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CFG桩施工工艺(长螺旋)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CFG桩施工工艺(长螺旋)

一、施工工艺要求

1. 作业准备

1.1 施工场地应保持平整通畅。池塘积水地段先排水,清除淤泥层,并平整压实。平整施工场地高程高出CFG桩设计桩顶不小于60cm。

1.2 桩位测量:复核测量基线及水准点,准确放出CFG桩的轴线定位点,并测量各点位高程,做好测量记录。

1.3 CFG桩选用的水泥﹑粉煤灰﹑碎石﹑石屑﹑水等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按相关规定进行检验。

(1)本段CFG桩水泥采用P.032.5水泥。

(2)粉煤灰采用Ⅱ级或Ⅲ级粉煤灰。

(3)粗骨料粒径采用5~50mm,砂的含泥量应小于3%。

1.4 长螺旋钻空内泵压混凝土灌注施工,坍落度控制在16~20。

2. CFG桩施工操作方法

2.1 施工前先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2根),以复核地质资料及设备﹑工艺﹑

施工顺序是否适宜,确定混凝土坍落度﹑搅拌时间﹑拔管速度等各项工艺参数。

2.2 桩机就位:桩机就位后,调整钻杆与地面垂直,并使钻杆对准桩位中心,现场技术人员检查调整桩位偏差及垂直度。CFG桩垂直度允许偏差不大于1.0%,桩位偏差不大于50mm。

2.3 钻进成孔

(1)钻孔开始时,关闭钻头阀门,操纵下移钻杆,钻头触及地面时,启动马达钻机。钻进应先慢后快,同时检查钻孔的偏差并及时纠正。

(2)桩机操作手和现场读尺人员要密切配合,钻机每钻进1m, 读尺人员要及时通知桩机操作手记录电流数据,操作手在电流表电流发生明显变化时,要通知现场读尺人员做好钻机进尺及土层变化的记录。当电流显示已进入硬土层时,要控制进尺,确保嵌入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3)桩身进入持力层的深度要求:一般对于第四系地层应嵌入砂类土或硬塑黏土深度不小于2m,对于下伏基岩地段应嵌入全风化层不小于1m。

(4)钻孔至设计高程后,要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

(5)发现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要及时通知设计单位。

(6)在成孔过程中,发现钻杆摇晃或难钻时,应放慢进尺,防止桩孔偏斜、位移及钻杆、钻具损害。当钻至设计标高后,一般采用静止提拔,但对易卡钻的区域,在圆砾层内允许采用边转边提,离开圆砾层后采用静止提拔。

2.4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必须场拌并搅拌严格按配合比进行配料。

2.5 现场技术人员分工

2.5.1 技术员负责现场施工技术、全程指导施工,并做好现场记录;

2.5.2 实验人员每台班抽验现场检验混凝土坍落度3次;每台班在现场作一组(3块)混凝土试件,进行28标准养护试件抗压强度检验;记录取样试件与当日对应灌注的CFG桩的编号。

2.6灌注及拔管

钻孔至设计高程后或嵌入硬层深度满足设计要求后,停止钻进,开始泵送混凝土,当钻杆芯管充满混凝土后开始拔管,严禁先提管后泵料。钻杆应采用静止提管,施工中严格控制钻杆提拔速度和混凝土泵的泵送量,混凝土泵送量应于与提拔速度相配合,保证连续提拔,保证桩体连续、均匀、密实。现场技术人员应记录混凝土灌注的起止时间,推算单桩混凝土灌注量。

2.7 施工桩顶高程宜高出设计高程不少于50cm,灌注成桩完成后,桩顶盖土封顶予以保护。

2.8 移机,上一根桩施工完毕,钻机移位,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当桩机移至下一根桩位施工时,应根据轴线或周围桩的位置对须施工的桩位进行复核。

2.9 为防止施工中桩与桩以及移机等对桩身的影响,桩的施工顺序按照设计要求办理。

2.10 施工中大型机械不得在已施工完的段落碾压、通过。

2.11 开挖表土、截桩时,不得造成桩顶设计高程以下的桩体断裂和扰动桩间土。超挖部分应在垫层施工时一并回填。

2.12 CFG桩桩体质量检测应在成桩28d后进行,采用低应变动力试验检测CFG桩桩身完整性;地基承载力采用复合地基承载试验检测,试验数量宜为总桩数的0.2%,且每检验批不少于3根。

2.13 褥垫层施工:CFG桩清除和复合地基检验合格后进行褥垫层铺设工序施工。褥垫层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采用人工配合机械进行,虚铺后宜采用静力碾压,当桩间土含水量不大时,可采用人工夯实。

2.14 每根CFG桩施工要认真填写施工记录表。

2.15 每个台班施工的CFG桩数量要及时在CFG桩施工进度形象示意图上标识。

3.安全注意事项

3.1操作人员须经培训,持证上岗,并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瞎指挥、蛮干。

3.2严格按照作业时间进行工作,防止因疲劳而发生意外。

3.3随时检查钻机的运转情况。

3.4在钻机作业范围内工作的所有人员必须戴安全帽。

4.环境保护注意事项:凡施工作业生产的污水,必须控制污水流向,防止蔓延,并在合理位置设置沉淀池。所有机械废油回收利用或妥善处理,严禁随意泼倒。

二、机械设备:为了保证CFG桩加固的施工质量及进度,要求提高作业施工精度、保证快速施工、合理配置施工机械,以充分发挥机械化配套施工的优越性。

三、技术要点

1.技术指标

所用的水泥和粗细骨料品种、规格、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桩体连续密实,不得有断桩、缩径等缺陷;允许偏差:

⑴桩长:不小于设计深度(部分到基岩面);

⑵钻孔垂直度≤1.0%;

⑶桩径:不小于设计值50cm;

⑷桩位:50mm。

2.成品保护

⑴成桩后严防重型机械行走或扰动,防止使桩头压松造成桩顶混凝土不成型、段桩。

⑵清土采用小型机械设备及人工开挖、运输,清土预留至少20cm人工清除找平;避

免断桩及对地基土的扰动。

3.质量检验

(1)低应变检测

(2)单桩混凝土钻心检测

(3)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4.施工记录

施工过程中认真填写钻孔记录及混凝土灌注记录,严格按客运专线铁建设[2005]160号路基验标要求现场填写,监理签子认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