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帮我找美食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导学案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文复习导学案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古诗文复习导学案

命制人:刘礼化 审校:七年级语文组 使用时间:2016年10月29日

【复习目标】

1、 复习古诗文及名句默写。

2、 学会初步赏析一些古诗文中的名句。

【复习重点】

古诗文及名句默写。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在明确要求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文本并进行赏析拓展。

2、 反复诵读,边背边写,特殊记忆默写易错字。

【知识准备】

【要求】

A层学生会默写所有诗文,并进行赏析拓展。B层会默写所有诗文及名句,并对名句进行赏析。C层会默写所有诗文及名句,不出现错别字。

复习内容:4古代诗歌四首和课外古诗词4篇。

【考点聚焦】

1、直接性默写: ,思君不见下渝州。

,崔九堂前几度闻。

遥怜故园菊, 。

,一夜征人尽望乡。

2、运用型默写: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 ”来抒发自己的愁思。

3、归类默写:请写出两句你喜欢的描写春天的古代诗词。

【典题分析】

1、 曹操的《观沧海》一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检测过关】

1、《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其中:“ , ; , 。”两句虚写,运用想像,展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丽景色,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气概。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 。”句借明月表达对友人深切同情与怀念之情。)

3、《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 。”表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美景,以白描的手法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构图精美,意境开阔。

(2、)“ , 。”一句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的自然规律中,蕴含“新旧更替,新事物蕴于旧事物中”的生活哲理,透露出诗人乐观积极的感情。

4、《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真切表现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

5、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游线,抒发依依惜别之情的两句是:“ , 。”

6、《峨眉山月歌》中连用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这五个地名分别是: , , , , 。

7、《江南逢李龟年》中言过去之盛,为下文作了铺垫的是:“

, 。”

8、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 , 。”

9、《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岑参)中“ , 。”是作者运用想象的手法,描绘了战场中开放的故园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以及对饱经战乱的人民的同情。

10、《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诗句“ , 。”采用比喻修辞方式将月下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而形象地写出了大漠的荒寒和月色的凄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banwoyixia.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2004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