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 编制依据 .............................................................................................................................................. 2 2. 工程概况: .......................................................................................................................................... 2 2.1 施工流程: .................................................................................................................................... 2 3. 施工工期 .............................................................................................................................................. 2 4. 材料 ...................................................................................................................................................... 2
4.1.1 地材解决方案.......................................................................................................................... 2 4.1.2 施工用电 ................................................................................................................................. 3 5. 施工准备: .......................................................................................................................................... 3 6. 施工作业及质量要求: ...................................................................................................................... 3 6.1 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 3 6.2 劳动力及机械设备需求 ................................................................................................................ 4 6.2.1 主要机械设备.......................................................................................................................... 4 6.2.2 主要劳动力.............................................................................................................................. 4 7. 质量要求: .......................................................................................................................................... 5 7.1 基本要求: .................................................................................................................................... 5 8. 质量保证措施 ...................................................................................................................................... 6 8.1 质量管理策划 ................................................................................................................................ 6 8.1.1 质量目标 ................................................................................................................................. 6 8.1.2 质量管理机构.......................................................................................................................... 6 9. 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 7 9.1 施工安全目标 ................................................................................................................................ 7 9.2 安全专项技术措施 ........................................................................................................................ 7 10.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 8
1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现行的公路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 (2) 贵州省有关地方政策、法规;
(3) 遵义市“十三五”农村公路“建养一体化”服务招标文件 ; (4) 踏勘现场掌握的资料和收集的信息;
(5) 本单位多年来参加建设的公路工程所积累的经验; (6)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设计图纸 (7) 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招标文件
(8)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JTJ 034 附 A的标准值
2. 工程概况:
本工程路面基层下设15cm厚填隙碎石底基层,填隙碎石施工采用干法施工,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运到现场,采用推土机赶平,用振动压路机压实。
2.1 施工流程:
准备下承层—→放样—→运输和摊铺料—→初压—→撒铺填隙料—→振动压实—→再次撒布填隙料—→振动压实—→局部补撒扫匀—→振动压实填满孔隙—→洒水—→终压。
3. 施工工期
计划工期2016年8月5至8月25日,共计20天。
4. 材料
4.1.1
地材解决方案
(1)砂、石料:在九坝镇槐子槐子采石厂购买。
(2)水泥:由公司统一采购,采用海螺PO32.5、海螺PO42.5水泥。 (3)钢材、木材等:本项目对钢材和木村需求量不大。 (4)所有的材料均用自卸汽车5t运输至施工场。
2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4.1.2
施工用电
施工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护器)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与设备匹配。严禁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5. 施工准备:
(1) 测量放线:由测量工程师根据图纸放出路线中桩,用石灰撒出底基层填筑范围线,并做好水准点及引桩。
(2) 施工队伍:由本公司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专业施工人员组建底基层施工队伍,配备作业人员在20—30人。
(3) 施工机械:挖掘机、压路机、自卸运输汽车、震动压路机、洒水车。
6. 施工作业及质量要求:
准备下承层:填隙碎石底基层施工前,必须用25t压路机对路基进行3~4遍碾压检验,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应适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水泥等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确认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底基层施工。
放样:在老路面或土基上恢复中线,每20m 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设指示桩,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程。
备料:填隙碎石用做底基层时,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应超过60mm。根据各路段基层或底基层的宽度、厚度及松铺系数,计算各段需要的粗碎石数量,根据运料车辆的车厢体积,计算每车料的堆放距离,填隙料的用量约为粗碎石质量的30%-40%。
6.1 运输和摊铺粗碎石:
(1) 碎石装车时,应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粗碎石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卸料距离应严格掌握,避免有的路段料不够或料过多,料堆每隔一定距离应留一缺口。然后用人工将粗碎石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表面应力求平整,并有规定的路拱,应同时摊铺路肩用料,检查松铺材料层的厚度是否符合预计要求,必要时,应进行减料或补料工作。 (2) 初压:用压路机碾压3~4 遍,使粗碎石稳定就位。在直线和不设超高的平曲线段上,碾压从两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路中心进行,在设超高的平曲线
3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段上,碾压从内侧路肩开始,逐渐错轮向外侧路肩进行,错轮时,每次重叠1/3 轮宽。在第一遍碾压后,应再次找平。初压终了时,表面应平整,并具有要求的路拱和纵坡。
(3) 撒铺填隙料:用人工将干填隙料均匀地撒铺在已压稳的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5~3.0cm。必要时,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4) 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慢速碾压,将全部填隙料振入粗碎石间的孔隙中。碾压方法同5.5项,但路面两侧应多压2~3 遍。
(5) 再次撒布填隙料:用人工将干填隙料再次撒铺在粗碎石层上,松铺厚度约2.0~2.5cm。用人工或机械扫匀。
(6) 再次碾压:用振动压路机按5.7项进行碾压。在碾压过程中,对局部填隙料不足之处,人工进行找补,局部多余的填隙料应扫除。再次碾压后,如表面仍有未填满的孔隙,则应补撒填隙料,并用振动压路机继续碾压,直到全部孔隙被填满为止。同时,应将局部多余的填隙料铲除或扫除。填隙料不应在粗碎石表面自成一层。表面必须能看得见粗碎石。
(7) 终压:填隙碎石表面孔隙全部填满后,用12t压路机再碾压1~2 遍,
在碾压过程中,不应有任何蠕动现象。在碾压之前,宜在表面先洒少量水,洒水量宜为3kg/m2 以上。
6.2 劳动力及机械设备需求
6.2.1
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1 2 3 4 5 6.2.2
主要劳动力 序号 1 工种 普工 4
机械或设备名称 挖掘机 压路机 自卸运输汽车 震动压路机 洒水车 规格型号 / / / / / 数量(台) 1 2 4 1 2 数量 10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2 3 4 测量员 技术员 材料员 2 2 2 7. 质量要求:
7.1 基本要求:
(1) 粗粒料应为质坚、无杂质的轧制石料或分解稳定的轧制矿渣,填缝料为5mm以下的轧制细料或粗砂。细集料应干燥。
(2) 采用振动质量不小于18t的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填隙料应填满粗碎石层内部的全部孔隙。碾压后,表面粗碎石间的孔隙应填满,但不得使填隙料覆盖粗集料而自成一层,表面应看得见粗碎石。 (3) 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压实度(%) 代表值 极值 规定值或 允许偏差 83 80 符合设计要求 15 +5,-20 不小于设计 -12 -30 ±0.5 检查方法和频率 按规范附录B检查, 每200m每车道2处 按规范附录I检查 3m直尺:每200m测处×10尺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尺量:每200m测4处 按规范附录H检查: 每200m每车道1点 水准仪:每200m测4个断面 1△ 2 3 4 5 6△ 7 弯沉值(0.Olmm) 平整度(mm) 纵断高程(mm) 宽度(mm) 厚度(mm) 代表值 合格值 横坡(%) 外观鉴定:表面平整密实,边线整齐,无松散现象。
5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8. 质量保证措施
8.1 质量管理策划
8.1.1
质量目标
一次性验收合格率100%,年度完工公路优良率不低于40%。 8.1.2 质量管理机构
项目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总工、项目副经理为副组长,工程部长、安全主管、合约部长、物资部长、测量负责人、试验室主任、质检负责人为成员的全面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桐梓县通村公路工程项目经理部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领导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根据公路工程建设“政府监督、社会监理、企业自检”三级质量保证体系的要求,项目部建立的工程质量管理机构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保证体系(见下图)。采用信息化质量控制手段,使质量控制标准化、质量评价数据化。
6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9. 安全生产施工措施
9.1 施工安全目标
不发生人员死亡或重伤事故。
9.2 安全专项技术措施
(1) 严格执行建设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保障施工现场的用电安全,防止触电事故发生。
(2) 施工现场按照“三相五线制”要求设置供电线路;线路与构筑物、道路的水平、垂直距离符合规范要求;线路须穿过马路或在场内有可能被施工机械碾压的,须对线路进行埋设或作穿管保护;严禁将电线搭靠在树木、脚手架上。 (3) 施工用电采用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一漏(漏电保
7
桐梓县九坝镇母猪坡至陶足沟撤并建制村硬化路 填隙碎石施工方案 护器)一箱(配电箱);漏电保护装置与设备匹配。严禁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台及以上的用电设备。
(4) 各种电器设备绝缘状况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部位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危险区域均设置防护。
(5) 对电气设备、绝缘用具定期检查、测试,手持电动工具设专人管理,每月检查一次;防雷设施每年在雷雨季节之前须检测。
10. 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1) 进场道路和场地布置井然有序,各种标识齐全,做到合理、整洁。 (2) 工程管理人员一律持证上岗,职务、职责明确,确保工地统一指挥。 (3) 对于设计规划的弃土场,必须按设计要求做好截水沟、挡土墙,避免水土流失污染幻境。
(4) 工程完工后,现场必须清理干净。
(5) 对完工后清理的杂物、施工中的不适材料、残渣的等必须运至弃土场,不能填入墙背和任意堆放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