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和难点:
1、让学生掌握白描的含义。2、了解白描的特征,课内外延伸。3、诗文互换,借鉴白描手法,写作片段。二、教学方法:
自主诵读法、比较阅读法、示例点拨法、作业巩固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主题:
鲍老师在分析、教学九年级上册《湖心亭看雪》一文中的写作手法的时候,很惊讶的发现许多同学对于白描手法一无所知,关于白描绘景,写景写人,借景抒情等一片茫然。今天,我就专门来讲讲这个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借鉴有所帮助。
(二)引入白描:
1、多媒体展示《湖心亭看雪》中一段景色描写: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请学生齐声诵读,提问:这是什么写景方法?(这段写景用白描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不作丝毫的修饰,而是
朴素的再现,寥寥几笔就点染出西湖雪景的神采,着眼于小,从侧面把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烘托得淋漓尽致,寄托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明确:白描手法
2、多媒体展示:用图片对比形象的点拨白描与渲染的区别,凸显白描的特点。(1)、“白描”的定义:
白描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2)、白描的作用:
在景物描写中,内涵更丰富,更能使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变化融合到环境中,使语言更有嚼头。
在外貌描写中,能洞穿人物骨髓,由貌触及本质、灵魂。在语言描写中,能传神表达人物内心,展现人物品质。在动作描写中,运用白描手法,可使人物内心情感的表露更准确、语言凝练。(三)、类文延伸范例2: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秋思》马致远
( 白描,寥寥几笔, 一幅萧瑟秋景图。表达天涯游子之悲。)
范例2:
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白描,寥寥数语,几笔勾勒,不但将故乡的深冬,阴晦天色笼罩的原野,尽收笔底;而且字里行间也表露了蕴含在作者内心深处的深沉的悲凉。 ) (四)动手实践:
1、试一试,你能选择出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2分A两岸连山
B微风早经停息了;枯草支支直立,有如铜丝。C那乌鸦在笔直的树枝间,缩着头,铁铸一般站着。D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答案解析:ABC。D答案工笔细描,颜色艳丽。)2、试一试,你能选择出下列句子哪些是“白描?”2分
A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月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B“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C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豪雄
D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
(答案解析:D。ABC均是细腻描绘,浓墨重彩。)(五)课堂作业:
用白描的写法写一个人或写景抒情,100字左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