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中国燕麦生产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中国燕麦生产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

学院:农学院 专业:农学091 姓名:程五女 学号:2009010024 摘要:

燕麦作为一种古老而重要的粮、饲作物,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对人们的饮食结构等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中国燕麦产业现状与发展,旨在指出中国燕麦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以使燕麦产业有更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燕麦 生产状况 发展对策

引言:

燕麦(Arena.L.)是禾本科燕麦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古老而重要的粮饲兼用作物,有帯稃型和裸果粒型两大类。世界各国以种植带稃型为主,称为皮燕麦;我国主要种植的为裸果粒型为主,称为裸燕麦(Avena nuda.L.),占种植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裸燕麦在华北地区称之为莜麦,俗称油麦;西北称之为玉麦;东北称之为铃铛麦(现也多称为莜麦)。 燕麦性喜冷凉、湿润的气候条件,是一种长日照、短生育期、要求积温较低的作物,在我国华北北部、西北、西南等具有日照长、无霜期短、气温较低的高寒地区种植。燕麦吸收能力强,抗旱,耐瘠性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能适应各种不良自然条件,是一种很好的救荒救灾作物。

燕麦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燕麦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元素、纤维素五大指标在人们日常食用的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高粱、荞麦、糜子等作物中位居第一,而且燕麦富含氨基酸达十八种,且组成比较平衡,其中赖氨酸含量又是其他粮食作物的1.5~3.0倍。燕麦中还富含磷、铁、钙等矿质元素,尤其富含谷类食粮中均缺少的皂甙(人参的主要成分)。

燕麦还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据 1981~1985年中国农科院与北京市心脑血管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淀医院等18家医疗单位5轮动物试验和3轮997例临床观察研究证明,裸燕麦能预防和治疗由高血脂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还可控制非胰岛素依赖的糖尿病以及治疗肥胖病。燕麦片是航空人员、婴儿和久病者食用的高级营养品。

燕麦秸秆可造纸,可供牲畜饲用。如奶牛、羊以燕麦秸秆或燕麦籽实为饲草,可提高奶牛、羊的产乳量并提高奶质。

燕麦在调整种植业结构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燕麦抗旱、抗寒、耐瘠、耐碱,能够适应多种不良环境,因此在发展种植业中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发展适合自己的作物。

1. 中国燕麦生产状况

1.1我国燕麦生产与世界燕麦生产的比较

据统计,1999~2004年中国燕麦年播种面积平均为3710hm,占世界播种面积的3%,居世界第八。(1.为俄罗斯,40010hm,30%;2.为加拿大,14010hm,10%;3.澳大利亚,6010hm,5%)

中国燕麦年总产量平均约为6710t,占世界总产量的2.5%,居世界第十位。(1.俄

1

442424242罗斯,600104t,23%;2.加拿大,330104t,12.5%;3.美国,200104t,7.5%)

中国燕麦平均单产1700kg/hm2左右,世界单产为3000kg/hm2,中国单产比世界单产低40%左右。(英国、荷兰、德国、法国、丹麦、新西兰等国单产较高,在5000kg/hm2左右)

1.2我国燕麦分布

我国燕麦分布很广,北起黑龙江、内蒙古,南至云南、贵州,东起山东,西至西藏和新疆。目前全国有黑龙江、内蒙古、河北、山西、甘肃、宁夏、陕西、青海等省、自治区的210个县市种植燕麦。其中主要产区是内蒙古的阴山南北,河北的燕山、阴山,山西的晋北、忻州、吕梁等地区,甘肃的定西、通渭、漳县、会阴等县、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燕麦播种面积的75%。

西北燕麦厂区包括甘肃定西地区、平凉市;青海省海北州、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陕西省榆林市。西北燕麦优势产区是定西、会宁、通渭、漳县、陇县、岷县、静宁、庄浪、固原、彭阳、西吉、海原、定边等县。

西南燕麦优势产区包括云南省丽红市、楚雄、迪庆川;四川省凉山川;贵州省毕节地区。西南燕麦优势产区是云南省迪庆、宁蒗、大关、鲁旬、巧家;四川省木里、邵觉、布施、美如、金阳、越西;贵州省威宁、赫章等县。

1.3我国燕麦生产

我国燕麦生产的状况是播种面积下降,单产提高。全国燕麦种植面积最大时曾达到200万公顷(在20世纪50年代左右),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幅度下降。后来随着种植业结果

423010hm调整,燕麦的种植面积到2000年以后已下降到左右。我国燕麦目前生产状况

是播种面积下降,单产提高。影响燕麦种植面积的因素很多,主要是单位面积产值低,农民商品意识差,加工业落后,以及种植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草)、其他高产值作物如马铃

薯面积的扩大等。(表1)

表1 中国燕麦生产情况 年份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4242收获面积(10hm) 单产(10kg/hm) 总产(10t) 110.0 120.0 110.0 110.0 120.0 100.0 100.0 80.0 80.0 95.0 90.0 90.0 4种子量(t) 14450.0 10200.0 9350.0 10200.0 9350.0 8500.0 6800.0 8500.0 8500.0 8500.0 9350.0 8840.0 120.0 170.0 120.0 110.0 120.0 110.0 100.0 80.0 100.0 100.0 100.0 110.0 916.7 705.9 916.7 1000.0 1000.0 909.1 1000.0 1000.0 800.0 950.0 900.0 818.2 2

续表

年份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42收获面积(104hm2) 单产(10kg/hm) 总产(104t) 85.0 90.0 90.0 90.0 70.0 85.5 91.7 87.7 100.0 88.8 90.8 94.0 89.0 70.0 78.0 80.0 77.0 89.0 100.0 130.0 104.6 120.0 100.4 109.8 115.0 104.0 88.3 101.2 79.0 49.3 65.4 60.0 80.0 种子量(t) 6800.0 5950.0 5092.0 5058.0 5202.0 4692.0 4820.0 5100.0 4662.0 4667.0 4242.0 4242.0 4250.0 5070.0 5058.0 4654.0 4182.0 5950.0 5950.0 5100.0 4250.0 4267.0 3876.0 3740.0 3400.0 3086.0 4072.0 2975.0 2338.0 2210.0 2295.0 2380.0 2380.0 104.0 80.0 70.0 59.9 59.5 61.2 55.2 56.7 60.0 54.9 54.9 49.9 49.9 50.0 59.7 59.5 54.8 49.2 70.0 70.0 60.0 50.0 50.2 45.6 44.0 40.0 36.3 47.9 35.0 27.5 26.0 27.0 28.0 817.3 1125.0 1285.7 1502.5 1176.5 1397.1 1661.2 1546.7 1666.7 1619.0 1653.9 1883.8 1783.6 1400.0 1307.6 1344.5 1406.4 1808.9 1428.6 1857.1 1742.5 2400.0 2000.0 2407.9 2613.6 2600.0 2432.5 2112.7 2257.1 1792.7 2515.4 2222.2 2857.1 资料来源:中国农业统计年鉴

3

目前我国各主产省区种植面积分别为:河北省年种植面积610~1010hm,主

44421010t510~710hm要集中于坝上地区,年产裸燕麦左右;山西省年种植面积,

442主要集中于北部地区,年产裸燕麦510~810t;内蒙古自治区年种植面积

444104~6104hm2,主要集中于阴山南北地区,年产裸燕麦4104~7104t。青海省

年种植面积410hm左右,以皮燕麦为主,年产皮燕麦810t左右,主要用于饲料。

4242.燕麦的发展趋势

2.1燕麦的发展潜力

燕麦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医疗保健作用,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因此世界上一些国家发展

燕麦和大豆等高蛋白作物,作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主攻方向。燕麦片、燕麦粥已是欧美一些国家人们的主要早餐食品,燕麦片在我国也成为一种快餐食品,特别是受到糖尿病、心血管病患者和老年人的高度重视。燕麦食品从贫困的高寒山区走进大中城市的超市,走上城市居民的餐桌。

一方面由于燕麦极高的营养价值,人们对燕麦的需求也会逐步增加;另一方面,饲用燕麦在奶牛、羊等养殖业的巨大作用,也会促进燕麦事业的向前发展。

2.2燕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2.1燕麦生产土地瘠薄肥力低,生产力水平下降

据土壤普查统计,我国燕麦产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左右,全氮含量在0.06%一下,碱解氮含量平均在20mg/kg以下,速效磷含量平均在5mg/kg以下,速效钾含量平均在70mg/kg以上。除速效钾含量较为丰富外,其他均严重不足。再加施肥少或不施肥,土壤肥力严重下降,严重的影响着燕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2.2.2燕麦品种混杂退化严重

我国目前生产上种植的燕麦品种有三种类型,一类是地方农家品种;另一类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再就是通过皮、裸燕麦种间杂交和裸燕麦品种间杂交培育而成的品种。由于这些品种生产多年利用和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造成品种混杂严重。

2.2.3农民商品生产意识差

我国多数生产区位于高寒地区,农民文化水平整体不高,尤其是科技文化素质差,缺乏商品意识,再加上分散经营,燕麦生产还处在自由种植、广种薄收、粗放管理的落后状态。许多优良品种得不到推广,先进技术的不到应用。造成燕麦生产只求产量,不求质量,不注重及时收获、晾晒和保存,影响了产量和产品质量的提高。

2.2.4研究人员少,经费不足

“九五”以来,大多数省区燕麦科研工作因为没有研究经费二停止了燕麦的研究工作,从事燕麦的科研人员所剩无几,严重影响了新品种的选育速度和质量。

3.燕麦的发展建议

燕麦是我国高寒贫困山区的粮饲兼用作物,是产区农民增收脱贫的支柱产业,也是调节城乡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营养保健食品。国家应大力支持燕麦产业的发展,充分发挥我国燕

4

麦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和市场优势。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良种补贴,以及与重大技术推广有关的农业器械设备购置、土地改造和生产投入的补贴,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燕麦优质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筛选、鉴定和利用研究,选育优良品种,利用现代高科技培育优良品种,因地制宜的推广适宜当地生产条件的优良 加大国际间交流,引进国外优良品种,筛选适宜中国种植地的优良品种,以提高我国燕麦的产量及质量。或利用杂交技术或其他现代技术培育信的优良品种。

国家应加大燕麦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进行资金整合,扶持优势产业和产品。国家要集中各种涉农资金统筹运用,加大对优势产业、优势农产品的投入。兴办一批规模大、水平高、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

强化科技培训,加大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农业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应在提高自身科技文化素养的同时,帮助农民增强科技种田意识,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养。要进一步健全燕麦优势区域农业科技培训网络,实施多层次、多形式、多内容的农技教育培训。

4讨论

燕麦是世界公认的理想健康食品物源,是区域性农业生产和调剂城乡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作物。

深入了解全国燕麦目前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有助于燕麦产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燕麦目前生产状况不容乐观,种植面积逐年降低,种植品种混杂,产量的得不到提高,有影响了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所以国家应加大燕麦产业的投入力度,并鼓励科研人员多做燕麦方面的研究,鼓励科技人员多做关于燕麦方面的新型科技,扶持一些以燕麦为主的公司产业,以促进燕麦产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晓峰.中国燕麦产业现状与发展.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报告:60-70.

[2]李莹等.小杂粮良种引种指导.金盾出版社:91-124.

[3]赵世峰,田长叶,王志刚,李云霞.我国燕麦生产和科研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J].杂粮作物,2007,(06).

[4]陈利,李砚.浅谈中国小杂粮的现状与发展[J].杂粮作物,2007,(06). [5]张研.我国小杂粮的生产现状与发展策略[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0,(03).

[6]张志芬等.裸燕麦区域试验中地点鉴别力合育成品种稳定性分析[A].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513-519.

[7]王燕等.不同裸燕麦品种的淀粉特性[A].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560-563. [8]褚润根,孙建功.山西燕麦生产优势及产业发展建议[J].农业技术与装备,2008,

(02). [9]任祎,平华,任贵兴.裸燕麦核心种质的抗氧化特性[J].作物学报,2010,36(6):988-994.

[10]路长喜,周素梅,王岸娜.燕麦的营养与加工[J].粮油加工,2008(11):89-92.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