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特理论》复习题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中特理论》网考选择题答案

形考一:001号

一、单项选择题

1、思想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C. 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 )。

2、(C. 求真务实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

3、邓小平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是在(B. 1992南巡讲话 )

4、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 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在我国,比较早地关注过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问题是( B. 毛泽东)。

6、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 A. 实事求是 )。

7、经过延安整风,党内普遍认识到,( B. 实事求是 )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甚至把它看作的党的思想路线的代名词。

8、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

9、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体现社会主义的手段是(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

10、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11、我们今天讲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其中最大的实际就是(A. 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12、江泽民、胡锦涛、*等同志对新形势下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提出了新的要求。认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 与时俱进)。

13、四项基本原则是(A. 立国之本 )。

1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A. 从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15、中国精神主要体现的是(C.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时代精神 )。

二、多选题

16、毛泽东在( C. 《矛盾论》、D. 《实践论》)中,从哲学角度上对“思想路线”进行了阐述。

17、“与时俱进”是一个老词,从目前掌握的材料看,姚鼐、蔡元培、李大钊分别在(A. 1917年、B. 1910年、C. 1777年 )都阐述过。

18、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A.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B. 发展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 C.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D.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9、党的十三大(A. 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 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20、邓小平在1980年指出社会主义有两条压倒一切的标准是(B. 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收入 )。

21、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B. 体现时代性、C. 富于创造性、D. 把握规律性 )。

2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这个概念很好地揭示了(B. 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C. 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 )。

23、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重要意义(A. 要求人们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必须面向实际、C. 把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调整到根本目标上、D. 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社会主义建设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

24、产生剥削和两极分化的根源在于(C. 私有制、D. 剥削制度 )。

25、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求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是(A. 尊重自然 、B. 保护自然、D. 顺应自然 )。

26、应该辩证地看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 A.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最终标准、B.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C. 实践标准不排斥逻辑标准、D. 实践标准不

否认逻辑标准)。

27、1978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谈到实事求是问题时说:“我放了一炮,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其意思是(B. 不能够只从个别词句来理解毛泽东思想,而必须从毛泽东思想的整个体系去获得正确的理解 、C. 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各项工作、D. 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 )。

28、“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 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 坚持改革开放)。

29、四项基本原则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A. 如何坚持社会主义、B. 什么是社会主义)

30、调节经济运行的方法(A. 计划、D. 市场 )。

形考二:001号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B. 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党的( B. 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3、我国的国体是(C. 人民民主专政 )。

4、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 A. 进步潮流)的文化。

5、党的十八大在十七大确立的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围绕(C. 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提出了社会建设的新目标。

6、20世纪90年初代逐步形成的对外开放的格局是(A.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B.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8、中国共产党对各民主党派的领导是( A. 政治领导)

9、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丰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A. 软实力 )的必然要求。

10、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C. 保障和改善民生 )。

1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C. 判断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

12、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B. 按劳分配 )。

1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是( A. 多党合作)。

14、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A. 政治 )优势。

1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必须坚持(B. 改革开放 )。

二、多选题

16、经过3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所谓全方位是指(A.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与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B. 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

17、十八大报告提出,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要包括(A.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B. 大力促进中西部地区崛起C. 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D.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

18、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A. 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势B. 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C. 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D. 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19、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A. 民族品格 B. 民族热情D. 民族意识)的总和,是民族文化中固有的并且延绵不断的一种历史文化传统,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

20、党的十八大强调,加强社会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A.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D. 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2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领导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指(A.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B. 改革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 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 D. 改革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

22、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A.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B.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C. 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23、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有(A.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 B.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C. 继续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 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

24、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贯彻(A. 为人民服务B. 百家争鸣C. 百花齐放D. 为社会主义服务 )的方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发展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

25、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A. 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 B. 鼓励和支持其他社会阶层人员为经济社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D. 充分发挥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根本力量的作用)。

26、我们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A. 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B.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D.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

结合点 )。

27、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富裕是个过程,全体社会成员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有先有后、有快有慢的不同D. 富裕必须把“先富”和“共富”有机统一起来,不能离开“先富”谈“共富”)。

28、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是(A. 团结C. 民主 )。

29、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对( C. 文化建设规律D. 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

30、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B. 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C. 民主法治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形考三:001号

一、单项选择题

1、被称为人民民主专政坚强柱石的是(C. 人民军队 )

2、1973年中国召开了( B. 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通过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确定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战略方针。

3、( C.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系统阐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

文明建设理论和实践都达到新的水平。

4、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澳门行使主权的时间分别是(A. 1997年07月0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

5、日本是通过侵华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B. 《马关条约》(1895年) ),割占我国台湾的。

6、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部分,生态问题具有(A. 全球性 ),解决生态危机对人类的威胁和挑战,需要全世界的共同努力。

7、在人类社会早期,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人类被动的服从自然状态)下的共存关系。

8、台湾与大陆的分离状态是(A. 解放战争后 )的遗留问题。

9、祖国大陆完成统一,以(A. 西藏获得和平解放 )为标志。

10、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现实要求和具体体现)。

11、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这是解决我国(A. 国土空间开发 )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

12、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B. 独立自主 )。

13、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

14、建设(C. 创新型政党 ),要求必须用时代发展要求审视自己,以改革创新精神提高和完善自己,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

15、自觉贯彻群众路线,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要(C.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

16、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经济发展和(A. 人口C. 环境 D. 资源)相协调写入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

17、坚持( B. 自然恢复为主C. 节约优先D. 保护优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方针。

18、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世界要和平D. 国家要发展 )。

19、“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A. 成熟阶段B. 提出阶段 D. 进一步发展和法制化阶段)。

20、工人阶级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B. 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C. 是维护社会稳定强大而集中的社会力量 D. 是我国的领导阶级)。

21、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日益增大,主要表现在( A. 气候变化问题突出)B. 环境污染严重。C. 生态系统退化D. 资源约束加大

22、有些生态环境问题无国界,需要全球合作共同面对,我国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B.

公平原则C. 责任原则 D. 各自能力原则 )原则,同国际社会合作,推动建立公平合理的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制度。

23、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共中央对于港澳的政策是(A. 不承认历史上关于港澳问题的一切不平等条约B. 留在将来适当时机通过谈判予以解决C. 暂时不动D. “长期打算,充分利用” )。

2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涵义是(B.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 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D. 力争和平统一,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25、党的十八大从战略的高度出发,向全党提出了建设( A.创新型、C. 、服务型、D. 、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重大任务。

26、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迫切需要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适应世界(B. 低碳、C. 绿色、D. 循环 )发展新趋向,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生态文明做出重要贡献。

27、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建立科学评价体系,要把(A. 资源消耗、B. 生态效益、D. 环境损害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以此来引导正确的行为选择和价值取向

2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C.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D.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

29、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美国接受了中国政府提出的中美建交三原则,即(A. 废除美国同台湾签订的《共同防御条约》B. 与台湾断交 D. 从台湾和台湾海峡撤走一切

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

30、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和国家强调尊重劳动,下述对劳动的正确说法有(A. 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 B. 海内外投资者在我国建设中的所有创业劳动都应得到鼓励C. 一切为社会会议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得到承认和尊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