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 http://www.doczj.com/doc/cc2876664.html 浅析现代汉语词缀分类作者:马红
来源:《中国学术研究》2013年第04期
摘要:现代汉语的词缀是⼀个很值得深究的问题。近期以来词缀系统的发展与前景引⼈
注⽬,词缀则向着更加丰富的⽅向发展,表现为汉语词缀语素在数量上不断上升,构词能⼒也⼤⼤提⾼。本⽂着重从词缀分类的⾓度对现代汉语词缀进⾏了研究讨论,希望能该⽅⾯的研究提供⼀些参考。关键词:现代汉语词缀;分类;对外汉语教学
王⼒先⽣说过:“汉语复⾳词的构成,可以分为三⼤类:(⼀)连绵词;(⼆)词根加词头、词尾;(三)仂语的凝固化。”他还指出,添加词缀是词汇由单⾳节词向双⾳节词发展的主要⼿段之⼀。事实上,词缀不仅可以使单⾳节词向多⾳节词转化,还可以使其从双⾳节词向多⾳节词转化。因此,词缀具有构成新词的功能,他对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起着⾄关重要的作⽤。如词缀“感”可构成“危机感、责任感、亲切感、认同感、失落感”等等很多新词。前⼈关于现代汉语词缀分类的研究有很多,但是⽐较零散,缺乏⼀定的系统性。按照不同的标准,笔者认为我们可以把汉语词缀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进⾏分类。1.根据词缀在构词时的位置
根据词缀在构词时不同的位置,我们可以把词缀分为前缀、中和后缀。前缀是指粘附于词根前⾯的词缀,如“初⼀,初⼆…”中的“初”,“⽼张、⽼李、⽼王”中的“⽼”,“阿猫、阿⽑、阿宝、阿桂”中的“阿”;中缀是指嵌⼊两个词素中间的词缀。不过汉语⾥的中缀⼗分有限,有“忍不住、了不起、吃不消、顾不上”中的“不”,“来得及、吃得消、赶得及、玩得爽”中的“得”等。后缀是指粘附于词根后⾯的词缀。如“超然,天然、显然、飘然”中的然,“校址、旧址,新址、⼚址”中的“址”等等有很多,这⾥就不⼀⼀列举了。
2.根据定位性原则以及语义的虚化程度
根据词缀的定位性原则,再结合语义的虚化程度,我们可以将词缀分为典型词缀和类词缀。典型词缀⼀⽅⾯具备汉语词缀的基本性质,另⼀⽅⾯,还有⼀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词汇意义已经完全消失,再也不能以其在合成词⾥的意义独⽴成词或⽤作简称了。如“初”、
“第”“阿”等作前缀时为典型词缀。类词缀是指那些介乎词素与词缀之间的语⾔单位,它或多或少地还保留这原来的词汇意义。如“护⼠、学⼠、硕⼠、博⼠、道⼠、传教⼠、⼤⼒⼠”中的“⼠”,指各种各样的⼈;再如“指导员、裁判员、通讯员、共青团员、党员”中的员,指从事某种⼯作或学习的⼈。这样的例⼦还很多,在下⼀章中将会详细谈到。3.根据词缀标志词性的功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