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尺寸芯模现浇空心楼板抗浮施工技术
尹土军 任向癸 李杰 贺强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8000)
摘 要:芯模是一种新型支撑模,既能减轻楼板自重,又保持了楼板的刚度和强度。而芯模尺寸大、底部混凝土难以捣实、芯模的抗浮问题成为空心楼板施工的关键。结合施工方便、快速、经济、质量好、技术先进的施工特点,本文对大尺寸芯模现浇空心楼板抗浮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从本质上解决了芯模固定时间长,尺寸小,施工成本高,施工工艺复杂,过程管理要求高,后期遗留质量问题较多的施工难点,为以后的空心楼板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关键词:大尺寸芯模; 空心楼板; 抗浮; 固定 引言
现浇空心楼板是用轻质材料以一定规则排列并替代实心楼盖一部分混凝土而形成空腔或者轻质夹芯,使之形成空腔与暗肋,形成空间蜂窝状受力结构,是空心楼盖技术中的一种。该技术减轻了楼盖自重,又保持了楼盖的大部分刚度与强度,是一种性能价格比较合理,更符合现代化高技术水平的建筑结构体系。
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主要面临的问题有:第一,芯模尺寸小,未能有效减轻楼板自重,并且形成的暗肋多,浪费钢筋与混凝土。第二,底部混凝土难以捣实,导致后期质量问题严重。第三,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轻质材料容易上浮。在大多数运用中,均通过铁丝穿过小型的轻质材料,两端固定在模板上作为抗上浮措施,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后期质量问题严重,经济效益差,施工效率慢。
1 施工技术内容
本施工技术是一种新型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方法,以解决现有方法存在的工作量太大、模板拆除不便、底部混凝不能捣实、污染等问题。
1.1 大尺寸芯模
空心楼盖大尺寸芯模结构包括泡沫芯模以及设置在泡沫芯模四周的暗梁钢筋,在泡沫芯模的中心开设可贯穿的通气孔,在暗梁钢筋上绑扎铁丝,泡沫芯模通过铁丝捆绑固定。芯模中部设置若干直径10cm的竖向PVC管,形成竖向孔。
1.2 大尺寸芯模加固结构技术
它包括沿纵向设置的次梁,次梁的上下两侧均浇筑设置有纵向钢筋,次梁的下方沿横向设置有第一钢管,第一钢管的下方沿纵向设置有第二钢管,连接钢筋的上端为弯钩式结构,且连接钢筋的上端挂设于次梁上侧的纵向钢筋上,连接钢筋的下端固定有蝴蝶卡,且第二钢管卡设于蝴蝶卡两侧的凹槽内,相邻两次梁之间均设置有大尺寸芯模,且芯模通过铁丝固定于次梁下侧的纵向钢筋上。芯模铁丝的一端固定于一侧的次梁下侧的纵向钢筋上,另一端绕过芯模的上方,并固定于芯模另一侧的次梁下侧的纵向钢筋上。
1.3 芯模的加固方法
在浇筑空心楼板时,呈网格形浇筑次梁,每个网格之间安置一个芯模,次梁的上下两侧均浇筑有纵向钢筋,在次梁的下方沿横向设置第一钢管,在第一钢管的下方沿纵向设置第二钢管,连接钢筋的上端为弯钩式结构,并挂设于次梁上侧的纵向钢筋上,连接钢筋的下端固定有蝴蝶卡,第二钢管卡设于蝴蝶卡两侧的凹
槽内,即通过连接钢筋吊住第二钢管,通过铁丝将芯模固定于次梁下侧的纵向钢筋上。
1.4 施工特点
本施工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如下:
1.4.1 大尺寸芯模结构:第一,新型的泡沫芯模属于绿色产品,相比于以前小尺寸的芯模,其体积大,质量轻,现场吊装及安装方便,施工效率高,能够减少数量,更节约材料。第二,容易调整位置,容易固定,并且非常牢固。第三,泡沫芯模的中部设置有竖向PVC管,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可以作为观察孔和透气孔使用,使泡沫芯模下方空气能够及时释放,且便于检查泡沫芯模下方混凝土是否密实。同时减少混凝土的浮力,有效达到散热的效果。第四,混凝土浇筑完成后,PVC管处形成的孔洞在第二次浇筑楼板时,孔洞中间形成一个圆柱体,能使上下两层楼板连接得更好,形成一个整体,受力性能好。
1.4.2 大尺寸芯模加固措施:(1)实际操作过程中,前期不需要测量放线定位,与传统相比,只需定位框架梁、肋梁(次梁)及轻质材料,不需要提前定位加固点,可使钢筋安装工作提前,加快进度,节约工期,降低成本。(2)大尺寸芯模加固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可有效减少加固工序所需人工及时间,且均采用现场常用材料,无需另外进场物资。(3)现浇空心楼板新型加固措施与传统加固措施相比,不会出现上浮现象,达到设计目的。(4)现浇空心楼板新型加固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效减少模板拆除的难度,减少人工浪费。(5)现浇空心楼板新型加固措施,实际操作过程中,减少了除锈点数量,降低工程量及除锈费用,加快了工期。(6)一般芯模定位后,马上就需要固定,然后绑扎钢筋,该加固方法可以在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芯模加固,便于大面积施工,有利于保持芯模的定位,避免了钉子固定的弊端。
2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2.1 操作要点
2.1.1 模板支撑架和模板施工:完成梁板模板以后,设计好对拉钢筋位置钻孔,同时确保板底钢管的位置能满足对拉钢筋的固定要求。底模板安装完成后,在模板上对暗梁、芯模、孔等,依据图纸放线定位,核对无误后,方可转序施工。
2.1.2 暗梁钢筋施工和底筋上设置铁丝:暗梁施工时,在芯模四周的暗梁跨度中部底筋上,用钢筋钩绑扎镀锌铁丝。
2.1.3 钢筋拉杆设置:在暗梁的位置每隔2个芯模设置带止水片的φ14-16钢筋拉杆,上端固定在暗梁节点处,下端穿过楼板并
– 180 –采用蝴蝶卡固定在模板底次龙骨上。
2.1.4 芯模的定位:安装时,通过塔吊用吊箱将芯模运至楼层作业面,再由人工搬运、定位。芯模底部采用60mm高砂浆垫块,按照图纸安装芯模。输送混凝土的布料口不得直接铺设在芯模上,必须架空。完成定位后,应保证梁截面尺寸在大于-5mm小于+10mm区间,使用卷尺测量。
2.1.5 板面筋施工:按照图纸进行板面钢筋的施工。2.1.6 用铁丝固定芯模:待板面钢筋施工完后,用钢丝钩拧紧16号镀锌铁丝来固定芯模。芯模和钢筋绑扎完成以后,严禁在上面踩踏,确保芯模不偏位。芯模安装后,检查保护层的厚度或者芯模的高度,合理后,才可以进行芯模的固定;当芯模定位,板面钢筋安装完成以后,用两个方向的铁丝两两绑扎固定芯模。
2.1.7 钢筋拉杆最终固定:待芯模固定以后,调整板面标高,拧紧模板底部蝴蝶卡,使用的梁钢筋和模板架体相连接,避免芯模上浮。混凝土浇筑时,需要采用对称浇筑方式,第一次浇筑到井字梁一半的高度,在泡沫芯模的四周和中心进行五处振捣,通过通气孔观察,确保混凝土的密实,随后进行第二次浇筑,同样需要及时进行五处振捣。确保混凝土的配合比正确,选择不低于200mm塌落度的混凝土。通过泡沫芯模中竖向PVC管形成竖向孔,使泡沫芯模下方空气能够及时释放,且便于检查泡沫芯模下方混凝土是否密实。最终浇筑完成以后,泡沫芯模上PVC管的位置会形成一个圆柱体,使上下两层楼板连接得更好,形成一个整体,受力性能好。
2.2 细部节点构造
大尺寸芯模结构包括泡沫芯模1以及设置在泡沫芯模1四周的暗梁钢筋2,在泡沫芯模1中心开设的可贯穿的通气孔3,在暗梁钢筋2上绑扎铁丝4,泡沫芯模1通过铁丝4捆绑固定。所述通气孔3中插入有PVC管5。
3 质量控制计划
3.1 混凝土浇捣时,应有专人随行检查,防止芯模移动、破损;浇捣后,检查振捣是否密实、有无气泡、空鼓、在混凝土初凝前是否有塌陷,裂缝等现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2 拆模后,检查芯模空心楼盖板底部外观质量,不得有蜂窝麻面、孔洞、露筋。
3.3 必须严格按图纸施工,不得随意改变设计,改动芯模摆放位置和数量。
3.4 进场验收需由供需双方共同进行,并检查随行检测报告和合格证。
3.5 芯模运到施工现场后,要有序地摆放,禁止人员踩踏。3.6 芯模破损严重的不得使用,一般破损的可用塑料布、编织袋及封口胶带做修补。
3.7 严格控制芯模底部的高度、箱体之间、箱体与肋梁、主梁之间的距离。
3.8 必须按设计要求和方案要求固定好箱体,防止箱体滑动和上浮。
4 安全措施
4.1 对于所有洞口临边防护,要进行安全交底。4.2 所有施工员要明确分工,听从项目负责人统一指挥。
Modern Property Management
现代物业
4.3 吊装芯模时,摆放平稳,不超高,以免吊运过程中芯模掉落。
4.4 现场照明电线必须架空,严禁在钢筋上拖拉电线。4.5 施工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带及安全帽。
4.6 作业前,试运行整套设备,检查喷嘴是否堵塞,检查时,应让枪口朝向空地。
4.7 非专职检修人员不得拆卸或调整安全装置,不得在设备使用的同时进行维修;设备出现故障,不得让其继续运作;设备检修清理时,应切断电源,并挂牌示意或设专人看管。
4.8 临时用电安全防护管理:临时用电必须按规范的要求,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执行,建立必要的档案资料。
4.9 大风、大雨天气禁止施工。5 环保措施
5.1 现场搬运材料、模板、脚手架的拆除等,针对材质采取措施,轻拿轻放。
5.2 购置噪音监测仪,专人定期监测,发现超标,立即整改。5.3 在作业楼层加强控制,避免材料、设备安装时出现敲打、碰撞等噪音。模板、脚手架支设、拆除、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各方面都有人控制。
5.4 电锯切割速度不要过快,锯片及时刷油;电钻、水钻开洞时,钻头要保证用油和用水,降低摩擦噪音。
5.5 塔吊指挥使用对讲机,减少指挥哨音。
5.6 现场施工应做到工完场清,楼层内清出的垃圾,要通过临时搭设的滑道分点摆放至底层,定期外运处理。
5.7 对于破损的芯模,及时安放在合适的地方,供厂家回收。6 经济效益分析
以面积1000平方米的楼板为例,总计节约人工:126-64=62个,如果以每个人工200元计算,总计节约12400元。
避免楼板底部出现孔洞,节约大量的维修返工费用。7 结论与建议
大尺寸芯模现浇空心楼板施工技术,解决了芯模尺寸小、暗梁多、施工程序多、轻质材料易上浮的难题,通过增加止水效果的钢筋弯头,有效降低了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约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采用新型的绿色芯模材料,有利于保护环境。本施工技术获得了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和一项发明专利。
参考文献:
[1]吴宪文.GBF薄壁现浇空心无梁楼盖施工技术的应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第37 卷第六期.
[2]丁宁,赵红收.薄壁方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导报,2011(09).
[3]任鹏.薄壁方箱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的工程应用.[4]乔智勇.薄壁方箱内置模现浇混凝土空心楼板施工技术[J].建筑,2013(15).
[5]贾伟.GBF高强薄壁方箱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6]梁荣湛.混凝土空心楼板结构的施工技术.
– 18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