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村医调研报告――对村医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村医调研报告――对村医现状与问题的研究

一,引文

从 2021 年6 月25 日开始,我们进行了近10 天的暑期调研活动,这十天来,我们行进在广西扶绥的土地上,在暴雨中,在泥泞中寻找出我们一条通往群众,通往新型农业合作医疗实际情况的道路。时间虽短,但是我们的行程有着周密的计划。我们的实际调研从27 日开始,从那时起,我们走访了扶绥县卫生局、县医院和县中医院,以及渠黎、东门、岜盆、龙头、新宁、中东这六个乡镇和它们下属的近二十个村落。在这其中,我负责采访了新宁镇长沙村的王医生和中东乡新隆村的李杨军医生。这两名医生的状况有很大的差别,也正是因此在比较之中,我们可以从这些不同和相同之中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并藉此对整个农村医疗系统和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具体情况

长沙村和新隆村乍看之下并没有什么不同,它们在经济上并没有很大差距,年人均收入都在扶绥县的平均水平左右。在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上,似乎新隆村更胜一筹,因为新隆村的大部分道路都得到了固化,而长沙村的仍然不缺乏泥泞的土路。在住房上,新隆村的楼房比起长沙村要更多,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新隆村能在人均收入上要略高于长沙村。然而在医疗水平建设上,长沙村走在了新隆村的前面。尽管两个村子的村民医疗档案都没有完全建立好,但是长沙村正在建立中,而新隆村的医疗档案建设仍处于规划阶段。不过我从村医处并没有了解到两地的医疗状况有什么很大的不同,单从两位村医提供的数据来看,两地的居民的健康状况并没有什么不同,现在每天看病的人数仍然在10 人以下。

两位医生的出身很不相同。王医生的祖上是中医世家。今年六十多岁的他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接替他的父亲从事村医1的职业以来,一直肩负着为乡里人看病治病的责任。而李医生则不是这样,他从事

村医的职业并不是源于家庭原因。九十年代,从医科院校2毕业的李医生已经跟随那时的村医老先生有了几年的工作经验。看到身边这个年轻人精明能干,村医老先生于是将他的职位托付给李大夫,这才有了现在的新隆村李杨军医疗点。两位村医的家里都有很多人,王大夫已经是家里的长辈了,由于他现在的精力已经难以承受高强度的农业劳动,于是王老先生的收入主要来自于他从事的村医工作,相对而言老人家的生活就要拮据一点,每年他能有5000-*****元的收入。而李医生由于同时从事家里的农业生产,他的收入就要多一些,可以达到每年***** 多元的水平。两人家里的人数都是5-6 人,而且他们家里的年收入都大致是***** 元左右,在农村中应该算是中等水平的家庭。王医生和李医生尽管从事这个职业的原因并不是一样的,但是他们都在这个职位上工作了十年以上。王医生的祖上是中医世家,外加上他开始从事这份工作的时候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阶段,因此他从医伊始并没有什么村医执业证书和执业医师证书,他的这两份证书是在后来农村医疗改革时候才考得的。而李医生由于上中专的时候就是以成为医生为目标,因此获得这两份证书是在他毕业之时。这份工作虽然对于他们而言并不能提供多少的收入,但是这份工作因为其救死扶伤的特殊属性使得他们在村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从事村医的王医生和李医生因此也受村民们尊敬。所以尽管收入不是很多,但是他们对现在村医的工作还是比较满意的。王医生因为现在年纪已经很大了不能从事强度高的农活,因此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村医这个工作之上,每天村医工作的时间有时会在12 个小时之上,而李医生仍然要兼顾家里的农活和照顾他出生不久的孩子,尽管如此,他每天仍然有8 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严格说来,村医的工作强度并不是很高,但是由于农民们往往早出晚归下地生产,青壮年患者的就医的时间往往在早上的六七点和下午的六七点,但是这就会打扰到村医的正常休息时间。另外来看,由于村里的老人就医的时间主要在白天尤其是中午和下午这些时间段且没有大量集中的现象,村医就不得不花上大量的时间等在卫生所中,这对于他们的日常生活肯定是不便利的。面对这个问题,

这两位村医用相同的方法4进行解决,就是将自家的房子的一部分改造成村卫生所或是租赁自家住宅旁边的一栋房子来用作卫生所。通过这样的法,两位村医就可以把自己工作的地点和住处相结合,他们往往早上七点就来到村卫生所,一直工作至十二点,然后回家吃午饭并休息一会儿,接着回到村卫生室。当然,如果家里有事需要他们亲到帮助,这种安排也可以使他们尽可能地缩短行走在路途上的时间,并将从事村医工作的成本降到最小。

尽管如此,面对一些难以行动的老人,他们仍然需要提供出诊的服务。对于农村的医疗来说,出诊的服务即使不是免费的也是近似于免费的,出诊费很少会高于一元钱。出诊的情况视不同的时期而定,不过对于这两位医生,因为长沙村与新隆镇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疾病爆发的情况,相对而言这两位医生的出诊次数还是很少的。但是,由于现在农村正在建设村民医疗档案,乡镇医疗院的人手偏少以至于不能完全应付这项工作,此时村卫生所的这些医生们便不得不抽出一些时间和乡镇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一起挨家挨户地宣传并建立这项档案。因为,据我所知,很多村民并不是很了解这项政策的意义,因此也就对医疗档案的建立不是很热心,导致要求村民集体到村医疗点建立档案的方法同样很难得到实行,于是村医们也就不得不抽出更多的时间用于这项工作上。比如说李医生所在的新隆村正要从事村民医疗档案的建设,尽管他之前并没有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时间,但是李医生认为在可见的将来,他会用较多的时间来完成这项工作。两位医生出诊的时间也并不固定,王医生年纪已大,并不适合自己骑摩托车出行,他出诊的方式主要依靠步行。而正值壮年的李医生出诊则骑乘自家的摩托车,相对而言出诊所需的时间就会缩短不少。

然而,由于国家当今的政策不允许村医为村民们采取点滴注射的治疗方法,村医所能做的事情大幅减少。这和农村地生活方式还是十分相关,因为农民们几乎要把全部的时间用在农业活动之上,因此他们就不可能有其他的工夫来关心自己的健康。村民们看病只注意一点,就是如何才能让并尽快地被治愈以便能够更快地回到田地中继续工

作,在这种情况下,打针和打点滴相对于吃药这种缓慢且较昂贵的方法自然会被优先选择。也正是因为这个,据这两位村医说,他们既没有为农民提供过类似健康咨询的服务,也没有村民要求过这种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村医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卫生所等待村民们来看病,而医疗健康宣传只是配合上面的要求才会不定期地进行,而没有自发组织的情况。村医的收入除去每月300 元地村医补助,主要就是来自村民们看病的收入和卖出药物的收入。药物的提供厂家虽然是由县里招标后选择,名义上是最低的价格,但是由于国家规定村医不能够将药品提价超过15%以获得更多的收入,村医从药品中的收入仍然有限。更何况国家正在进行药品零差价的改革,接下来的日子中村医们从药品处获得的收入应该会进一步减少。对此,王医生也有自己的方法,由于他是自学中医的,平常有时间他就会自己到山上去采集一些草药,整理之后出售给村民们以获得收入。相对于从药厂处购入,这种方式能够为村医获得更多的收入。

两个卫生所的规模和经营方式并不一样。王医生的诊所属于自己,因为原来所在的村诊所在 三,分析

就目前村医的问题来看最主要的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于村医的获利问题。没有人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同样的,村医也不会提供得不到利益的服务。尽管国家对村医有每个月300元地补贴,但是村医们每年的收入仍然不能让他们真正满意。对此,王大夫的希望是每年的收入能在***** 元以上,李大夫希望能在***** 元以上,而这样的要求在现在的条件下是不可能达到的。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仍然计划进一步降低药品价格,虽然为了杜绝村医乱开药的情况出现这是必须的,但是如果没有足够的收入,想要获得足够的优质的村医服务是不可能的,这也就要求国家加强对村医的补助。就现在我所了解到的,村医们所希望的补助是显性的,亦即村医不希望国家为他们提供诸如保险、培训之类的服务,他们所希望的不是这些在他们看来对他们日常生活无关紧要的服务,而是直接的金钱上的补贴,而他们可以用这

些补贴购置家用,购买新的设备等等。而现在国家仍然不能提供能够真正令他们满意的工资,尤其是在现在物价普遍上涨的大环境下他们更加难以接受现在这种状况。或许这种情况现在并不会让这些村医们放弃他们的职业,但是在下一代村医的问题上就会体现出来。像王大夫就是原本指望他的儿子能够子承父业,但是由于村医这个职业现在的待遇还不够好,他的儿子拒绝了老人家的要求而外出务工,因此王医生只能寄希望于自己的女儿能够接替他成为医生。自家人已然如此,要说服外人接替自己,村医们面临着的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另外,村医的诊所往往没有专门的人员进行分类管理,一方面是由于从事医疗服务人员的短缺,一方面是由于村诊所也没有感到这种管理的必要。尽管诊所一般都会有基本的医疗器械,但是它们在管理上可以说是相当地放松。记账的人往往就是村医本人,而且村医所开的药方往往也只是写于随便找到的一张白纸之上,而没有什么正规的格式。尽管看来没有什么关系,但这样可能对建立起对病人的长期观察产生了很大的阻碍,对病人治疗的规划也因此难以存在7。现在的村卫生所与乡镇卫生院的差距仍然很大,无论是在管理上还是在提供的服务上,尽管村卫生所因为地方的限制不可能达到乡镇卫生院的标准,但是无疑地,村卫生所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在这方面政府应该为农村提供更多的支持,比如说培训专门的会计等等,但是这还是要从政府的资金投入处下功夫。

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即是村卫生所的村医往往是新型农业医疗合作保险的推广人。在现在很多农村医疗保险的政策还不能完全落实的情况下,农民们难免对政府,对农村医疗合作保险产生一些怨言,而负责推广新农合的村医们就往往成为了村民们指责的对象。一旦这样的事发生,由于村民们和村医们的关系发生恶化,不仅对新型农业合作医疗的推广有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另一方面,尽管在村里报销的比例最大,但是村民仍然不会选择至村卫生所就诊,这就使得乡镇和县医院的压力大大增加,更不利于农民疾病的预防和早治。对此政府首先必须要更好地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而且还要对农民加强宣

传,让他们切实了解如何正确地申请新农合的补助,以免产生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另外可以用专门的人员来推广和宣传新农合,这样即使出现了问题也不会将村医们推到风口浪尖,使得一个问题带出了更多的问题。 四,总结

为期十天的调研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在这十天内获取了大量的新农合的信息。和村医的调查一起,这些资料能够为我们勾画出当今农村医疗的现状,让我们发现农村医疗体系的问题,这对于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是至关重要的。不过,在我看来这次调研最重要的是这次走访农村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未来的无限希望:中国的未来,就在那群山之中,在那一双双质朴的眼睛之中;只要中国的农民们还有无限的生命力,中国的未来就一定是光明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