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2002年,我从武汉转学 那时候我还沉迷于《幽默 作到温州读六年级。由于体质 不好,我常常肚子疼,上学 年也是三天两头翘课。彼时爸 惦妈工作初定事务繁多,谁都 ,大师》《老夫子》和书店里流 行的儿童读物,但手上很少有 自己的书,出门也不会带。因 此,在反反复复、断断续续的 练习中,我开始读这两本书。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号称 吃了老虎的青蛙,一头长发的 男孩子,给虎大嫂接生的老医 顾不上我在学校里成绩如何, 却心疼我作业重,晚上还抽 空替我做一做。我落下的课 程多,整个小学阶段就是这 么稀里糊涂应付过来的。 后来发现,小学六年的课 程其实不算什么,稍微用心 补一补,就能应付过去。爸 妈从来不觉得小学和中学的 生。这是我1 0岁以前读过的 最丰富的书,有童话、谜语、 童诗,有学校故事、科学故事、 民间故事。小时候我想要的神 奇物品,除了永远吃不完的面 成绩能说明什么问题,他们在 包、永远喝不完的酒(我以为 酒是一种非常好喝的东西)之 外,最渴望的就是永远读不 完的故事书了。所以我太喜欢 意的是我有没有找到真正喜 欢学的东西。所以我想看书 就看书,想养兔子就养兔子, 想不上课就“肚子疼”。有一 阵子爸妈给我买了玩具琴,只 有两个八度,我玩了几个月。 这两本书了,它们是阿拉丁神 灯,是七色花,是一切我能想 到的宝藏。 爸妈商量了一下,迅速给我 买了一架真正的钢琴,又为 我请了钢琴老师。 钢琴老师住在比我们家 漂亮的小区,家中布置古典文雅,钢琴 但在老师家里,偷空读这 两本书的时间并不多。少则几 分钟,长则一刻钟,前面的学 生从琴凳上站起身来,我就只 能把书放下了。有一次我读得入迷,老 师性格比较内敛,不好意思提醒我,半 放在客厅,倒像是一件最家常的物品。 老师30岁左右.带了好几个学生,挨 个儿教,每人一两个小时,隔一段时间 把学生集中起来上一次乐理课。我去的 晌才轻声地说:“先上课,上完课再看。 ’ 下次去上课时,书还在原处没有拿走, 像是特意为我预备的。 时候,上一个学生的课可能还没结束, 我在那里学了大半年琴,不记得读 了多少个故事。比较头疼的一件事是, 我不敢随便在别人的书里折页做记号, 就坐在靠椅上等。不知道是哪一次,茶 几上放了两本《365夜故事》。 一 壤吧 所以每次都要翻半天,但我乐此不疲。 后来不再出去学琴,改请钢琴家教, 考过四级后也很少再碰钢琴。十几年后 回想起那段日子,是暗淡的客厅和钢琴、 模糊的人影,纸张在显眼的地方微微翻 定是关键物品,就像游戏里的隐藏任务, 没接下它,就不会开启一条新的剧情线。 但我没想到它后来竟变成了主线剧情。 我开始写作时,没有丝毫犹豫,下 笔就是冒险故事、寻宝故事,种种考验. 种种离奇的场景。主角不重要,谁来都 行,公主啊,王子啊,龙啊,巫师啊, 动。我去书店里找《365夜故事》却没 有找到,但是看到了另一本书——《一千 零一夜》。之后,我又找到了阿拉伯神话、 希腊神话、意大利童话,还有用多种颜 色区分的民间故事宝典。它们在我的书 读者不需要了解主角是谁,因为重点在 “玩”,在我一笔一笔描绘出来的世界里 玩。我没有在塑造人物方面花过太大的 架和MP4里待了很长时间,从高中到大 学。那时我感觉自己像国王,坐拥一个 心思,没有去深入挖掘什么人性,什么 恶人心中也有善良,好人心中深埋黑暗。 只有已经做出的选择,才能判断这是怎 样的一个人。 迄今为止,我的故事里绝大部分主 故事宝库,真是永远永远都读不完。 这大概已经证明,我找到真正喜欢 的事物了吧。 后来我又陆续找到了一些自己喜欢 角,一定没人想得起名字。民间故事里 的事物,如写作、游戏、猫、多肉植物, 每找到一样,都忍不住感叹,生活越来 的角色,一样不需要交代清晰的身份背 景,爱谁谁,赶紧上路,打怪挖宝才是 正经事。写完心满意足,迟早有一天, 我会攒出一本厚厚的故事集,365夜, 夜夜撕开宇宙和黑暗去冒险。 越有意思了。要对每一样喜好追根溯源 是很难的事情,我知道那两本故事书一 大学毕业后,我选择读研究生。导 师知道我喜欢民俗和民间故事,喜欢儿 童文学,建议我去看看l00多年前的人 是怎么写的,民间故事是怎么融入后来 的儿童文学的。我欣然接受任务。 后来发现这是个六星难度的任务, 我做了四年才刚刚有一点儿眉目。 但没白花时间,很多几乎被所有人 遗忘的事情静静躺在故纸堆里,等我一 页页翻找,就像寻宝,等我发出一声“原 来如此”的惊叹。我看到一个个民间传 说像飞鸟一样,在世界各地落下影子和 …… 缎. …… 羽毛,看到精心筹划却戛然而止的事件, 看到很多被拿来当作证据的谎言。我看 到那些早已死去的孩子当年在读什么, 是什么让他们变成后来的样子。历史是 奇妙的东西,你永远不可能得知分毫不 差的真相,只能无限接近,拼凑分析。 但这些重新拼凑的场景和事件,总会给 人百般启迪。 年前的事情,就连三四年前的事情也都 全然忘记了,翻看过去的Et记时,仿佛 在阅读别人的人生。我当然不会说,如 果当年没在钢琴老师家中发现《365夜 故事》,我就不会爱上民间文学和冒险 故事,就不会选择童话作为自己挚爱的 写作题材,还在毕业后继续研究它们的 历史。但今天的自己是昨El无数事件的 交集和结果,就目前来看,那两本书清 晰地烙在我的记忆中,提醒我,它们确 实是我生命中极重要的事物。 (选自《读者·校园版》) 从某个角度来说,历史学家是高明 的故事创作者。 人的记性真是很不可靠的东西。如 今我已步人人生第二阶段,别说是十几 “于当智多星))参考答霁 猜谜语 1.樊 2.八 .目4. 陌 5.生 6.乌 7.拿 8.关汉卿(苏武字子卿) 9.此一时,彼一时 1 0.赵 看1§》猜威{吾 待字闺中 九牛二虎 吊若木鸡 密不通风 推三阻四 以卵击石 谴{季敛摹 李白访友:前两个谜面的谜底是“藕”,后为杜甫的“杜”字。 曹雪芹爱厨艺:前者是藕,后者是鱼。 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