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盘古开天地》教学设计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课文处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作者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赞美了他为开辟天地而勇于献身的精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感受神话中的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所以,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尝试复述故事;其次还要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话中的神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盘古伟岸挺拔和无私奉献的形象;还要了解神话这种文学体裁,感受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进一步加深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充分利用现实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优化语言教学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学体系。”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总结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新课学习,并采用学法迁移,以1+1的形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教学。做到了立足教材,向课外延伸,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了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小组合作交流、点评,并通过“一起阅读吧”APP阅读平台,完成课前预习、课后拓展阅读等一系列阅读任务,激发了阅读兴趣,培养了自主学习意识,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1
【教学内容】
1.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文:《盘古开天地》。 2.拓展阅读《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力目标:通过初读课文,概括故事主要内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特点。
情感目标:通过边读边想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阅读方法,学习神话故事,通过品读词句,感受故事中神奇的想象,感悟人物特点。
难点 :
1.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课文中神奇的地方。 2.能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交流对盘古的感受。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阅读文本 【教学课时】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阅读情况
1、展示课前读神话故事的情况。 2、交流讨论阅读方法。 3、生谈阅读方法。 4、师归纳,板书阅读方法。
2
(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阅读方法来学习课本上的一篇神话故事——第12课《盘古开天地》,请同学们翻开P48页。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将兴趣、习惯的培养贯穿始终, 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课前通过展示阅读情况,与学生进行阅读方法交流,总结阅读方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而且为新课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新课学习
(一)梳理故事主要内容。
(过渡句)师:昨天让同学们回家预习新课,并在“一起阅读吧”APP阅读平台完成课文朗读任务,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完成的情况。
1、师查朗读情况、评价、小结。
(过渡句)师:预习课文中,我们还梳理了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下面大家就来汇报一下预习成果。
2、出示问题:起因、经过、结果 3、生梳理预习成果、汇报。 4、师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朗读,学生在相互评价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技巧。学生通过梳理汇报预习成果,感知文本,理清脉络,还进行了语言概括能力的训练。] (二)找句子,感受神奇。
(过渡句)师:我们知道,神话故事有一个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有着十分神奇而大胆的想象。
1、默读课文,在文中用“______”划出你觉得神奇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写下自己的体会。 2、学生自读勾画、批注。
3、交流汇报,读中悟神奇。 预设:
3
(1)A.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像个大鸡蛋。
(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3)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4、说话训练:用“他的______变成了______。”句式练习说话。 5、师总结:故事中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我们抓住重点的词句,并在读中想象画面,感受到了神话故事中的神奇。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边读边发挥丰富的想象,品味文中词藻之精美,感受神奇,表达感悟。践行生本理念,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品读词句,评价人物。
(过渡句)师:神话故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有着鲜明的性格特点,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孩子们,你们觉得盘古伟大吗?盘古的伟大就流淌在课文的字里行间,现在就让我们细细地品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更深入地感受盘古的人物形象吧。
1、出示(阅读提示):再读课文,用“~~~”划出描写盘古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心目中的盘古是什么样的?
2、学生学习、批画。 3、分享交流,教师点拨。
(1)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听见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找出动词,体会人物力大无比的特点。)
(2)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找出动词,角色扮演,感悟人物有责任心特点。)
4
(3)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想象画面,感悟人物持之以恒、坚强不屈、认真负责的特点。)
(4)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感情朗读,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毫无保留。)
4、说话练习:用“我心目中的盘古是______的。”句式说话。 5、师总结: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品读文中关键的词句,就能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分析得如此透彻。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创设自主学习情境,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主动探索和研究,培养学习自主性和团结协作意识,提升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四)整体回顾,讲述过程。
(过渡句)师:现在我们对这个故事有了深入的了解,也认识了盘古,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1、给出时间词,引导学生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盘古昏睡——盘古醒来后——盘古分开天地后——盘古倒下后——盘古创造宇宙。
2、师适时点拨、评价。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通过复述,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语言概括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课外拓展阅读
(过渡句)师:神话故事这么有趣,大家也学到了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那现在就让我们牛刀小试,阅读《夸父追日》。
1、出示阅读提示:
1)概括故事的内容(起因、经过、结果)
2)用“_____”划出你觉得神奇的语句,写出你的体会。
5
3)用“”划出描写夸父的语句,说说你心目中的夸父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老师随机指导。 3、生汇报。
[设计意图: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结合,活学活用,以合作促思考,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 四、总结阅读方法,鼓励读书
1、师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生谈收获。
3、师总结神话故事的特点和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
4、师:阅读寄语;推荐书目《快乐读书吧》中《希腊神话故事》;布置阅读任务:登录“一起阅读吧”APP平台,进行阅读打卡、闯关,发表读后感和读书笔记。
[设计意图:此环节进行课后延伸,教师趁热打铁,推荐《快乐读书吧》的阅读书目,并通过“一起阅读吧”APP平台,架设阅读桥梁,让学生将本节课学到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达到学以致用,挑战阅读新高度,拓宽阅读视野的目的。] 五、布置作业
用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希腊神话故事》,登录“一起阅读吧”APP完成打卡、闯关任务,并发表读书体会。
[设计意图:鼓励阅读,学会摘抄好词好句,并把阅读感悟写下来。让学生养成勤思考,勤动笔的阅读习惯,做到读有所感,读有所悟。 ] 六、板书设计
12 盘古开天地 神话
勇阅初读全文 概括大意 起因: 一片混沌 于献身 6
读
方法 经过: 开天辟地 想象画面 感受神奇 顶天立地 品读词句 评价人物 结果: 化为万物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的板书浓缩教学内容,直观展示内在联系,有利于学生的感知与理解,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教后反思:
《盘古开天地》是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篇课文,它是一篇神话传说。我在教学时,通过总结阅读神话故事的方法,启发学生运用阅读方法进行新课学习,并采用学法迁移,以1+1的形式,进行课外拓展阅读教学。
首先,我紧紧抓住神话故事的特点,以“传说中的盘古是怎样创造美丽的宇宙?”为主线展开教学,在引读、想象、体验中感受盘古这一神话人物那顶天立地的高大形象和勇于献身的伟大精神,领略神话故事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
其二是在品读词句时,我指导学生抓住“混沌”“轻而清”“重而浊”等词语,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神奇,让学生找出描写的语句,以及描写盘古动作的词语,比如 :“拿”、“劈”、“顶”、“踏”、“站”等词,并加上自己的动作,让学生感受这些词语使用的妙处;同时,创设情境,让学生体会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让学生伸出双臂上举,静静站1分钟。以此想象盘古顶天蹬地持续了多久?他累吗?从而感悟盘古的人物特点。
其三,学生通过学习方法,运用方法,在课内外相结合的学习中,拓展了阅读面,提高了阅读兴趣,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本节课也存在有不足之处,复述是中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所以对于复述课文的指导与练习不够,以后在此方面教学中要多加改进。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