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卷第4期 2008年4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 1.14 No.4 Apr.,2008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张光辉 ,边延辉2,董鹏3 150380; (1.黑龙江农垦总局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心,哈尔滨150090;2.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哈尔滨3.长春建工集团吉源建设股份有限公司,长春130021) [摘要]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基本经济细胞、效益的源泉、生产要素的 集结地、管理水平的体现和来源、信誉的窗口,也是施工企业中一切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的3个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原则、途 径、本质特征及核心内容。 [关键词]施工项目;现场管理;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7175(2008)04—0303—02 是一个投入和产出的系统。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 进行投入产出的分析,搞好责任成本管理,对所有资源要 素按时间节奏进行动态优化组合,以保证以最低的投入 获得最大的产出,亦即,工程项目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每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基本经 济细胞、效益的源泉、工作要素的集结地、管理水平的体 现和来源、信誉的窗口,也是施工企业中一切管理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它直接维系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通过加 强现场管理,坚持以安全质量为重点,以合同管理为核 心,以成本控制为手段,才能达到最终提高企业综合经济 效益的目的,求得全方位的社会信誉,从而获得更为广阔 的企业自身生存、发展的空间。 环节都要进行项目成本控制。成本核算过程与施工生 产过程同步进行,在时间上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项目 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一致性,才能真正做好项目成本控 制。 一l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包括技术、社会、经济3个分 系统,这三者是施工项目系统的3个不同的侧面,三者密 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2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 原则 从科学的定义来说,控制是指按照预定的目标或计 划,对经济活动过程和其他事项进行指挥、调节、限制和 监督,使其达到预定目标的一种有组织的行动。 1.1技术系统 技术系统是3个分系统的核心,因为施工项目现场管 理的最终目的是向业主交付低成本高质量的工程产品。 施工活动关键是技术性活动,只有采取先进的技术措施, 才能做到低投入高产出,并创造优质产品。确定科学、合 理的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是技术系统的重要内容。 1.2社会系统 施工项目是由人来操作的,故必然产生人与人之间 的联系,即为社会系统。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人是第一要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指在项目成本的 形成过程中,对施工过程中所消耗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 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及时纠正要发 生和已经发生的偏差,把各项生产费用控制在计划成本 的范围之内,保证成本目标的实现。因此施工现场项目 经理部在对项目施工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时,应遵循以下 基本原则: 2.1成本最低化原则 施工项目成本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成本管理 的各种手段,促进不断降低施工项目成本,以达到可能实 现最低的目标成本的要求。在实行成本最低化原则时, 应注意降低成本的可能性和合理的成本最低化:①挖掘 各种降低成本的能力,使可能性变为现实;②要从实际出 发,制定通过主观努力可能达到合理的最低成本水平。 素。工程施工项目的第一责任人项目经理必须具备较高 的政治素质、具有较全面的施工技术知识、具有较高的组 织领导工作能力。 . 1.3经济系统 经济系统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系统的关键分系统, 是“目标分系统”之一。工程施工是一种生产活动过程, 同时也是经济活动过程。工程施工势必投入“人、材、机” 及资金,投人太多会造成浪费,投入不足又会影响施工进 度与工程质量。 经济系统是与技术系统、社会系统相伴随而发生的, 2.2全面成本控制原则 全面成本管理是全企业、全员和全过程的管理,亦称 “三全”管理。项目成本的全员控制有一个系统的实质性 内容,包括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网络和班组经济核算等 [收稿日期】2OO7—11—30 [作者简介]张光辉(1967一),男,黑龙江萝北人,高级工程师,从事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边延辉(1967一),女,黑龙江拜 泉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工程环境评价工作;董鹏(1979一),男,吉林长春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施工现场 管理工作. -・-——3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14卷第4期 2008年4月 水利科技与经济 Water Conservanc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conomy V01.14 N0.4 Apr.,2008 等,应防止成本控制人人有责,却人人不管。项目成本的 全过程控制要求成本控制工作要随着项目施工进展的各 个阶段连续进行,既不能疏漏,又不能时紧时松,应使施 工项目成本自始至终置于有效的控制之下。 选择、施工顺序的安排和流水施工的组织。正确选择施 工方案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在。 (2)在施工过程中努力寻求各种降低消耗、提高工效 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降低成本的技术措施。 2.3动态控制原则 施工项目是一次性的,成本控制应强调项目的中间 控制,即动态控制,因为施工准备阶段的成本控制只是根 据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内容确定成本目标、编制成本计 划、制订成本控制的方案,为今后的成本控制作好准备; 而竣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由于成本盈亏已基本定局,即使 发生了纠差,也已来不及纠正。 (3)严把质量关,杜绝返工现象,缩短验收时间,节省 费用开支。 3.3经济措施 (1)人工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善劳动组织,减少窝 工浪费;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 作;加强劳动纪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严格控 制非生产人员比例。 (2)材料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改进材料的采购、运输、 收发、保管等方面的工作,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节约采 2.4目标管理原则 目标管理的内容包括:目标的设定和分解,目标的责 任到位和执行,检查目标的执行结果,评价目标和修正目 标,形成目标管理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即PDCA 循环。 2.5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各部门、各班组在肩 负成本控制责任的同时,享有成本控制的权力,同时项目 经理要对各部门、各班组在成本控制中的业绩进行定期 检查和考评,实行有奖有罚。只有真正做好责、权、利相 结合的成本控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购费用;合理堆置现场材料,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严格 材料进场验收和限额领料制度;制订并贯彻节约材料的 技术措施,合理使用材料,综合利用一切资源。 (3)机械费控制管理。主要是正确选配和合理利用机 械设备,搞好机械设备的保养修理,提高机械的完好率、 利用率和使用效率,从而加快施工进度、增加产量、降低 机械使用费。 (4)施工管理费控制。主要是精减管理机构,合理确 定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节约施工管理费等等。 3.4“以人为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提高劳动生产率具有重 要意义。列宁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保证新社会制 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条件。施工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 可以加速施工进度,缩短工期,使施工项目早日竣工投入使 用,因此可以大大地促进项目成本的降低。此外,劳动生产 率的提高为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莫定 了基础,从而增强了员工们的劳动积极性。 项目成本控制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济措施、提 高劳动生产率四者是融为一体、相互作用的。而“以人为 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现“3个措施”的根本。 综上分析,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体现了 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的本质特征,并代表着施工项目现场 管理的核心内容。可以说,施工项目现场管理中的成本 3 降低施工项目成本的途径 3.1组织措施 项目经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全面组织 项目部的成本管理工作,应及时掌握和分析盈亏状况,并 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工程技术部是整个工程项目施工技 术和进度的负责部门,应在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前 提下尽可能采取先进技术,以降低工程成本;经营部主管 合同实施和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工程进度款的申报和催 款工作,处理施工赔偿问题,经济部应注重加强合同预算 管理,增创工程预算收入;财务部主管工程项目的财务工 作,应随时分析项目的财务收支情况,合理调度资金;项 目经理部的其它部门和班组都应精心组织,为增收节支 尽责尽职。 3.2技术措施 (1)认真会审设计图纸,制订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施工 方案,以达到缩短工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目的。施 工方案主要包括四大内容:施工方法的确定、施工机具的 控制是施工项目现场管理绩效评价的客观、公正的标尺。 [参考文献] [1]吴涛.施工项目经理工作手册[K].北京:地震出 版社,1999.337—339. 0●o0●口0●o0●00●oo●0o●00●00●00●o0●o0●00●00●00●0o●Oo●00●00●口o●00●o0●oo●0o●0o●口0●o0●o0●00●o0●o0●o0●0o●o0●Oo●o0●O0●o0●o0●o0●o0●oo●o0●00●o0●o (上接第284页) 阿克苏市最大可支撑人口为298万人左右,承载能力基本 上保持稳定。将最大可支撑人口数量与现状人口数量和 人口数量的预测值相比,得到水资源承载能力的评判。 初步结论是,2015年水资源承载能力现状满足社会经济 发展要求,城市人口基本达到饱和。 口为298万人,结果合理。 [参考文献] [1]刘敏.水资源量与城市人口规模[J].城市环境与 城市生态,2OO4,17(2):27—28. [2]王煜,黄强,刘昌明,等.基于最大可支撑人口的 水资源承载能力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2,16 (6):54—57. 4结 语 以文献建立的最大可支撑人口的水资源承载能力模 型,通过对阿克苏市水资源承载能力主要影响因素的水 资源可利用量、生态和环境需水量、人均生活和GDP需耗 水量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阿克苏市最大可支撑人 __。——[3]阿克苏地区行署办公室,阿克苏地区统计局.阿克苏 统计年鉴(9x ̄3—2005)[M].阿克苏:阿克苏地区行署 办公室,阿克苏地区统计局,20O6. 3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