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四川省达州市2021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四川省达州市2021版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共5题;共24分)

1. (10分) (2017·杭州模拟) 古诗文名句填空。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 , ________。(《论语》)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 ,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________ , ________。(李清照《武陵春》)

④李白在《行路难》中以“________ , ________”的诗句表达了宏大的理想和实现理想的坚定信念。 ⑤花开花落、纤柳抽枝,这是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而人也是一样,总免不了“长江后浪推前浪”的现象,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有积极乐观的精神,就像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________ , ________”那样。

⑥2016年9月30日,我们迎来了第三个法定“烈士纪念日”。烈士精神已经注入国家的血脉,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________?________”所蕴含的爱国精神。(请选用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的句子填写)

2. (4分) (2018七下·兴和期中) 音汉互写 ________ 惩罚

默________

zhuō

粗________

chà

________异

3. (3分) 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对学校组织的这次捐款救灾活动,我们应踊跃参加,不应袖手旁观。

B . 法家主张君权至上,纵横家以士为贵,在当时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可谓别具匠心。 C . 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吹拉弹唱,载歌载舞、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D . 初中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三年时光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现在想来,犹如白驹过隙 , 转瞬即逝。 4. (3分)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通过使用“电子往来港澳通行证”自助通关,使旅客大大缩短了排队等候过关的时间。 B . 新建的广州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 C . 有的宠物狗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狗被称为“汪星人”。 D . 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延长消化时间,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

5. (4分) (2017九上·吉林月考) 从2008年开始,国务院规定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各放假一天。在规定发布之前,某民意测评机构做了“你更喜欢过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是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的调查。以下是调查的数据统计: 调查对象 调查项目 更喜欢过中国传统节日

中老年 城镇居民 73.8% 乡村居民 95.5% 青少年 城镇居民 58.3% 乡村居民 70.1%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喜欢过西方节日 26.2% 4.5% 41.7% 29.9% (1) 根据上表,请写出两条结论。

(2) 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文人墨客在文学作品中均加以描绘。请根据下面四句诗,写出传统节日名称。

①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________ ②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________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________ ④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________

(3) 下面是一则关于传统节日的新闻,请根据主要内容,给本则新闻拟标题。(20字以内)

中新网北京8月30日电 29日下午,民俗专家高巍的新书《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研究及其实践应用》在北京举办发布会。高巍,多年来一直从事民俗特别是节日习俗研究工作。在新书中,他讲述了自己亲自组织或参与的传统节日活动实践案例,并系统地提出了有关传统节日发展的建议。“读者能看到新书分五个部分,内容最多的是关于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丰富内涵的介绍。”高巍介绍,像端午节等节日,其本源与老百姓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他以中元节为例说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的慎终追远传统的伟大民族,拥有对现任的感恩之心,这种感恩之心在农历七月十五表达的非常迫切。”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

6. (10.0分) (2012·朝阳) 阅读【甲】【乙】两篇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喜雨亭记 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

予至扶风①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②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③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④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 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⑤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⑥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⑦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第 2 页 共 11 页

【注释】①扶风,即凤翔府,今陕西凤翔府。苏轼时任凤翔府判官,于嘉佑六年(公元1061年)到任。②雨麦,上天下麦子。岐山,今陕西岐山县。占,占卦。年,年成。有年,指丰收。人们不知道雨麦是不是“祥瑞”,所以占卦。③弥,满。弥月,整月。雨,下雨(动词).④乙卯,四月初二日;甲子,四月十一日;丁卯,四月十四日。⑤属,酌。属客,指斟酒给客人喝。⑥荐,重。荐饥,重复地遭到饥荒。⑦优游,叠韵连绵字,从容不迫的样子。

(1)

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

②怀民亦未寝 ③志喜也

④雨麦于岐山之阳 (2)

将【乙】文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3)

【甲】文没有直接写友情,但可从字里行间看出。请你找出相关句子并作简要说明。 (4)

①贯穿【甲】文的线索是________ ②【乙】文的题眼是________ (5)

【甲】【乙】两文表达的感情有何不同?

7. (9分) (2018七下·梁溪期中)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 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 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1) 选出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 A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B . 尝/射于家圃 C . 自以为/大有所益 D . 陈康肃/公善射

第 3 页 共 11 页

念:

寝: 志: 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释担而立 释:________ ②但微颔之 但:________ ③但手熟尔 尔:________ ④康肃笑而遣之 遣:________ (3) 翻译句子。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8. (10.0分) (2019·东莞模拟)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卖白菜 莫言

①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母亲苦着脸,心事重重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着我的乳名,说:

②“社斗,去找个篓子来吧……”

③“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包饺子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

④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 她有些恼怒地说:“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 ⑤她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我把脸伏在母亲的胸前,委屈地抽噎着。我感到母亲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我嗅到了她衣襟上那股揉烂了的白菜叶子的气味。

⑥集市在邻村,距离我们家有三里远。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的样子。我的手很快就冻麻了,以至于当篓子跌落在地时我竟然不知道。一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我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将那棵白菜放进篓子,原本是十分生气的样子,但看到我哭得真诚,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有打我也没有再骂我。她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⑦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让我走,去上学,我也想走,但我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白菜的价钱。母亲回答了她。老太太蹲下身,开始翻动我们那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

⑧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老太太开始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经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⑨“大婶子,别撕了,放到这时候的白菜,老帮子脱了五六层,成了核了。”母亲也劝说着她。她终于还是将

第 4 页 共 11 页

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的、洁白的菜帮。在清冽的寒风中,我们的白菜散发出甜丝丝的气味。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搬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母亲用秤钩子挂住白菜根,将白菜提起来。老太太把她的脸几乎贴到秤杆上,仔细地打量着上面的秤星。

⑩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⑪母亲因为偏头痛,算了一会儿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我找了一根草棒,用我刚刚学过的乘法,在地上划算着。我报出了一个数字,母亲重复了我报出的数字。

⑫“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⑬“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⑭老太太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母亲也一张张地点。

⑮等我放了学回家后,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那个蜡条篓子摆在她的身边,三棵白菜都在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为被老太太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往下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过了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

⑯“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⑰“娘,”我哭着说,“我……”

⑱“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⑲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1) 文章围绕“卖白菜”展开故事情节,请你阅读文章,填写表格。 故事情节 母亲下决心卖白菜 “我”不小心摔白菜 ① ② 白菜被老太太退回 “我”的心情 不舍 ③ 厌恶 气愤 ④ (2) 文章第⑦段刻画了一个老太太形象,请你结合全文说说小说着力描写这个老太太的用意是什么? (3) 下面的两个句子都写到了母亲的泪,其蕴含的意味有何不同? ①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

②“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眼泪就挂在了腮上。

(4) 文章结尾写到“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请你说说作者“依然沉痛”的原因是什么。 9. (17.0分) (2017八上·揭西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这一天大家似乎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

第 5 页 共 11 页

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

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

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洁,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它。

(1) 文段中详细描述医生开的药方,有什么作用?

(2) 作者在童年目睹父亲受病魔纠缠的痛苦后一心想从医,但去日本后为什么又改变了这种想法?请结合《朝花夕拾》其他相关的情节具体分析。

(3) 文中寄托了作者深沉的批判和讽刺之情,请结合相关语句简要分析选段中蕴含的情感。

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0. (50分) (2017七下·宁河月考) 我们的记忆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自己的一个难忘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并补充完整;②文章贴近生活,言之有物;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11. (10.0分) 名著阅读。 (1)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和蓓姬在洞中历险时遇到了哪个恶人(请写出他的 名字)汤姆认为此人不抓自己,反而逃跑的原因是什么?此人的下场是怎样的? 恶人: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6 页 共 11 页

(2)

在《洞中历险》这一情节中,你最喜欢汤姆的哪一特点?请结合相关情节说说。

第 7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应用(24分) (共5题;共24分)

1-1、

2-1、3-1、 4-1、 5-1、

第 8 页 共 11 页

5-2、5-3、

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

6-1、6-2、6-3

6-4、6-5、7-1、

7-2、7-3、8-1、8-2

第 9 页 共 11 页

8-3、8-4

9-1

9-2

9-3

三、 写作(50分) (共1题;共50分)

10-1

第 10 页 共 11 页

四、 附加题(10分) (共1题;共10分)

11-1

11-2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