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基本知识

双重预防是指对风险进行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程序包括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进行人员培训、划分和确定风险点、进行风险辨识和分级、编制风险隐患清单、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措施、排查治理隐患、进行闭环管理以及持续改进等。

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制度主要有四项,包括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双重预防体系教育培训制度以及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考核奖惩制度。

项目部对外来人员进行风险宣讲告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和项目安全规定、作业安全要求、作业活动可能接触到的风险以及应急知识等。

风险点分为静态风险点(设备设施风险点)和动态风险点(作业活动风险点)两种。风险点的划分原则是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以及范围清晰。

建筑施工项目的设备设施风险点包括临时设施、脚手架、模板支撑体系、高处作业防护设施、临时用电设施、建筑起重设备、专用施工设备和施工机具等。

房屋建筑分部分项工程所涉及的主要作业活动包括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及采暖工程以及物料进场与堆放、有限空间作业、动火作业等其他活动。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59)所涉及的设备设施操作(安拆)活动主要包括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和物料提升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的使用、基坑支护、脚手架和模板支架搭拆、塔式起重机等建筑起重设备以及其他设备设施安拆、临时设施搭拆等。

建筑施工中危险源辨识方法通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和安全检查表法(SCL)。

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 6441),建筑施工中危险源可能导致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主要有坍塌、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火灾、爆炸、中毒和窒息、车辆伤害、灼烫和其他伤害。

建筑施工常用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和风险矩阵评价法(LS)。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的隐患,必须全部或部分停工停产停业,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整改治理才能排除。还有一些隐患由外部因素影响,企业自身难以排除。

建筑施工中的重大事故隐患包括: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超越企业资质等级进行施工,事故隐患涉及重大风险点、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未经审核、审批和专家论证,工程未经验收合格即投入使用,起重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缺失或失效,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禁止使用的或不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机械设备,具有中毒、爆炸、火灾、坍塌等危险的场所,且长期滞留人员在

10人以上作业,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进入施工现场未提供企业标准、成果鉴定、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整改时间长或可能造成较严重危害的,或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监督检查中认定的,以及其他可能引起公共安全、较大及以上级别生产安全事故的隐患。

建筑施工安全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隐患和生产现场类隐患两类。基础管理类隐患是指企业和项目部在安全生产基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包括企业生产经营资质资格、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投入、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管理档案、相关方安全管理和其他方面。生产现场类隐患是指施工过程中有关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方面存在的问题和缺陷。

建筑施工隐患排查类型主要有日常排查、综合性排查、专项排查、季节性排查、重大活动及节假日前排查、事故类比排查、复工前排查、专家隐患排查和企业负责人带班检查等。在

日常隐患排查中,施工班组在交接班前后应组织一次隐患排查。施工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随时进行隐患排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