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最新青岛市2021-2022年九年级(上)语文第三次月考试卷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第一学期九年级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诲(huǐ)人不倦 抽噎(yē) 度(dù)德量力 窸窸窣窣(sū) .... B.鄙夷(yí) 腆(tiǎn)着 帝王之胄(wèi) 锲(qì)而不舍 .... C、觅(mì)食 粗制烂造 箪(dān)食壶浆 味同嚼(jiáo)蜡 ...

D、拮(jié)据 鳏(guān)寡 鞠躬尽瘁(cuì) 狂妄(wàng)自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伟大,就自我膨胀;不要因为别人说你的工作

渺小,就妄自菲薄。 ....

B.看着李晓明风趣幽默的表演,众人也都豁然开朗地笑起来,室内外充满....

了快活的气氛。

C.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我”驻足观赏,使“我”浮想联翩。 .... D.他踉踉跄跄地往家走,没走多远,他就跌倒在水坑里。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B.为了避免不再发生考试作弊的现象,美国一些学校开始明令禁止学生使

用iPad。

C.由于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

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

D.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食品消费习惯和良好的

自我保护。

4.下列句子组成的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当然,在自我比较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与他人竞争和比较。 ②哪怕输了,你依然可以感到自信,因为你尽了全力。

③用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绩与自己昨天的成绩进行比较,再与自己能够预测

的明天的成绩进行比较。

④只要自己是在不断进步,哪怕取得的是微不足道的进步,也是自己的胜

利,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

⑤如果真的要比较,应该与自己比较。

A.⑤③①②④ B.③④①②⑤ C.⑤③④②① D.③④⑤①②

5.下列与画线句子表意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语文学习要注意打好基础,就像盖房子,根基不牢,房子肯定盖不高。 A.房子是否盖得高? B.房子能盖不高吗? C.房子应该盖不高。 D.房子能盖得高吗?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唐】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

【注解】: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6.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诗再现了诗人同表弟久别重逢又匆匆话别的情景。

B.“十年离乱”介绍两人相逢的背景,社会动乱中离别已有十年之久。 C.“沧海事”是指重逢之际诗人与表弟互相倾诉的内容。 D.尾联实写了诗人与表弟在分别之际所看到的景色。 7.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诗层次清晰,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突出了一个“喜”字,后

两句转入“言别”。

B.这首诗以朴素自然见长,直抒胸臆,抒发了对表弟真挚的情谊以及对社会安定

的渴望。 C.诗题中的“又”突出了相逢的时间短,分别时彼此依依不舍;“又几重”的“又”

表现了离别时诗人内心的惆怅。

D.颔联抓住了典型的细节,从“问”到“称”,从“惊”到“忆”,表现了诗人与

表弟相逢的过程。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2分)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日:“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日:“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且贫无书。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日:“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

日:“世乱,此无主。”日:“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列传·卷四十五》) 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师大/奇之 B吾/非其师也 C嗜学/如饥渴 D吾心/独无主乎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更( )(2)嗜( )(3)或( ) 10.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 (2)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11.结合选文,概括许衡的性格特点。(3分) (三)古诗文积累。(8分)

12.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 ,思而不学则殆。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 ,童稚携壶浆。 (4)浊酒一杯家万里, 。 (5)《出师表》中,诸葛亮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

, 。

(6)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体现出梅花即使被碾压成泥,也不失高洁、坚贞的句子是 , 。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列文字,完成第13-17题。(18分)

有田还得种香蕉

林清玄

①父亲在青壮年时代虽然受过不少打击和挫折,但我从来没有看过父亲忧愁的样子。他是一个永远向前的乐观主义者,再坏的环境也不皱一下眉头,这一点深深地影响了我,我的乐观与韧性大部分得自父亲的身教。父亲也是个理想主义者,这种理想主义表现在他对生活与生命的尽力,他常说:“事情总有成功和失败两面,我们总是要往成功的那个方向走。”

②由于他的乐观和理想主义,他成为一个温暖如火的人,只要有他在,就

没有不能解决的事,这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也是个风趣的人,再坏的情况下,他也喜欢说笑,他从来不把痛苦给别人,只为别人带来笑声。

③由于是农夫,从小父亲教我们农夫的本事,并且认为什么事都应从农夫的观点出发。像我后来从事写作,刚开始的时候,父亲就常说:“写作也像耕田一样,只要你天天下田,就没有不收成的。”他也常教我不要写政治文章,他说:“不是政治性格的人去写政治文章,就像种稻子的人去种槟榔一样,不但种不好,而且常会从槟榔树上摔下来。”他常教我多写些对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他叫我做创作者,不要做理论家。

④父亲的话中含有至理,但他生平并没有写过一篇文章。他是用农夫的观点来看文章,每次都是一语中的,意味深长。

⑤有一回,我遇到了创作上的瓶颈,回乡去休息,并且把我的苦恼说给父亲听。他笑着说:“你的苦恼也是我的苦恼,今年香蕉收成很差,我正在想明年还要不要种香蕉。你看,我是种好呢,还是不种好?”我说:“你种了40多年的香蕉。当然要继续种呀。”

⑥他说:“你写了这么多年,为什么不继续呢?年景不会永远坏的。”“假如每个人写文章写不出来就不写了,那么,天下还有大作家吗?”

⑦我自以为在写作上十分用功,主要是因为我生长在世代务农的家庭。我常想:世上没有不辛劳的农人,我是在农家长大的,为什么不能像农人那么辛劳?最好当然是像父亲一样,能终日辛劳,还能利他无我,这是我写了十几年文章时常反躬自问的。

⑧父亲有五个孩子,这里面我和父亲相处的时间最少,原因是我离家最早,工作最远,每年回家的次数非常有限。近几年结婚生子,工作更加忙碌,一年更难得回家两趟,有时颇为自己不能孝养父亲感到无限愧疚。父亲知道我的想法,有一次他说:“你在外面只要向上,做个有益于社会的人,就算是有孝了。” ⑨以前我在田里工作的时候,看我不会农事,他会跑过来拍我的肩说:“做农夫,要做第一流的农夫;写文章,要写第一流的文章;做人,要做第一等人。”然后觉得自己太严肃了,就说:“如果要做流氓,也要做大尾(当地话,原意是大条、大只,引申为有权有势)的流氓呀。”然后父子两人相顾大笑,笑出了眼泪。(选自《林清玄散文集》)

13.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了“父亲”对“我”的影响? 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14.题目“有田还得种香蕉”有什么含义?其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15.简要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2分)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他常教我多写些对人有益的文章,少批评骂人,他说:“对人有益的文章是灌溉施肥,批评的文章是放火烧山。灌溉施肥是人可以控制的,放火烧山常常失去控制,伤害生灵而不自知。”

16.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6分) 17.结合自己的经历,说说文章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2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8—22题。(12分)

从沙漠空气中取水

①也许不久的将来,谁都可以随意穿越沙漠,不需要担心干渴的问题了,只要带足了干粮,就完全可以深入沙漠,探险游玩。

②近日,科学家发明出一种巧妙的取水器,可以攫取沙漠空气中的水,并把这些水过滤干净,供人饮用,甚至可以供洗衣和灌溉用。因为一个取水器一天就可以从空气中攫取1吨水!而一个人一个月洗衣做饭,不浪费的话,也就是用2吨水而已。

③取水器在任何一个沙漠都可以用,只要沙漠中有4级以上的风,取水器就可以源源不断地流出水了。

④空气再干燥也是含有一定的水汽的。一般情况下,适宜居住的地方,空气湿度一般在30%到90%,沙漠里的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左右。在海拔3012米下,l立方米的空气最多含水30.38克,这时的空气湿度就是100%,那么,在同样温度下,相对湿度20%的空气就是1立方米空气含水有6克。 ⑤空气含水的能力是受温度影响的,温度越高,空气蕴含水汽的能力越高,温度越低,空气含水的能力也越低。这一点,一般人都可以理解。例如雨的形成就是含水蒸气多的热空气上升,遇冷后,凝成了水滴落下来。还有,秋天昼夜温差较大,夜间的低温会让空气冷凝出水滴来,这就形成了露水或霜。

⑥具体用数字来说,在30℃下,湿度100%的空气含水是每立方米30.38克,而0℃下,每立方米空气最多含水就只有约4.3克了。同样,干燥的沙漠空气在3012的条件下含水大约有6克,那么把这空气温度降低到0℃时,这沙漠空气也会凝出水滴来。

⑦ ?这好办,沙漠中一般都会有风,而且超过4级的风是很常见的。用35米高的柱子把取水器立起来,取水器前面装有直径达13米的风力螺旋桨,当风力较高时,螺旋桨就会转动,从而发出的电能可以供冷凝空气使用。取水器的进气口位于螺旋桨的中心,正好朝向风吹来的方向,直接吸入气流。一般4级风的风速就可以达到24千米/小时,如

果进气口的面积有1平方米的话,那么一天进入取水器的空气就有57.6万立方米了,假设1立方米空气可以凝出1.5克水的话,那么一天就可以凝出864千克的水,接近1吨水了。

⑧目前取水器的设计,就是采用风力发电。其实,阳光明媚的沙漠最不缺的是阳光,因此还可以给它装上太阳能电池板,让它在风力小的时候也可以用来取水,只是风力小的时候,进入取水器的空气不多,取出的水较少,但供人饮用应该没有问题。 ⑨这沙漠取水器真是个好东西,有沙漠的国家都喜欢上了它。目前在阿布扎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部族之一)的沙漠里已经试验了6个月了,试验结果令人兴奋,在风力足够的日子,每天都可以取出很多水。

18.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说明对象的哪些内容?(3分) 19.第②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0.请根据上下文,在第⑦段开头横线上填上符合文意的句子。(2分) 21.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一般情况下,适宜居住的地方,空气湿度一般在30%到90%,沙漠里的干燥空气..的相对湿度是20%左右。

2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空气含水能力与温度高低成正比。

B.取水器在一般情况下都可以保证人的饮水需要。

C.在沙漠中,只要有了取水器,就可以完全不用担心水源问题。 D.沙漠取水器在空气非常干燥的沙漠也有用武之地。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3.班级要举行辩论赛,辩题是“生命和尊严,哪个更重要”。正方所持观点是“生命比尊严更重要”。 (1)反方所持观点是?(1分)

(2)若你参与辩论,你会选择哪一方?请为你方写一段辩词,来论证你方的观点,或驳斥对方的观点。要求:至少运用一种论证方法,不少于60字。(5分) (二)写作(50分)

24.请以“请相信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题目;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4)不少于600字。

精品 Word 可修改 欢迎下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