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蟋蟀的住宅》合作点研究
学 科 课 型 教学内容 语文 阅读 单元 4年级上第3单元 课题 《蟋蟀的住宅》 教师 时间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蟋蟀住宅的特点 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合 作 点 根据“学习提示”,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作者是怎样连续细致观察的,蟋蟀住宅的特点是什么,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 确定依据 学习重难点的核心性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学习提示: 1.自读课文,勾出表现蟋蟀住宅特点以及它如何修建住宅的词语或句子。 2.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是在怎样观察的? 小组汇报交流实录: 小组成员1: 蟋蟀住宅的特点有: 隧道——排水良好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拟人的手法) 门——隐蔽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比喻的手法) 平台——平坦(教师板书:隐蔽 平坦)
合 作 流 程 (合作步骤或方式,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等详细描述)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拟人手法) 师:这些都是从哪一方面介绍蟋蟀的住宅?介绍完蟋蟀住宅的外部后,作者又发现了什么? 小组成员2: 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是:简朴、清洁、干燥、卫生(教师板书:内部:简朴、清洁、干燥、卫生) 师: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 小组成员3: 动工时间:十月,秋天初寒 挖掘过程: 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铺开。 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 小组成员4: 长时间修整 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即使在冬天,只要天气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抛出泥土来。 师: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是怎样在观察蟋蟀的? 生:连续细致。 合作效果 (具体语言描述) 通过蟋蟀和人类比住宅环节,促使学生去探究蟋蟀的住宅,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住宅”入手,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并适时地进行拟人句的学习,这也是本篇文章很大的亮点,此文不仅是科学说明文同时也是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课文中的语言乍看平实,其实文章涵盖着作者浓浓的情怀。小组合作探究蟋蟀住宅的特点和蟋蟀是如何修建住宅的,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使学生在情感的感染之下学习观察,潜移默化地受到作者喜爱昆虫、热爱自然的教育。
反 思 (合作点的选择是否合适,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著名的教育家说:“信息,到处是信息,惟独没有思考的大脑。”愿教师多思考,不要被热热闹闹的假象所迷惑,盲目模仿别人的结果适得其反。只要你静下心来,走下讲台,弯下腰和学生近一些,就可以听到学生的心声,就可以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因此,教师在实践中必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小组学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