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可爱的小猫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洪水学区数学备课组

可爱的小猫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30页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情境活动,进一步巩固对减法的认识。

2.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3.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得数是0的减法算式的实际意义。难点:初步体验加减法互逆关系的思想。教具准备

课件,计数器。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时数

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在情境中激趣。

二次复备

同学们,前面我们讲过“小猫钓鱼”的故事,谁能告诉大家,小猫为什么1条鱼也没钓着吗?

因为小猫不专心,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所以没有钓着鱼。

因为小猫还小,它还没有学会钓鱼。

说小猫还小,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小猫长大了,还是这样不专心,你们想会怎么样呢?

还是会钓不到鱼。

对!所以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了,都要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大家可不能像小猫那样不专心哪!根据“小猫钓鱼”中的妈妈钓了3条鱼,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呢?

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问题想得好,这也正是老师想提的问题。你们会列算式吗?试一试。

学生尝试列式,教师巡视指导。谁愿意告诉大家你的想法?怎么列的算式?学生可能会说:小猫1条鱼也没钓到,妈妈钓到了3条鱼,列算式就是0+3=3。

太阳快落山了,小猫和妈妈回到家。妈妈把3条鱼做好了,出去办点事。小猫在家等妈妈,等了好长时间,妈妈还没有回来,小猫会怎么做呢?你们想知

二次复备

道吗?看动画吧!(课件出示:教材第30页情景图)结果怎样?

小猫把鱼吃完了。

3条鱼都小猫吃了,那么列式就是3—3,1条鱼也没有就用0表示,所以3-3=0。得数是0,这就是今天我们研究的重点。(板书课题)

二、在引导中发现,探究新知。1.进一步学习减法。

怎么最后成了0条鱼了?我们再次看动画,研究研究这是怎么回事?出示课件。

看完动画,让学生讲一讲这个小故事,注意提炼其中的数学信息。

盘子里原来有3条鱼,小猫等妈妈等的实在着急了,就吃了1条鱼,这时你想知道什么问题?

还剩多少条鱼?

是啊!老师也想知道这时还剩几条鱼,计算还剩下多少,我们应该用减法,谁能把算式告诉大家?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1=2

小猫等着等着,又想吃鱼了,可是妈妈还是没有回来,于是小猫又吃了1条鱼,这时还剩几条鱼呢?该怎么列式呢?

2-1=1,还剩1条鱼。

二次复备

看最后一幅图,小猫又吃了盘子里的最后1条鱼,还剩多少你呢?该怎么列式?

1-1=0,还剩0条鱼。

开始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已经知道了,如果只看第一幅图和第四幅图的情境,就列式为3-3=0;如果只看第二幅图(盘子里有2条鱼)和第四幅图的情境,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

2-2=0,因为第二幅图的盘子里有2条鱼,第四幅图2条鱼被小猫吃了,所以说是2-2=0,最后1条鱼也没有了。

2.精讲点拨

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老师把计数器上的5个珠子,分开拨成了4个一堆和1个一堆,你能用我们学的数学知识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想出这么多种算式,如果老师把珠子拨成3和2,又该怎么列式呢?

同学们仔细看看,讨论一下:每幅图可以列出的四个算式,有什么关系呢?

三、在练习中启智。

同学们都喜欢套圈的小游戏吧!套圈是一项健康有趣的娱乐项目,你看这个小朋友的手里拿着几个圈?(出示课件)你们猜一猜,他可能套上几个?(拿着

二次复备

4个圈,可能套上1个,也可能套上2个…)(1)当小朋友套上1个圈时,你能看图列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吗?(1+3=4或3+1=4)(4-1=3或4-3=1)

(2)当他套上2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2+2=44-2=2)

(3)当他套上3个圈时,该怎样列式呢?(1+3=4或3+1=4)(4-1=3或4-3=1)

(4)当他把所有的圈都套上了,该怎么列式呢?(0+4=4或4+0=4)(4—4=0或4-0=4)四、在回顾中总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得数是0的计算,知道了当把所有的物体都拿走以后,一个也不剩了,这时候两个相同的数相减,得数就是0。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猫(得数0的减法)

3-1=22-1=11-1=02-2=03-3=0

教后小记

二次复备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