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某住宅小区设计的探讨
摘要:本文以某住宅小区设计为例,详细分析了该工程项目的规划、环境景观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构思, 从而构建一个建筑美与生态美相融合的住区,以满足居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以供同仁参考 。
关键词:住宅小区,建筑设计,景观,规划设计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小区位于较繁华地段,周边无不利的影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设计条件较好。
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从住户需求出发,进行人性化设计,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规划最大限度利用周边景观,并在小区内营造两条景观轴,为人们带来视觉享受,也给人们提供了休闲交往的场所,使人们在某小区内居住的其乐融融。规划在户外设置多种形式的交往空间,大片的绿地里、交错的连廊上、开阔的平台上到处可以有亲切的交流,使每一个居住者享有真正的家园感受。
坚持“生态住区”的设计思想,利用基地内外现有的自然环境要素,营造生态型的居住区,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强调绿化空间与居民活动空间的融合,将住宅组群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发挥绿地的功效。能源危机将成为下个世纪关注的焦点,绿色生活消费观念将被人们普遍接受,这也将反映在新生活家园的建设中,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可再生能源,节能的设想将在规划中充分考虑。
坚持“现代住区”的设计思想,体现现代新型城市社区的精神内涵,以建设文化智能型小区为目标,时代与发展综合兼顾,满足居民在知识经济时代全新的需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思想,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滚动开发与分期建设,坚持居住区建设与社区建设的互相结合,通过社区的营运,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贯彻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市场营销与物业管理中。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3 规划设计
3.1 规划结构
某小区的总体规划设计着意创造21世纪优质高雅的居住生活模式,形成
系统化有组织的有机整体结构,整体空间结构可概括为“一心”“两轴”和“院落式”。
1)“一心”:从东大门进入,是一个具有强烈的向心力和个性特点的广场,其对景是幼儿园正面,这个广场成为此小区的中心空间。
2)“两轴”:从小区中心空间向东,一条小区内部的景观轴展现在人们眼前,这条景观轴所构成的步行景观带,为住户散步休闲提供了必要的场所。从小区中心空间向西构成了另一条景观轴。这两条景观轴集生态效应,艺术效果,实用价值于一体。
3)“院落式”:小区住宅间形成半围合式院落,分别布置了儿童、老年活动场地及活动设施。院落式布局能够创造趣味的邻里空间,加强社区的邻里交往,同时又增加了居民的安全感和亲切感。
3.2 功能布局
小区的用地基本为不规则形,东西长约390m,南北宽约220m,用地紧邻两条城市主干道,故沿主干道临街设计1层~2层小型商业网点,外围形成商业带。沿环城北路布置 2层商业裙房,沿马神庙街布置 1层商业裙房,住宅楼的分布主要以南北向布置,结合景观带的形成,收放自如,整齐布置中又多处形成小的变化,通过错位景观延续与景观互动形成潜在的围合感。在小区中心地带沿小区主干道两侧布置小区会所及幼儿园,便于对居民服务 。
3.3 交通组织
小区采用二级道路标准:主干道5m,宅前道路2.5m,道路与建筑平面相协调,直线与曲线相结合,通而不畅。为尽可能改善环境,大部分汽车库设在半地下室,其屋顶为绿化,既避免了对住户的干扰又美化了环境。为方便临时车辆停放,在主干道路旁设露天停车场,铺设嵌入式草坪地砖,改善美观。
3.4 绿化景观设计
3.4.1 绿化系统
小区绿化系统具有典型特色,它摈弃片面追求形式的几何式构图手法,以人为本,规划为中国现代园林的自然式意境,试图为居民真正提供休闲游逸,放松身心的居家环境气氛,强调绿化系统均好性和亲和性。它将景观走廊绿化(线)和各庭院中的绿化(点) 结合布置,使之相互穿插、渗透,其间以中国园林的小径、流水、花草、树木、亭台、楼阁串成整体,使景观走廊绿化成为庭院绿化的延伸,也使每个院落均能最大程度地共享景观走廊绿化的宜人环境。
3.4.2 环境景观设计
小区通过建筑的错落,局部底层架空等手法形成有收有放,有张有弛的整体空间形态。建筑单体高低错落,增加了整个小区的空间层次,形成了丰富的建筑景观轮廓线。而且规划有明确的中心景观轴,形成一系列对景、框景,由南至北形成4个景观节点,不同的节点拥有不同的景观特色,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整个景观设计以自然式造景手法为主,平缓起伏的草坡、群落成荫的树木、匍伏低矮的灌木丛、点缀的景石、曲折的步道等构成了丰富的景观,使居民们在都市中能享受到自然田园的气息,亲近自然(见图1 )。
图1小区内景
4 建筑设计
4.1 建筑形式与色彩
采用简洁大方的现代建筑形式,通过阳台凸窗等丰富的细部处理形成自身的建筑性格。结合顶部跃层, 设备间及屋顶花园局部设置景观构架,丰富了建筑天际线,塑造了小区与众不同的形象。小区以浅色墙面为主,以绿地和蓝色天空为背景,形成小区的主色调。阳台、住宅入口及各组团的标志,道路铺地的色彩、 质地均有不同的处理,增强了小区领域感和可识别性,在统一和谐中富于变化。
4.2 住宅户型
小区内户型多样,适应性强,住宅均为南北朝向,并强调均好性。在户型设计上,将生态理念引入: 入口花园,客厅与阳台的贯通设计,让自然界的风、声、光、色等元素最大限度渗透到日常生活中,使住户身处室内也可以融于自然。
5、结束语:
综上所诉,此住宅小区位于较繁华地段,周边无不利的影响因素,增强了小区领域感和可识别性,在统一和谐中富于变化,在建筑设计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向市场,具有弹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陈建国,卢婷.学校建筑的特色及时代感——结合设计实践谈学校建筑设计[J].中国勘察设计,2004,(10):49-50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