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论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分析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论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其质量控制分析

摘要: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因其具有的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简便、成本经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工程中,但由于成桩过程在地下或水下进行,成桩后也无法通过开挖进行质量验收,因此必须对施工的全过程中给予严格的工艺控制。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经验,在介绍了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基本施工流程的基础上,分析了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关键词: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Abstract: the concrete filling pile drilling because of its strong,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high bearing capacity, construction is simple, the cost advantage economy is widely used in city building engineering, but because the pile in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in the process, after the pile can through the excavation quality inspection, so we have to construc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given strict process control. Based on the author’s practical experience, introduces the concrete filling pile drilling on the basis of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ss, analyzes the common in filling pil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and reason,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to accumulate experiences, improved technology, improve the security of the whol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d prolong the service life.

Keywords: drilling concrete piles,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quality control

1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城市化进程的深入使各种商用、民用建筑的开发量不断增加。在这些建筑项目中,桩基作为整个工程的基础,其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产品的耐久性与稳定性,因此桩基施工方案的选择与工艺的控制就成为了决定施工成败的关键,必须得到施工单位的充分重视。在这一背景下,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因其具有的适应性强、承载力高、施工简便、成本经济等优势广泛应用于城市建筑工程中。但由于其成桩过程是在地下或水下进行,成桩后也无法通过开挖进行质量验收,一旦在工艺控制中稍有疏忽,就可能导致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因此,建筑单位必须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以解决工程常见的质量问题,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安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

2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流程

2.1 准备阶段

正式进场前应完成以下工作:首先,应充分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质、气候等

条件,对场地内给排水、线缆等情况进行认真测绘,并将现场勘测与图纸会审工作结合起来,确定设计依据真实、准确,施工组织与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方可进行测量放线工作。其次,应对进场工作人员的上岗资格予以审查,要求技术人员持证上岗且确实具有相关操作经验与操作能力。在材料方面,所有材料在进场前必须提供出厂证明与合格证明,并根据规范要求取样送检,检测不合格的坚决不允许进场。

2.2 施工阶段

参照施工方案测量放线确定桩位,并做好标记和高程控制。将基础垫平填实,使钻机就位,并保证冲锤垂直对准桩位。为保证钻头的准确就位和提钻的顺利进行,应采用坚实不透水的钢护筒,基坑尺寸应大于筒径1m,桩径则应小于筒径0.2m。埋好护筒后,应合理设置泥浆排放沟,确保在桩机范围内整浇混凝土地坪时泥浆不外溢。

其次,应采取分班连续工作制进行钻孔作业。钻机稳固后使其钻架吊点、钻机的转盘中心和桩位中心三点在一垂直线上,以后每班核对位置一次。钻孔施工应注意轻压慢钻,为提高成孔质量,钻机的钻进速度应根据泥浆的补给情况进行严格控制,在泥浆供给充足的情况下,一般在前期慢钻掘进,后期方可全速钻进。钻进中应定时取钻渣,并与地质剖面图进行核对,若发现与设计不符,须及时申报主管部门。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后,应停机并对孔径、孔深、孔位、垂直度进行检查。钻孔完成后,应采取清浆清孔等方法进行彻底的清孔工作,为防止塌孔的出现,提管时应注意不得碰触孔壁。

钢筋笼的制作必须满足工程规范要求,吊放时应使骨架缓慢、垂直地下放,并控制好笼顶标高。导管在放置前必须进行闭水试验,以确保导管在混凝土灌注是不漏水或漏浆。沉放时不得接触钢筋笼及孔壁,并应与孔底留有0.3m的空隙,以保证混凝土顺畅涌出。放入导管后应利用反循环钻机的出渣原理快速进行二次清孔。灌注阶段的材料准备必须充足,应使混凝土充满在导管内,保证灌注的连续性,桩顶最终标高应比设计高度高出1m 左右,多出的部分可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人工破除。

3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其控制措施

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发生在钻孔和浇筑阶段。在基础土质松散,钻进速度过快,空钻时间过长,成孔后待灌时间和灌注时间过长等情况下,可能导致孔壁的坍塌,而地面软弱,钻机发生倾斜,在钻进过程中遇探头石或其他硬物,导致探头发生倾斜的情况下,则常出现孔位倾斜的问题。因此在成孔环节,应将桩距控制在合理的距离上,并采取隔孔施工的方法进行作业。若坍塌已经发生,可回填粘土或石子至探孔位置以上,严重时则应及时停机,在回填后将坍孔补平,此后应控制钻孔速度,使作业缓慢、匀速地进行。为了保证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设计要求,应采取扩大桩机支承面积使桩机稳固,经常校核钻架及钻杆的垂直度等措施,并于成孔后下放钢筋前作井径、井斜检测工作。一旦发现孔位倾斜,应及时提起钻头,上下反复扫钻几次,以便削去硬土,然后再慢

钻掘进。

施工浇筑控制不当可能产生断桩和钢筋笼浮起的现象。断桩主要是由于混凝土自身的质量缺陷或导管拔出混凝土浇筑面时,首批混凝土量不足,无法一次性灌注完成而导致的。因此在混凝土搅拌前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进行认真计量和测试工作,及时记录原始数据并制作试件。浇筑时必须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坍落度做严格控制,并确保备料充分。导管埋置深度控制在2~6米,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 8m~10m 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应保证有程序地拔管和连续灌注,且导管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其提出速度与浇灌速度保持一致。钢筋笼浮起主要是由于浇灌混凝土时灌注量过大,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力,将钢筋笼冲起,钢筋笼固定不够坚固,拔导管时钩住钢筋笼将其带起等因素导致的。因此,当灌注进行到钢筋笼时须放缓速度,并在笼上压重物以增加自重。此外,应注意的是,由于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的隐蔽性特点,浇筑施工中应每隔2m~3m左右测量一次混凝土面上升的高度,并确保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1.10~1.25,同时认真进行记录,以便为后续的成桩质量评价或发现问题、分析原因留下可靠、详实的依据。

4 结语

作为隐蔽工程项目,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工艺复杂、检测困难,因此必须采用严格的控制措施,避免施工的不可见性给工程质量造成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熟知工艺规范,并针对常见质量问题的产生原因加强过程中的管理力度,确保桩基的稳定性,给整个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国庆, 刘明涛. 浅谈建筑工程中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 (23).

[2] 张伟, 李庆辉, 侯建军. 某钻孔灌注桩工程施工质量监理控制措施[J].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 (04).

[3] 于德海, 于杰. 建筑工程中如何控制钻孔灌注桩质量和技术[J]. 科技咨询导报, 2007, (14).

[4] 陈和清. 浅谈钻孔灌注桩质量通病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 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 (0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