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教学大纲的两个范本转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三亚理工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2、1、16
范本一
《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 课程编号:15020092 学 分:9学分 学 时:174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相关课程:《建筑材料》、《建筑施工》 适用专业: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本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
2.知识点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建筑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及掌握施工图设计和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建筑工程施工图的应用方法;熟悉建筑构造组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下一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3.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相关知识点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主要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可根据具体教学时数选取教材中的有关章节,未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作为课外阅读材料。实际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内容,下面所列教学内容仅供参考。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建筑识图基础知识点(2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点和几何绘图的基本知识点;
1
熟悉建筑制图的标准和规范;
了解建筑制图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以提高制图的质量和速度。 2.重点: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投影的基本原理 3.难点:组合体的投影 (二)建筑施工图(1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建筑图例和建筑施工图的基本内容、用途和识读方法; 理解定位轴线的概念和尺寸的标注方法; 了解建筑施工图的设计要求。
2.重点: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识读 3.难点:建筑平面图和剖面图的识读 (三)结构施工图(1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构件代号和标注方法,能够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理解建筑构件的作用;
了解钢结构施工图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2.重点: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 3.难点:钢结构图的识读 (四)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单层厂房的构造组成和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理解单层工业厂房的重要结构构件的作用; 了解单层工业厂房和多层工业厂房的相关知识点。
2.重点:单层工业厂房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内容及读图方法 3.难点:单层厂房结构施工图的识读 (五)建筑构造概述(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建筑模数的概念,及房屋变形缝的作用、设置原则和构造;
理解建筑标准化的概念; 了解建筑的类别和等级。
2.重点: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和房屋变形缝的作用及构造 3.难点:建筑标准化概念的理解 (六)基础和地下室(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2
掌握常见基础形式的构造和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
理解地基与基础、刚性基础与柔性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的概念; 了解人防地下室的分类等级。
2.重点:基础的类型与构造,地下室的防水与防潮构造 3.难点: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 (七)墙体(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墙体的分类和承重结构方案,常用墙体和框架结构墙体的构造,及隔墙和复合墙体的构造;
理解圈梁、过梁、构造柱、勒脚及窗台等墙体细部的作用和构造方法; 了解墙体的作用及要求。 2.重点:常用墙体和隔墙的构造 3.难点:墙体细部构造的处理 (八)楼板层与地面(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楼板层的组成、楼板的类型与构造,熟悉阳台与雨篷的构造; 理解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特点和安装要求; 了解楼板层的设计要求和楼板的分类。 2.重点:楼板层的组成、类型与构造
3.难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安装要求,预制板缝的调整方法 (九)建筑装修构造(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墙面、地面和顶棚的装修构造; 了解幕墙的分类、构造和优缺点。
2.重点:墙面装修的构造,常见地面的面层构造,悬吊式顶棚的构造 3.难点:墙面装修的构造和悬吊式顶棚的构造 (十)屋顶(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平屋顶和坡屋顶的屋面防水和保温隔热的构造; 理解柔性防水屋面和刚性防水屋面的概念; 了解屋顶的作用和屋顶形式。 2.重点:屋顶的防水和保温隔热构造 3.难点:屋顶的防水构造 (十一)楼梯与电梯(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3
掌握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的预制构件形式及连接方式,楼梯面层构造处理及扶手与梯段和平台及墙的连接;熟悉台阶和坡道的构造
理解板式楼梯和梁式楼梯的概念; 了解电梯和自动扶梯的构造。 2.重点: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方法 3.难点: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 (十二)窗与门(4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常见门窗的构造和安装方法;
了解门窗的作用和分类,水平遮阳设施和垂直这样设施的作用和设置原则。 2.重点:木门窗和铝合金门窗的构造和安装方法 3.难点:铝合金门窗的安装 (十三)建筑工业化(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砌块建筑的构造要求; 理解建筑工业化的概念和途径;
了解框架轻板建筑的结构类型和装配式大板建筑墙板板缝的防水构造。 2.重点:砌块建筑的构造要求
3.难点:框架轻板建筑和装配式大板建筑的构造连接 (十四)工业建筑构造(8学时)
1.内容及要求
掌握单层工业厂房的主要结构构件的作用、墙体及天窗等的构造; 理解柱网和定位轴线的确定方法; 了解单层厂房细部构造。
2.重点:单层厂房主要结构构件和墙体的构造 3.难点:单层工业厂房主要结构构件的构造 三、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教学内容 建筑识图基础知识点 建筑施工图 结构施工图 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 建筑构造概述 基础与地下室 教学时数 讲课 24 14 14 8 8 8 4
练习 16 8 8 4 小计 40 22 22 12 8 8 备注 (必修/可选)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序号 7 8 9 10 11 12 13 14 教学内容 墙体 楼板层与地面 建筑装修构造 屋顶 楼梯与电梯 窗与门 建筑工业化 工业建筑构造 总 计 教学时数 讲课 8 8 8 8 8 4 8 8 138 练习 36 小计 8 8 8 8 8 4 8 8 174 备注 (必修/可选)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可选 可选 必修
第二部分 实践教学大纲
实习名称:房屋测绘实习 课程编号:15020144 学 分:1学分 学 时:28学时 一、目的与要求
建筑识图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综合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是学生绘制、阅读建筑施工图的基础,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投影和绘图读图知识点,激励学生勇于创新,全面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为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房屋的测量、草图和正式图纸的绘制等实训环节,使学生加深对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课程中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理解,了解常用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点的工程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房屋测绘 (28学时)
1.实验目的
(1)掌握投影基本原理知识点; (2)掌握绘制施工图的动手能力; (3)掌握绘图工具和绘图方法。 2.实习内容
5
(1)测量民用建筑的各部位尺寸; (2)整理数据,绘制草图; (3)绘制正式的建筑施工图 3.实习要求
(1)绘制建筑平、立、剖面图 (2)绘制屋顶平面图及楼梯详图 (3)完成设计总说明 4.注意事项
(1)房屋测量时要行动迅速,注意安全 (2)绘图过程中要认真细致 5.教学组织
(1)实习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5--6人,由班长,学习委员、各小组长分别对全班或本小组同学负费;
(2)每组学生共用一组数据,每位学生独立完成图纸的绘制; (3)绘图过程中教师及时辅导。 三、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项目名称 房屋测量 建筑平面图 建筑剖面图 建筑立面图 屋顶平面图 建筑详图 总 计 学时 2 6 6 4 6 2 28 实践内容及要求 测量房屋各部位尺寸并整理数据 绘制绘制建筑平面图 绘制建筑剖面图 绘制建筑立面图 绘制屋顶平面图 绘制楼梯间平面图 备注 必修 必修 必修 必修 可选 可选 四、成绩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应进行严格的考核并评定成绩。评定成绩的主要依据是实习成果的质量、实习的态度和完成的工作量以及在实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实习成绩评定依据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指导老师评语、实习出勤表。 实习成绩按五级分评定(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6
第三部分 课程考核大纲
一、考核方式
1.本课程理论教学考核采用百分制;由期末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拟以闭卷形式进行期末考试。
2.实践教学考核采用五级制记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根据学生完成实习报告、实习日记、指导老师评语、实习出勤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二、考核内容
1.建筑识图基础知识点(60分)
建筑制图标准和规范(5分);投影的基本原理(5分);空间点的投影(5分);空间直线的投影(5分);空间平面的投影(5分);直线上的点的投影(5分);空间平面上的点的投影(6分);平面立体的投影(5分);曲面立体的投影(5分);立体表面的点和线的投影(8分);组合体的投影(6分);
2.建筑施工图(28分)
建筑总平面图(2分);建筑平面图的内容、定位轴线的编号、尺寸标注和正确识读(12分);建筑立面图(6分);建筑剖面图(5分);建筑详图(3分)
3.结构施工图(6分)
基础图(1分);结构施工图的构件代号和标注方法(2分);楼层结构平面图的识读(1分);楼梯结构详图(2分)
4.单层工业厂房施工图(6分)
掌握单层厂房的构造组成(3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2分);单层工业厂房的重要结构构件的作用(1分);
5.建筑构造概述(8分)
建筑的基本构造组成(2分);建筑的分类及等级划分(2分);建筑模数的概念(2分);建筑变形缝的作用、设置原则和构造(2分);
6. 基础和地下室(14分)
地基与基础的关系(2分);常见基础的形式和构造(4分);基础的埋置深度(3分);地下室的防潮与防水构造(5分);
7.墙体(14分)
墙体的作用、分类及要求(2分);墙体的承重结构方案(2分);圈梁、过梁、构造柱、勒脚及窗台等的作用和构造方法(6分);隔墙的分类和构造(3分);复合墙体(1分)
8.楼板层与地面(12分)
7
楼板层的组成及设计要求(3分);楼板的类型与构造要点(5分);阳台与雨篷的构造(4分)
9.建筑装修构造(12分)
墙面装修构造(5分);地面装修构造(4分);顶棚装修构造(3分) 10.屋顶(12分)
屋顶的作用和屋顶形式(2分);平屋顶和坡屋顶的屋面防水做法(6分);屋顶保温隔热的构造措施(4分)
11.楼梯与电梯(10分)
楼梯的尺度(2分);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类型和受力特点(2分);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梯的预制构件形式及连接方式(2分);楼梯的细部构造(2分);室外台阶与坡道(2分)
12.窗与门(6分)
门窗的作用与分类(2分);常见门窗的构造和安装方法(2分);遮阳设施(2分) 13.建筑工业化(4分)
砌块建筑构造要求(2分);框架轻板建筑的构造(1分);装配式大板建筑墙板板缝的防水构造(1分)
14.工业建筑构造(8分)
单层工业厂房的主要结构构件的作用(4分);单层工业厂房的墙体构造(2分);柱网和定位轴线的确定方法(2分)
大纲说明
1.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根据教学条件和其他实际情况经教研室研究后作出相应调整,体现出职业教育的重点和特色;
2.本课程应以培养学生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及熟悉建筑构造的能力为主,辅以理论指导。教学应尽可能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3.由于本课程理论性、综合性、实践性很强,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教学活动,力求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技术的有机统一。有条件的班可组织学生到校外参观,及时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作业与课程进度相配合,次数根据与实际需要情况定夺,估计为约5次。
参考书目
1.《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丁春静,重庆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建筑识图与房屋构造》,尚久明,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年版
8
范本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编号:1103011 学 分:3学分
学 时:48学时(理论教学:32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 课程性质:必修
相关课程:《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第一部分 理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目标
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全校各专业的主要课程,是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适应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帮助大学生科学认识人生,加强道德修养,树立应有的法治观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课程。作为德育的主渠道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的课程。
2.知识点目标:结合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规律,帮助和指导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增强识别和抵制错误思想行为侵袭的能力,确立远大的生活目标,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一)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1.教学要求
了解: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意义与学习方法;大学生活的特点。
理解:树立新的学习理念;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掌握:应对适应问题的方式、途径;学会独立生活的能力;确立正确的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素质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9
2.教学重点
(1)正确看待大学生活的适应问题,积极寻找解决适应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2)以时代主题和历史使命为背景和依托,根据个人自身的特点,确立成才目标和发展方向。
3.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二)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1.教学要求
了解:理想、信念的涵义和特征。
理解: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与曲折性;立志高远与始于足下。
掌握:掌握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远大的理想。 2.教学重点
(1)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2)科学认识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信念。 3.教学难点
(1)认清实现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实践中把理想化为现实。 (三)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1.教学要求
了解: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优良传统、时代价值;经济全球化、民族精神、时代精神。
理解: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增强国防观念的意义。 掌握: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2.教学重点
(1)认识爱国是每个中国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情感、政治觉悟和价值规范; (2)掌握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爱国主义具有的不同时代特征。 3.教学难点
(1)在社会主义国家,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完全一致性;
(2)如何培养爱国热情、确立报国之志和践履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四)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1.教学要求
了解:世界观与人生观;人生目的的主要类型;人生价值的涵义和特点;人生价值的标准与评价;人生态度的涵义与类型;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用科学高尚的人生观
10
指引人生。
理解:人生目的在人生观中的地位;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科学论述。 掌握:人生价值选择和评价的原则及方法;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实践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新世纪新阶段对人生态度的要求;人生价值观的正确选择与评价;人生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人的本质;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的,摒弃错误的人生目的,追求高尚的人生目的; (3)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协调自我身心关系、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3.教学难点
(1)正确对待人生的各种境遇; (2)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五)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1.教学要求
了解: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历史发展;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重大意义。
理解:道德的功能与作用;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掌握:道德的本质;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原则;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2.教学重点
(1)正确对待中华民族的道德传统; (2)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 (4)我国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3.教学难点
(1)大学生与诚信道德
(2)努力提高道德修养的自觉性 (六)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教学要求
了解:公共生活及其特点;社会公德及其特点;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理解: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掌握: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11
2.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3)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与相关法律规范。 3.教学难点
(1)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2)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七)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1.教学要求
了解:职业与道德和法律;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理解:在艰苦中锻炼,在实践中成才;爱情与人生;婚姻与家庭。
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
2.教学重点
(1)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2)职业生活中法律的基本要求;
(3)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3.教学难点
(1)大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 (2)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 (八)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1.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内涵;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掌握:法律权利与义务;国家安全法律知识点;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
2.教学重点
(1)确立新的国家安全观;履行维护国家安全义务;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 3.教学难点
(1)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2)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九)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1.教学要求
12
了解:宪法的特征和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的行政法律制度、民事法律制度、经济法律制度、刑事法律制度;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民事诉讼法律制度、刑事诉讼法律制度、仲裁法律制度。
掌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教学重点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教学难点
(1)我国实体法律制度; (2)我国程序法律制度。 三、学时分配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教学内容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52秩序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 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 总 计
教学时数 讲课 3 3 4 3 3 3 3 4 6 32 练习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课外 小计 3 3 4 3 3 3 3 4 6 32 备注 13
第二部分 实践教学大纲
一、目的与要求
通过一系列学习和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法律基础知识点素养,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
项目名称
教学时数
目的要求
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明确良好
1
组织在校内外做好事、开展“从我做起”演讲比赛
4
道德品德的形成,必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道理,促进学生文明素质的提高。
以“感恩和善待”或“我
2
的父亲母亲”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小论文。
4
开设的目的及学生应达到的要求: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学习感恩并回报社会。 通过选取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代表性的案件,采用逼真的场景,
3
组织模拟法庭
4
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庭审的过程中学习法律知识点,接受法制教育,从而达到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并把
4
大学生暑期社会调查
4
课堂上的知识点准化为具体的实践,同时,在实践中又把理论性的东西进一步内化。
总计
16
第三部分 课程考核大纲
一、考核方式
本课程理论教学考核采用百分制/五级计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由期末考试(考查)成绩与平时成绩综合评定,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14
拟以闭卷形式进行期末考试。 二、考核内容
1.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10分)
(1)适应人生新阶段(5分);(2)肩负历史新使命(2分);(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3分)
2.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11分)
(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5分);(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分);(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3分)
3.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10分)
(1)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2分);(2)新时期的爱国主义(3分);(3)做忠诚的爱国者(5分)。
4.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12分)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4分);(2)创造有价值的人生(4分);(3)科学对待人生环境(4分)。
5.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12分)
(1)道德及其历史发展(2分);(2)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3分);(3)弘扬社会主义道德(3分);④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4分)。
6.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10分)
(1)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2分);(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5分);(3)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3分)。
7.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12分)
(1)职业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5分);(2)大学生择业与创业(3分);(3)树立正确的恋爱婚姻观(4分)。
8.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8分)
(1)领会社会主义法律精神(2分);(2)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2分);(3)增强国家安全意识(2分);(4)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2分)。
9.了解法律制度 自觉遵守法律(15分)
(1)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制度(5分);(2)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7分);(3)我国的程序法律制度(3分)。
参考书目
1.《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靳诺、郑永廷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2.《大学生问题》,马长英,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15
3.《高校政治理论课参考文献》,周全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现代思想道德教育与方法》,郑永廷,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德育创新论》,吴亚林,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6.《现代德育人本论》,杨超,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伦理学》,罗国杰,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8.《现代道德教育论》,李萍,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面对道德----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陈晓平,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10.《社交礼仪教程》,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1.《个人交往主体性研究》,龙柏林,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2.《人性论》,王海明,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3.《文化视野中的青年道德社会化》,李萍、钟明华主编,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4.《社会道德与个体道德》,田秀云,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15.《全球问题与德育》,李太平,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6.《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周昌忠,三联书店,2002年版。 17.《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朱贻庭,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8.《诚信 善待 宽容》,[美]阿尔伯特•哈伯德,李家驹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9.《政治观教育通论》,王玄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