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试题(附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中拼音与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鲜妍(yán) 广袤(máo) 忧戚(qī) 矫揉造作(jiǎo) ....B.娉婷(pīng) 坍塌(tān) 箴言(zhēn) 稍逊风骚(xùn) ....C.承蜩(tiáo) 瞥见(biē) 亵渎(xiè) 心无旁骛(wù) ....D.冠冕(guān) 濡养(rú) 宽宥(yòu) 分外妖饶(yáo)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冠免 旁鹜 断章取意 一代天娇 B.遵循 恣睢 富丽堂皇 自吹自擂 C.赃物 亵读 郑重其是 红装素裹 D.制栽 糜下 彬彬有礼 相得益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显得老气横...秋。 ..
B.想不到昔日的“浪子”今天却成了英雄,这就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C.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紧迫的任务,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
D.这里山清水秀,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带一路”这个战略构想,举世瞩目,影响深远,实现它是中华民族兴衰的关键。
B.4月19日,庞公大桥江心主墩开始钻孔,此桥建成将大大缓解我市交通拥堵的现状。
C.这次大型海上编队驶入印度洋,让中国海军从近海走向远海的愿望成为现实。 D.由于对志愿者精神理解不深入,使得部分志愿者还不能主动投入到全国文明
1 / 10
城市创建活动中。
5、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的一项是( ) A.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B.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C.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D.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6、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 ②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 ③这叫做职业的神圣。
④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
⑤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
⑥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
⑦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 A.⑤②⑦①③⑥④ B.⑥⑤①②④⑦③ C.⑥②①⑦③⑤④ D.①③⑤⑥⑦④② 7、默写
(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____________________。 (4)《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抱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旷达胸襟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10
(6)《岳阳楼记》中描写滕子京政绩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商旅不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虎啸猿啼。
(8)登斯楼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
林逋①隐居杭州孤山,常畜两鹤,纵之则飞入云霄,盘旋久之,复入笼中。逋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有客至逋所居,一童子出应门,延客坐,为开笼放鹤。良久,.逋必棹小舟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逋高逸倨傲,多所学,唯不能棋,常谓人曰:“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
(选自《梦溪笔谈人事二》)
(二)
李茇号岣嵝,武林人,住灵隐韬光山下。造山房数楹,尽驾回溪绝壑之上。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山人居此,孑然一身。好诗,与天池徐渭友善。客至,则呼僮驾小肪,荡桨于西泠断桥之间,笑咏竟日。以山石自.磥累生圹②,死即埋之。所著有《岣嵝山人诗集》四卷。天启甲子,余与赵介臣、陈章侯、颜叙伯、卓珂月、余弟平子读书其中。主僧自超,园蔬山蔌,淡薄凄清。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有删改)
(注)①林逋(968—1028):字君复,钱塘人,卒谥和靖先生。②生圹:指生前预造的坟墓。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的意思
(1)常畜两鹤(_____) (2)延客坐(_____) (3)笑咏竟日(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溪 声 淙 淙 出 阁 下 高 厓 插 天 古 木 蓊 蔚 人 有 幽 致。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良久,逋必棹小舟而归,盖常以鹤飞为验也。 (2)但恨名利之心未净,未免唐突山灵,至今犹有愧色。
3 / 10
4.林逋和李茇在志趣上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结合文意,作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鳝孔 曾庆升
①久旱不雨,村子像个火炉。
②田二闷闷地吃罢晚饭,静静地吸完一袋旱烟,又往肚里灌过半壶水,并严严地给两个儿子一番嘱咐,自己才扛上锄头去田边转悠。
③夜幕拉下,田二的两个儿子奉命拿了棍棒,在自家院子矮墙边潜下身来。 ④这园子是田二和谢芳家的菜地。早先没有矮栅,两家菜地间是一条窄窄的土沟。苗儿不分界地长,常有田家整地不小心损了谢家的苗,谢家占了田家的沟。于是几次脸红争执,两家积下怨来。再后来,便垒起这矮墙。现在田家园里种着冬瓜,谢家园里种着南瓜,瓜藤仍不分界地长。南瓜爬到冬瓜园,冬瓜爬向南瓜园。开始,两家都细心捡摆自家的瓜藤,不让爬过矮墙,可后来园田里工夫紧,便失去了那份细心。瓜藤长势旺,便越过墙来,在田家园里结了两个脚盆大的鲜红的南瓜。田二昨天上自家园子摘冬瓜时,有了这意外发现,便特地扒开杂草,让南瓜露着,他料定谢家发现后,会爬过来摘瓜,好趁机给谢家一个难堪。今晨,田二发现谢芳上园子时瞅见了这瓜,估计谢家晚上会有“行动”,特派两个儿子看守,好痛痛快快地抓次“偷瓜贼”。
⑤再说田二出了家门,便在村中樟树下的石板上呆坐着。旱烟抽了一锅又一锅,他手里的旱烟“喇叭”,连着田里卷筒的禾叶,以及揪得疼痛的心都在一同冒烟。
⑥田二与谢芳家的稻田也紧挨着,只是田家的稻田挨着南面的山,谢家的稻田靠着北面的河。昔日两家稻田都用山塘水灌溉,可今年大旱,山塘干涸,渠道枯竭,得各自找水。谢家稻田靠河,得天独厚,可从河里抽水;田家稻田挨山,只能靠老天。田二抬头望望夜空,没一丝下雨的迹象。谢芳田边抽水机“突突突”地响,白花花的河水提上岸来,滋润着谢家的禾苗,田二心里难受极了。要救活田家禾苗,必须通过谢家稻田引河水灌溉,否则将白费一年辛劳,颗粒无收!田
4 / 10
二去找谢芳说情吧,说不定谢芳也会给他难堪。田二性子耿,宁愿饿一年肚皮也不受那个屈。他坐在樟树下的石头上抽闷烟,心里抱怨说:老天爷可是要存心惩处我呀!……直到后半夜,空气爽润了许多,田二才站起身,向着自家干裂的稻田走去。
⑦田二勾着头,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田埂上,当他来到与谢家相邻的那丘稻田时,却惊奇地发现了水!汩汩的水,穿过田埂孔道,从谢芳的田里流向他的田里。水将砖头般干硬的泥土变得软软的,禾苗开始舒叶。田二庆幸谢芳粗心,没把田埂上的鳝孔堵上。他在心里高兴地喊着:流吧,流吧,给我灌上满满一丘!田二心里说着,很快又回到了橡树下的石板上——他怕撞见谢芳,说他干不光明正大的事。约摸过了个把钟头,田二再次起身偷偷地向自家的稻田走去。这次,田二更有新的发现:第一丘稻田流满水后,又是几道鳝孔穿过田埂,把水引向第二丘稻田。哪来这么多鳝孔?田二是捕鳝的好手,他用手触摸孔道,发觉不像……莫非这鳝孔……田二陷入了沉思……
⑧深夜, 。朦胧雾气中,园里的藤蔓也潮润鲜活起来。潜伏在园子中的田家兄弟忽然发现:一个黑影在园里晃动,正猫着腰,轻手轻脚地抱起那似脚盆的南瓜向谢家园子移动。
⑨“抓贼啊?”隐蔽着的田家兄弟忽地跃上去,举着棍棒大声叫喊着。 ⑩“混蛋,连老子都不认识了?”
⑪田家兄弟顿时傻了眼——他们听得很真切,答话者竟是自家老爸田二。 1.梳理文章第⑥段—第⑦段田二的心理活动,在横线上填出恰当的词语。每空限填两个字。
无法引河水灌溉,心里____——不愿求人,心里抱怨——发现鳝孔漏水,内心____——有新的发现,陷入沉思,内心惭愧。 2.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句子。
(2)根据上下文,请在第⑧段划线处填写环境描写的句子,使文章流畅。 3.请结合小说,简要概括并分析田二这一人物的可贵品质。
4.关于这篇小说,有人说,田二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有人说,谢芳才是小说的主人公。你的看法呢?请说明理由。
5 / 10
2、 勇者应惧
张君燕
(1)孔子在《论语》中有言: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意思是说,明智的人不会迷惑,仁爱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这些话似乎成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至理名言,被很多人奉为座右铭。尤其是胸怀一腔热血的人们,仗着自己的勇气和信心,高喊着“勇者不惧”,便无所顾忌地向前狂冲,仿佛“勇者不惧”是他们的护身符,有了它便可以一马平川、所向无敌。
(2)三国时期的张飞应该是“勇者不惧”的典型代表。他为人勇猛,曾率二十骑兵于长坂坡吓退曹军。有诗云:长坂坡头杀气生,横枪立马眼圆睁。一声好似轰雷震,独退曹家百万兵。这气势,这魄力,有目共睹,长存史册。
(3)另有义士荆轲,侠义勇猛、义薄云天,为了一国安危,毅然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首级,前往秦国刺杀秦王。其行为其精神,令人叹服。
(4)应该说,他们都是“勇者”,也都有无所畏惧的精神。但是,他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5)张飞勇猛但欠缺思考,刘备曾劝曰: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biān wō)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刘备的劝说被张飞当作了耳旁风,结果不幸被刘备言中,终在
阆中被部下范疆、张达杀死。如果张飞不是“勇者不惧”,而是虽勇但仍有所“惧”,能认真协调好自己的外部环境,对待下属的态度有所改变,那么他的结局也许就不会是如此了。
(6)荆轲大义刺秦,勇气可嘉。但他本身的功力并不到家,在计划部署上也有欠周全之处。尽管勇猛无惧,但最终只落了个“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结局。如果,他勇而有“惧”,能认识到自己本身的问题,能再认真部署下自己的规划,尽量做到万无一失。那么,历史也许就会被改写。
(7)与张飞同为五虎上将的赵云,被刘备称赞“一身是胆”,他绝对也是名副其实的“勇者”。他曾在汉水河畔勇救黄忠,在曹军万人之中犹入无人之境;在当阳长坂坡,怀抱刘备幼子,仍能轻松杀敌,顺利撤离。其神威盖世,简直无人能敌。赵云勇而有“惧”,他的原则是“从仁政之所在”,他的目标是“解民于倒悬”。从来不因“勇”而居功自傲、争名夺利,终以高龄而善终。
6 / 10
(8)李世民任唐朝大将军之时,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亲自率领骑兵突击敌阵,勇猛之至,众人皆服。在为唐统一规模最大的一次战斗中,李世民将王世允击败,围困在洛阳。手下诸将纷纷要求乘胜追击,一举拿下,但却被李世民断然拒绝。因为窦建德率军赶来援助王世允,李世民分析后认为,当时不具备攻打王世允的条件。后来,他瞅准战机、力排众议,先大败了窦建德,而后王世允被迫自动投降。李世民不费一兵一卒,就取得了胜利。
(9)李世民的勇是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李世民的惧,审时度势、进退自如。从而看出,勇乃睿智之“帅”,惧乃睿智之“师”:多了“一横”自我清醒地判断以及清醒地行动。
(10)“勇”是一种昂扬的精神,但想要成功仅仅有精神是不够的。勇者不惧,是闭目塞听,盲目向前;勇而有“惧”,才会认真思考分析,找出不利之处,从而提升自身实力,争取天时地利人和,最终达到理想中的目标。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开头引用了孔子的话,这样写有何作用? 3.本文论证严谨,请概述作者的论证思路。
4.联系上文看,第(7)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5.阅读这篇文章后你有何感受?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四、写作题(4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 题目一:
幸福,人人希望获得,它需要你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追求、去赢得。努力,恰如助推器,助力你抵达幸福的彼岸。而在努力的过程中,你会深刻地感受到,不断地努力,可以让幸福感持续叠加。
请以“越努力,越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
生活中,一缕幽幽弥散的书香,一番耐人寻味的话语,一段感人肺腑的真情,一次不同寻常的经历……都浸润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感悟到生命的美好。 请以“ ,浸润我心”为题,写一篇文章。
7 / 10
要求:(1)如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8 / 10
参考答案:
一 B B A C B B
(1)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2)一曲新词酒一杯 夕阳西下几时回 (3)无可奈何花落去 小园香径独徘徊 (4)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5)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6)政通人和 百废具兴 (7)樯倾楫摧 薄暮冥冥 (8)去国怀乡 忧谗畏讥 二
1. (1)养 (2)邀请 (3)整日、终日 2.溪声淙淙出阁下/高厓插天/古木蓊蔚/人有幽致。
3.(1)过了很长一段时间,林逋一定会划着小船回来,看来他是经常以放鹤作为信号的。
(2)我只遗憾自己名利之心还没消除净尽,怕未免唐突了山中的神灵,到现在(想起来)还是有惭愧之色。
4.都淡泊名利,过着隐居的生活。林逋隐居在杭州孤山,与鹤为友,李茇独自一人居住在林隐韬光山下,可见二人都淡泊名利,不愿流于世俗;都热爱自然,醉心于山水。林逋常泛舟游览西湖诸寺,李茇则与客人在西冷断桥之间泛舟游玩,说明二人皆醉心于山水美景,热爱自然。 三
1. 难受 庆幸(高兴)
2.(1)文章运用细节描写,把田二看到浇不到水而打卷的禾叶的焦急、对要枯死的庄稼的心疼,表现得淋漓尽致。烟袋在冒烟,庄稼干得在冒烟,田二焦躁的心也在冒烟。
(2)示例:凉风拂过,火炉般的村子,变得凉爽起来。(合理即可) 3.①本性善良,田二虽与谢家有积怨,并一心想给谢芳难堪,但最终还是以善
9 / 10
报善,回应了谢芳的善举。②知错就改(勇于改错),田二虽与谢家产生积怨并设计给谢芳难堪。但在发现谢芳的善举后,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送回南瓜。③为人正直。宁可让禾苗枯死,也没想过要偷谢家的水来灌溉。④勤劳,田二晚饭后就到田里看禾苗,直到夜深。
4.(1)田二。小说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用大量的笔墨写田二,并通过田二的行为与思想变化来表现人性善良这一主题。(2)谢芳,小说虽然表面上围绕田二的活动展开,但实际上谢芳的活动始终随存在,谢芳主动用善举感染了田二,彰显了人性善良这一主题。 1.勇者应惧
2.引用孔子的名言,说明“勇者不惧”历来被人们所称道,由此引出话题,为下文的论述 “勇者应惧”的观点作铺垫。(意思答到即可得分)
3.首先引孔子名言,引出话题;接着运用张飞和荆轲的事例,指出“勇者不惧”的错误;然后通过正面举例,得出“勇者应惧”的论点;最后阐述“勇者应惧”的重要性。
4.对比论证,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赵云的例子,与其同时代的张飞形成对比,突出论证了“勇者应惧”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5.示例:一个人立身处世,不要盲目勇敢,要 “勇者应惧”,这样能提升自己的实力,从而在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言之有理即可)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