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摘要: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若想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企业不能仅仅依靠自主创新,还应当建立一套完整的技术创新支撑体系,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通过彼此之间的协同作用,将各项政策措施进行有机结合,共同促进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关键词: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 评价 指标体系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要创新,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开发新技术, 以市场为导向, 以整合技术创新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为基础,从而创造出更先进的生产力,使企业竞争力增强,市场需求得到满足,使企业能够获得持续竞争力和最佳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将发生重大变化:新技术不断涌现,产品的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产权对技术创新成果的保护更加有效,技术贸易壁垒更加森严等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就会灭亡。技术创新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一个企业只有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它不仅涉及创新的投入、转化、产出各个环节,还包括创新人才、资金、信息等要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已成为创新管理领域的主要方向之一,客观、科学、有效、定量地评价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
(一)科学性原则
在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要避免各指标间信息的重叠,采用的方法既
能解决多指标综合评价中的相关问题,又要使各指标的设定以精确的内涵及外延相结合,做到科学合理、界定准确。
(二)系统性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可归结为:创新积累→研究开发→生产制造→新产品销售,最后实现经济效益。这一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建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时必须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系统地、全面地反映企业的技术创新的实际能力。
(三)可操作性原则
建构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要具有现实性,指标数值与企业内部财务、权威机构的统计指标相一致,做到资料易于收集,一些复杂的计算方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计算,使其操作方便、快捷。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
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其构成要素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讲,技术创新能力包括:创新决策能力、研究和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能力和组织能力。企业新产品、新工艺从思想形成产品构思基型设计小批试制批量生产市场营销产业化的整个过程中, 研究和开发能力、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金投入能力、组织能力对提高企业组合创新能力的作用是各有侧重的。很显然,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最关键的要素是研究和开发能力,它是企业实现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根本保证,而研究和开发能力提高的核心是人员能力的提高。制造能力对研究开发、产品实现工程化具有重要意
义,市场营销能力在产品开发过程中起的作用并不十分直接。资金投入能力和组织能力是实现高水平工艺创新的必要保证。
可以看出, 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是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基本的两个因素。第一,创新投入是改善企业创新环境,保障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支撑。从整体上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机构、人员、经费、设备的数量和质量是整个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必备的基础条件。企业积极开展创新活动,坚持持续不断的创新,是提高创新能力的前提;加大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力度,提高其综合素质是缓解企业技术开发中人才瓶颈制约作用的有效措施;加大企业创新经费投入,尤其是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力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表达出企业对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使用先进的劳动手段是保证产品实现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创新投入从创新机构投入、人员投入、经费和装备投入四方面建立子指标体系。第二,创新产出是技术创新活动的直接效果。创新产出的多少不仅代表了前期技术创新取得的成果,而且也反映了未来技术创新的技术基础和发展潜力。从技术创新的整体效果看,通过采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创新投入,完善科技奖励制度等措施,既可以提高职工的创新意识,实现专利的不断增加,也可不断提高新产品的实现程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因此,创新产出从产业技术升级、新产品产出和知识产权保护三方面建立子指标体系。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指标体系的建立不仅需要明确技术创新能力的各个影响因素,更重要的是要明确这些因素对于创新能力的作用准则。基于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含义的界定和创新过程的解析,创新投入能力、创新转化能力、创新营销能力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直接的因素和条件,对技术创新能力产生直接性和局部性的影响。然而,这种影响是受到外部环境支持能力制约的,外部环境支持能力通过对各个内部因素的系统、综合、协同作用而影响技术创新,
对技术创新能力起到间接性和全面性的影响,是创新能力间接的因素和条件。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考核评价创新能力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关键一环。为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创新绩效水平,就必须建立一套能科学合理反映创新能力各个方面的特征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所以在设置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是确保企业创新评价结果合理的基础,指标体系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评价质量的好坏。科学性原则要求设置的指标要有代表性、完整性和系统性,要尽可能突出指标的综合性功能,能够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内涵与规律和目标的实现程度,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成要素的各个方面,做到各指标之间协调统一,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2、可操作性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要求指标设计时应尽可能选取规范化的定量指标,对于确实无法量化而又非常重要的方面可以选取定性指标,但应确立统一的标准。同时要考虑数据采集的难易程度和可靠性,体指标体系。系的设置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树,应选择那些能够反映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和主要指标,能够有效地测度和统计,利于操作和推广。
3、导向性原则
任何评价活动都是一种目标驱动的活动,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测度与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最大限度地发掘企业创新潜能,推动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顺利开展,最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因而,在指标选择和权重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的目标和重点,使得评价的结果能对技术创新工作起到导向和调控作用,为企业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及功能
1、创新投入能力指标
创新投入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强度和频率。投入能力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和设备的投入,在加大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同时要注意投入要素的匹配问题,避免诸如“有人才没设备”或“有人才没资金”的情况发生。
2、创新转化能力指标
创新转化是技术实现和产品形成的基础和支撑,是企业创新价值链上的关键环节。企业的创新转化能力是指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为产品生产的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创新性技术的支撑,更需要形成快速高效的创新转化能力。
3、创新营销能力指标
创新营销能力是创新产品能否通过市场检验的关键指标。营销能力不仅仅是指新产品开发出来后的销售能力,还指研究市场,引导开发,通过顾客和竞争者的反馈信息以改进产品,从而提高成果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市场范围的能力。
4、外部环境支持能力指标
该指标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支持程度。在中国,尤其对于科技型中小企业来讲,从资金的支持到成果的转化,政府在这些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将社会融资服务体系、政府政策及支持力度、中介服务能力、与上下游厂商信息关联度等因素列为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针对目前中国企业的现状,在综合评价企业创新能力时,外部环境支持能力指标的权重应该进一步加大。
参考文献:
[1]刘晶.高技术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j].科研管理2009,(3)
[2]万勇,文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王慧,康璞.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8,(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