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研究

来源:帮我找美食网
问题研究 RESEARCH 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研究 ◇童剑 摘要:家族企业传承问题备受关注。原因在于家族企业的 37%的企业为家族所拥有,美国60%的上市公司由家族控制 成功传承率非常低。文章分析了目前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现 着。在英国,家族企业占所有企业总数的75%,而家族企业的 状及主要方式,以及影响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相关因素,旨在 平均寿命只有24年,许多家族企业往往在创立者去世或不再 为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管理公司之时结束。大约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地进入 关键词: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传统文化 第二代,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成功进入第三代,仅有3%能 成功进入第四代131。可见,家族企业的传承是让创立者非常头 一 文献综述 疼的一个问题。 1.国外对传承的相关研究 改革开放3O年以来,中国先后出现了500多万家或大或 家族企业传承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家族企业领域学者 小的民营企业,其中90%以上为家族企业。这些企业的创业者 们关注的焦点(Handler,1994)。而代际传承则是家族企业首先 渐渐步入暮年,其子女渐渐进入奋斗的黄金时间。曾有机构对 考虑的传承方式。国外的研究从轶事性描述到理论研究,再到 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做过专题调查,发现大部分家族企业仍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由创业者所经营,有80%以上的家族企业已经面临接班问题。 学者们普遍认同继任计划对于企业的成功传承和持续发 企业将在今后5—10年内出现权力传承的高峰[41。基于以上原 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Miller,1993;Ocasio,1999;Pitcher, 因,家族企业的继承权问题已经成为1990年以来国内外学术 Cherim&Kisfalvi,2000),特别是对于家族企业来说,存活超过 界的热门话题。 代的比例非常t ̄(Birley,1986;Kets de vries,1993)。裙带关 西方国家通常会选择代际传承或将所有权与经营权进行 系通常被理解为家族企业将企业传给他们的子女或近亲的原 分离,聘用职业经理人的方式。日本多会采用代际传承或将有 因(Barach,Gantisky,Carlson&Doochin,1988;Beckhard&Dy— 能力的管理者收养为养子或女婿,以保证家族企业的基业长 er,1983)。 青。而国内由于受传统儒家文化的熏染及财产诸子均分思想 2.国内对传承的相关研究 的影响。在家族企业的传承上绝大多数是子承父业,企业的财 当前,国内学术界对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研究还相当薄 产(所有权)在子女间均分。子承父业能够让企业长久地由家 弱_l】。张文贤等通过对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的55篇文献 人掌管,避免由职业经理人掌管所面临的信任风险。但是,这 进行分析,发现研究最多的是继任的过程,这55篇文献中,创 种古老的父子情结,在当今的企业传承过程中也有许多不融 业者与继任者的对比、继任的阻力、继任危机及应对三个方面 洽的地方。 各只有一篇,比例仅2%目。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到代 三、影响企业传承的因素 际传承的影响因素与障碍的分析中来。本文结合中国特有的 企业的传承是一个将所有权和经营权进行转移的过程. 传统文化,分析中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特点及问题,为我国家族 而不仅仅是一个结果。这个过程少则3~5年,多则5 8年。这 企业的传承提一些建议。 个权力转移的过程会受到一些因素影响。据调查,未能妥当准 二、当前家族企业传承的现状及主要方式 备和实施第二代的接受,是导致家族企业失败的三大原因之 家族企业是大部分被一个家族所有并控制的企业。据统 一。 计,在北美洲,家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80%一90%。美国1990— 因此,研究这些因素对家族企业更好地开展传承计划具 1997年间78%的工作机会是家族企业创造的,财富500强里 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问题研究 MARKETING 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影响因素 传统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给继任看。 3.从继任者的角度来看 由于受到不同文化和制度环境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 的家族企业也显示出不同的传承方式。文化渗透在人们的头 继任者的意愿、能力也是传承过程中关键的一环。(1)继 家族企业中的机会与继承人的个人职业需求、个性、生命周  脑里,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社会行为、价值取向、思想等。受 任者对待接管家族企业的意愿。钱德勒(1992)的研究表明,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家”文化在家族企业中表现得 淋漓尽致,在这种状态下,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模式也就被移植 期阶段吻合得越好,传承的过程就会越顺利。即继任者对家 到企业之中,并且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中国的家族企业和华人 族企业的满意度越高,个人投入就越多,工作热情也就会越 企业的繁荣和发展。有学者指出,华人家族企业与西方家族企 高,责任感也就越强;同时产生的认同感也就越强,为企业的 业相比,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华人家族企业的权威往往扮演的 是家长式权威,这种权威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发挥着全面的 美、日本及华人社会中的家族企业在财富传承方式上的差异, 得出结论:欧美企业组织是偏重于“契约的关系”与“市场规 自发付出也就越多。(2)继任者能力。继任者的能力也是企业 传承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衡量企业传承成功与 作用,并且代表家庭做出最关键的决策[51。陈其南通过比较欧 否,不仅要看家族企业是否继任成功,同时还要看传承后企 业是否良好的运营。Ibrahin曾指出,一个有效继任者的三种 品质是继任者的领导能力、继任者的管理技能及继任者接管 er(1989)认为,家族企业成功的管 范”的经营方式,此种特征很清楚地根植于西欧传统家族制度 企业的意愿和承诺。Handl的个人主义和契约关系的成分。而日本的企业组织则承袭其 理继承包含两个相互影响的维度:一个是家族成员对继承过 传统“家”制度所特有的经济共同体观念和垂直的“亲分子分” 程的满意度,另一个是继承过程的效能。前者是对继承过程 的结构特质。透过对中国传统家族制度的研究,也理出了中国 和继承决策的主观评价,后者是反映了继承对公司继承绩效 影响的客观指标。 4.继任者与在任者、企业元老之间的观念差异 人的系谱观念和家庭经济单位的构成法则,进而论证这些系 谱中心主义的理念、态度和团体意识如何呈现于“中国式”企 业组织形态和管理方式,我们称之为“序差关系”导向的纯营 利经营方式[6I。 2.从在任者的角度来看 (1)创业者辅导继任者,让继任者参与家族企业管理过程 中。创业者因为年事已高,而继任者正值奋斗的黄金期,二人 在投资决策上往往会意见不合。创业者更强调稳健,而继任者 会更喜欢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这 可能导致继任者不再愿意接管家族企业。(2)第一代家族企业 是创业者一手打拼下来的,企业元老与创业者同进退、共患 同。尤其是当继任者与企业元老的关系处理不好,或者对企业 首先是在任者的离任意愿。在任者对于企业有着深厚的 着这些权利的丧失,因此很多年过花甲的企业家仍然活跃在 商战的第一线,而不愿面对传承这一问题。所以在任者正确 成功传承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在任者的个性和需求。在任者 容易导致继任者不认同创业者的决策与专权,严重的 感情,同时拥有对企业的决策权与控制权。一旦离任,就意味 种冲突,面对企业的传承问题,及早做好继任的计划与安排对企业的 难,对创业者非常敬重,但企业元老们对继任者却不一定认 善于授权,从而对继任者自行决策、对继任者领导才能的发 元老不是很敬重的时候,更容易导致继任者处理企业事务时 在进行决 挥是至关重要的。很多的在任者不习惯授权,在长期的企业 处处受阻。另外,由于继任者与企业元老是两代人,经营中,形成了“舍我其谁”的观念。要保证企业的成功传承, 策时,继任者的观点与元老们的观点通常会有些冲突,处理不 在任者就应该乐于授权、指导,将自己的知识与关系等传递 好的话,企业元老可能会利用他们集体的力量将继任者替换 问题研究 MARKETING RESEARCH 去。 四、实现家族企业成功传承的对策 偿和精神关怀,则极易引发激烈的冲突。一旦形成这种局面. 企业元老很可能会“拉帮结派”、“分庭抗礼”㈣。 3.家族成员更新观念 家族企业传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成功传承 的因素也非常多。不是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但根据上面的分 析,可以看出中国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一些关键影响因素, 虽然“家”文化在当前社会仍然是主流思想,但由于中国 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很多家族企业的后代只有~个孩子. 针对这些因素,应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 1.构建制度化的继任计划 这样候选人的选择范围较狭小,如果候选人能力不足以接管 家族企业,而创业者又固执于古老的传统,就会对企业的发展 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同时,受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越来越 家族企业继任计划是一个整体的过程类型的模型,由 继任者的养育与培养,继任者的筛选,权力与资本的转移构 成【7】0 (1)继任者的养育与培养应该从继任者小时候抓起,这需 要制订较详细的计划,从其所受的教育、对经营企业的意识、 长大后对企业管理的看法及意愿等多方面进行培养。(2)针对 继任者的筛选,由于中国几千年形成的“家”文化传统与当前 职业经理人市场制度的不健全,针对继任者的选择,可以学习 中国古代的“嫡长制”,这样就避免了家庭成员之间为争夺权 力而导致家族企业破裂或分家的可能性,又避免了任用职业 经理人带来的信任危机。(3)关于权力与资本的转移。如何保 证财富转移与分配能够在家族成员间和谐地进行而不引起家 庭冲突与纠纷。华人家族企业的财富传递是和权威丧失密切 相关的,正是因为职位权威和财富传递的分离,或者说职位传 递的滞后才导致分家等现象,甚至带来企业的一蹶不振。因 此,职位权威的传递对于华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有着更深 刻的意义阿。创业者要敢于、乐于放权,创业者可以接受相关的 管理咨询和培训l,了解家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过程中常 见的问题,及时吸取家族企业传承的经验,建立行之有效的传 承机制。 2.协调好家庭内部、外部的关系 家和万事兴,家族企业成败最大的因素是家族成员之间 的关系。因此,创业者与继任者之间要充分的沟通与信任,建 立良好的关系。顾及太多情感问题,在做企业的时候会出现 两种情况:一是互不相让,创业者觉得孩子怎么可以这么跟 自己说话,继任者觉得创业者不尊重自己,于是不欢而散;二 是创业者怕伤害孩子,很多事情都不点透,继任者觉得应该 尊重父亲,心里有想法也不肯说,沟通不流畅,两个人中间反 而隔了道墙 。因此,可以采取家庭会议的方式进行沟通来解 决问题。 协调家族外部成员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需要协调好与企 业元老、资深经理人的关系。他们对家族企业生存与发展有重 要影响,一旦处理不好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传承后企业的正 常发展。转交过程的利益失衡的主要原因是,继任者就位,形 成新的核心团队和新的文化制度,但原有的文化制度仍有很 大的惯性,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与元老产生认识上的矛盾。在 利益调整过程中,如果继任者对元老没有给予适当的物质补 多的“女儿接班”大戏陆续在我国大陆上演。刘畅、郑莱莉、左 颖……这些“豌豆公主”已经在各自家族的“商业帝国”里开辟 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然而,不可否认,在社会偏见和传统 观念等的影响下,女性群体在她们接班后的领导岗位上仍然 面临许多特殊的挑战,这很可能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形成潜 在制约。因此,创业者对企业传承需更新观念,多学习借鉴国 外的传承经验,如向日本学习,将有能力的人发展为创业者的 养子或女婿,以保证家族企业仍由内部人员掌管,维持家族企 业的基业长青。创业者也应多与其他家族企业的创业者进行 沟通,多了解其他家族企业传承的方式,并学习管理理论知 识,用长远的眼光对待企业传承,真正实现家族企业的长远发 展 参考文献: [1】窦军生,邬爱其.家族企业传承过程演进:国外经典模型评价 与创新U1.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27(9). [2】张文贤,魏海燕.国内家族企业继任研究U1.管理评论,2006 (02). 【3]Beckhard.R.,Dyer,W.G.:Managing continunty in the Fam— ily—Owned Business.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83.12:5-I2. 【4】李自琼,井绍平,陶宇虹.家族企业传承观念障碍分析与对策 研究Ⅲ.中国集体经济,2009.05:76—77. 【5]weidenhaum.M.“The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enterprise”, Califorajah Management Review,1996,38(4),PP.141—156. [6】翟学伟.中国人行动的逻辑[M].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01. [7]D.Ray Bagby,Enhancing succession research in the family ifrm:a commentary on“toward,肌integrative model of effective FOB succession”, entreprenen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4: 329-333. 【8]杨光飞.财富化、子承父权与华人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Ⅱ].社 会科学,2008(03),27-35. 【9]徐彦.关于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的研究.中小企业科技Ⅱ].2007 (02),18—19. [10】戴志强.家族企业“交接”中的利益平衡.中外企业文化U1. 2010(O2),65.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