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有回填土和混凝土板带的换撐方式。从实践效果来看:该工艺受空间限制较小,工序简单,可缩短换撑周期,使地
下主体结构能够连续施工,无需等待外墙防水施工和回填土的时间,大大节约了工期。关键词:深基坑施工;传力杆;内支撑;换撑中图分类号:TU7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1001(2019)06-1007-03 DOI: 10.14144/j.cnki.jzsg.2019.06.006Dowel Bar Type Internal Support Conversion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Deep Foundation PitZHAI GuiqingShanxi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Taiyuan, Shanxi 030006, ChinaAbstract: Combi ned with the engin eeri ng practice, the con struction tech nology of the dowel bar type internal support
conversion was adopted in the con struction of the deep foun dation pit, namely, the dowel bar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upport replacement beam was used to replace the original backfill soil and the concrete slab belt. From the practical effect: the process was simple and less limited by space, so that the cycle of the support replacement could be shortened, and the underground main structure could be continuously constructed without waiting for the waterproof
construction of the external wall and the time of backfilling, and greatly saved the construction period.Key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dowel bar; internal support; support replacement1 工程概况背景工程为山西省人民医院科研临床楼和全科医生
地下主体结构楼层标高位置设置钢筋混凝土传力杆件,与
基坑支护结构混凝土灌注桩相连接,作为基坑内支撑拆除 后支护结构的传力构件,使支护结构的受力传至主体结构 上,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利用主体结构的梁、板、
临床培养基地,地下3层,基坑开挖深度20.5 m,局部
21.7 m。基坑支护釆用工具式组合内支撑。图纸设计要求
本工程A区地下每一层主体结构完成且混凝土强度达到80%
后进行外墙防水和基槽回填施工,回填至楼层标高处后浇
墙等构件的刚度来承担挡土结构传来的水平荷载,使地下
结构与基坑支护结构之间建立一种新的受力平衡,让支护
筑厚300 mm的C15素混凝土换撑板带,板带强度达到80%
后拆除该层基坑内支撑,再施工上层结构。若采用此工 艺,将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和总体工期目标。结构在内支撑拆除前后实现内部应力的转移和再分配,从
而自下而上随结构施工逐层拆换内支撑,使支护结构的受 力状况无较大变化,以此确保基坑施工的安全性f
A区基坑内支撑与地下2、3层结构交叉部位较多,地
下2、3层的结构施工周期受到基坑内支撑拆撑及换撑周期
2.2工艺流程设计图纸一测量定位一桩身面层处理〜焊接钢筋(或
的严重制约。针对原设计地下2、3层内支撑换撑工序,为 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在综合考虑了各方意见后,在地下2、
植筋)〜梁底模板支设〜梁筋安装一梁侧模板安装一混凝
土浇筑一养护一拆除内支撑3层顶板处提前釆取钢筋混凝土传力杆换撑的措施。2.3操作要点2.3.1方案选定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工艺原理在内支撑拆除前,根据基坑支护桩的间距和位置,在作者简介:翟桂庆(1980—) , *,工程硕士,嘉级工程坪。
1) 方案设计完成后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并经设计单位
验算,确保施工的理论安全。主要采用300 mm X 300 mm(300 mmX400 mm)的钢筋混凝土传力杆;楼梯间、电
梯间无顶板部位换撑采用0 273 mm X 8 mm的钢传力杆
(图 1)。通信地址:心西省*虑审千伞為路海•盛科技丸厦12层(030006) □电子 笛:490500430@qq.com收稿日期:2019-01-042) 钢筋混凝土传力杆与支护桩的连接:在基坑东、南
侧支护部位提前将钢护筒表层混凝土凿除,并将钢筋混凝
土传力杆纵筋与钢护筒焊接(双面)连接;基坑西、北侧建筑施工•第41卷•第6期1007翟桂庆:深基坑的传力杆式内支撑转换施工方法地下结构挡土墙第1道钢支撑或钢筋混凝土梁板
地下1层结构板顶二八灰土回填
8-007 m地下2层顶板换 0 mI。暂2层结构板顶撑钢筋混凝土 传力杆@1 500第2道涮支撑-547 m9.50 ra§地下3层顶板换 一二t下3层结构板顶 撑钢筋混凝土 传力杆@1 5004.00 m
-11.77 m厚1 m的C15素/
第3道钢支撑§混擬土回填8.10 rr9厚300的C15, 素混凝土卜支护桩图1钢筋混凝土传力杆式内支撑示意提前在支护桩喷射混凝土面层上植筋,使钢筋混凝土传力
杆钢筋与西、北侧支护桩有效连接(图2) o3)钢筋混凝土传力杆与外墙节点防水做法:传力杆
与外墙交界处用聚氨酯封口;用防水卷材将传力杆四周包
裹,并在距离外墙250 mm处用钢压条顶紧后,再用聚氨酯 封口(图3)。4)钢传力杆两侧采用300 mmX300 mmX 15 mm钢板
封口,钢管与剪力墙采用连接件焊接固定。连接件采用规
格为360 mmX360 mmX 15 mm钢板,以M10膨胀螺栓固定2.3.2具体部署措施1)在地下3层结构施工期间,在西、北侧支护桩部1008,2019 • 6 • Building Construction位一11.77m (-12.25m)提前进行植筋,使钢筋混凝土传
力杆纵筋与西、北侧支护桩有效连接;在东、南侧支护桩
部位一11.77 m ( — 12.25 m)应提前将钢护筒表层混凝土凿
除,以便钢筋混凝土传力杆纵筋与钢护筒焊接时能进行有
效连接。2) 地下3层结构顶板施工时,同时施工钢筋混凝土传
力杆。3) 地下3层结构施工完毕后,将换撑钢筋混凝土传
力杆混凝土及地下3层结构混凝土自然养护至设计强度的
80%。4) 待地下3层顶板处的混凝土强度和换撑混凝土强度
达到设计要求时,拆除第2、3道支撑。5) 第2道支撑拆除完成后就能进行地下2层结构施工。6) 地下2层结构施工期间,在西、北侧支护桩一5.47 m
部位提前进行植筋,使钢筋与支护桩有效连接;在东、
南侧支护桩一5.47 m部位应提前将钢护筒表层混凝土凿 除,以便钢筋混凝土传力杆纵筋与钢护筒焊接时进行有效
连接。7) 地下2层结构梁钢筋绑扎时,同时施工钢筋混凝土
传力杆。8) 地下2层结构施工完毕后,将换撑钢筋混凝土传
力杆混凝土及地下2层结构混凝土自然养护至设计强度的
80%。9) 待地下2层顶板处的换撑钢筋混凝土传力杆及地下
2层结构混凝土养护至设计强度的80%时,即可拆除第1道
支撑。10) 第1道支撑拆除完毕后,即可进行地下1层结构
施工。11) 基槽回填至第3道腰梁下部后停止施工,待第3道
钢支撑拆除完毕,将外墙四周洞口封堵处理后,继续基槽 回填至地下3层顶板往下300 mm高度范围内,再在地下3层
顶板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间的空隙部位浇筑素混凝土板带并
进行养护。12) 基槽回填至地下2层顶板往下300 mm高度范围内
时,在地下2层顶板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间的空隙部位浇素混
凝土板带并进行养护。13) 伸入窗井内的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需待钢筋混凝
土传力杆间的混凝土板带达到设计强的80%后凿除。2.3.3测量定位根据楼层标高,在支护桩上测放出顶板结构标高
线,并根据支护桩的位置确定传力杆在主体结构上的位置
(图5)。2.3.4面层处理根据支护桩上的定位线,清除钢护筒上的泥土及锈
斑,确保焊接钢筋的质量;当支护桩无钢护筒时,将传力翟桂庆:深基坑的传力杆式内支撑转换施工方法杆位置桩身的表层混凝土剔除凿毛,露出密实混凝土
(图6)。图6面层处理2.3.5原材性能指标钢筋采用HRB400,焊条釆用E55型。所有材料进场时
严把质量,检查出厂合格证明文件及相应的性能试验检测
资料;混凝土强度等级同楼层顶板混凝土,采用C30,坍
落度为 180 mm ±20 mm。2.3.6焊接钢筋(植筋)在清除完毕的钢护筒上,根据图纸尺寸及实际位置焊
接4S16m m的“L”形钢筋,采用双面焊,拐长100 mm
(大于5d),预留钢筋长度1 000mm (大于钢筋搭接长度 42d),植筋时长度应为10d。2.3.7梁底模板支设根据传力杆设计标高及位置,釆用多层板及钢管扣件
支设梁底模板。2.3.8梁筋安装梁底模板支设完成后,安装梁钢筋,上下部纵筋均 为2 牢靠,并用木方将相邻的两模板相互拉结固定(图7)。 2.3.10混凝土浇筑、养护混凝土浇筑时要振捣密实,面层压实收平,浇筑完成 后覆盖棉毡浇水养护(图8)。2.3.11内支撑拆除主体结构及传力杆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 后,拆除内支撑。图7侧模板支设与加固图8传力杆成形效果2.3.12其他事项1) 模板支撑架搭设必须牢固、可靠,支撑点必须经受 力计算,且满足受力要求。2) 施工完成的传力杆只考虑水平受压,不得在传力杆 上设置任何荷载物件。3 设计计算1) 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长度L>3m (L为5.06 m)时, 选取300 mm X 400 mm的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选用C55 P6微 膨胀混凝土。上、下部纵筋均为2016mm的三级钢,箍筋 选用力10 mm@200 mm的三级钢。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间距1 500 mm。2) 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长度LW3m (L为1.2、1.88、 2.7、2.9 m)时,选取300 mm X 300 mm的钢筋混凝土 传力杆,选用C55 P6微膨胀混凝土。上、下部纵筋均为2 16 mm的三级钢,箍筋选用4> 10 mm@200 mm的三级 钢。钢筋混凝土传力杆间距1 500 mmo3) 楼梯间、电梯间无楼板部位选用¢ 273 mmX 8 mm@l 500 mm的钢管传力杆。4 结语本工程采用传力杆式内支撑转换施工工艺,具有受 空间限制较小、工序简单、施工时间短、材料损耗低、施 工质量好、换撑效果可靠且不影响其他分项工程施工等特 点。内支撑的成功换撑,保证了基坑的安全并加快了地下 室的施工速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1] 李树华.地下室施工中内支撑拆除的”换撐”方法[J].福建建设科技, 2003(4):28-29.[2] 王爱领.郑州绿地广场超深基坑内支撐支护及换撑技术研究卩].四 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104-108.[3] 何跃川,董娜,陈勇力.超深基坑工程支撑拆除中换撑技术综合应用 研究简[J].施工技术,2015,44(增刊1):14-17.[4] 刘伟,郝学峰,梁鹏,等.超大规模深基坑内支挥转换技术在工程中 的应用[JJ.建筑技术,2013,44(1 ):9-11.建筑施工•第41卷•第6期10097I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