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基础积累(23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粗犷
宰割 署名(shǔ) 锲而不舍(qiè) ..
B.磐石 荒谬 彷徨(fánɡ) 义愤填膺(yīnɡ) ..C.筹划 钦佩 殷红(yīn) 不可胜数(shǔ) ..D.连络
褶皱 选聘(pìn) 目不窥园(kuī)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这种高超音速而且还是变轨的导弹,长期以来美军对于解放军的海上优势,也就荡然无存....了。
B.雪板作为一种滑行工具,若非专业人员操控,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便不能立刻刹车,危险不言..而喻。 ..
C.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其实与影视剧中的形象大相径庭,了解之后一定会令你大跌眼镜。 ....D.爷爷是个退休教授,风趣幽默。他平时喜欢看书写字,附庸风雅。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关调查表明,当前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学习中较难的学科有语文、英语、物理和作文。(将“和作文”删去)
B.随着全红婵站上东京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让更多的光芒照耀进她曾经默默无闻的家庭。(删去“随着”或“让”)
C.从韩老先生的诗集《冬韵》中,我们能够捕捉到他在时代风潮中真实跃动的自由的那颗心。(将“那颗”调至“自由”前面)
D.无人驾驶车在装好货物后,可以按照规划好的路线出发,并且能够达到不超过1厘米左右的误差。(删去“左右”)
4.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恰如一棵树,如果花不漂亮,也许 ;如果叶子也不漂亮,也许 ;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也许 。
A.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多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B.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体态会绰约多姿 C.叶子会青翠欲滴 枝干会错落有致 体态会绰约多姿 D.体态会绰约多姿 枝干会错落有致 叶子会青翠欲滴
5.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不应该对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滥加粗暴地不讲理地非议。(这个句子的宾语是“非议”) B.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右迁”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本句文学常识表述正确)
C.“惟妙惟肖”“殚精竭虑”“鞠躬尽瘁”“一气呵成”(这四个词的感情色彩一致) D.我坚信,在书海耕耘,能让人遇见不同风景,成就人生的品质与高度。(该句是单句) 6.古诗文默写(8分)
(1)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2)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杜甫《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续不断,渴盼亲人音讯的句子是“ , ”。 (4)《〈论语〉十二章》中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慨叹,劝人珍惜时光的语句是“ , ”。
(5)我们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鸟语花香的美好环境,请用连续的两句古诗文把你心中理想的生态环境描绘出来: , 。
二、名著与综合运用(12分)
(一)《简·爱》中塑造的简·爱这一人物形象被后世视为现代女性的楷模。阅读下面的内容,完成后面的题。(6分)
片段一:
只剩下我一个人了——一个战场上的得胜者。这是一场我经历过的最艰苦的战斗,也是我第一次获得胜利……我第一次尝到了一点儿报复的滋味,它仿佛芬芳的美酒,刚入口时,又暖又醇,可是后味却又涩又苦,给了我一种喝了毒药似的感觉。现在我倒愿意去请求她原谅,然而半凭经验,半凭直觉,我知道,这样做只会使她加倍瞧不起我,唾弃我,从而会激起我的火爆脾气再次发作。
片段二:
大约过了两个小时,可能快到十一点了,我还没有睡着。根据宿舍里寂静无声来判断,同学们想必全都睡熟了。我悄悄地爬了起来,在睡衣外面套上外衣,鞋子也没有穿,就偷偷地溜出宿舍,去谭波儿小姐的房间。它远在房子的那一头,不过我认得路。而且,没有乌云遮掩的夏夜的月亮,通过走廊的窗子,到处洒进了月光,使我能毫不费力就找到了路。当我走近伤寒病人住的房间时,一股樟脑味和烧热的醋味给了我警告,我赶快从门口走了过去,生怕被通宵值班的护士听到我的声音。我怕让人发现了给送回宿舍,因为我必须见到海伦——必须在她死去以前拥抱她——我必须给她最后的吻,跟她说上最后一句话。
片段三:
“当然——除非你反对。我要做你的邻居、你的护士、你的管家。我发觉你很孤独,我要跟你做伴——给你念书,陪你散步,坐在你身边,侍候你,做你的眼睛和双手。别再那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了,我亲爱的主人,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撇下你孤孤单单一个人。”
7.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简·爱》中简·爱的人生追求有两个基本旋律:富有激情、幻想、反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对人间自由幸福的渴望和对更高精神境界的追求。
B.“片段一”中“第一次获得胜利”指的是在“我”与贝茜的冲突中,“我”勇敢地反驳了贝茜。 C.“片段二”中,简·爱得知海伦病重,想要偷偷去见她最后一面。海伦最后得到了很好的医治,恢复了健康。
D.“片段三”这段话是简·爱对罗切斯特说的。选段使用第三人称叙述,自由、灵活、客观地反映了故事内容。
8.根据材料内容,说说你认为简·爱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二)综合实践运用(6分)
9.请根据你的理解,为日照市精致城市建设拟一条宣传标语,20字以内。(3分)
城市是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读到它的抱负。日照市精致城市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倡导树立“城市精致,工作必须极致”理念,强调精美规划、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与精明增长,通过推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启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市容秩序整治等多项攻坚行动,提升城市品质和活力,增强市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精致是日照市对外展示的新名片,也是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10.日照市某一家书店要在店里挂一幅鼓励阅读的诗句字幅,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3分) A.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B.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C.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 D.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三、阅读理解(3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3分)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于是论次其文。七年而太史公遭李陵之祸,幽于缧绁。乃喟然而叹曰:“是余之罪也夫!是余之罪也夫!身毁不用矣!”退而深惟曰:“夫《诗》《书》隐约者,欲遂其志之思也。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于是卒述陶唐以来,至于麟止,自黄帝始。 .
(选自《太史公自序》)
1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舜发于畎亩之中( ) .
(2)行拂乱其所为( ) .
(3)曾益其所不能( ) (4)自黄帝始( ) ..1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2)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13.【甲】文中提到的六个人和【乙】文的司马迁最终都成功了,他们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14.【乙】文表现了作者司马迁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二)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7题。(10分) 材料一:
意象,可谓是一首诗歌艺术的精魂所在。所谓意象,即表意之象,表情之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寄托了诗人的主观感受或者是思想情怀的那一些客观物象,或者说是作者要表现的意中之景,是现实形象和情感意蕴的一个有机融合。这正如庞德所说的:“一个‘意象’是在一刹那间呈现一种理智和情绪的复合物的东西。”作者就是依靠这一些意象来传情达意的。
中国的古典诗歌,有着几千年漫长的发展历史,在此期间,又逐渐地形成了一些规律,还出现了..很多的传统意象,而且不少意象所包含的意义也变得相对固定了。有一些意象常常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情感,而作者的某种情感又往往会通过一些特定的意象来表达。
《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意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初步领会诗歌的意境。例如:“月亮”与“鸿雁”一般表达的是思乡怀亲;“落花”与“流水”大多象征伤感愁思;“竹子”一般呈现的是高风亮节;而“柳”等又是送别的体现;有利于理解诗歌画面。例如:《钱塘湖春行》,可以说,诗中的句句都是意象,处处都有景,到处都融会着诗人活动的身影;可以赏析诗歌内涵。例如《宿建德江》写到了“移舟”“烟渚”“日暮”“野旷”“江清”“月”等六个比较明显的意象,其中寄予的是作者的羁旅之思和孤寂落寞的情怀;有利于理解语言表意。例如苏轼说:“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就是说,要透过表象领会到诗句的深层内涵。
(根据《古典诗歌概论》整理)
材料二:
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从古至今,人们对文学作品的重视与研究从未间断过,文学作品的魅力与价值使其成为众多读者和学者的眼中瑰宝。意象是文学作品中经常会应用到的一种描写手法,它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意象是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中独有的特征之一,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文学作品鉴赏中,我们常常会提到“意象”这个词语,尤其是在鉴赏古诗词时,我们发现多数诗人对意象这一描写手法的采用更是频繁。意象入诗,是喻示,抒发感情;意象入文,是象征,使形象更加深刻。
(根据《诗歌鉴赏》材料改编)
材料三:
史铁生为什么爱用意象去表现人生感悟?这与他的经历个性、艺术追求,与意象的基本特点有关。残疾促使史铁生走上写作道路。刚开始是生存自救,走着走着才明白自己追求的是一份价值感。他由个体生存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存在。对人的价值关怀使他钟情于意象,文学意象是审美性的意象造型。苏珊·朗格认为,审美意象起于由感知得来的表象,表象诉之于想象,经过再造,成为“浸透着情感的表象”,是谓意象。文学作品是符号化了的审美意象。这种符号是审美体验化了的结果,它不具有严密的语法规则和逻辑规则,但是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
(根据《文学作品鉴赏》材料改编)
15.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相符合的一项是( )(3分)
A.意象是作者想象的形象和情感意蕴的一个有机融合,是客观存在的一些物象。 B.联系意象,我们可以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读懂了意象,将会有利于理解语言的表意。
C.意象的存在,给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增色不少,意象入文,能够使形象更加深刻。 D.文学作品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是因为其经常会应用到意象的描写手法。 16.下列说法或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第二段中加点词“逐渐”“相对”若删去,会影响语意的准确表达。 B.作者依靠现实中任何的意象,都可以起到传情达意的作用,以表达内心的情感。 C.意象的产生几乎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没有关系。
D.文学作品因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审美性而具有生命力,用来表现真实的生命感觉。 17.薇薇想进一步了解意象在诗歌作品中的作用,请你结合上面的材料和已有的了解,向她简单介绍。(4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0题。(12分)
药 方 刘思来
①“老师,您好!”图书馆兼职的同学叫道。“老师,您好!”她又加大了音量,“我们已经闭馆了,如果您没看完,可以借回去看。”三十多岁的男子把书合起来,缓缓走出了图书馆。书的封皮上,醒目地印着几个大字:梦的解析。
②这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姓刘,是本校的老师。因看起来比较老,大家都叫他老刘。老刘是一名计算机教师。最近,老刘迷上了心理学,成了图书馆的“钉子户”。上个月,老刘最要好的老同学病逝了。一个大活人,壮得像头牛似的,说没就没了,给老刘不小打击。加上近来生活不顺,老刘似乎厌倦了生活,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来。开始,老刘怀疑是不是身体有什么毛病,去医院检查了个遍,在医生再三确认自己是健康的情况下,才放心离开了医院。老刘想,是不是自己的心理出现了问题,但在不知道自己具体什么情况的前提下,老刘决定先自己研究。
③找书本一查,坏了,对周围一切失去兴趣,连吃饭也觉得没有意思,这不就是抑郁症嘛。根据书上的描述,老刘发现自己只是轻度的。于是,老刘决定自己寻找方法,进行调适。
④可按照书上的方法,根本不管用。抑郁症没有治好,老刘又发现自己还患有社交恐惧症。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是惧怕外界的人和事务,内向的人觉得自己不合群,不会和别人说话。这和老刘的情况简直就是一模一样。自己平时性格内向,和同事都很疏远,不喜欢说话,怕与人打交道。社交恐惧症还没有理出头绪来,老刘又发现自己患有选择困难症。选择困难症的症状是面对选择时会异常艰难,无法正常做出自己满意的选择,必须做出决定时恐慌、惊慌失措,甚至汗流浃背,这和自己的情况如出一辙。有时候自己连饭吃什么,出门穿什么都要纠结半天。老刘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可尽管阅
读了不少心理学相关书籍,尝试了很多心理调适的方法,自己的心理症并没有减轻。相反,随着阅读的深入,老刘发现自己的心理疾病远远不止这些,自己简直就是一个集心理疾病于一身的经典样本。
⑤看来通过自己研究,治疗好心理疾病是不现实了。这事儿更不能跟别人说,说了之后以后在单位怎么混。经过私下多方打听,老刘打探到了一个当地很有名的心理医生。老刘偷偷去见了心理医生,把自己所患的心理疾病和情况告诉了他。老刘迫不及待地告诉医生,为了治疗这个疾病,自己是如何如何痛苦。心理医生很耐心,听老刘说完后,写了一张方子,递给了老刘。你这个病需要的药我这没有,你拿着这个药方,抽个时间,去离城80多公里的一个小镇,那里有我的一个朋友,他那儿才有这些药。随后,医生告诉了老刘那位专家朋友的详细地址。
⑥周末,老刘反复确认了地址,开着车往小镇赶去。根据地址,老刘来到了一户农户家门口,再三确定,地址显示的就是这儿。老刘纳闷着,这哪像什么专家的住所?农户家周围静悄悄的,院子里,七八只鸡和三五只黄雀在地上悠闲地觅食。旁边是青葱的菜园,清脆的鸟鸣声从山里传来,空气清新,让人很舒畅。农户的门口挂着一面镜子,一只公鸡觅食走到镜子前,突然发现镜子里也有一只鸡冠红艳艳的雄鸡。公鸡动一下,雄鸡就动一下,公鸡朝雄鸡看看,雄鸡又朝公鸡看看。公鸡跳起来,雄鸡也跟着跳起来。公鸡怒了,脖子上的羽毛竖了起来,和镜子里的雄鸡打得不亦乐乎。“这只鸡就是憨,总是对着镜子自己跟自己较劲,对了,你是来买鸡的吗?先屋里坐,我给你倒杯水,慢慢地挑选,乡下养鸡,不喂药,香着呢。”不知什么时候冒出来一个老农,热情地招呼道。“不,我是来……”说到一半,老刘突然想到了什么,于是改口道,“对,我就是来买鸡的,就这只吧。”老刘挑选了那只大公鸡。
⑦回去之后,老刘病好了。他好奇地打开了心理医生的药方,上面写着:药方在自己心里,既然到了这个风景秀丽的小镇,就好好游玩一下吧。
(选自《春城晚报》2021年8月11日,有删改)
18.小说讲述了教师老刘的求医之路。阅读选文,根据提示,填写下表。(4分)
情 节 得知老同学病逝 人物心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羞耻、焦虑、迫切 纳闷、怀疑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去之后,病愈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20.选文以“药方”为题有什么作用?结合文章主题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认为应如何避免和应对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5分)
【链接材料】青春期是儿童发育到成人的重要转折时期,此时的心理健康对于培养独立健全的人格、形成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树立理想信念和生活目标都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一些青少年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学业,个别甚至发展成精神疾病。这一现象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四、写作(50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分享与奉献是一对双胞胎。你奉献了一份爱,便等于多了一个人与你分享爱;你奉献了一份快乐,便等于多了一个人与你分享快乐。
请以“这分享真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补全题目;②自定立意;③文体不限;④不少于600字。
2023年中考语文考前模拟测试卷(全通用模拟训练卷)(六)
1.A(B.“彷”应读作“pánɡ”;C.“殷”应读作“yān”;D.“连”应写作“联”。) 2.D(“附庸风雅”是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含贬义。用在句中,不合语境。)
3.C(语序不当,将“那颗”调至“真实”前面。)
4.C(根据前后文的照应来选择即可。根据“如果花不漂亮”“如果叶子也不漂亮”的提示,第一空选“叶子会青翠欲滴”,根据“如果花、叶子和枝干都不漂亮”的提示,第二空选“枝干会错落有致”,根据前文的暗示,最后一空填“体态会绰约生姿”。)
5.B(本句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右迁”表示升职。)
6.(1)衡阳雁去无留意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4)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5)示例:①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③野芳发而幽香 佳木秀而繁阴
7.A(B.“第一次获得胜利”指的是在“我”与里德太太的冲突中,“我”勇敢地反驳了里德太太;C.海伦最后去世了;D.使用第一人称叙述。)
8.示例:简·爱是一个富有反抗精神,善良、坚强,对待朋友真诚,对待爱人忠诚,追求心灵的共鸣,不肤浅的人。
9.示例一:共建精致城市,共享城市美好。示例二:创建精致城市,感受美好生活。
10.C(这两句诗是说读到称心满意的书很容易就读完了,想与意气相投的朋友见面却久盼不来。重点不是鼓励阅读。)
11.(1)兴起,指被任用(2)违背(3)同“增”,增加(4)从
12.(1)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2)这些人都是意气有所郁结,没有地方可以发泄,这才追述往事,思念将来。
13.成功的原因:他们客观上都经历磨难,主观上发愤努力,成就杰出;他们都有忧患意识。 14.司马迁借圣人贤士发愤著书的事例,表明了自己虽身处逆境,却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乙】文参考译文:于是编写《史记》。过了七年,我因“李陵事件”而大祸临头,被关进了监狱。于是喟然长叹:“这是我的罪过啊!这是我的罪过啊!身体被摧毁了,不会再被任用了!”退居以后又转而深思:“《诗经》和《尚书》含义隐微而言辞简约,是作者想要表达他们的心志和情绪。从前文王被囚禁在羑里,就推演了《周易》;孔子在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受到困厄,就写作《春秋》;屈原被怀王放逐,就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这才有了《国语》;孙膑遭受膑刑之苦,于是研究兵法;吕不韦谪迁蜀地,后世却流传着《吕氏春秋》;韩非子被囚禁在秦国,《说难》《孤愤》才产生;《诗经》三百零五篇,大多是古代的圣贤之人为抒发胸中的愤懑之情而创作的。这些人都是意气有所郁结,没有地方可以发泄,这才追述往事,思念将来。”于是,终于记述了唐尧以来的历史,止于猎获白麟的元狩元年,而从黄帝开始。
15.B(A.与“是现实形象和情感意蕴的一个有机融合”不符;C.与“给文学作品的美学价值增色不少”不符;D.由材料二可知,文学作品所具有的美学价值是其之所以会被永久保存的主要原因。)
16.A(B.与材料一“依靠这一些意象来传情达意”不符,说法过于绝对;C.与材料二“它的产生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审美体验有着密切的关系”不符;D.与材料三“有浓烈的意象色彩及其情绪性,因此具有生命力,可以用来表现那些真实的生命感觉”不符。)
17.示例:根据意象,可以初步领会诗歌的意境;联系意象,有利于理解诗歌描绘的画面;理解意象,可以赏析诗歌的思想内涵;读懂意象,有利于理解诗歌语言表意;明确意象,能够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情感态度。(答出四点,大意对即可)
18.①厌倦生活,自我怀疑 ②偷偷去见心理医生 ③到乡下小镇寻药 ④好奇
19.交代了老刘所去的地点;渲染了乡村田园的环境气氛;烘托出乡村生活环境的悠闲自在;预示着老刘能够治好心理疾病。(答出任意三点,意思相近即可)
20.标题作用: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谁生病了”“是谁的药方”;对主题的体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应如何避免和应对现代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示例:个人方面: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多与人交流,多运动、多锻炼,关注身心健康,关注生活。社会方面:给予青少年积极引导,
设立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相关课程,平等对待患心理疾病的青少年并给予他们更多关爱。(言之有理即可)
21.请参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范文示例】
这分享真神奇 一考生
小时候,我很爱玩“过家家”,总幻想着自己是妈妈,好分享妈妈那盛气凌人、八面威风的架势。今天,妈妈居然答应让我分享当妈妈的滋味。
当“妈妈”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女儿”做早餐。我手忙脚乱地煮了稀粥,出于对“女儿”的健康负责,不得不忍着油烟味煎了两个荷包蛋。虽是凉风习习的早晨,我却忙得汗流浃背。当我气喘吁吁地献上劳动成果时,“女儿”居然撅着嘴说不爱吃,转身从冰箱中拿了一袋方便面,躺在沙发里嚼得津津有味。我气得干瞪眼,“女儿”居然狡猾地笑道:“你做‘女儿’时也是这样呀,我是跟您学的!”没办法,我只好独享早餐啦。
接下来的重要任务——分享一下妈妈当售货员的滋味。临出门前,我又嘱咐“女儿”:“好好看书!”
来到店铺,我便一本正经地坐在柜台前等待我的第一位顾客,心里筹划着要温文尔雅地对他(她)说一声:“欢迎光临!”然后完成一笔笔生意。可是,半天都没个人影儿过来,我终于忍不住了,把角落里的旧报纸都翻出来,消遣消遣时间。可我把中缝中广告推敲了两遍,“上帝”还未降临。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妈妈常挂在嘴边的话:“没生意闲得慌。”想出去走走,又怕“上帝”突然降临,真是苦煞我也!
瞧,远处有个黑点!我的眼睛突然一亮,有顾客!我也顾不上什么“仪态”,激动地迎上去,强压住内心的喜悦:“您想买什么?”
“我看看。”那人转过身去,看着一块布料。
“这块布好,您是想买布做被面吧,瞧,这格子条纹,朴素大方,做被面再合适不过了!”一向不屑与顾客周旋的我,居然为了一个“只想看看”的“上帝”大费口舌。
“这布料多少钱?”“上帝”一边问,一边用手摸摸一块布料。
“您瞧瞧,这布料多好!反正一分价钱一分货!怎么样,我给您最低价!”我俨然一个油嘴滑舌的小贩。
“上帝”撇撇嘴,便欲走开。
“那边还有好多被面料呢!”我好说歹说,最终“上帝”总算赏脸——买了块布料。
就这样忙了整整半天,只卖了七十元。我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女儿”竟兴高采烈地正在看电视!知道我回来了,她头也不扭一下,居然还大喊:“妈,我要喝水,给我倒茶!”“妈,我肚子饿了,快做饭!我要吃红烧排骨、小葱豆腐……”
难道平日的我就是这样的?不知是因为太累还是备感羞愧,我再也忍不住了,号啕大哭起来。 当吃着妈妈端上的菜时,我又哭了:“妈,对不起!今天我总算分享到您的辛苦啦!”妈妈抚摩着我的头,欣慰地笑了。
这分享真神奇!让我看到了一个不懂事的我,一个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中“幸福”地度过每一天的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