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六年级上册 “快乐读书吧”阅读测试题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 一、单选题

1.《爱的教育》作者亚米契斯是( )国家的作家。D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意大利

2.《爱的教育》是一部儿童小说,全书采用( )的形式。B A.书信体 B.日记体 C.自传体 D.纪传体

3.《爱的教育》的主人公( ),是一位四年级的小学生。D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D.安利柯

4.书中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B A.克洛西 B.代洛西 C.弗兰蒂 D.安利柯

5.“你的书本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 )对安利柯说的话。B

A.校长 B.父亲 C.老师 D.母亲

6.代洛西和可莱谛领着驼背的耐利来“我”家了,“我”发现平时挂在厨房里的那幅( )没有了,是父亲故意拿开的,因为怕耐利看见。A

A.驼背的人的滑稽画 B.蒙娜丽莎的微笑 C.最后的晚餐 D.毕加索的画

7.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 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钱 C.独自离开 D.报警

) B 8.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 )炫耀他的漂亮衣服受到了父亲的批评。C

A.一个聋子 B.全班同学 C.一个盲人 D.一个好朋友

9.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 A.品行太坏 B.成绩太差 C.不尊敬父母 D.总是逃学

10.每月故事《少年爱国者》的爱国少年,听到三位乘客说意大利人是“强盗”后,把这三个人给自己的钱( )。B A.放进了口袋

B.砸在他们脸上 C.花掉了 D.扔进了海里

11.安利柯父亲带着安利柯拜访自己的老师,老师做了什么事情让安利柯父子非常感动?( )D

A.老师拿出安利柯父亲的毕业照 B.老师送给父亲一本书 C.老师邀请父子看电影

D.老师保留着每个学生的作业作为永久回忆

12.安利柯的同学中,身材最高、力气最大并且乐于维持正义的学生是( )。C

A.代洛西 B.克莱谛 C.卡隆 D.耐利

13.安利柯为什么不能和他的同学们一起上五年级了?( )C

A.他口语考试没有及格需要留级 B.他考上了更好的学校

C.安利柯的父亲要去别的地方工作了,他不得不跟着一起去 D.父亲的项目进展不顺利,交不出足够的学费了

14.当普雷科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铁匠父亲很忏悔,是因为( )A A.他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B.他没能给孩子更好的生活条件,不然孩子会更优秀。 C.他总是因为喝酒而忘记接孩子放学。 D.他没有文化,不能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

15.《爱的教育》加入爱国小英雄的故事,你觉得作者出于什么目的?( )D

A.让书籍更有趣

B.让读者模仿小英雄的行为

C.让孩子们感受战争的残酷 D.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爱国意识 02 多选题

1.《爱的教育》全书由哪三个部分组成?( )ABC A.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 B.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 C.老师讲的九则故事 D.老师写的课堂记录

2.下列哪些说法对安利柯的父亲描述是准确的?( )BCD A.是一个有钱的商人

B.是一个不介意和贫穷阶级交往的人 C.特别善良的绅士

D.对国家、亲人和周围的人都很有爱的人

3.符合主人公安利柯描述的有( )。BC A.他是班里的班长 B.他是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C.他的父母非常关爱他 D.他因为侠义行为受到同学爱戴

4.安利柯的父亲为了鼓励安利柯在学校用功,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信中举了哪些例子?( )ABCD

A.职工夜里到学校学习 B.店里妇女姑娘们周日到学校学习 C.兵士们晚上回营里学习 D.囚人在监狱里学习读书写字

5.从每月的“爱国少年故事”中,我们可以读到的人物品质有( )。ABCD

A.坚持 B.孝心 C.爱国 D.勇气

6.《爱的教育》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有( )。 ACD A.来自底层的父母 B.封建贵族 C.尽职尽责的老师 D.有钱有势的绅士

7.通过安利柯的母亲给克罗西的母亲去送衣服的故事,你能得出下列哪项推论。( )ABD

A.安利柯的母亲是一位心地善良的人。

B.克罗西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对学习抱有极大的热情。 C.安利柯因为自己家里的条件好,而有些羞愧。 D.克罗西家现在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了。

8.书中刻画老师形象的故事有( )。AC A.《学校里的女教师》

B. 《撒丁岛的小鼓手》 C.《病中的老师》 D.《伦巴第的小哨兵》

9.《爱的教育》一书体现了哪些情感?( )ABCD A.师生之爱 B.父母之爱 C.同窗之情 D.爱国情怀

10.关于《爱的教育》描述正确的是( )。ABCD A.本书被誉为“最富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

B.作者希望借助学校教育,传播现代文明,复兴祖国。

C.在意大利人的心中,《爱的教育》是19世纪意大利最伟大的10本小说之一。

D.此书名又叫《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 三、简答题

1.在书中讲述了很多个小故事,哪一个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

【参考答案】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少年笔耕》;在这个故事中,叙利奥因为夜晚偷偷地替爸爸抄文章导致成绩下滑而受到爸爸的责骂,但最后爸爸发现了事情的真相后更加爱儿子了。我对这个故事印象深刻是因为叙利奥的孝心让我感动。

2.请你谈一谈对主人公安利柯的认识。

【参考答案】安利柯是个很可爱的人,他出生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有一颗纯洁高尚的心灵,懂得尊重老师,在学习上勤奋努力,在生活上带着极大的热情去关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

3.你喜欢配巴尼先生这样的老师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我喜欢像配巴尼先生一样的老师,因为他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去真心地教导,还会经常给学生讲高尚的少年故事听。

4.《少年鼓手》这个故事里面,这位鼓手为何值得敬佩?

【参考答案】少年鼓手为了帮本军传递求援消息,即使在路上被子弹射中,但是为了尽快求援,少年不顾腿上坚持走到了本队,最终失去了自己的左脚。但少年并不觉得绝望,反而为自己帮助到本军感到自豪,这样的少年英雄精神值得我们敬佩。

5.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你对“爱”的理解是什么?

【参考答案】亲人爱,师生情,友人心,像空气一样不可或缺;爱是可以跨越时空、阶级和贫富的;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爱其实一直在我们的身边。

《爱的教育》测试题

一.选择题1.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A.克洛西B.代洛西C.弗兰蒂

2.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A.洛贝谛B.安利柯C.铁匠的儿子

3.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4.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 5.爱慕虚荣的瓦梯尼因为向谁炫耀他的漂亮衣服而受到了父亲的批评?()

A.一个聋子B.全班同学C.一个盲人

6.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A.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B.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7.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A.品行太坏B.成绩太差C.不尊敬父母

8.当泼来可西获得二等奖时,他的父亲十分忏悔,是因为() A.他没有文化,从来不给孩子学习上的辅导。B.他一向虐待孩子,而孩子一直忍耐着,还处处维护他。 9.狂欢的最后一天发生的意外事故是()

A.一个五六岁的女孩被车子压伤了B.一个五六岁的女孩与母亲失散了

10.马尔可不辞辛劳,万里寻母,结局是()

A.找到了母亲,并给了母亲治好病的信念,从而救活了母亲。B.虽然找到了母亲,但他的母亲已经去世了。

11.每月故事中的爱国少年,听到三个人说意大利人是“强盗”后,把刚才三个人给他的钱()

A.放进了口袋B.砸在他们脸上C.花掉了D.扔进了海里

12.每月故事《送信的少年鼓手》说了一位鼓手帮助大尉送信,最后()

A.牺牲了,被大尉称为“英雄”B.没有完成任务C.获得了奖章D.被俘虏了

13.小作者最喜欢听配巴先生给大家讲故事了,先生多久讲一个故()

A.每天B.每周C.每月D.每学期

14.小作者听先生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工人家的十三岁的儿子,独自从意大利的热那亚到南美洲去寻找母亲,这个故事的题目是() A.六英里寻母B.六十英里寻母C.六百英里寻母D.六千英里寻母

15.《爱的教育》作者爱德蒙多是哪个国家的作家() A.美国B.英国C.法国D.意大利

16.克洛西的母亲经常挑着菜担子来学校,勿兰谛学她的样子,大家都笑了,克洛西拿起墨水瓶扔了过去,谁知正好砸在配巴先生的胸部,这时,()忽然站起来,说这是他扔的,他的做法让“我”觉得他很高尚。

A.卡隆B.斯带地C.克莱谛D.华梯尼

17.“我”的母亲经常带着“我”和姐姐去给报纸上报道的、住在贫民窟的穷苦妇人()

A.送食物B.送布C. 送首饰D.送柴火

18.“我”看到了()又要帮助家里扛柴,做家务,还要自己学习,发出了“你比我幸福,因为你既用功学习,还能劳动,更能替父母尽力”的感慨。

A.耐利B.可莱谛C.诺皮斯D.代洛西

19.“我”和父亲去探望受伤的老人,恰巧卡洛斐也来了,他送给了老人(),那是他平时费尽心血收集的,他的行为让“我”很感动。

A.明信片B.邮票册子C.影集D.书签 20.每月故事《小抄写员》的主角是() A.叙利奥B.汤姆索亚C.彼得潘D.斯带地

21.《爱的教育》原名_________。在______年写的。作者是_________,他是_________人(国家) ()

A.《一个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的日记》1886年 亚米契斯 意大利B.《小学生日记》1866年 亚米契斯 奥地利C.《小学生日记》1886年 安利柯 意大利

22. 《爱的教育》的主要体裁为______。讲述一个叫_______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的真挚的爱,表现了______的主题。()

A.日记 安利柯 真挚的爱B.叙事 安利柯 真挚的爱C.叙事 安利柯 爱

23. 《爱的教育》全书共______篇文章。全书分三部分:(1)_________; (2) _________; (3) _________。主人公是_________()

A.100 《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 《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老师的九则故事》 安利柯B.110《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 《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老师的九则故事》 安利柯C.100 《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 《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老师的八则故事》 安利柯 24. 关于这本书,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这本书的主人公是安利柯。B.这本书描写的是主人公的家庭生活C.这本书是一本日记体小说D.作者亚米契斯在书中颂扬了爱的美德和高尚的心灵

25. 班级里面,______的身材最高大,力气最大,也是______的保护者。()

A.卡隆、安利柯B.安利柯、卡隆C.卡隆、耐利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

这是一部以教育为目的的儿童文学作品。它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歌颂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的高尚情怀;它鼓励人们消除阶级观念,在日常生活的交往中,努力实现各阶级人民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爱的教育》都一直是整个意大利的青少年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爱的教育》是一部( )小说。

A.自传体小说B.叙事体小说C.编年体小说D.日记体儿童小说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 德•亚米契斯 ,他是( )国家人。 A.英国B.意大利C.美国D.法国

3.《爱的教育》全书共100篇文章,为( )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讲述了一个叫作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 A.三至六岁B.六至八岁C.九至十三岁D.十四至十六岁

4.《爱的教育》全书100篇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主人公安利柯的日记、安利柯父母的教子篇以及( )讲的九则故事。 A.校长B.同学C.奶奶D.老师

5.《爱的教育》中,老师讲的故事,大致可以分为爱国故事和美德故事两类。爱国故事包括《少年爱国者》《少年侦探》《 》三篇。 A.《少年歌手》B.《少年舞者》C.《少年画家》D.《少年鼓手》 6.“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 )对安利柯说的。 A.老师B.同学C.父亲D.校长

7.书中的( )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A.小石匠B.卡罗纳C.科罗西D.帕多瓦

8.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 )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A.兄弟B.老师C.哥们D.朋友

9.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 A.克洛西B.代洛西C.弗兰蒂

10.卡罗纳送给卡拉布里亚男孩什么见面礼? A.课外书B.玩具C.糖果D.邮票

11.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C.代洛西D.弗兰蒂 12.科罗西的妈妈做什么职业?( )

A.鲜花店店员B.糖果店店员C.蔬菜水果商D.种植农作物 13.卡罗纳哪门功课最好?( ) A.语文B.数学C.体育D.音乐 14.老师把( )交给德罗西抄写?

A.每月故事《伦巴第的小哨兵》B.语法课本C.识字课本D.儿童诗集 15.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 A.罗伯特B.安利柯C.铁匠的儿子D.科罗西

16.扫烟囱的孩子丢了钱币之后,发生了什么事?( . ) A.被师傅狠狠打了一顿B.很多学生帮他凑足了多余他原来的钱。C.被妈妈狠狠地批评D.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

17.朱里奥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 A.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B.他每晚偷偷看课外书到很晚才睡觉C.作业太多,每晚都写到很晚才睡觉D.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 18.科罗西的墨水瓶打到了谁? ( )

A.代洛西B.安东尼C. 老师D.泼来可西 19.卡罗纳的爸爸是什么司机? ( )

A.小汽车司机B.火车司机C.大卡车司机D.消防车司机 20.校长是怎样教育无理取闹的孩子的?( )多项选择

A.从不发火训斥他们B.拉着他们的手耐心给他们讲明道理C.嘱咐他们要知错改错D.奖励他们看课外书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

本测试共50题,每题2分。

您的姓名: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2分。)1、《爱的教育》作者的作者亚米契斯是哪国人。() A. 法国B. 德国C. 意大利D. 英国

2、《爱的教育》以哪种形式,反映了社会各阶层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A. 小学生记日记B. 小学生讲故事C. 父亲写日记D. 母亲讲故事 3、新学期刚开始,谁为了救一个最低班的小学生,被马车的车轮碾在脚上。()

A. 洛佩谛B. 代洛西C. 卡隆D. 可莱谛

4、开学初,班上来了个新同学,这新同学来自()。 A. 卡拉布里亚B. 奥地利C. 英国D. 法国 5、卡隆的父亲是()。

A. 老石匠B. 老铁匠C. 火车司机D. 货车司机 6、以爱国为题裁的作文,写得最好的是()。

A. 洛佩蒂B. 代洛西C. 卡隆D. 可莱谛 7、安利柯班上的谁被学校开除了。() A. 斯带谛B. 勿兰谛C. 代洛西D. 卡洛斐

8、克洛西的父亲曾雕刻了一件礼物送给了他的老师。这件礼物是()

A.墨水瓶B.娃娃C. 钢笔D. 房子 9、《六千英里寻母》中的主人公是()。 A. 安利柯B. 玛尔可C. 克洛西D. 华梯尼 10、耐利的保护者是()。

A. 可莱谛B. 华梯尼C. 卡洛斐D. 卡隆

11、卡洛斐扔雪球时失手打伤了一位老人,事后,他把自己的心爱之物送给了老人。这个心爱之物是() A. 一本书B. 邮票集C. 影集D. 小火车

12、泼来可西来“我”家作客,他非常喜欢我的玩具,临别时,我把它送给了他。这件玩具是() A. 一本书B. 邮票集C. 影集D.火车

13、在大剧场举行的颁奖仪式上,共有几位少年上台领奖。() A. 10B. 11C. 12D. 13

14、当我送礼物给泼来可西时,他说以后要送我什么?() A、小汽车。B、铁锹。C、铁器。D、铁钉。

15、每月故事《费鲁乔和奶奶》中,主要讲的是()。

A. 费鲁乔为了保护奶奶被强盗刺死了。B. 费鲁乔帮助奶奶做家务。C. 奶奶病了,费鲁乔照顾奶奶。D. 费鲁乔和奶奶一起过生日。

16、《爸爸的陪护人》的主人公西西洛的父亲刚从哪国回来,得了病,住进了医院。()

A. 德国B. 法国C. 意大利D. 美国 17、 铁匠的儿子是()。

A. 泼来可西B. 斯带谛C. 可莱谛D. 耐利

18、乔赵的女儿奇奇阿﹒华奇进了学校,会说话了。这个学校是()

A. 聋哑学校B. 普济院C. 儿童福利院D. 艺术学校 19、谁来学校发奖? ()

A、校长B、国王C、总理D、督学。 20、(每月故事)《小抄写员》指的是() A. 安利柯B. 叙利亚C. 平诺脱D. 玛尔可 21.在《爱的教育》中,安利柯读的是几年级?() A.一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22.安利柯弟弟的班主任是?()

A.代尔卡谛B.华梯尼C.巴尼D.配巴尼

23.能用“精城所至,金石为开”来形容的是哪个孩子?() A.斯带谛B.代洛西C.卡隆D.克洛西 24.绅士送给走失的小女孩什么礼物? ()

A、一枚镶着蓝宝石的金戒指。B、一枚镶着钻石的金戒指。C、一枚镶着钻石的银戒指。D、一枚普通的金戒指。 25.安利柯把自己的玩具火车送给了谁?() A.泼来可西B.潘克希C.卡隆D.克洛西 26.校长为什么一时曾想辞职?()

A.因为学生实在太难管B. 因为遭遇爱子入志愿军死去C. 因为老师们集体出走D.因为家长们多次找到学校 27.安利柯的班级中,成绩最好的孩子是谁?() A.勿兰谛B.华梯尼C.代洛西D.卡隆 28.安利柯最喜欢最敬佩的人是谁?() A.卡隆B. 克洛西C. “小石匠”D.代洛西 29.安利柯和同学告别的时候是几月?() A.3月B.5月C.7月D.10月 30.安利柯的班级共有多少人?() A.15人B.20人C.55人D.45人 31.下面哪篇作文是安利柯写的?()

A.《纯真的孝行》B.《消防队员》C.《少年鼓手》D.《我的一天》

32.每年校庆,市政府会来学校颁发什么奖章?()

A.文明学生奖B.优秀学生奖C.艺术优秀奖D.四好少年奖 33.最后不幸去世的是谁的母亲?() A.勿兰谛B.华梯尼C.代洛西D.卡隆

34.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爸爸变得认真工作的是哪个孩子?() A.克洛西B.潘克希C.卡隆D.泼来可西

35.代洛西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他在学习上常帮助的同学是?()

A.可莱谛B.克洛西C.卡隆D.泼来可西 36.因为嘲笑士兵而被校长训斥的是哪个孩子?() A.勿兰谛B.华梯尼C.代洛西D.卡隆

37.高傲的诺琵斯最后向谁道歉并和他坐在了一起?() A.勿兰谛B.培谛C.代洛西D.卡隆

38.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A.克洛西B.代洛西C.勿兰谛D.西西洛

39.谁是同级中最有趣的小孩,连父亲都喜欢他们。() A.代洛西和可莱谛B.安利柯和代洛西C.铁匠和石匠儿子D.代洛西和卡隆

40.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A.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B.严厉批评了克洛西。C.让克洛西的母亲来到学校。D.开除了克洛西。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对错

2.《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对错

3.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 对错

4.“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 对错

5.“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 对错

6.书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对错

7.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对错

8.“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对错

9.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 对错

10.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对错

《爱的教育》阅读测试题

《爱的教育》中那个总是得一等奖的孩子是班长,他的名字叫( )。 克洛西代洛西

《爱的教育》中为了救一个小孩被车子扎伤的人物是( )。 洛贝谛安利柯

《爱的教育》中克洛西是个残胳膊的孩子,他的母亲卖野菜,他曾把墨水瓶打在老师的胸部,老师的处理方法是( )。

严厉批评了四个欺负克洛西的孩子,并饶恕了那四个孩子。严厉批评了克洛西。

《爱的教育》中裘里亚的成绩退步了,身体也越来越差,原因是( )。

他每天夜里悄悄起床帮爸爸抄字条,熬夜太多。他厌恶学习,越来越不用功,故意熬夜拖跨身体。

《爱的教育》中弗兰蒂被开除的原因是( )。 品行太坏成绩太差

《爱的教育》中那个新来的孩子刚坐下后,邻座的孩子( )。 笑他是喀拉布里亚人送礼物给他

《爱的教育》中女老师去看马鞍匠的儿子,因为他( )。 发高烧出麻疹

《爱的教育》中扫烟囱的小孩子的钱丢了,可最后他笑了,是因为( )。

他找回了自己丢失的钱许多同学捐钱给他

《爱的教育》中同学们都喜欢代洛西,都愿意亲近他,是因为( )。

他的父亲有很多钱他不傲慢

《爱的教育》中波来可西得了奖,他父亲哭了,是因为( )。 太激动忏悔自己平日虐待孩子

《爱的教育》中考场上,考谛先生张开大口,学着狮子的怪样子,是为了( ) 。

逗学生开心让学生消除紧张,提起精神。

《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是一个小学生。 ( ) 对错

《爱的教育》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 ) 对错

《爱的教育》中我的朋友卡隆因为生病迟入学两年,他为人正直、厚道,常斥骂欺负别人的人。( ) 对错

《爱的教育》中“从小尊敬军旗的人,长大就一定会捍卫军旗!”这句话事校长说的。( ) 对错

《爱的教育》中“你的书本就是武器,班级就是一个分队,课堂就是你的战场!”这句话是老师对安利柯说的。(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的小石匠特别爱扮鬼脸,他对建塔和架桥的积木游戏特别在行。( ) 对错

《爱的教育》中在安利柯的父亲看来,世界上除了父母之外,“兄弟”是最崇高、最亲切的称呼了。( ) 对错

《爱的教育》中“78号犯人”就是克洛西的父亲。( ) 对错

《爱的教育》中一名少年因为勇救落水同学而被市长授予公民勋章。(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经过最后一次考试,全班同学都升级了。( ) 对错

《爱的教育》中“我们以后不在一起了!”这是开学第一天,安利柯对老师说的。( ) 对错

《爱的教育》中学校里年纪最大的男教师是柯罗米。( ) 对错

《爱的教育》中卡罗纳的功课很好,尤其是算术,但他却特别不注意衣着的整洁和得体。( ) 对错

《爱的教育》中考缔老师总是爱惩罚我们。(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瓦梯尼是一个很爱虚荣,但很善良的孩子。(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督学来到班上,“我”很难过,因为“我”只拿了一个二等奖。 ( ) 对错

《爱的教育》中波来可西用一包铁钉作为对“我”送小火车给他回敬的礼物。 (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父亲和温塞左老师分别时,用镶有银头、刻着老人名字的精致手杖换下老人手中那根粗糙的手杖。( ) 对错

《爱的教育》中卡罗纳失去母亲后很悲哀,老师特地给他带来好吃的哄他。( ) 对错

《爱的教育》中科列帝是故意碰安利柯的胳膊让钢笔水溅在练习本上的。( ) 对错

《童年》阅读测试题

《童年》阅读测评(一)

一、选择题您的姓名:1.小说中父亲对阿列克谢的亲热称呼是() A 万里娅B大葱头C米哈伊尔D 瓦尔瓦拉 2.童年的作者是哪国人?() A. 中国B. 前苏联C. 美国D. 日本 3.阿寥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

A 顶针事件B染桌布事件C萨沙的陷害D 染房失火 4.《童年》是作者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 A 第一部B第二部C第三部D 第四部 5.主人公有几个舅舅?() A.1个B.4个C.7个D.2个

6.此书写了阿廖沙几岁到几岁的故事?() A. 3--10B. 4--11C. 3--7D. 60--100 7.阿廖沙最好的朋友是?()

A. 张爱丽B. 小茨冈C. 大灰狼D. 哈米尔舅舅 8.阿寥沙身边的人信仰()

A 伊斯兰教B 佛教C基督教D 天主教 9.迁到新居后,阿寥沙最牵挂的人是() A 外公B彼得伯伯C 好事情D 小茨冈 10.那个凶狠的上校是个?()

A. 年轻人B. 老头C. 老太太D. 小孩子 11.阿廖沙是一个()的孩子

A.倔强B.富有同情心C.不断追求D.以上都是 12.阿廖沙的父亲是害什么病死的?() A天花B疟疾C 霍乱D心脏病 13.阿廖沙在几岁时外出谋生?() A. 10B. 12C. 11D. 13

14.阿廖沙的童年经历了许多痛苦,以下哪一项就是?() A. 常被周围人表扬B. 常遭外祖父毒打C. 被外祖母丢弃D. 舅欺负

15.《童年》的作者是()

A. 高尔基B. 法布尔C. 托尔斯泰D. 罗贯中 16.主人翁在几岁丧父。() A. 3B. 6C. 4D. 1 17.“小茨冈”是()

A. 萨沙B. 伊万C. 格里戈利D. 米哈依尔 18.阿廖沙隔壁的的小孩了有几个?() A.3个B.7个C.1个D.2个 19.谁在大火扑灭后死了?()

A. 阿廖沙B. 外祖父C. 娜塔丽娅舅妈D. 阿廖沙的母亲 20.大火后,外祖父搬到了()

A. 小酒馆上面B. 澡堂上面C. 没有邻居的楼

被舅21.阿廖沙的外祖父把第一次搬家的那栋房子卖给了() A. 一个商人B. 雅科夫舅舅D. 米哈依尔舅舅C. 酒馆老板 22.阿廖沙第一次搬家因为。()

A. 家里太穷B. “小茨冈”死了C. 家里着火了D. 憎恨这个家 23.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一个()的人。

A. 诚实,讨厌说谎B. 喜欢撒善意的谎言C. 爱用神灵骗人D. 假装诚实

24.两个舅舅为什么在对方面前都互相诋毁“小茨冈”?() A. 他们很恨他B. 因为他们都想把他弄到手C. 因为他很傻D. 因为外祖父喜欢他

25.阿廖沙和他的那些“伙伴们”时常()挣钱。

A. 抢来的东西卖掉B. 把书本卖掉C. 给人当童工D. 捡破烂 26.阿廖沙遇到的进步知识分子是() A. 好事情B. 外祖父C. 继父D. 外祖母

27.谁是阿廖沙的终身朋友,也是他最知心的人。() A、外祖父B、外祖母C、继父D、“好事情” 28.外祖父的童年时很悲苦的,他从事的行业是() A、染坊的学徒B、水手C、纤夫D、驳船的工头 29.母亲死后,十一岁的阿廖沙()

A、被外公外婆收养B、进学校读书C、被继父收养D、流落街头 30.()的身上体现了人性的复杂性,他唯利是图,薄情寡义,然而在内心深处也有残存的善良。

A、外祖父B、外祖母C、两个舅舅D、阿廖沙 31.阿廖沙和表哥有一个共同名字叫() A. 柴科夫斯基B. 杰克C. 萨沙D. 约翰 32.高尔基写这本书是为了给() A.妻子B.父母C.儿子D.朋友

33.阿廖沙来到人间,他在哪里当学徒?() A. 时尚鞋店B、时装店C、旅店D. 集市

34.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包括《童年》、《在人间》和()、 A. 《我的大学》B. 《母亲》C. 《罗斯记游》D. 《忏悔》 35.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高尔基作品中的自传性形象的是() A. 萨姆金B. 切尔卡什C. 巴维尔D. 阿廖沙 36.两个舅舅互相斗争的主原因是()

A. 都想得到父亲的财产B. 为了照顾阿廖沙C. 葛利高的挑唆D. 为了阿廖沙的舅妈

37.使阿廖沙的外祖父变得吝啬、专横、残暴的原因是() A. 不幸的童年B. 生活所迫,为了赚到钱C. 他的性格就是这样D. 父亲教他变成了这样

37.对阿廖沙影响最大的是()

A. 他的两个舅舅B. 外祖父C. 外祖母D. 他的母亲 38.第一个教阿廖沙识字的人是() A. 外祖父B. 外祖母C. 舅舅D. 舅妈

39.为了鼓励阿廖沙把字母表都认全,外祖父用()作为奖励。

A. 五个戈比B. 十个戈比C. 二十个戈比D. 十五个戈比 40.雅科夫舅舅毫无人性,打死了自己的() A. 父亲B. 母亲C. 妻子D. 孩子 41.《童年》中的“好事情”是一个()

A. 正直的老工人B. 献身科学的知识分子C. 认真负责的老师D. 勤劳的农民

二 判断下列各题的对错。1.阿廖沙共读了3年小学。( ) 对错

2.阿廖沙对打架不太在乎,但他特别厌恶恶作剧。( ) 对错

3.因为阿廖沙没有《新旧约使徒传》,而且爱学他(神甫)的口头禅,所以教神学课的神甫讨厌阿廖沙。( ) 对错

4.阿廖沙发现残暴的外祖父殴打外祖母,就用剪刀剪外祖父最爱的圣像来报复外祖父。( ) 对错

5.小茨冈是被橡木棍压死的。( ) 对错

6.当阿廖沙再次回到外祖父家的时候由外婆抚养他,他在大街上捡垃圾、废铁来卖赚钱给外婆。( ) 对错

7.阿廖沙的外祖母是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的老妇人。( ) 对错

8.外祖父家年轻力壮的学徒格里高利身份很特殊,而秃顶大胡子的茨冈则常常受到捉弄。( ) 对错

9.“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在染坊失火的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悲惨的事情,娜塔莉娅舅妈死了。( ) 对错

10.阿廖沙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是“好事情”,这个绰号是因为每次叫他吃饭或喝茶时,他总是回答一句“好事情”而得来的。( ) 对错

《童年》阅读测评(二)

1. 您的班级:

2. 您的姓名:3. 1.第一次见到外祖母是在()。 A阿廖沙生病时B,父亲生病时C,父亲的葬礼上 4. 2.阿廖沙的母亲( )。 A慈祥和蔼B严厉寡言

5. 3.父亲亲昵地喊阿廖沙()。

A葱头B小萝卜头

6. 4.父亲死后,母亲生的一个()也死了。 A男孩儿B女孩儿

7. 5.阿廖沙跟随外祖母到外祖母的家是( )去的。 A 步行B坐轮船C坐汽车

8. 6.外祖母喜欢讲_____,外祖父喜欢讲_____。()A故事 —— 过去发生的事B过去发生的事—— 故事 9. 7.在祖母说话像( )一样。 A打雷B唱歌

10. 8.“一个个头不高的干瘦老头儿,穿件黑色长袍,火红的大胡子像金子一样,鹰钩鼻子,绿眼睛”这个人是( )。A格里高利B小茨冈C外祖父

11. 9.舅舅们经常因为( )打架。 A喝酒B分家

12. 10.在舅舅吉他的伴奏下,小茨冈()很好。 A跳舞跳得B唱歌唱得

13. 11.莎拉普是外祖母最爱的()。 A一匹马B一只鸟

14. 12.教导阿廖沙看人要盯着眼睛看的是( ) A小茨冈B外祖母C格里高利师傅 15. 13.小茨冈死于( )。

A被舅舅们打死B被舅舅为舅妈准备的十字架砸死

。 16. 14.外祖母不怕人,不怕事,不怕鬼,却最怕( )。 A黑狗B老鼠C黑色蟑螂

17. 15.作坊着火了,外祖母强出容易爆炸的巩油瓶,身上也着了火,外祖父往她身上()。 A撒雪B泼水

18. 16.娜塔莉娅舅妈的死是( )。 A被舅舅打死B生孩子难产 19. 17.舅舅们分家是在( )。 A作坊着火前B作坊着火后

20. 18._____,外祖父打阿廖沙的次数越来越少( )。 A母亲在家里B阿廖沙能轻松识字后

21. 19.经常到外祖父的大房子来打闹的是()。 A米哈依尔舅舅B雅可夫舅舅 22. 20.弹吉他弹的好的是( )。 A米哈依尔舅舅B雅可夫舅舅

23. 21.格里高利师傅眼全瞎了后()。 A,四处乞讨B,外祖父养着他

24. 22.外祖母救了一只( ),并教会它说话。 A鹦鹉B椋鸟

25. 1()参加了父亲的葬礼。 A母亲B外祖母C阿廖沙 26. 2,书中都有谁挨过打()。

A舅妈们挨过舅舅们的打。B外祖母挨外祖父的打。C母亲挨父亲打。D阿廖沙和表哥挨外祖父打。 27. 3小茨冈有哪些本领()

A做学徒手很巧。B让蟑螂拉纸雪橇。C指挥小老鼠表演。D用扑克牌变魔术。

28. 1在父亲的葬礼上,阿廖沙痛哭了一场。 对错

29. 2第一次见面阿廖沙就喜欢外祖母,不喜欢外祖父。 对错

30. 3米哈依尔舅舅是哥哥,雅可夫舅舅是弟弟。 对错

31. 4小茨冈是外祖母在大街上捡到的弃婴。 对错

32. 5舅舅们经常开小茨冈的玩笑,对格里高利师傅很温和。 对错

33. 6阿廖沙喜欢米哈依尔舅舅家里安静的萨沙。 对错

34. 7阿廖沙第一次挨打是因为染桌布事件。 对错

35. 8小茨冈不喜欢阿廖沙。 对错

36. 9小茨冈去市场买东西时会偷一些回来,外祖父不会批评他。

对错

37. 10“好事儿”喜欢鼓捣一些试验。 对错

38. 11,外祖父只在年轻时打过外祖母。 对错

《小英雄雨来》阅读题

1.《小英雄雨来》的作者是管桦,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将军河》等。 2.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道还乡河,河边有个小村庄,叫做芦花村,十二岁的雨来就是这村里的。 3.每到夏天,雨来和好朋友铁头、三钻儿常常去河里耍水。 4.妈妈不让雨来耍水,是因为怕河里有淹死的人,把雨来抓去当替死鬼。 5.妈妈发现雨来偷偷耍水,追着打他,铁头让雨来往河沿跑,雨来跳水逃过了妈妈的打。 6.夜校在三钻儿家的豆腐房里,教夜校的是东庄学堂里的女老师。 7.识字课本是用加板纸油印的,雨来怕揉搓坏了,用红布包了书皮。 8.李大叔是区上的交通员,常在雨来家里落脚。 9.敌人进村搜查,李大叔搬开雨来家里墙角盛着糠皮子的缸,躲进了下面的洞里。 10.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勇敢机智的雨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既不害怕也不动心,遭到敌人的毒打,血珠溅在课本的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1.村上的人以为雨来为掩护交通员李大叔被日本人打死了,含着泪说:“有志不在年高。” 12.街上有人叫唤:“豆腐啦!”这是芦花村的暗号,暗示着:敌人已经走远。 13.大家以为雨来被鬼子扔在河里冲走了,是铁头最先发现雨来。原来雨来趁鬼子不防备,跳进了水里,游到远处去了。 14.雨来和小伙伴们模仿八路军,像模像样地进行军事演习。他们用木棍和秫秸秆儿当步枪,糟蹋了二黑爷爷的草垛和老奶奶的豆角。 15.“来跑反的啦!”这句话的意思是敌人进村了。 16.武装班长申俊福带着民兵爆炸组埋地雷,让雨来和小伙伴们去画伪装地雷。雨来在土地上写了“这儿是中国的土地”几个大字。 17.雨来被特务抓住后毫不畏惧,想尽办法逃脱,他想到的办法是将敌人带进地雷阵里,自己跳进河里,假装被河水冲走,最终成功脱险。 18.铁头带着十四名孩子准备去区上找主力部队,队长是铁头,司务长是二黑,雨来担任侦查员,他们准备乘坐雨来外祖父的渔船寻找部队。这支由孩子组成的队伍唯一的武器是铁头保存了近两年的一个手榴弹。

19.因为看见杨大娃参加了八路军,雨来他们也闹着要参军。 20.雨来找不到藏起来的渔船,有小朋友埋怨雨来,大家都不同意这个小朋友的意见,因为他们学习八路军,越在困难的时候,就越要团结友爱。

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专题复习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说哪儿的话,亲爱的,说哪儿的话,格里戈里·伊万内奇先生!”外祖母一边微微笑,一边往后缩着身子,说道,“我哪能跳舞呀?只能惹人笑话……“但大家一个劲儿地要求她跳,她突然像年轻人似的站了起来,整了整裙子,挺直了身子,昂起了她那堆满了头发的脑袋,在厨房里跳开了,口中还高喊着:“你们笑吧,你们尽管笑吧!喂,雅沙,换一首曲子!”上段的文字选自《 》(作品名称)。从文段可以看出外婆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填空。

猛地扑向她,拳头像雨点似的打在她的大脑袋上。她既不挡他的拳头,也不推开他,说:

“好,你打吧,你打吧,你这疯子!喏,我让你打!” 我拿起宽木板床上的枕头、被子和炕炉上的靴子向他们扔

去,暴怒中的他没注意到我扔他们,她跌倒在地,他就用脚踢她的头。最后他绊了一下,也摔倒了,碰翻了一桶水。他跳起来,气冲冲地吐着唾沫,狠狠地向四面看了一眼,跑到自己住的顶楼去了。她从地上爬起来,哼着坐到长凳上,开始整理被弄乱的头发。(1)材料中的“她”是( ),“我”是( )。(2)“我”是如何报复节选中的“他”?请简要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选段,回答问题。

杀戮事件之后,我又搬回外祖父那里了。“怎么啦,小鬼?”他用手敲着桌子迎面对我说,哼,现在我不想再养着你了,让你外祖母去养你吧!”

“我养就我养,”外祖母说道,“你以为这是什么困难的事!” “那你就养他吧!”外祖父大叫一声,但立刻又平静地向我解释说: 人“我和她现在是各过各的,什么都分开了…”

文中的“我”是外国文学名著《 》的主人公,名叫( )“我”为什么“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祖父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进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

“你昨天怎么把奶瓶打碎了?你说话轻声点!”她说起话来有点像特别用心唱出来似的,娓娓动听,一句句话好似一簇簇鲜花,那么温馨,那么鲜明,那么生动,一下子就刻印在我的记忆里了。她笑的时候,那黑的像樱桃似的眼珠睁得圆圆的,迸出一种难以形容的令人愉快的光芒,微笑时,快活地露出一排雪白的坚固的牙齿,尽管黝黑的面颊上有不少皱纹,可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有光泽。 (1)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院子里谁也不喜欢这个好事儿,都看嘲笑的口吻:那个整天快快活活的军人妻子管他叫“白粉鼻子”,彼得伯伯称他为“药剂师”和“巫师”,外祖父叫他“魔法师”“共济会员”。(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是_____________

(2)这部作品的主人公是谁?请概括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最前面,飞快地走着一个干瘪老头,他身穿一件黑长袍,长着一脸赤金似的棕红色大胡子,一只鹰钩鼻子和两只绿豆似的小眼睛。”他是谁?请对他的性格做简要评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童年》这部小说不仅描绘了作者苦难童年的悲惨情景,而且折射出世纪末期俄国生活的普遍情形,勾画了俄国底层人民种种生动的形象。请写出小说中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人物及其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阿廖沙在成长中经历了哪些痛苦与磨难?请简述两个事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我也开始挣钱了:每逢节假日,一早我就拿起口袋,挨家挨户串街走巷地去拣牛骨头、破布、废纸、废铜烂铁。收破烂的人收购一普特破布废纸给我二十戈比,废铁也是这价钱,一普特骨头十戈比或八戈比。平时我在放学以后干这事, 每到星期六,我能卖各种废品得三十或五十戈比,运气好还能多卖些。外祖母接过我的钱,急忙塞到裙子口袋里,垂下眼睛连连夸奖我说:“谢谢你,心肝宝贝!我和你能养活自己,养活我们自己,对吗?真是件了不起的事儿啊!”有一次,我偷偷地看见她把我交给她的五十戈比放在手掌上,看看戈比,

默默地哭着,一滴浑浊的泪水挂在她的那有许多小孔眼的像浮石似的鼻头上。

(1)上述材料中的“我”是文学名著《 》中的阿廖沙,这部书的作者( )

(2)选段表现出了阿廖沙的性格特征。在苦难中,他逐渐成长为一____________________个的人。(联系整部作品回答) (3)选段中的外祖母是一个怎样的人?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