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课题中期报告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中期报告

2010年9月开始,我校申报了商丘市《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一年多来,我校课题组全校成员在新课程标准下积极参与课题参与活动,努力在生活实际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简单汇报一下:

一. 课题的提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问题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即贴近生活又富有趣味性,让学生想学数学,乐学数学,会学数学。如果学生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学习热情必然会高涨,学习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从心理学研究成果看,兴趣对小学生搞好学习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育工作如果不能引起各方面的兴趣,讲授教材就易进入睡眠状态。”的确,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动力,是学生智力发展的源泉。

学习乏味,枯燥,辛苦,家长的督促,没有休息,令人厌恶,考试„„拼命学习,分数,家长的脸色等等,这是学生常有的反应。这就是说,对于学习和学校生活,不少同学头脑中留下的是消极甚至是痛苦的经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老师们也会发现,现在不少学生不爱学习,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热爱学习的态度。以上这些情况,不能不说是教育的一大失败。作为教师必须注意,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学心能力,不妨从最具体的也是最基本的方面: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做起。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研究至关重要。

数学是数字与图形的有机结合,要使这些枯燥无味的数字变得生动活泼确实不易。要让学生喜欢数学,想学数学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培养学生与数学的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运用一些方法将平常的图形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认图形,猜图形,想图形,拼图形,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环节充分

1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喝主动性,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儿童的思维与他们的感受和情感紧密相连,师生欢声笑语不断,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因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研究必不可少。

二.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及研究内容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学习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智力活动的最佳心理状态。一个人的认知兴趣是认知需要的情绪表现,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具有指向功能,在学习活动中,有明显的激发作用。美国心理学家拉扎若斯的研究表明,对于儿童来说,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学生,其学习成绩同那些智力较他们高,但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相比,显出明显优势。可见,学习兴趣能使学生努力求知,乐而不倦,从而获得良好成绩。正是诸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等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有的心理学家指出,智力活动或智力行为在本质上更多是性格品质。而不是认识能力。因而,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认知兴趣,并把它置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目标中去。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架起生活与数学的桥梁,把生活引进课堂,实现数学课堂的趣味化,生活化。在充满情趣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让学生会学,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要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此,培养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对数学课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

好奇心是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是创新的动力。因为好奇,儿童有了创新的愿望,努力去揭开事物的神秘面纱。这种强烈的求知欲能点燃儿童思维的火花,也是儿童最可贵的心理品质之一。所以在学生的学习中没有兴趣的课堂就没有智慧的启迪和灵感的迸发。数学实验教学是学生参与操作的探索过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小学生的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得到满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他们主动的学习。因此,新课程标准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深

2

远意义。

1996年,颇具权威的未来教育机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一份《教育—财富蕴藏于其中》的报告中,明确地提出,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教育必须围绕四种基本的学习来重新设计和组织,这四种基本的学习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学会认知”即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其中特别重要的是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培养:唤起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个报告提出:“如果最初的教育提供了终身继续在工作中和工作之外学习的动力和基础,那么就可以认为这种教育是成功的。”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兴趣是学生感知事物,追求和探索新知识,发展思维的强大内驱力。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生来就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爱玩是儿童的天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把游戏引入课堂,可让学生在玩闹嬉耍中变苦学为乐学,变“让我学”为“我要学”,并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教师只有认真挖掘每一个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状态,才能使学生得有趣、有效的达到好的学习效果。

研究内容:

本课题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这主要依据,以现代教学论和学习心理学为指导,明晰并确立新的教学理论,探索教学改革的策略。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研究小学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性。二是研究小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服务于实践的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定位于帮助老师确立新的教学理念,并把这种教学理论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其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实际运用是本课研究的难点。

三.研究的基本过程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是采用行动研究的方式展开

3

的,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期间,每年春秋两季组织新的教材研究与课题研究交流活动,努力使之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运用。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1. 调查研究阶段

(1)2011年春,2011年秋到实验区调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每学期听课、座谈、收集意见和建议,同时针对有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 (3)每年两次,利用研究交流机会,收集实验探索的典型与成果,收集新的问题

2.分析反思阶段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地对各种现实行为进行比较,从而获得研究水平的提高。 3..扩展阶段

逐步研究关键问题,整理研究成果,以进一步运用了实际教学中去。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1.文献法

广泛搜集和查阅 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提供科学和理论支撑这。在此基础上,分析校情,分析资源优势,分析学生,确立适合我校的情况来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调查法

通过书面材料分析,开调查会,进行访问谈话,问卷等特定的调查手段,收集分析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找出科学结论,以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3. 实践研究法

在实验过程中,各课题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对有关的情况和问题具有充分的了解,认真的思考,按计划一步步实践行动,以达到对目标的系统的研究。 4. 对比法

利用对比法对我们的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认识当前课程的特点,把握新教材的基本特征,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好基础。 研究过程:

4

1. 准备阶级(2011年3月——2011年6月)。

组织各课题组成员学习有效教学的相关理论,筹备课题级,确定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内容和方向。

①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聘请专家指导。 ② 选题制定课题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③ 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资料,制定实施细则。

④ 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有关的理论及实验方案。 ⑤ 确定实验班级,实验教师。

2. 实施阶段。(2011年6月——2012年3月)。

组织学习讨论,进行人员分工,落实研究任务,开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 ①. 每月开展一次课题教研活动,组织学习与探讨。 ②. 每月开一次教学研究课。

③. 举办与主课题研究有关的讲座进行中期总结。 ④. 教师写好教学反思,积累研究资料。 ⑤. 收集研究成果、交流、发表论文。

⑥. 学习各种理论经验,开展实验研究,分从阶段整理实验班与平行班成绩对照表写出实验论文。 3. 总结阶段

收集各种资料,写实验报告,及推广性分析报告。 四、研究的结果,结论及分析 (一)实验教师科研能力大有提高。

参与教学实验的教师经过认真学习有关理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并能把这种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去,从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教师进行科研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较大提高。

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次次的竞赛成绩了解实验情况。

5

实验班,对照班统考学习成绩统计

测试 前测 三年级下期期中统考 三年级下期期末统考 班别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实验班 对照班 55 55 55 55 人数 55 55 55 55 55 55 优秀率(%) 及格率(%) 88.3 88.2 86.2 54.5 100 81.2 63.5 45.2 86.3 54.8 100 93.2 100 93.2 100 100 100 94.6 100 100 平均分 90.2 90.1 91.2 83.4 93.5 86.3 86.9 80.1 92.3 83.4 四年级上期实验班 期中统考 对照班 四年级上期实验班 期中统考 对照班 从统计图中不难看出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积极性、创造性及成绩明显提高,为了进一步了解实验情况,学校又组织进行问卷调查

实验前 实验后 上升率 我喜欢上数学课 54% 83% 29% 我比较喜欢数学课 18% 17% -1% 我不喜欢数学课 28% 0% -28% 从上表可看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成绩差的增强学习自信心、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空间,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使他们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五、研究成果及其社会反响

进行课题研究之后,学生的竞赛获奖多起来了,老师也及时提炼体会、总结研究成果,形成论文。2011年以来,已发表国家级论文2篇,省级论文2篇,市级5篇,县级32篇。 六、有待继续研究的问题

⑴搞课题实验,学生学校和教师都是受益者,学生改变了学习数学的态度,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受到了关注,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

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与探索是全面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工作,需要一个具有创新和奉献精神的团队共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还有许多

6

不足之处,尚需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探索、充实、推广。

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实验研究 有待进一步规范,需要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的精华,需要专家的进一步指导。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