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文物》杂志2009年第9期--跋落照堂藏颂鼎颂盘拓本_落照堂藏拓之三_张长寿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跋落照堂藏颂鼎颂盘拓本

———落照堂藏拓之三

张长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闻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闻宥先生落照堂藏颂鼎拓本两纸,一为全形拓,左下有“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章,右下有“闻宥”、“落照堂印”两章(图一)。另一纸为铭文拓,全文分作四块,每块四行,左下侧也有“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金石文字之记”章,各块铭拓下侧均有“闻宥”印章,末一块加钤“在宥”章(图二)。此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落照堂藏颂盘拓本,铭文高21、宽25厘米,铭文151字,又重文2字,全文15行,行10字,第7行11字。铭文与颂鼎相同,增“无

”、

“永”三字,易“鼎”为“盘”,又第8行脱一“事”字(图三)。盘铭此前未曾著录,器流传不明,今也不知所在。

落照堂所藏颂鼎拓本,乃是故宫博物院古物馆传拓,所用印章,据称为1925年马衡任古物馆副馆长后所刻用。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两地均不见此章,可推知此拓本应是1925年至九·一八抗日战争初期故宫古物装箱南迁之前[1]所拓。当时传拓大约是为展示故宫珍藏、供各界鉴赏和收藏,因此,所拓各器均为故宫收藏的珍品之精拓,各器均有全形

拓和铭文拓,或分别为二纸,或合为一纸。落照堂所藏此类拓本除颂鼎外,还有散氏盘[2]、大鼎、析子孙父庚卣、亚壶、新嘉量等共14器。

传世的颂器有鼎、簋、壶三种,落照堂又藏有未经著录的颂盘拓本,对于颂器器群及其组合的探讨极有启发。

传世颂鼎共3器,分藏三地。器形相同,双立耳,三蹄足,腹部饰两周弦纹,而大小有别,显系列鼎。铭文相同,共149字,又重文2字,而行款各不相同。今分述之。

颂鼎一,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3]。为清宫旧藏。通高38.4、口径30.3厘米。铭文14行。《集成》(2827)著录,拓本为考古研究所就故宫原器墨拓,分拓两纸,每纸7行[4]。《故宫青铜器》著录的铭文拓本与《集成》相同,为一时所拓。《三代》著录的拓本也分作两纸,第一纸7行,第二纸8行,重出1行[5]。

颂鼎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6]

杞妇卣、水陆攻战纹

。为清宫

旧藏。通高25、口径25.7厘米。铭文16行。落照堂所藏拓本即是此器。铭文分拓四纸,每纸4行。《编》著录之拓本也分四纸,也有“故宫博

49

2009年·第9期

50

□跋落照堂藏颂鼎颂盘拓本

51

2009年·第9期

52

□跋落照堂藏颂鼎颂盘拓本

53

2009年·第9期

5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