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内科护理学同步练习试卷33 (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A3型题 3. B1型题 4. B1型题

1.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所致甲状腺肿大最有鉴别意义的体征是甲状腺

A.弥漫性对称性肿大 B.有震颤和杂音 C.表面光滑

D.质地柔软E.随吞咽上下移动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患者甲状腺肿大的检查要点,其中最有鉴别意义的体征为可听到血管杂音或触及震颤。

2. 甲亢患者排便次数多,是因为 A.肠蠕动过快 B.甲状腺素过少 C.高热

D.饮水过多E.进食纤维素过多

正确答案:A

3.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最危险的副作用是 A.甲状腺癌变 B.诱发甲亢危象 C.粒细胞减少

D.突眼恶化E.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

正确答案:C 解析: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是粒细胞减少及药疹,其中粒细胞缺乏为致命性的,多于初治2~3个月及复治1~2周发生,是最危险的副作用。关注“最”的内容。

4. 下列不能多进含碘丰富的食物的人群为 A.妊娠妇女 B.哺乳妇女

C.青春发育期少儿

D.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E.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

正确答案:E

解析:妊娠及哺乳妇女、青春发育期少儿对碘的需求量大,宜补碘。缺碘是

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主要原因。碘是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碘缺乏时合成甲状腺激素不足。反馈引起垂体分泌过量的促甲状腺激素,刺激甲状腺增生性肥大。但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者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可进一步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因此,不能进食含碘丰富的食物。

5. 下列属甲亢高代谢综合征特征性表现的是 A.怕热多汗、多食消瘦 B.粪便呈糊状

C.粪便有不消化食物

D.肠鸣音亢进E.粪便次数多

正确答案:A

6. 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最敏感的指标是 A.T3降低 B.T4降低 C.TSH增高

D.甲状腺摄碘率低于正常E.TRAB阳性

正确答案:C

解析:根据负反馈调节机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浓度的变化是反映甲状腺功能的最敏感指标,其灵敏度高,广泛用于甲亢和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7. 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代谢率增高的表现是 A.神经过敏、失眠

B.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 C.肠蠕动增快、腹泻

D.甲状腺弥漫性肿大E.怕热、多汗、食欲亢进

正确答案:E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由于T3、T4分泌过多,促进营养物质代谢,产热与散热明显增多,以致出现怕热、多汗、食欲亢进等代谢率增高的表现,神经过敏、失眠,心动过速、收缩压增高,肠蠕动增快、腹泻等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及消化系统表现,甲状腺弥漫性肿大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典型体征。

8.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饮食宜给予 A.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 B.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盐 C.高热量、低蛋白质、低盐

D.低热量、低蛋白质、低维生素E.低热量、低蛋白质、低盐

正确答案:A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代谢率高,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以补充足够热量和营养。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饮食不宜高盐,尤其有恶性突眼者。

9.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重度浸润性突眼的治疗措施,不应包括 A.抬高头部

B.鼓励多食略咸食品 C.外出时用眼罩

D.生理盐水纱布局部湿敷E.抗生素眼膏涂眼

正确答案:B

10. 甲亢术前加服碘剂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甲状腺素合成

B.减少甲状腺血供,使腺体质地更坚实

C.抑制自身免疫使术后不因诱发自身免疫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D.可以抑制术后纤维组织增生E.增加甲状腺素释放

正确答案:B

11. 下列哪种情况适合于用131I治疗 A.年龄>25岁的甲亢 B.有重度浸润性突眼 C.甲亢合并妊娠

D.胸骨后甲状腺肿伴甲亢E.白细胞计数<3×109/L

正确答案:A

解析:利用131I释放的β射线破坏甲状腺腺泡上皮,减少申状腺素的合成与释放。β射线在组织内的射程仅2mm,作用于甲状腺局部而不影响毗邻组织。适用于25岁以上、不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及甲亢复发者,禁用于妊娠哺乳妇女、肝肾功能差、活动性结核等。放射性碘治疗可致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

12. 在抢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时应首选下列哪种药物 A.甲巯咪唑 B.丙硫氧嘧啶 C.复方碘液

D.糖皮质激素E.大量普萘洛尔

正确答案:B

解析:丙硫氧嘧啶不但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还可抑制外周组织中T4向T3的转化,因此在抢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危象时应首选。本考点曾多次考过,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考生应关注。

13. 治疗甲亢的各种处理原则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A.应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和高碘饮食

B.甲亢危象药物治疗可选用丙硫氧嘧啶和碘剂 C.甲亢伴恶性突眼首选手术治疗

D.妊娠妇女禁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E.18岁女青年,中度甲亢宜用放射性131I治疗

正确答案:B

解析:甲亢的治疗要点是考试的重点之一,通常考察治疗方式,防护措施和浸润性突眼防治要点。甲亢患者不宜采用高碘饮食,甲亢伴恶性突眼患者不宜手术治疗,妊娠妇女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首选丙硫氧嘧啶),放射性131I治疗适用于25岁以上、不能用药物或手术治疗以及甲亢复发者。甲亢危象药物治疗可选用丙硫氧嘧啶和碘剂,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合成及T4转变T3,碘剂可抑制已合成的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

14. 某病人已有数年怕热、多汗、心率110次/分,食量大,但逐渐消瘦,检查发现FT4及FT3增高,昨天突然体温达40℃,心率150次/分,恶心、呕吐、腹泻,大汗持续而昏睡,急诊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伴甲状腺危象,其原因是

A.甲状腺素大量破坏 B.机体消耗大量甲状腺素 C.腺垂体功能亢进

D.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E.下丘脑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D

15.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药物护理中服用甲状腺激素不正确的是 A.从小剂量开始 B.用药前后测脉搏 C.不可随意增减药量

D.定时测体重E.症状控制后可停药

正确答案:E 解析: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重要治疗措施,常需要终身服药。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从小剂量开始,用药前后测脉搏,不可随意增减或停药,定时测体重。考生还应关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考点。

16. 下列哪项不是肾上腺皮质醇增多症的临床表现 A.低血压 B.高血压

C.淋巴结肿大

D.骨质疏松E.阳痿

正确答案:C

17. 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饮食应满足

A.高糖、高蛋白质、高脂、高维生素、低钾、高钠 B.高糖、高蛋白质、低脂、高维生素、低钾、高钠

C.低糖、低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高蛋白质、低盐、高维生素、富含钾和钙的饮食

D.高糖、高蛋白质、低脂、低维生素、低钾、不限钠E.低糖、高蛋白质、高脂、高维生素、低钾、低钠

正确答案:C

解析:皮质醇增多症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低糖、低脂(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高蛋白质、低盐、高维生素、富含钾和钙。本考点非考试重点,考生关注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考点。

18. 1型糖尿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 A.老年人肾小球排糖少

B.吃糖过多,短期内无法排出 C.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D.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E.老年人肾小管重吸收糖多

正确答案:C

19. 糖尿病患者可达到较好降糖效果且安全的适宜运动时间是 A.晨起空腹 B.餐前半小时 C.餐后即刻

D.餐后1小时E.睡前

正确答案:D

解析:餐后1小时,患者体内的血糖水平较高。选择餐后l小时做运动,既可防止低血糖发生,较为安全,同时又可降低餐后血糖,达到较好的降糖效果。故选D。

20. 下列不属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是 A.神经病变 B.冠心病

C.视网膜病变 D.贫血E.肾病

正确答案:D

解析: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病变(即心脑血管疾病、下肢动脉硬化等)、微血管病变(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神经病变、糖尿病足等。贫血不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糖尿病的相关知识考生药关注。故选D。

21. 下列哪项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A.感染

B.外伤及手术 C.妊娠及分娩

D.饮食不当E.胰岛素过量

正确答案:E

解析:胰岛素过量可导致低血糖,而不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而其他选择均可能导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故选E。

22. 2型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 A.酮症酸中毒 B.心脑血管病变 C.感染

D.糖尿病肾病E.非酮症性糖尿病性高渗性昏迷

正确答案:B

解析:心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最严重而突出的并发症。心脑血管病变是2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大、中、小血管均可受累,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意外、下肢坏疽等。考生还应了解1型糖尿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肾病。

23. 致糖尿病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是 A.白内障 B.角膜溃疡 C.视神经炎

D.视网膜微血管病变E.玻璃体出血

正确答案:D

解析: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之一。也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

24. 临床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表现是 A.高血压 B.低蛋白血症 C.水肿

D.血肌酐、尿素氮增高E.微量蛋白尿

正确答案:E

解析:微量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最早期的表现,中晚期(临床蛋白尿期以后)的患者会出现蛋白尿、水肿、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以致肾衰竭;血浆蛋白逐渐低下,血脂显著升高,伴氮质血症和尿毒症。

25. 对可疑糖尿病患者最有诊断价值的检查是 A.尿糖定性试验 B.尿糖定量测定

C.空腹血糖测定

D.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E.胰岛细胞抗体测定

正确答案:D 解析:尿糖测定仅能为糖尿病诊断提供线索,部分可疑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可以是正常的,胰岛细胞抗体测定可用于鉴别糖尿病的类型,只有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可用于鉴别可疑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本考点常以不同形式出现,如“最有价值”或“哪项不是判断的指标”等形式出现。

26. 关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下列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感染是常见的诱因

B.需用皮下小剂量胰岛素治疗 C.在1型、2型糖尿病均可发生

D.需持续静脉小剂量胰岛素治疗E.输液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首要措施

正确答案:B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胰岛素治疗一般采用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速效胰岛素,而不是皮下注射。

27. 配制混合胰岛素时,必须先抽吸短效胰岛素是为了防止 A.发生中和反应 B.加速胰岛素降解

C.丧失短效胰岛素的速效特性

D.降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药效E.增加胰岛素的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C 解析:先抽吸短效胰岛素是为了防止中长效胰岛素混入短效胰岛素之中,使之失去速效的特性。

28. 使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告知病人警惕出现下列哪种情况 A.低血糖 B.过敏反应 C.酮症反应

D.肾功能损害E.胃肠道反应

正确答案:A

解析:胰岛素治疗不会引起酮症、肾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酮症可由中断胰岛素治疗或胰岛素突然减量导致,低血糖是胰岛素应用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过敏反应较少见。

2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注射胰岛素及静滴生理盐水后,血糖降低、失水纠正、尿量增多,此时最应注意防止

A.低钠血症

B.低钾血症 C.低钙血症

D.低血糖E.低血压

正确答案:B 解析: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体内有不同程度缺钾,但由于失水量大于失盐量,且代谢性酸中毒存在,治疗前的血钾水平不能真实反映体内缺钾程度。经胰岛素治疗和补液后,细胞外钾转入细胞内,血钾常明显下降,最应积极预防。

30. 适用于各型糖尿病病人的最基本的治疗方法是 A.注射胰岛素 B.口服优降糖 C.饮食疗法

D.卧床休息E.纠正电解质紊乱

正确答案:C

31. 李女士,患糖尿病10年,2年来采用胰岛素治疗。近日因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极度乏力、多尿、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呼吸深快。该患者可能是发生了

A.低血糖反应 B.急性呼吸衰竭 C.呼吸性酸中毒

D.酮症酸中毒E.乳酸酸中毒

正确答案:D

解析:糖尿痛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在肝经B氧化产生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引起酮症,当超过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则血pH值下降,形成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出现极度乏力、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头痛、烦躁等症状。此并发症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在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剂量不足或治疗中断、感染等情况下也可发生。该患者有感染的诱因,同时有典型的酮症酸中毒的表现,因此,正确答案选D。

32. 某人患1型糖尿病,查餐后2h血糖15mmoL/L(270mg/dl)。给胰岛素静滴,静滴时病人自觉多汗、手抖、饥饿,应考虑其原因是

A.低血压 B.低血糖 C.静滴过快

D.药物过敏E.精神紧张

正确答案:B

33. 某2型糖尿病患者,体态肥胖,“三多一少”症状不太明显,血糖偏高,

长期采用饮食控制、休息、口服降血糖药。但血糖仍高,对此下列哪项处理最恰当

A.改用胰岛素治疗 B.增加运动疗法 C.加大降糖药剂量

D.用抗生素控制感染E.住院进一步待查

正确答案:B

解析:糖尿病应采用教育、饮食、运动、监测和药物等的综合治疗。本患者未积极采取运动治疗。运动可改善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促进葡萄糖利用,对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患者更为有利。该患者目前宜首选增加运动疗法。糖尿病的治疗要点是考试热点。

34. 患者,女性,63岁,糖尿病病史15年。胰岛素治疗期间突然心悸、饥饿、出汗,随即意识不清。首要的措施为

A.加大胰岛素剂量 B.加用优降糖

C.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

D.静脉滴注碳酸氢钠溶液E.应用呼吸兴奋剂

正确答案:C

35. 患者,女性,25岁,身高160cm,体重43kg,“三多一少”症状明显,空腹血糖及尿糖均显著增高,诊断为1型糖尿病,住院后采用速效胰岛素治疗,其饮食总热量应

A.按实际体重计算再酌增 B.按实际体重计算再酌减 C.按理想体重计算

D.按理想体重计算再酌增E.按理想体重计算再酌减

正确答案:D

解析:糖尿病患者饮食总热量的计算宜按照理想体重计算。理想体重(kg)=身高-105;±10%均属于理想体重,以理想体重结合病人的年龄、生理需求、劳动强度等进行计算。生长发育期、孕妇、哺乳期妇女、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患者热量相应增加10%~20%。本患者属消瘦,因此应酌情增加。计算题考生应关注。

36. 某糖尿病患者采用预混30/70胰岛素皮下注射,每日早餐及晚餐前各一次。近日来,患者常于午餐前出现出汗、手抖,考虑其原因是

A.低血压 B.低血糖 C.甲亢

D.药物过敏E.精神紧张

正确答案:B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37.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不控制饮食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

正确答案:D

38. 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应告知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可能性最大的时间(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是在注射后

A.0.5h B.1~2h C.2~4h

D.4~6hE.6~8h

正确答案:C

39. 患者计划在餐后快步行走半小时,餐前应把胰岛素注射在下列哪一部位最佳

A.上臂外侧 B.股外侧 C.股内侧

D.臀部E.腹部

正确答案:E

A.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B.胰岛素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C.突然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

D.甲状腺素分泌及合成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缺乏反应E.皮质醇分泌增多

40. 甲亢危象的发生是由于

正确答案:C 解析:本组题考查内分泌疾病的病因。甲状腺危象的发生是由于突然大量甲状腺素释放入血。

41. 1型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

正确答案:A

解析:1型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不足。

42. 2型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

正确答案:B

解析:2型糖尿病的发病是由于胰岛素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

43. 库欣综合征的发病是由于

正确答案:E

解析:库欣综合征的发病是由于皮质醇分泌增多。

44.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是由于

正确答案:D 解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是由于甲状腺素分泌及合成不足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素缺乏反应。

A.磺脲类药物 B.硫脲类药物 C.酰胺类药物

D.双胍类药物E.磺胺类药物

45. 可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素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组题考查内分泌疾病的药物治疗原则。抗甲状腺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为抑制甲状腺合成甲状腺激素,其常用药物分为硫脲类和咪唑类两类。

46. 可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药物是

正确答案:A 解析:胰岛素促泌剂是常用的口服降糖药物,此类药物的作用机制为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包括磺脲类和非磺脲类。糖尿病的药物治疗可以A、B型和案例题出现考生应考生牢记各药物对应的治疗病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