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玩墨” 一、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对墨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敏感性。 3. 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 墨汁、墨囊、墨与水的容器。 2. 不同颜色的纸张。 3. 刷子、毛笔。
4. 能够用来绘画的衣服。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教师与幼儿一起观察不同颜色的墨汁,并与幼儿交流墨汁的颜色。 2. 引入:
教师向幼儿展示粉碎墨囊并将其放入墨与水的容器中,与幼儿一起观察墨汁渐渐变浓的过程。引导幼儿发现墨汁的颜色随着墨囊的多少而变化。
3. 操作体验: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一小份墨汁,并让他们用刷子或者毛笔在纸上画画。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画笔和方法,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进行创作。
4. 制作积木图案:
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积木模板,并与幼儿一起观察和分析模板的图案。然后,教师给幼儿发放墨汁和纸张,鼓励幼儿根据模板上的图案用墨汁刷在纸上,制作出相应的图案。
5. 美化衣服:
教师鼓励幼儿将墨汁用于美化衣服。幼儿可以在衣服上刷上墨汁,或者用毛笔蘸取墨汁进行绘画。教师提供一些具体的衣物样本供幼儿参考,鼓励他们发挥创造力进行绘制。
6. 清洗活动:
教师向幼儿展示如何清洗用墨汁弄脏的刷子和衣服,并指导幼儿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清洗。
7. 总结:
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和体验。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墨汁的特点和用途,并鼓励幼儿思考墨汁可以用于哪些其他的活动中。
四、教学延伸:
1. 在后续的艺术课程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使用墨汁进行不同样式的绘画,如中国画、水墨画等,培养幼儿对传统艺术的兴趣和理解。
2. 在科学实验课程中,可以进行水与墨的混合实验,观察墨汁颜色的变化规律,并引导幼儿进行思考与讨论。
3.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墨汁进行手工制作,如制作墨水画、制作手工卡片等,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运用墨与水创作,培养了幼儿的感知、动手和创造能力。通过观察、体验和实践,幼儿对墨汁的认识更加深入,对色彩的敏感性也得到了提高。教师不仅在教学中起到了引导和指导的作用,还给予了幼儿足够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丰富墨汁的应用场景,激发幼儿对艺术、科学的兴趣,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