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21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2021届湖南省常德市高三下学期3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PDF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2021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化 学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B 11 C 12 N 14 O 16 Cl 3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相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HClO的结构式:H-Cl-O C.中子数为18

B.甲烷的比例模型:

.5的氯的核素:3517Cl

H

••••D.CH3Cl的电子式:H•C•Cl ••H

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煤改气”“燃煤脱硫”等有利于改善环境 B.二氧化氯泡腾片遇水产生ClO2用于杀菌消毒 C.“嫦娥五号”使用的氧化铝陶瓷属于金属材料 D.“凡铁分生熟……既炒则熟”指的是氧化除碳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 L NO2中含原子数为2NA B.138 g C2H5OH中含极性键的数目为20NA

--

C.标准状况下,11.2 L Cl2溶于水,溶液中Cl、ClO和HClO的微粒数之和为NA

-+

D.向1 L 1 mol·L1的NH4Cl溶液中加氨水至中性,此时溶液含NH4数目为NA 4.人体内的血红蛋白(Hb)可与O2结合,更易与CO结合使人体中毒,涉及原理如下: ①Hb(aq)+O2(g) ⥫⥬ HbO2(aq) ΔH1<0 ②Hb(aq)+CO(g) ⥫⥬ HbCO(aq) ΔH2<0 ③HbO2(aq)+CO(g) ⥫⥬ HbCO(aq)+O2(g) ΔH3<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ΔH1<ΔH2

B.反应①、②在一定温度下均能自发进行

C.刚从平原到高原时,人体血液中c(HbO2)将降低,使人体因缺氧而不适 D.将CO中毒的人转至高压氧仓中治疗,反应③平衡逆向移动而缓解症状

化学试题第 1 页 (共 11 页)

5.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原溶液含有NH+4 非金属性:Cl>Si 证明产物含有CuSO4 Ksp(AgI)>Ksp(AgCl) 向某盐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微试纸变蓝 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将稀盐酸滴入硅酸钠溶液中,振荡 向Cu与浓硫酸反应并冷却后的试管中缓慢加入冷水 将AgCl悬浊液静置,取上层清液,滴入少量稀NaI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变蓝 出现黄色沉淀 6.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l2遇冷的NaOH溶液:3Cl2+6OH === 5Cl+ClO3+3H2O

+-

B.向NH4Al(SO4)2溶液滴入过量NaOH溶液:Al3+3OH === Al(OH)3↓

--

C.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O23+2SO2+H2O === CO2+2HSO3 D.将H2C2O4溶液滴入酸性KMnO4溶液:

--+2+

5C2O24+2MnO4+16H === 2Mn+10CO2↑+8H2O

7.短周期元素R、X、Y、Z、W原子序数依次递增,R、Z、W不同周期,原子序数:X+Z=W+2R。近日,我国学者以XZ2和Y2为主要原料合成了物质M,其结构简式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Z

B.X、Y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均为弱酸

C.X、Y、Z分别与R可形成18 e分子

D.工业上,电解熔融W与Z的化合物制得W的单质 8.合成新型多靶向性的治疗肿瘤的药物索拉非尼的部分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X结构中所有原子可能共面 B.上述转化过程均属于取代反应 C.X中环上二氯代物有6种 D.1 mol Z最多可与4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9.以非水溶性钾长石(K2OAl2O36SiO2)为原料提取Al2O3、K2CO3等物质的流程如下:

CaCO3、Na2CO3钾长石煅烧水浸浸渣浸液过量CO2调pHAl(OH)3滤液NaOH溶液碱化结晶过滤碳酸钠晶体K2CO3溶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浸液”中金属阳离子主要有K、Na、Al3

---

B.“碱化”反应为:OH+HCO3 === CO2H2O 3+C.“过滤”所需玻璃仪器:普通漏斗、烧杯、玻璃棒 D.Na2CO3、CO2可在流程中循环利用

化学试题第 2 页 (共 11 页)

10.消除天然气中H2S是能源领域的热点,利用CuFe2O4表面吸附H2S时,华中科技大

学李钰等研究表明有两种机理途径,如图所示。

85.600-13.5-21.125.0途径1途径2*表示催化剂吸附物种-342.3-403.9-347.4-443.5H2SH2S*过渡态相对能量/kJmol-1-362.6-419.2-377.5-580.5-430.4-586.3-513.0-567.12H*+S*H*+HS*过渡态过渡态H*+OH*+S*H2O*+S*吸附历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吸附过程释放能量

B.途径1历程中最大活化能为204.5 kJ·mol1 C.H2S*=== HS*+H*的速率:途径1>途径2 D.CuFe2O4在吸附过程中提供了O原子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

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氨硼烷(NH3·BH3)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起始未加入氨硼烷之前,两极室内液体质

量相等),该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为NH3·BH3+3H2O2===NH4BO2+4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负载NH3BH3

ab

酸性H2O2溶液质子交换膜A.b极为正极

B.电池工作时,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右移动

C.a极反应式为 NH3·BH3-6e-+6OH- === NH+4+BO2+4H2O D.当加入6.2 g NH3·BH3(假设全部消耗)时,左右两极室内液体质量差为5 g

12.常温下,向20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HA与NaA的混合溶液中,分别滴加浓

度均为0.1 mol·L1的HCl、NaOH两种溶液,混合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Ka(HA)=104.76。

p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Ⅰd10A.滴加HCl溶液的曲线为Ⅰ

bB.水的电离程度:b>a>c

c(A)

C.d点时,lg=5.24

c(HA)

D.b点溶液中存在:c(Na)=2[c(A)+c(HA)]

化学试题第 3 页 (共 11 页)

a0cⅡ10 20V(NaOH)或V(HCl)/mL13.近日,我国报道了利用Heck偶联反应合成肉桂酸酯类化合物的方法,其可能反应

的机理如图,其中Ph表示苯基:

(g)(f)步骤ⅣPPh3、SbF-6(CH3COO)2CuH2O(e)步骤Ⅱ步骤Ⅲ(d)(c)SO2CH3COOCu、CH3COOH步骤ⅤO2步骤ⅠPPh3、SbF-6(a)。

(b)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g为催化剂

B.若用乙烯替换d,最终可得到产物

C.该催化循环中Pd的成键数目发生变化

D.步骤Ⅴ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Cu+CH3COOH+O2→ (CH3COO)2Cu+2H2O 14.某兴趣小组将过量Cu与FeCl3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将

KSCN溶液滴加到清液中,瞬间产生白色沉淀,局部出现红色,振荡试管,红色又 迅速褪去。已知:

①CuCl2+Cu === 2CuCl↓(白色) 速率很慢

②2CuCl2+4KSCN === 2CuSCN↓(白色)+(SCN)2+4KCl 速率很快 ③(SCN)2是拟卤素,化学性质和氯气相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KSCN溶液检验Fe3时,Cu2的存在会对检验产生干扰

++

B.局部出现红色的主要原因是溶液中Fe2被空气中O2氧化成Fe3 C.白色沉淀为CuCl,是溶液中CuCl2与Cu反应生成的

+-+-

D.红色迅速褪去是因为Cu2与SCN发生反应②,使Fe3+3SCN⥫⥬ Fe(SCN)3

平衡逆向移动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5~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

须作答。第18、19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此题包括3小题,共39分。

化学试题第 4 页 (共 11 页)

15.(13分)以金属切削废料(由铁屑和镍钴合金、金刚砂组成)为原料回收镍钴生产

NiSO4·7H2O和CoCl2·6H2O的工艺如下:

HNO3、H2SO4混合液废料酸溶滤液1NaOH溶液除铁NaClO溶液钴镍分离Na2CO3溶液沉镍H2SO4溶液酸化滤液2滤渣1滤渣2Co(OH)3转化浓盐酸浓缩结晶CoCl2·6H2O浓缩结晶NiSO4·7H2O已知:①相关金属离子[c0(M)=0.1 mol·L]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金属离子 开始沉淀的pH 沉淀完全的pH Co3 0.3 +n+-1

Fe3 1.5 +Co2 7.2 +Fe2 6.3 +Ni2 6.9 +1.1 9.2 -2.8 8.3 8.9 ②常温下,Ksp(NiCO3)=1.0×107。 回答下列问题:

(1)将废料研磨成粉的作用是 。

(2)理论上“除铁”需控制pH的范围为 ,“滤渣2”中除Fe(OH)3外,还

有少量黄钠铁矾[Na2Fe6(SO4)4(OH)12],写出Fe3生成黄钠铁矾的离子方程式: 。

(3)写出“钴镍分离”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镍钴分离”后溶液中+----5

c(Ni2)=1.0 mol·L1,若“滤液2”中c(CO2mol·L1,则沉镍率= [沉镍率3)=10

++

=因沉淀减少的c(Ni2)/初始c(Ni2)]。

(4)“转化”时产生的气体为 。

(5)碱性镍氢电池是国产比亚迪汽车车载电池之一,其电池反应为:

NiOOH+MH ⥫===⥬ Ni(OH)2+M

充电放电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

16.(12分)实验室制备合成农药、医药的重要中间体三氯乙醛(CCl3CHO)的装置示

意图如下(加热装置略去

):

浓盐酸DMnO2饱和NaCl溶液BC2H5OHCEA

已知:

①制备原理:C2H5OH+4Cl2→CCl3CHO+5HCl。 ②CCl3CHO易被HClO氧化生成CCl3COOH。

化学试题第 5 页 (共 11 页)

(1)仪器D的名称是 ,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下列各装置能代替图中E的是 (填标号)。

(3)制备装置中存在一处缺陷,该缺陷是 。

(4)测产品纯度:称取产品m g配成待测溶液,加入a mol·L1碘标准溶液20.00 mL,

--

加入指示剂,再加入适量Na2CO3溶液(CCl3CHO+OH === CHCl3+HCOO、

-+--

HCOO+I2 === H+2I+CO2↑),反应完全后,加盐酸调节溶液的pH,立即用b mol·L1

--2-

Na2S2O3溶液滴定(I2+2S2O23 === 2I+S4O6)。进行三次平行实验,所得滴定数据如下表所示。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0.00 0.12 0.20 滴定前读数/mL 21.52 20.22 滴定后读数/mL 19.98 ①指示剂为 。

②产品的纯度为 (写表达式)。 17.(14分)含氮化合物在生活、生产、研究领域至关重要。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

Ⅰ.2H2(g)+O2(g) === 2H2O(g) H1=-483.6 kJ·mol1

Ⅱ.N2(g)+O2(g) ⥫⥬2NO(g) H2=+180.5 kJ·mol1 Ⅲ.2H2(g)+2NO(g) ⥫⥬ N2(g)+2H2O(g)

--

(1)反应Ⅲ的正反应活化能为Ea kJ·mol1,则逆反应活化能为 kJ·mol1

(用含Ea的式子表示)。

(2)我国学者在刚性容器中按投料比

反应相同时间测得NO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①下列能够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标号)。

A.2v逆(NO)=v正(N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C.容器内总压强不再变化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②使用催化剂乙时,NO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可能原因是 。 ③研究表明该反应v=kcm(H2)c2(NO),其中k为速率常数,与温度、活化能有关。T1 ℃的初始速率为v0,当H2转化率为50%时,反应速率为,由此可知m= 。

8设此时反应的活化能为Ea',不同温度T1、T2条件下对应的速率常数分别为k1、k2,存在

化学试题第 6 页 (共 11 页)

NO转化率/%n(H2)

=1发生反应Ⅲ,不同催化剂条件下,n(NO)

100催化剂甲(FeNb0.4Ox-C)9080706050催化剂乙(FeNb0.4Ox)403020100150200250300350400T/℃v0

关系:

k2Ea'11lg=-(-)(R为常数) k12.303RT2T1

据此推测:活化能越大,升高温度,速率常数增大倍数 (填“越大”、“越小”

或“不变”)。

(3)氨气可还原氮氧化物,工业上常利用反0.5ba应N2(g)+3H2(g) ⥫⥬ 2NH3(g) H<0合成氨气,0.41M3在30 MPa、不同物质的量分数(75%的H2和25%0.3的N2;67.5%的H2、22.5%的N2和10%的惰性气0.2体)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得平衡时,NH3体积分数

0.1与温度的关系如右图。 05006007008009001000①物质的量分数为75%的H2和25%的N2对应T/K的曲线是 (填“a”或“b”)。

②M点,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 (MPa)2(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两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

做的第一题计分。

18.[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近日,复旦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电力大学等的研究团队共同报道了一种新型NASICON相铁基磷酸盐负极材料Na3Fe2(PO4)P2O7。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2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

(2)Na3Fe2(PO4)P2O7中PO3研究表明,该负极材料发生反应:4的空间构型为 ,-+-+

Na3Fe2(PO4)P2O7-e=== Na2Fe2(PO4)P2O7+Na,Na2Fe2(PO4)P2O7-e=== NaFe2(PO4)P2O7+Na。

++

指出Na2Fe2(PO4)P2O7中Fe2:Fe3= 。

(3)K3[Fe(CN)6](铁氰化钾)溶液可以检验铁陨石中铁元素价态。 ①铁氰化钾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标号)。

a.离子键 b.极性键 c.非极性键 d.π键 e.配位键 f.氢键

②1 mol [Fe(CN)6]3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4)NiO、FeO的晶体结构均与氯化钠的晶体结构相同,其中Ni2和Fe2的半径

--

分别为6.9×102 nm和7.8×102 nm,则熔点:NiO (填“<”、“=”或“>”)FeO,试说明判断理由 。

(5)一种铁氮化合物具有高磁导率,密度为ρ g·cm3,其结构如图所示:

NH3的体积分数

Fe(Ⅱ)

N Fe(Ⅲ)

①该铁氮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化学试题第 7 页 (共 11 页)

②计算Fe(Ⅱ)构成正八面体的体积为 cm3。 19.[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阔苞菊酮(J)是一种植物生长抑制剂,其中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J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 (2)A的结构简式为 。

(3)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则D中含有 个手性碳。

(4)E→F的反应类型是 。

(5)G→H属于取代反应,写出另一种有机产物的名称: 。 (6)F与乙二酸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高聚酯的化学方程式: 。

(7)写出符合下列条件E的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任写两种)。

a.含苯环 b.核磁共振氢谱有四组峰,峰面积之比为9∶6∶2∶1

(8)参照上述合成路线,设计以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任选)。

化学试题第 8 页 (共 11 页)

和为原料,制备的

2021年常德市高三年级模拟考试

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题号 答案 1 B 2 C 3 D 4 A 5 A 6 C 7 C 8 D 9 A 10 C 二、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对4分,少选2分,见错0分。

11 CD 12 BC 13 D 14 AD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4分) 15.(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3分)

(1)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酸溶速率,提高原料利用率(提及“加快速率”即给2分)

(2)2.8~6.9或2.8≤pH<6.9 6Fe3

===Na2Fe6(SO4)4(OH)12↓

(3)ClO+2Co2+5H2O===2Co(OH)3↓+Cl+4H 99%或0.99

+4SO

2-

4

+2Na

+12OH

(4)Cl2(1分)

(5)MH-e+OH===M+H2O 16.(每空2分,共12分)

(1)球形冷凝管(答“冷凝管”即给分,答“直形冷凝管”0分) MnO2+4HCl(浓)====MnCl2+Cl2↑+2H2O(“浓”、气体符号、加热符号最多扣1分,未配平0分)

(2)bc(1个1分,见错0分)

(3)缺少干燥Cl2的装置,导致副产物CCl3COOH增多(或BC之间增加干燥装置;或BC之间、DE之间均增加干燥装置均给分,仅答DE之间增加干燥装置不给分,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4)①淀粉溶液(只答“淀粉”给1分) ②295(2a-b)

% 2m

17.(每空2分,共14分)

(1)Ea+664.1

化学试题第 9 页 (共 11 页)

1.475(2a-b)147.5(2a-b)

或%或

mm

(2)①CD(1个1分,见错0分)

②该反应未达平衡,温度低于350℃时,温度升高,NO转化率随着化学反应速率增大而增大(1分,温度升高增大速率或温度升高催化剂活性增大而速率增大,任答其一均可);温度高于350℃时,催化剂失活或活性降低(1分)(分两点给分,答平衡移动不给分,答对其一即给1分)

③1 越大 (3)a

18.(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3d6(1分)

(2)正四面体形(1分) 1:1 (3)①cf

②12NA

4

或0.0059或0.006(分数未化简亦给分) 675

2

(4)>(1分) NiO、FeO属于离子晶体,Ni+离子半径小,NiO晶格能大,熔点

119

(5)①Fe3(Ⅱ)Fe(Ⅲ)N或Fe4N ②3ρNA 19.(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羟基、羰基或酮基(1分1个,见错0分) (2)(3)2(1分) (4)氧化反应(1分) (5)甲醇

(6)

(7)1分1个) (任写2种,

(8)化学试题第 10 页 (共 11 页)

(每步1分,共

3分,前错后续步骤均不给分)

化学试题第 11 页 11 页) (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