基础?( )

A能 B一般 C不能

4.新课程改革后,您觉得您的课堂教学方式有了哪些变化? 【多选题】( )

A以讲为主,有时讲练结合 B以启发式教学为主,经常与学生一起讨论

C以小组讨论为主,经常参与、指导 D以网络环境下教学为主,利用虚拟情境进行探究学习

5.您在课堂上应用了哪些方式? 【多选题】( )A教师讲授 B小组合作探究

C学生自学 D现代教育技术(如多媒体、网络等)

6.您认为在您上课时怎样做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选题】( )

A多启发 B思考问题的时间 C创设问题情景 D动手实践的机会

7.经过这段时间的课程改革,您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 )

A教学理 B教学行为 C师生关系 D学习意识

8.您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时除了练习外还有什么? 【多选题】( )

A查阅资料 B查阅图书 C预习复习 D社会调查 E专题研究 F动作操作

9.您是如何使用新教科书中的“拓展视野”栏目进行教学的?( )

A 查阅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信息 B 由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此类信息 C 课堂上仅简略一提 D 与高考无关,一般不涉及

10.您是如何使用新教科书中的“化学史话”栏目进行教学的? 【多选题】( )

A 简单读一遍 B 以讲历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C 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 D一般不使用,这与高考无关

11.您在使用新教科书的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 【多选题】( )

A 对新的科技成果了解甚少,查资料困难 B 专业知识不足,难以驾驭教材 C 对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了解甚少,理论联系实际有困难 D 综合知识不足,搞活动与探究有困难

12.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您的实验教学符合新课标要求吗?( )

A 学校实验条件所限,难以达到要求 B 教学时间紧张,挤掉了部分实验时间 C 基本能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实验教学 D 十分注重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好

13.您是否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探究活动,完成一些探究性小课题?( )

A 从未组织过,没有时间 B 每学年1~2次 C 每学年3~4次 D 经常进行

14.您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中存在哪些困难? 【多选题】( )

A 创设问题情景有困难 B 教学方法的欠缺

C 组织学生和调控过程有困难 D 知识面较窄,综合能力不够

E 其他困难

15.新课程改革后,教育方式、学习行为的变化是否对您的教学构成压力?( )

A 压力很大 B 略感压力 C 没有压力

16.新课改实施已近两年,您任教的学校新课改的情况是否接近新课标的要求?( )

A 新课改进行顺利,教学的理念、方法、行为有很大改变 B 与以往相比有所改进,但距新课标要求甚远 C 与以往相比没有太多变化

17.您认为新课改在落实中的难点是什么? 【多选题】( )

A 新课改的宣传力度不够 B 教师培训不到位 C 教育观念更新慢 D 受高考制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实施现状情况的调查》学生问卷

亲爱的同学们:

为了更好地了解新课程施行以来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实施情况,以便更好地发展我校的化学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同学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有利于中学化学教学研究的深入,因此,我们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作一番调查。

此项调查采取无记名方式,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配合我,客观作答,作答时请看清题意和要求,谢谢合作!

1.你所在的年级是?( )

A.高一年级 B.高二年级

2.在化学课上,老师有没有激发你的学习热情?( )

A.经常有 B.时常有 C.偶尔有 D.没有

3.学习化学给你带来的最大收获是 ( )

A.认识世界,了解生活 B.启发思维,解决实际问题 C.具备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D.无所谓收获,应付考试而已

4.在课堂上你感受到化学与你日常生活的联系( )

A.很紧密 B.紧密 C.有点联系 D.没什么联系

5.在课堂上你能接触到与化学相关的社会热点吗? ( )

A.经常 B.时不时 C.偶尔一两次 D.没有听过

6.你在刚学习新课标时,老师一般是怎样导入新课的?( )【多选题】

A.创设学习情境 B.悬念式导入 C.复习式导入 D.化学实验导入 E.开门见山

7.学习化学新知识时,老师上课的方式是( )

A.师生互动探讨 B.先启发后讲授 C.讲授-联系 D.一味的讲授

8.在化学课堂上,老师会不会渗透化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生物)之间的联系?( )

A.经常 B.偶尔 C.没有

9.除了化学课本外老师还提供哪些渠道让你获得化学知识?( )*

A.提供网址查资料 B.相关资料书 C.化学习题册 D.没有

10.当学完一堂化学课后,谁来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

A.老师帮我们总结 B.老师和学生一起总结 C.每个学生各自总结 D.很少总结归纳

11.你学习化学科目的学习方式是( )*

A.课前不做准备,上课认真听讲 B.课前预习但未做思考,认真听讲 C.课前自我思考探究,上课时解决疑问 D.课前与同学一起探讨,上课提出自己的想法

12.化学课上,老师是以哪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的?( )*

A.多媒体课件 B.以多媒体课件为主 C.以传统板书为主

D.多媒体与传统板书相结合

13.你认为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对你理解抽象的知识点帮助大吗?( )*

A.帮助很大,将抽象化为具体 B.有帮助,能启发思维 C.帮助不大,需要靠自己想象 D.无帮助,依旧难以理解

14.在化学课上,你们有没有进行科学探究的学习活动?( )*

A.经常有 B.有过 C.没有

15.在化学的学习中,你是否学会了科学探究问题的科学方法?( )*

A.学会了很多方法 B.学会了一点 C.只是少许了解 D.没关注过这些方法

16.在课堂上老师一般是怎样呈现演示实验的?( )*

A.老师亲自操作演示 B.通过放映视屏 C.邀请学生共同参与

17.你在做化学实验之前的准备工作是( )*

A.预习课本上的实验 B.自己设计实验方案 C.没有准备

18.你能对接触过的化学实验提出问题吗?( )*

A.经常能提出问题 B.偶尔能提出问题 C.没想过要提出问题

19.你对化学实验提出的问题一般是( )*

A.原理性问题 B.装置改进问题 C.实验方法改进问题 D.成分探究问题 E.没有问题

20.在化学课上有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实验吗?( )*

A.经常做 B.做过一两次 C.没做过

21.如果要做探究性实验你会选择( )*

A.自己独立完成 B.与同学合作完成

我们的调查结束了,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